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新的分封体系
得到伯劳鸟部的增援,布雷肯集结的兵力超过三千,他无视“斯温”的求饶,让弓弩手采取覆盖性射击,总计射了两万支羽箭。
经过漫天箭雨的洗礼,里塞斯的叛军死伤惨重,坚持不到半小时就失守了。
很快,俘虏辨认出“斯温”的尸体,外表平平无奇,一个穿着老旧锁子甲,身躯扎了十几支羽箭的中年男人。
“这就是斯温?”布雷肯大失所望,让骑手带着首级返回阿斯隆,吩咐二百征召民兵继续向西,前往十几英里外的海岸线。
至此,第一阶段的作战顺利结束。
第二阶段,维格带领状况较好的八千人前往北部,剩余的五千士兵、一千五百名俘虏、各定居点提供的两千多名劳动力留在本地,修筑二十座木堡。
木堡的规格大致相同,四米宽、两米深的壕沟,高达五米的木制寨墙,内部的营房、仓库、马厩、水井一应俱全,作为驻军地点或者新领主的封地。
“维持正常的施工速度,没必要急躁。”
维格叮嘱负责留守的伯劳鸟,随后带领军队沿着香农河北上,西北山区的叛乱程度最轻,全程没有遭遇百人以上规模的战斗。
秩序大致稳定,维格留下三千征召民兵,让他们与本地村落提供的劳动力、俘虏修筑木堡,共计十座。
安排妥当,维格沿着香农河返回阿斯隆,顺流直下前往南方,浩浩荡荡杀向西南山区。
当地人收到外界的消息,意识到维格是个真正的狠角色,他们彻底吓坏了,绝大多数叛军自发解散,似乎叛乱从未发生。维格懒得追究,他照例让本地村落提供劳动力,配合军队修筑木堡。
终于,在维格的亲自指挥下,这场波及爱尔兰秩序的叛乱戛然而止,尽管某些偏远角落还有叛军蛰伏,但他们数量极少,很长一段时间内掀不起风浪。
战争结束,各部开始统计战功。某日清晨,一群侍从官前往第三步兵团,核查该部提交的报告。
布雷肯知晓这是正常程序,递出名单和立功人员的信息,让他们前往各连队自行查探。
半小时后,一个侍从官前往第二步兵连,向士兵们打探相关信息,不知不觉把话题转移到连部文书鲍勃。
“鲍勃不在立功名单。您问他干啥?”
侍从官回复:“他是陆军学校的学生,这段经历相当于实习,理应有个阶段性的评价。”
关于鲍勃,大多数士兵没有深刻印象,连长英瓦伦给出评价:“鲍勃尽到连部文书的职责,但在其它方面缺乏突出的表现。”
侍从官逐条记录众人的反馈,向他们礼貌道别:“明白了,感谢诸位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中午,报告递交至维格的办公桌。仔细阅读过后,他的反应平淡,看来长子缺乏成为名将的潜质,但这种事情强求不得,只能接受了。
“也罢,经过多年的精心教育,至少他比伊蒙、小帕斯卡强上许多。”
八月十八日,维格在爱尔兰南部的科克召开会议。
既然这片土地是维格打下来的,他理所当然地主持册封仪式,晋升乌特加德为利默里克伯爵,(苏格兰)高地的雇佣兵头目道格拉斯为戈尔韦伯爵。
听到自己的名字,道格拉斯情绪亢奋,发誓要把高地的盖尔老乡弄过来,协助治理领地,一旦国王征召,他和他的家族会第一时间响应。
除了两位新晋伯爵,维格还册封四十个直辖男爵。
男爵们驻守各地修建的木堡,以及木堡周边的零散村落。总体上,每户男爵境内拥有十多个村落,大约五千居民。
得到册封,男爵们必然为了家族领地尽心竭力,父子兄弟齐上阵,效率和积极性远高于文官。
这是分封制的最大优点,以极低的成本控制新征服地区,不需要维格花钱。和平时期,男爵领每年上缴贡赋,战时,男爵领提供优质骑兵和免费的征召民兵。
假设男爵的家族成员尽数死于剿匪,大不了再册封一户,有的是人抢着干。
感受现场的热烈气氛,伊蒙强颜欢笑,伯爵和男爵们是国王的直辖封臣,只对王室负责,和爱尔兰公爵没有从属关系,等同于王室安插在爱尔兰的钉子。
可惜他没有拒绝的余地,绝大多数男爵是军官,还有部分是大贵族们的亲戚。例如古德温的外甥,西奥武夫的私生子,伦纳德的第三个儿子,小帕斯卡的堂弟,这是王国的集体意志,伊蒙无力违抗。
宣读完册封名单,维格的目光转向伊蒙,“公爵,您觉得如何?”
“呃,大家奔波劳累,每个人都出了力,这是他们应得的。”
维格点头,认可了伊蒙的答复。
经此一役,爱尔兰总计拥有五位伯爵,能够有效制衡伊蒙的野心。
假设伊蒙有意造反,必须拉拢或者解决五位大贵族和王室直辖男爵,在他搞定这些事情之前,伦底纽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大半个小时过去,维格完成册封仪式,望着下方跪倒的人群,他暗自心想:
“此战结束,爱尔兰真正纳入不列颠王国的统治范围,五十五万人口,八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王国的四分之一(王国总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英格兰13万,威尔士2万,苏格兰7.8万,爱尔兰岛8.4万)。”
随后,他再度看向伊蒙,发自内心的给出建议:
“我占领北境的时间比伊瓦尔晚几年,如今当地秩序平稳,治安状况好于其它地区。对比爱尔兰的局势,你应该有所触动。
因为这场叛乱,王室、内阁、军队忙前忙后,占用大量的资源,而且还要承担西法兰克入侵的风险。
今后,希望你管好自己的下属,别再惹出类似麻烦。记得与本地人改善关系,赋税维持在正常水平。遭遇民间纠纷时,参照王国法典进行处理,邀请本地有名望的老人进入陪审团。”
(本章完)
(/bi/286656/17237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