第322章 天来神城
听到这两个名字,林江再看赵六郎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了。
他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赵六郎却也是从他眼神当中看出了一些东西,便是笑着解释道
“师父不必过虑,这两人其实并无您担忧的那般不堪。
“余温允本性豁达,修为超卓,于京城可调遣的战力之中,单论厮杀手段,他或比大将军更胜一筹。先前他受邪祟侵蚀,神智尽乱,而今体内灾孽已被师父尽除,断不会再起异心。
“至于一二三……您或许难以相信,她从前,绝非如今这副模样。”
“我信。”
“您信?”
“我见过她从前的样子,如寒潭孤月,清冷得很。”
想到林江曾在悠长岁月中穿行,赵六郎也了然地点了点头,继而一声叹息:
“她命数如此,本应形单影只,从前她倒也不以为意。许多年前为冲击点星境,值此破境关头,正逢西陲妖邪大举进犯。彼时大兴帝国内部空虚,情急之下,她只能行险,施展了与自身根基不符的禁法,强行冲击那虚无缥缈的境界。虽侥幸登临点星,却也落得了这副疯疯癫癫的模样。”
“能治好吗?”
林江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哪有那么容易。”
国师在一旁喟然接道:
“修行者依天地炁息锤炼己身,讲究炼、合、补三法精进道行,一二三如今正是于这合字要诀上出了纰漏。
“她虽三魂七魄俱全,心意念头却被篡改。这般遍体寻不见半分损伤之人,纵使医术超群,也只能以调理温养之法,助其顺炁。”
这念头极不合时宜,然而林江脑中确实突兀闪过那句“你应该喝中药调理”。
不过目下观来,这调理之法似乎收效甚微。
“一二三本领不凡,”赵六郎接话道,“她身家命寄于花烛,其烛威能莫测,有些点上可以创造幻境,有些则是可以破法门结界,天下许多棘手困境皆可依靠花烛迎刃而解。”
“只如此?”林江端详着赵六郎,“你让我带上他俩,不只如此吧?”
“我确也有些私心。”
赵六郎也换了自称,解释道:
“余温允道行终究高深,若彻底废其修为,再投入军营锤炼,终是折损人才。如今大兴境内八重天者只余七位,再折一翼,恐难应对灾厄。当下不便再重用他,令其追随左右更为合适。”
他稍顿,续言:
“师父的功法专克灾厄,他体内若有病根,料想您定能化解。再者,弟子会献上封印他修为的宝器,此物在身,其性命便全系于师父掌中,不足为虑。”
“那一二三呢?”
林江追问。
总不是为那张脸才叫她跟来。
京城适合的人选比比皆是。
无论是御前护卫,还是戍边将官,其中亦有精于点星的高手,且心性沉稳,更易沟通。
“其实这次西行,说不准真能治好一二三的癔症。”
“此话怎讲?”
赵六郎叹道:
“早年间我尚未受灾厄缠身时,曾在西方与一位骑驴老者谈论过一二三的病症。那老者自称有办法医治一二三,却不肯远赴大兴。我便想着日后得空,遣人护送一二三西去。”
“偏他就遭逢灾厄,一直躺在棺中。”国师瞥了赵六郎一眼,“大兴城内唯他知晓如何联络那位九重天,这事自然拖到如今。”
“西方亦有九重天?”林江大惊,“莫非是佛门中人?”
“为何认定西方就是和尚?”赵六郎颇为不解,“佛门此前卷入战事,已是死了不少人,厉害的修士死了个七七八八,现在只剩下个八重天守关。不过他们也不在西方啊。”
林江干笑两声。
主要还是被某些文艺作品给带歪了。
“一二三的道行虽够,但思绪不稳,独行西去绝无可能。正巧师父您也要启程,这才想托付于您。”
赵六郎说到这份上,林江自然颔首应承。
此事算是互利互助,虽说其中有赵六郎自己的打算,但对林江来说其实也无所谓。
“师父,您大概什么时候出发?”
“估计两三日吧。”林江在京城确实还有点琐事需要处理一下。
“到时候我直接给您准备几件顶尖宝贝,也让这些宝贝沾沾您的风采。”
林江承下了赵六郎的马屁。
之所以打算在京城逗留两天,主要是因为他打算去找一下梁画山。
林江打算问问梁画山是否愿意一同外出,毕竟他这次还打算寻找叶挽妆的遗骸,想来梁画山或有兴趣。
“对了。”
林江忽然转向国师,问道:
“国师,你可知道前朝历史,以及前朝之前这天下是何模样?”
“此事确实有所涉猎,但前朝之前的国家历史大多都已随岁月烟消云散,我也了解的不多。”
“能同我讲讲吗?此事说不准同对付灾厄有关。”
国师闻听此言,脸色也是严肃了起来,他点了点头,干脆道:
“这其中种种我也需要对照着书本文册方能看出一二,不如咱们先去书库,边找边聊。”
……
“事情大概便是这般。”
国师简单同林江讲述了一遍之前神国之事。
林江听的是兴致勃勃,但在他身边的赵六郎却已经是昏昏欲睡,全然一副困倦无比的模样。
显然赵六郎不太适合学这些东西。
他们一行人一同前往国师的书库,在那里,国师稍作搜寻,便迅疾寻到了林江所需的相关资料。
资料中详细记载了前朝的诸多史实,以及前朝之前的零星往事。
大兴朝的前朝名唤天来,被誉为天上之国,其开国君主乃是世上首位仙人。
那位仙人得道后,便觉察到天下民生维艰,百姓备受权贵欺凌,不禁勃然大怒,将那些显贵一一诛杀,并凭借其神力建立了这天上之国。
仙人成功建立着国度之后,他也并未就此清闲下来,而是选择将自己的法门整理出来,分享给天下众人,他们也掌握法门其道。
这天下八十一法便是自此衍生出来的。
然而建国之后不久,他便悄然消逝于天来之中,国家则自然地传至其子之手。
而他的儿子是这世间掌握“丹”“箓”二法的顶尖高手,凭借这两门法术,顺利继承了天来国,统治多年。
如同诸多国家一般,长久的统治总会滋生种种问题。
长久的安定生活使得天来国内涌现出许多点星者,而天来的统治政策多让这些点星者掌管事务。
有些道行高深者精于政务,一心造福天下;更多者却只顾自身私利。
结果神城中心尚能维持安稳,但越靠近边疆,压迫便愈发深重。
最终,众多点星者竟不将平民视作同类,将他们如牲口般圈养。
但点星与凡人间的实力差距实在悬殊,纵使这些点星之人如此行事,也未撼动天来之国的根基。
相反,天来之国反而因这些点星者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期,正因如此,这位皇帝开始大力推崇点星成就家族,使帝国之内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点星为首的新贵世家。
然而当他这般推行时,事情渐渐变得失控。
国内的点星者数量激增,天来的“肉糜”却不够他们瓜分了。
修行资源、奇珍异宝、名下土地的数量,乃至在天来之国的话语权,都成了点星者们竞相争夺之物。
最初他们尚能维持表面的和气,可越到后来,这些人便愈发明目张胆起来。
最终,在天来皇都神城内,数位点星激烈相斗,其中竟涉及数位八重天与两位九重天,致使神城小半区域在争斗中化为乌有。神城的皇帝终是察觉事态不妙。
然而这位皇帝却无计可施,毕竟城中点星数量实在庞大,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纵然他掌控仙人法门,也全然无法加以约束。
于是,他又出了第二个昏招。
他将天来域外领土分配出去,告知点星们,若能征讨成功,所得便尽归其有。
如此,城中点星自然兴奋地向外部扩张。那时的天下,怎是强盛天来的对手?
不出多时,天来便占领大片领土,从而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
可这终归只是表面的欣欣向荣,天来内里的核心问题不光没有解决,反而还在这分封之下变得愈发严重。
随着领地越来越远离神城,霸占着那些领土的点星们也越来越不听从天来皇帝的调遣,等到了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远离神城的点星集结私军,打算袭击神城。
至此,天来国的根基逐渐开始动摇。
直到此刻,天来自然尚能掌控局势,毕竟神城内的维护派仍占主流,仍不乏人期冀天来延续。
然而某日,那位盘踞皇位多年的皇帝猝然驾崩。
无人知晓其死因,史书亦无记载,唯余诸多揣测流传。
或言其遭遇灾厄,或称其走火入魔,而其中最广为接受的,是神城中一群对其统治不满者联手行刺。
总之,在这皇帝扑朔迷离的死亡之后,天来随之崩毁。
原本作为大千妙法开辟之国度,最终也只在历史当中留下一道灰烬,随后便随着火焰彻底付之一炬,再不可见。
(本章完)
(/bi/286258/17237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