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回八零小卷毛 > 第七十八章 试探

第七十八章 试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尽管做了决定, 还是得等适合手术的时间。
    受不必要的罪也是够了,哪怕安景云坚信意志能克服一切困难,可身体诚实地不答应,整个人变得极其暴躁。连最迟钝的徐蘅也察觉到危险,乖巧了不少。
    安景云不说, 但不等于别人察觉不到。
    这……像怀孕啊, 安歌觉得。梦里没有弟弟或者妹妹的存在;那是流掉了?但安景云也没做小月子哪。不过自己的亲妈,哪怕高烧40度也就吃几颗药挺过去,所以很难讲是变化造成的变化;还是发生过, 可安景云不想再提。
    安歌还觉得老太太同样也发现了,因为她不声不响把家务全揽过去。
    比如氽油渣。
    老太太不爱吃肉,以前碰也不碰氽油渣这种活, 这回肥膘买回来后就接了手, 没让安景云闻油味。
    烧热铁锅,先用一小块肥膘抹遍锅子,再把切成小块的肥膘放进热锅, 等它们被小火慢慢熬出油。
    猪油得趁温的时候收到大搪瓷杯, 它们遇冷凝结成白花花的固体。下面、做面疙瘩的时候挖一勺搁热汤里,就有了荤菜的口感。
    现在大部分人肚里没油,对猪油的热爱简直是狂热。猪油拌饭再放糖一拌, 也能成为久远的回忆。刚起锅的油渣也是一道小零食,焦黄香脆, 徐蓁和徐蘅吃得津津有味, 连冯超也忍不住吃了好几块。要不是怕吃坏肚子, 老太太不会阻止,孩子么,嘴馋也是有的。
    氽完油渣,老太太全身上下被熏得一身味。但有什么办法,没空调没打开龙头就来的热水,她只能仔细地擦了下了事,连晚饭也没吃,喝了无数杯菊花茶解腻。
    这是安歌为她泡的。
    每到这种时候,安歌恨不得时光快快过去,好让老太太能享受到现代科技的快捷舒适。
    马屁精。徐蓁看在眼里,心里一动有了主意。
    晚上吃面条。老太太没胃口,公爹下乡,丈夫上中班,安景云懒得做饭,一把面条一把白菜打发孩子们,给冯超的多了两个鸡蛋-男孩子,只有蔬菜经不住饿。她把碗分列两处-老太太和安歌向来不碰猪油,吃素面,不能弄混。
    此刻没了老太太的碗,安歌的那只孤零零放在一边,特别惹眼。徐蓁一边帮忙洗白菜,一边明知故问,“妈妈,妹妹的面里干吗不放猪油?油渣这么香,她怎么碰也不碰?”
    “你妹妹从小跟着老太太,老太太不碰猪油葱蒜,她也不碰。”安景云漫不经心地说。
    就是娇气。徐蓁看了看周围,安歌在房里给冯超做考前辅导,老太太在小房间休息。
    她凑到安景云耳边低语。
    有上回徐蘅心理作用误把鱼鳞当水泡的事件,安景云频频点头。有些障碍,完全自己给自己设的,试过一回就没了,她往安歌的碗里加了一点猪油。
    安歌拿到面闻到味就觉得不对,忍不住看向安景云,“妈妈,是不是弄混了碗?”
    “怎么会,特意把你的碗跟我们的分开。”徐蓁插嘴,“看你多麻烦,每次都要另外做。”安景云做饭时会特意做一到两个没葱、没蒜、没肥肉的菜,但这主要是考虑老太太的口味。怕老人听到心里过不去,她赶紧叫住大女儿,“吃你的。”
    徐蓁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踩到妈妈的边界,低头不语吃起了面。
    矫情的家伙马上要被揭穿了,她不急。
    安歌吃了一口,确定安景云肯定弄混了面碗。但粮食是宝贵的,她硬着头皮继续吃。
    就知道。徐蓁得意地偷笑。奶奶说过,这不吃那不吃,饿上三天什么都吃!这还没饿呢,已经吃了。
    安歌倒没想那么多,主要是安景云一直很注意,偶尔错了也正常,而且又在特殊时期。然而有些事无法勉强,大脑能强行指挥,可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胃猛烈抽搐,一波强过一波,拒绝虚饰太平。安歌腾地站起,捂住嘴冲向厕所。
    那个吐啊……
    听着传出来的动静,安景云坐不住了,赶紧绞了把热毛巾。但安歌不让她和老太太进去,“没事……”恶心的感觉会传染,“喔……”
    安歌吐完出来,安景云一边给她擦脸,“你这嘴也真够刁,将来怎么办啊。”一边说了“试验”的内容,“放了指甲大小的猪油,也能吃出来。”
    安歌也是无语了。
    至于剩下的面,以往安景云可以塞进自己的肚子,现在胃口不佳,只好喂鸡。她另外煮了两只鸡蛋给安歌,可能觉得自己理亏,居然没多说话。
    原以为能揭穿安歌作天作地的真面目,没想到是真的不能吃,徐蓁垂头丧气两天,迎来了期末考试。
    考完试,大部分学生大扫除后开始放假,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帮手留了下来。老师们挑班干部的卷子先批,批改完拿来做标准答案,让班干部依样批同学们的试卷。安歌、方辉和冯超不是班干部,但也被谢老师留了下来,是参加寒假冬令营的事。
    她已经把他们仨的期末试卷批出来了。
    安歌和冯超都是满分,方辉被扣了一分,谢老师指着错的地方给他看,“数字写得不清楚,我看惯认得出,要是换个老师呢?这回给你点小教训,长点记性。”
    冬令营是校长想出来的,在寒假给五年级尖子加课,提高考取一中的比例。不过谢老师觉得他们仨潜力足够,讲课主力又是她,干脆增加了三个名额。
    “今年先试试,要是考得进就争取早点升学。”传说小学五年制要改六年制,把五年的内容拆到六年学,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实下来,今年已经五年级的不怕,但四年级的没准轮得上。像安歌这样学有余力的,岂不是多浪费一年在小学阶段,她得替学生提早打算。
    谢老师主要想着的是安歌和方辉,但冯超这孩子心细,不如也给他一个机会,成不成看他自己。
    说着谢老师找出一本手抄的题目,跟宝贝似的让安歌快收好,“学校老教师收集的,外头找不到。”
    安歌收到书包里,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就像梦里很多年以后遇到老同学,在他们嘴里,自己竟是初中班主任最偏爱的学生,常常吃小灶。其实,只不过因为那段时间家里事多,班主任怜她没有父母照顾,多花了一点精力盯着。不过回想起来,还真是幸运,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很喜欢自己。
    “你先看,看完可以教你姐姐。”五年级集训名单徐蓁不在上头,谢老师了解徐家的情况,也能理解安景云的想法。人哪,都是复杂的,再好的人难免也有缺点。她笑着轻点方辉的额头,“至于他俩,看他们自觉。”
    还真被料到了,方辉正在暗暗叫苦,差不多就行了……
    谢老师悠悠地说,“方辉,你二哥会来讲课,在十二月底的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他拿了第一名。”
    方辉,……我能不能参加小学生评书比赛?
    ***
    一出校门方辉成了猴子,蹿出老远。
    跑进大院才发现身后没人,他转身又往回跑,对安歌、冯超招手,“快,快。”
    安歌踮起脚,伸手到小天井的檐下够篮子。篮中是老太太晒的栗子和荸荠,一颗颗被风吹得皱巴巴的,但咬开后果肉很甜。这里原来养着鸡,整天咕咕叫个不停,现在空了出来,破瓦盆、烂砂锅种着蟹爪兰和兔子花。
    方辉神秘兮兮关上门,从书包里掏出一本谱子。封面挺新,就是书角卷得乱七八糟。
    他干咳一声,掏出一把口琴,放在唇边刚要吹又停下,把谱子翻到想看的那页,这才对着吹了起来。
    那轻快的节奏是安歌跟冯超都熟悉的,《喀秋莎》。
    安歌凑上去看着谱小声跟唱。本来冯超捏着一只风干荸荠慢吞吞地在啃,听他俩一个吹一个唱,干脆把剩下的半只荸荠塞进嘴,空出手打拍子。
    方辉还没完全掌握口琴的吹奏,吹了第一遍就腮帮发酸。他吐着舌头喘气,把口琴在掌心拍了几下,生怕里面凝的水汽太多。
    “我爸买给我的,我研究到十点才收工。”要不是怕吵到邻居,方辉能玩一个晚上。
    冯超,……
    据他所知,方叔叔坐火车去首都接方家二哥,昨晚才到家,那么方辉是昨晚拿到的谱和口琴,而今天期末考试。要说临时抱佛脚,安歌和他都没有,如常早睡早起,但也不会折腾不相干的玩意啊!毕竟这是期末考试。
    安歌解释给冯超听,“方辉他父母轻轻松松考上重点大学,小考小玩、大考大玩。”
    说起来方明真是方家的一枝独秀,不用督促主动学习,兢兢业业,样样靠谱。
    她语音刚落,传来敲门声。
    方旭在门外嚷,“三哥你回来了?”
    冯超抢去开了门,方旭扑进来,抱怨道,“二哥让我来的,他已经忍一个晚上,如果今天再没完没了,别怪他动用家法。”
    嗯,方家的规矩,大孩子管小孩子。
    方辉只好收起口琴。
    方旭从棉袄的口袋往外掏东西,茯苓饼、山楂糕、枣泥锅盔、……
    光看看,安歌已经腻到直冒酸水,还好方旭粉大方地说,“毛毛,这些麻烦你带回去给徐蘅。不过你叫她别吃太多,”他张开嘴给人看满嘴的黑洞洞,“昨晚我疼了一晚上,难受!”说时又抱怨道,“你们怎么才回来啊,我忍不住又吃了两颗,又有点疼了。”
    冯超,……
    好吧,这大概是方家的习惯,不把考试当回事。
    方旭想到了什么,又从裤子口袋里掏啊掏,扯出两张皱巴巴的纸,递给安歌,“二哥给你的,他们的期末考试卷子。”
    安歌心情复杂接到手里,用两只手指轻轻捏着,怀疑上面混了辣橄榄、甘草萝卜条的调味粉,不然怎么有种五香试卷的味道。
    方辉一把夺过去,“我抄一份给你。”
    方旭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二哥还说,要是三哥你拿了,那也做一遍。”
    方辉,……
    太狡猾了方亮。
    他们叽叽呱呱的时候,院子里传来兴奋的叫声,“下雪了!”
    东城处于江流入海口,冬季湿冷,却难得下雪。
    这下孩子们统统涌到院子里,只见雨滴里混着细小的冰珠子,偶尔扯絮似飘落几朵雪花,是雨夹雪。
    雨夹雪好歹也有一个雪字,他们仰头望着天,注视着零星的一点雪片。
    方辉看了会,想起安歌小,别被雨水打湿受寒生病,用自个的一双手给她遮住头发。刚挡上片刻,他俩头顶有了把大油布伞,是冯超回屋拿的。
    这伞沉,安歌怕雨渐渐下大,跟方家兄弟打了声招呼,和冯超收拾书包回去。
    他俩都不喜欢说话,一路上静悄悄。冯超不肯让安歌受累,一直举着那把伞,到家时半边肩膀湿了。
    进门安歌发现徐蓁和徐蘅凝思苦想,噢,春节爷爷又要组织家庭文艺小比赛啦!
    赢的有奖学金!
    没赢的也有,就是少点。
    年底该盘盘资金,可以跟二姨夫谈做小生意的事了!
    她已经想好-针织横机,人停机不停。
    多少手工业者苦哈哈凑钱买一台横机自己摇,全家齐上阵,渐渐雇人做,成长为针织业大老板。梦里李勇做的是羊毛衫生意,处于行业的下游,但也算半个内行,入门不是问题。
    ※※※※※※※※※※※※※※※※※※※※
    谢谢lucy的地雷!
    ***
    今天原想写一长章,但计划不如变化耽搁了。
    加的这点字是小心意,送给大家。
    明天继续努力。么么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