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749 局秘辛
我攥着那张写有 “城郊废弃仓库区 3 号库” 的纸条,指腹在粗糙的纸边上反复摩挲,掌心的汗洇透了纸纤维,把黑色字迹泡得发虚,像一团化不开的墨。
胸口的铜镜贴着洗得发白的工服,凉丝丝的触感顺着布料渗进皮肤,像揣了块刚从井里捞出来的冰
明明是冷的,却奇异地压下了我心头的慌乱,连呼吸都跟着稳了几分。
巷口王姐的煎饼摊早没了人影,只剩下那只黑铁鏊子孤零零地立在晨雾里。
鏊子上没擦干净的油星沾着露水,在微光里闪着细碎的光,石台上歪歪扭扭摆着三个空豆浆杯,杯口还沾着干涸的奶渍,像是昨夜喧嚣散场后,遗落在原地的沉默注脚。
路过隔壁单元张奶奶家时,隐约听见她在跟邻居念叨
“前儿半夜听见楼后有‘咚、咚’的声儿,扒窗户一看,就见个黑影在树下蹦,第二天去瞧,树根底下的土都翻过来了,你说邪门不邪门?”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林默说的 “低阶邪祟扰气场”,脚步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骑过街角杂货店时,老板老李探着半个身子从柜台后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凝着的水珠滴在台阶上,溅起小小的湿痕
“陈羽,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没见你抢早单啊!”
他说着,突然压低声音
“对了,昨儿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头来买香烛,说咱这片区‘气场乱’,让我把门口那盆仙人掌挪到东边,你说这老头是不是有点疯?”
我慌忙接过水,含糊地应了声
“有点事”,
脚下电动车的踏板蹬得飞快。自昨夜收到林默那张写着 “749 局林默” 的纸条后,总觉得后颈发紧,像有双眼睛藏在暗处盯着,连送单时都忍不住频频回头
手机里催债短信的红色提示还亮着,可 “749 局” 这三个字像块重石,早把债务的焦虑压到了心底。
越往城郊走,风越烈,路边的野草被吹得贴在地面上,秆子发出 “沙沙” 的脆响。
一排排废弃仓库像沉默的巨人,黑黢黢地立在旷野里,生锈的铁门脱了漆,在风里晃得 “吱呀” 作响,像是谁在低声呜咽
墙面上的涂鸦被雨水冲得斑驳,露出底下暗红的底色,凑近了看,那颜色竟有些像干涸的血迹,在晨雾里透着股说不出的寒意。
路过一片荒坟时,瞥见有座新坟前的纸人倒在地上,红衣服被风刮得掀起来,露出里面的干草 —— 这场景让我想起前几天刷到的短视频,有人说
“坟前纸人倒,三天内必有怪事”
当时只当是噱头,现在却觉得后背发凉。
终于找到 3 号库,铁门虚掩着,缝隙里漏出的光很特别 —— 不是普通灯泡的暖黄,也不是 LED 的冷白,而是一种淡淡的、泛着蓝的微光,像冬夜结在窗上的冰花,又像我胸口铜镜偶尔闪过的光,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
“来了。”
我刚推开门,林默的声音就从仓库深处飘过来,不高,却在空旷的仓库里撞出淡淡的回响。
他还穿着那件黑色风衣,领口立着,墨镜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硬朗的下颌。
他手里捧着个暗红色的木盒,盒面雕着缠枝纹,纹路里嵌着细碎的包浆,一看就有些年头。
他站在堆积如山的废弃纸箱中间,风从破窗钻进来,掀起他风衣的下摆,露出里面黑色的劲装,整个人像尊沉默的雕像。
我在他对面的木箱上坐下,怀里的布包被我攥得发紧,帆布边缘的线头硌着掌心
里面装着那本线装书和铜镜,是我此刻唯一能抓住的 “依仗”。
林默慢慢打开木盒,里面没有我想象中的金银珠宝,只有一枚银色徽章静静躺在红绒布上。
徽章中央刻着 “749” 三个篆字,笔画遒劲,边缘缠绕着八卦纹路,乾、坤、震、巽的符号清晰可见,竟和易理阁门帘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你刷短视频时,该见过有人聊‘749 局’吧?”
林默拿起徽章,指尖在 “749” 上轻轻点了点,金属的冷意透过他的指腹传过来
“有人说我们是‘管天下异事’的神秘部门,有人猜我们能查马航 MH370 的真相,还有人传局里有活了六百年的老怪物 —— 这些说法,半真半假。”
我猛地抬头,手里的布包差点滑落在地,帆布擦过木箱的边缘,发出 “刺啦” 一声轻响
“那些评论…… 不是网友瞎编的?”
林默低低笑了声,从口袋里掏出一部黑色手机,屏幕亮起,点开的正是我前几天刷到的
“揭秘 749 局” 短视频。评论区里,“小时候见过白衣服人影突然消失”“
师傅算准我过去的事,连细节都对” 的留言还亮着,红色的点赞数在屏幕上格外显眼。
“这些‘异闻’大多是普通人撞见超自然事件后的猜测。”
林默把手机递到我面前,屏幕的光映在他墨镜上
“比如这条说‘白衣服人影’的,去年老城区裁缝铺闹过地缚灵 —— 那灵生前是个老裁缝,一辈子穿白大褂,消散时会留一缕白影,被路过的小孩看见了,就传成了‘鬼’。还有说‘能算未来’的师傅,其实是个懂点风水的老头,能感知到气场不对劲,却不知道那是邪祟靠近的征兆,误打误撞说中了几句,就被传成了‘活神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前两年还有个‘夜半哭声’的事,就发生在城南的老楼里。住户总说半夜听见女人哭,报警查了好几次都没找到人,最后是我们局里的人去了,才发现是楼底埋着的旧琵琶成了精,弦线沾了阴气,一到满月就会自己震动,发出像哭声的声响。
还有去年雨季,城西护城河总有人看见‘水鬼’,其实是河里的老槐树根系腐烂,飘在水面上像人的手臂,再加上雾气一挡,就成了‘水鬼抓入’的传言。”
他收回手机,目光落在我胸口,隔着工服,我竟觉得他能看穿那枚贴着皮肤的铜镜
“749 局的真正使命,是守着凡俗和超自然的‘界碑’。像你身上曾有的‘阴滞’,还有易理阁先生提过的邪祟,都是我们要清的‘障碍’。你能看见易理阁订单里的金色符文,能练布包里的《太极混沌诀》,是因为你有‘太极灵根’—— 这种灵根百年难遇,能同时吸纳阴阳二气,是修炼的好料子。”
“至于《太极混沌诀》,”
林默的声音顿了顿,指尖摩挲着木盒的边缘
“这功法是从《易经》里悟出来的,讲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刚开始练时,得像混沌初开那样,抛掉所有杂念,让自己的意识跟天地灵气融在一起。
吸灵气的时候,要分阴阳 —— 阳气动,往上丹田走,养你的神思;
阴气动,往下丹田沉,温你的气血。
等练到一定地步,体内的阴阳气会像太极图似的转起来,衍生出‘四象力’,对应你身上的精、气、神、血,把这四样养得足足的,体魄和神魂都会变强。
要是能练到高深境界,还能把八卦的力融进法术里 —— 比如放雷法时,加震卦的‘动’劲,雷劈出去不仅威力大,还能震碎敌人的经脉;结护盾时,借坤卦的‘厚’劲,能挡得住硬攻。”
“《太极混沌诀》…… 真的是修仙功法?”
我伸手摸了摸布包,里面的线装书隔着帆布传来陈旧的纸页质感,像是能摸到上面的墨迹。
林默点点头,从木盒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纸边卷了角,上面画着复杂的图谱 —— 左边是 “抬肩式”,画中人双臂抬平,指尖对月;右边是 “沉腰式”,双腿微屈,腰腹下沉,旁边用蝇头小楷写着几行字
“太极生两仪,混沌化阴阳,此诀可引气入体,散阴驱邪。”
“十年前,我们在洛河古墓挖着了《太极混沌诀》的残卷,易理阁先生就是靠这残卷,化解了古墓里的阴煞。”
林默的声音沉了下来,风从破窗吹进来,带着旷野的寒气,“这几年,超自然事件越来越多 —— 你之前遇着的‘无故投诉’‘骑车摔跤’,不是运气差,是低阶邪祟搅了你的气场,让你走‘霉运’。
就像上个月,城东小区有户人家总丢东西,刚开始以为是遭了贼,后来我们去查,才发现是只‘偷气鼠’在作祟,那东西专偷人的‘气运’,偷得多了,人就会诸事不顺。”
(/bi/286596/36616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