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749局之都市仙途 > 第六章 观星台传功与太极初悟

第六章 观星台传功与太极初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凌晨四点半的天还蒙着层墨色,基地后山的石阶凝着露水,踩上去发着  “咯吱”  轻响。
    我攥着怀里的蓝封皮册子,铜镜贴在胸口,凉丝丝的触感混着山间寒气,让昏沉的脑子清醒几分。
    苏清鸢走在前面,月白长裙的下摆扫过石阶上的枯草,未发半点声响,唯有发间白玉簪偶尔反射出微弱天光,像颗落在夜里的星。
    “观星台到了。”
    她停在石阶顶端,转身时,我才看清眼前景象
    一块半圆形青石平台,边缘刻着圈密密麻麻的符文,中央摆着三足铜鼎,鼎身铸着  “太极生两仪”  的纹路,鼎口飘着缕淡淡青烟,正是昨晚她给我的凝神香味道。
    平台四周立着八根石柱子,每根柱子上都刻着八卦符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在晨雾里透着古朴威严。
    苏清鸢走到铜鼎旁,伸手拂过鼎身纹路,指尖划过之处,符文突然闪过一丝微光。
    她转头看向我,杏眼在晨雾里格外清亮,先未提修炼,反倒拿起我手中的《太极混沌诀详解》,翻到扉页那幅太极八卦图
    “在教你‘引气入体’前,得先跟你说清这功法的修炼阶段。
    《太极混沌诀》源于《易经》,从‘太极’到‘八卦’再到‘六十四卦’,一共分九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着天地阴阳的演化之道。”
    我赶紧凑过去,目光落在书页上,听她逐一讲解。
    “第一阶段叫‘混沌初开’,对应《易经》‘太极生两仪’的起始。”  苏清鸢指尖点在图中黑白交融的太极图案上,“这阶段是引气入体的基础,你要做的就是感知天地灵气,让灵气顺着经脉进入丹田,像混沌初分时那样,在体内种下第一缕‘气’。你之前练‘抬肩式’时感受到的暖意,就是进入这阶段的征兆。”
    她顿了顿,指尖移向两仪图
    “第二阶段‘阴阳分判’,要学会将丹田的灵气分出阴阳二气。阳气动则往上丹田走,滋养神思;阴气动则往下丹田沉,温养气血,就像《易经》里‘两仪生四象’的第一步,先让体内灵气有‘分’的概念。这阶段练好了,才能避免后续修炼时灵气紊乱。”
    “第三阶段‘四象初成’,对应‘两仪生四象’的终局。”  苏清鸢的指尖划过图中代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的四象符号,“当阴阳二气在丹田稳定后,要引导它们衍生出‘四象力’——  少阳对应‘精’,老阳对应‘气’,少阴对应‘神’,老阴对应‘血’。这阶段你能明显感觉到体魄变强,之前摔车的淤青恢复得快,就是四象力在暗中滋养身体的缘故。”
    说到这里,她走到刻着八卦符号的石柱子旁,指着  “乾”  卦柱:
    “第四阶段‘八卦奠基’,要将四象力与八卦对应。乾为天,主气;坤为地,主血;震为雷,主力;巽为风,主速;坎为水,主柔;离为火,主刚;艮为山,主守;兑为泽,主和。你要学会让四象力顺着八卦对应的经脉流转,比如用震卦的‘力’强化拳脚,用坤卦的‘血’修复伤势,这是后续施展法术的根基。”
    “第五阶段‘六十四卦融脉’,是《易经》‘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现。”  苏清鸢从怀里掏出一张脉气流转图,上面密密麻麻画着人体经脉,“这阶段要让灵气顺着六十四卦对应的细微经脉游走,把体内的‘气脉’织成一张网。比如练‘沉腰式’时,灵气能同时滋养腰腹周围的六条经脉,就是这阶段的初步成效。等你练到这一步,寻常邪祟的浊气根本近不了身。”
    她喝了口随身携带的清水,继续说道
    “第六阶段‘太极归一’,看似回到起始,实则是更高层次的融合。”  她指着铜鼎上的太极纹,“之前的阶段讲究‘分’——  分阴阳、分四象、分八卦,这阶段要讲究‘合’,让体内的阴阳、四象、八卦之力重新汇聚成‘太极气团’。这气团能随你心意变化,想用阳刚之力时,它便如烈火;想用阴柔之力时,它便如流水,就像《易经》里‘变易’的道理,生生不息。”
    “第七阶段‘混沌化境’,是对‘混沌初开’的超越。”  苏清鸢的眼神变得郑重,“这阶段你能在体内开辟‘混沌空间’,储存更多灵气,甚至能短暂借用天地间的‘混沌之气’。玄机子前辈当年在重庆布‘乾坤八卦阵’,就是靠这阶段的修为,才能引动天地之力挡住‘八岐煞’。不过这阶段太难,局里目前也只有张老能摸到门槛。”
    “第八阶段‘阴阳共济’,对应《易经》‘阴阳相济’的至理。”  她指着观星台边缘的符文,“这阶段要让体内的阴阳之力达到绝对平衡,既不会因阳刚过盛而走火入魔,也不会因阴柔过甚而气血亏空。比如施展雷法时,既能用离火的阳刚催动雷霆,又能用坎水的阴柔控制雷势,让法术刚柔并济,威力翻倍。”
    “第九阶段‘太极混沌’,是这功法的终极境界。”  苏清鸢的声音里带着敬畏,“到了这一步,你能真正做到‘太极生混沌,混沌生万物’,体内的灵气可化万物之形  ——  化剑、化盾、化雷、化水,甚至能短暂演化出小范围的‘阴阳界’,像玄机子前辈那样,用一己之力守护一方百姓。不过这阶段只在古籍里有记载,至今还没人能真正达到。”
    我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册子差点掉在地上。苏清鸢见我震惊,忍不住笑了
    “不用急着惊叹,你现在刚摸到第一阶段的门槛,慢慢来就好。我们先从‘混沌初开’的‘引气入体’练起,把基础打牢,后续阶段才能稳步推进。”
    她让我在铜鼎前盘膝坐下,自己站在我身后,声音放得很轻
    “闭上眼睛,放松肩膀,专注于呼吸。吸气时,想象天地间的灵气顺着鼻腔进入身体;呼气时,再把身体里的浊气吐出去。”
    我照她的话做,可刚闭上眼,脑子里便乱作一团,那些压在心底的琐事反复浮现,根本静不下来。胸口的铜镜突然传来一丝凉意,像是在提醒我集中精神。我深吸一口气,鼻尖萦绕着凝神香的味道,慢慢将注意力拉回呼吸上。
    不知过了多久,指尖突然传来一阵酥麻的痒,像有小虫子在皮肤下爬。苏清鸢的声音适时响起
    “别慌,这是灵气在靠近你的身体。试着用意念引导它,让它顺着手臂,慢慢往丹田方向走。”  我赶紧集中精神,跟着那股酥麻感引导,可刚到肩膀,气感便像断了线的风筝,瞬间消失。
    “别急。”
    苏清鸢走到我面前,蹲下身,指尖轻轻点在我的眉心
    “你的太极灵根很纯,但之前没受过系统训练,意念太散。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胸口的铜镜上,它是玄机子前辈用精血炼化的,能帮你感应灵气流动。”
    我照她说的做,将意念集中在铜镜上。镜面突然传来一阵暖意,那股暖意顺着皮肤往四周扩散,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散在身体里的气感都聚拢起来。这一次,当灵气再顺着手臂流动时,我清晰地  “看见”  它的轨迹  ——  像条小小的溪流,绕过肩膀,穿过胸口,最终汇入丹田,留下一阵暖暖的感觉。
    “很好,这就是‘混沌初开’阶段的‘引气入体’初步成效。”??苏清鸢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赞许,“接下来几天,我们就巩固这个阶段,等你能稳定引导灵气入丹田,再开始尝试‘阴阳分判’的修炼。”
    我刚要尝试加深气感,平台边缘突然传来  “沙沙”  声响。苏清鸢猛地站起身,手按在腰间的银色短刃上  ——  刃身上的八卦纹在晨雾里闪着冷光。我也赶紧睁开眼,只见晨雾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灰气,正朝着铜鼎方向靠近,灰气里还裹着些细碎黑影,像一群没成形的阴灵。
    “是低阶邪祟,被观星台的灵气吸引过来的。”
    苏清鸢从怀里掏出张黄符,指尖捏诀,符纸瞬间燃烧起来
    “你别乱动,继续巩固气感,这些小东西伤不了人。”
    她将燃烧的符纸往灰气里一掷,金光炸开的瞬间,灰气发出  “滋滋”  声响,像被烈火灼烧的棉花,没一会儿便消散得无影无踪。
    等她走回来,我还维持着盘膝的姿势,胸口的铜镜仍带着暖意。苏清鸢重新站在我身后,语气比刚才严肃些
    “以后你独自修炼时,一定要带着铜镜。它不仅能帮你感应灵气,还能发出微光驱散低阶阴灵  ——  这也是玄机子前辈在‘混沌初开’阶段给灵根者配铜镜的用意,怕新手修炼时被邪祟干扰,断了气感。”
    我摸了一下铜镜,轻轻  “嗯”  了一声,重新闭上眼睛,继续引导灵气入丹田。这一次,意念比刚才集中了许多,灵气顺着手臂流动时,再也没有中途消散。阳光慢慢爬上观星台,石柱子上的八卦符号在光里泛着微光,铜鼎里的凝神香青烟缓缓上升,苏清鸢的脚步声偶尔在身后响起,提醒我调整呼吸、稳住气感。
    等我再次睁开眼时,天已大亮,晨雾散尽,山间的鸟叫声清晰传来。苏清鸢收起铜鼎里的凝神香,把《太极混沌诀详解》递还给我
    “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早上四点半还来观星台。回去后按册子上的示意图,再练三次‘引气入体’,记住,每次都要让灵气在丹田停留至少一刻钟,这样才能更快稳定‘混沌初开’的境界。”
    我接过册子,站起身时,才发现膝盖不酸了,连盘坐许久的腿也没有发麻  ——  这大概就是灵气滋养身体的效果。走下石阶时,苏清鸢又叮嘱
    “别急于求成,《太极混沌诀》的每个阶段都要稳扎稳打,尤其是前三个阶段,基础越牢,后续修炼越顺。下周处理伶人灵时,至少要能熟练运用‘混沌初开’的气感,才能帮上忙。”
    路过基地食堂时,林默正好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两个肉包
    “看你这气色,‘引气入体’应该练得不错?”  我接过肉包,咬了一口,点头道
    “苏导师先跟我讲了功法的九个阶段,现在刚能稳定引导灵气入丹田。”
    林默挑了挑眉,拍了拍我的肩膀
    “九个阶段你都知道了?那可得好好练,我现在还卡在‘八卦奠基’阶段呢。”
    回到出租屋时,王姐正在楼下收拾煎饼摊,看到我就笑着喊
    “陈羽,今天怎么这么早?是不是新工作不忙啊?”
    我走过去,从兜里掏出个肉包递给她
    “王姐,你吃,我今天回来得早。”
    她接过肉包,眼神里满是欣慰
    “那就好,你总算不用再熬夜跑单了。”
    我没聊修炼的事,回到出租屋后,便按照苏清鸢的嘱咐,在窗边继续练  “引气入体”。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铜镜上,镜面闪过一丝微光,灵气顺着呼吸进入身体时,比在观星台更清晰。
    练到第三次时,灵气在丹田停留的时间已经能超过一刻钟,胸口的暖意也越来越明显
    我知道,自己正在稳步踏入《太极混沌诀》的第一阶段,朝着苏清鸢所说的更高境界,慢慢前行。
    傍晚时,林默给我发了条微信,说城东老楼的伶人灵又闹出事了,让我提前熟悉  “清心咒”  的口诀。
    我翻开《太极混沌诀详解》,找到  “清心咒”  那页,发现口诀旁标注着  “需‘混沌初开’境界稳固方可修炼”,便收起册子,继续巩固气感。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铜镜在暮色里泛着淡淡的光,像一颗小小的星辰,指引着我在修炼之路上稳步前行。
    (/bi/286596/3661346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