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青枝 > 第三十三章 (捉虫) 需要我我帮你么?……

第三十三章 (捉虫) 需要我我帮你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凤梨酥上次宋青枝做过,邓滨当时拍了不少能用的素材,这次宋青枝的动作加快不少,并且在其中穿插了做菠萝派派皮的制作。
    回头剪辑的时候,就让邓滨这个摄影师兼后期技术总监去头疼吧。
    新鲜的凤梨削皮切块,分成两碗,准备一碗用来炒咕咾肉,另一碗用来烤菠萝派。
    刚买回来的梅花肉太厚,被她对半剖开,用刀背拍散,然后切成合适的小块,加入白糖、盐、胡椒粉、料酒和水,抓匀后放在一旁腌制。
    接着要切青红椒,切的时候蹲蹲跑过来,宋青枝就扔了一小块青椒给它给它,它吃了两口,发现不对劲,立刻就不吃了。
    继续朝着宋青枝嘎嘎嘎乱叫,可惜她再也没搭理它。
    腌好的梅花肉加入一个鸡蛋,和木薯粉一起拌匀,下油锅油炸,复炸过后的肉外脆里嫩,吃起来很香。
    热锅后炒青红椒和凤梨至八分熟,盛出备用,接着继续炒番茄汁,淋淀粉水的时候她忽然想到什么,抬头对邓滨道:“一会儿炸酥肉那里,配一句话,拆散一对是一对。”
    邓滨:“???”
    我知道肉不能粘在一起,不然就成一坨了,怎么着,你是觉得它们不能勾搭是吗?
    番茄酱炒好之后,将炸好的梅花肉倒进去翻炒,等每一块肉都裹上酱汁,再将青红椒和凤梨倒进去,翻炒均匀就好了。
    这是一道酸甜口的菜肴,凤梨的果香很好地中和了猪肉油炸过后的油腻,装在白色的盘子里,青红黄三色交错,看起来赏心悦目。
    派皮烤熟晾凉,将用凤梨果肉炒成的馅铺进去,再将剩余的派皮擀薄切条,编织在上面,然后刷上蛋液,放进烤箱里烤到表面金黄,取出来时还一阵浓郁的果香。
    午餐就是烤菠萝派、咕咾肉和一碟蒜蓉炒时蔬,饭后点心是凤梨酥和新鲜的凤梨。
    正式开始吃之前,邓滨要凑过来拍特写,等他拍完,其实已经有点凉了。
    好在天气已经回温,甚至有开始变热的趋势,倒是问题不大。
    等谌嘉树在更新的视频里看到这些内容时,已经距离拍摄又过去了几天。
    在这几天里,他听说妇产科那位患者在摘除胆囊和取净胆囊管内结石之后,血amy的数值依旧居高不下,始终维持在一千以上,甚至一度到达两千多。
    经过再一次ERCP探查,未见胆总管有结石存在或者胰管有梗阻迹象,大家开始推测,兴许妊娠才是患者发生胰腺炎的主要诱因。
    如果以死亡作为底线,那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但患者是一名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以腹中胎儿为底线,情况就真的已经到了极其糟糕的地步。
    午饭时恰好在食堂遇见,面对谌嘉树的关切,苏盈袖叹口气,“我正打算下午跟他们谈放弃孩子的事。”
    谌嘉树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向她,神色很严肃,“确定要走到这一步吗,万一打掉孩子以后,还是反弹呢?”
    “那你说怎么办?”苏盈袖也看他一眼,“所有其他的因素都排除了,只剩这一个可能,如果不做,万一出现重症胰腺炎,怎么办?”
    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是妊娠期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可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太残酷了,谌嘉树叹口气。
    晚上下班,他去胡家小菜吃饭,又遇到宋青枝,说话时没注意,就带出了这个病例来。
    宋青枝听完,手顿了顿,筷子上的粉往碗里掉,她问道:“那她以后再怀孕,岂不是可能又面对这种情况,难道一辈子不能要孩子了?”
    谌嘉树摇摇头,有点哭笑不得,“这怎么就扯上一辈子了,这次倒霉,难道下次还倒霉?这种事都是概率而已,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
    宋青枝哦了声,低头吃了口粉,忽然又叹口气,“怀孕太可怕了。”
    为了怀个孩子,连胆都没了,以后该多少东西不能吃啊。
    谌嘉树又看她一眼,见她面生愁绪,忽然间想到,这种危险,未来也可能是她要面临的呀。
    想到她以后有可能像那个患者这样,躺在病床上受折磨,霎时间心里一揪,也觉得不好了起来。
    可是宋青枝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没一会儿她就像忘了这件事似的,同谌嘉树兴致勃勃地说起那几棵栽种在老宅缸里的藕来。
    还翻照片给他看,问道:“我每天给它们加一点水,你看这样可以么?”
    谌嘉树回过神来,伸头看了眼她的手机屏幕,然后用手指一比划,“你等水加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
    宋青枝看了眼他的手指,记下他指的那个位置,然后认真地点点头,应了声好。
    刘姐出来给客人送菜,看见他们两个几乎头靠头的模样,眼皮忍不住狠狠一跳。
    青枝跟谌医生看起来……怎么感觉有点不太对劲?
    她轻手轻脚地靠近,听见宋青枝很好奇地问谌嘉树:“那到时候它们结的藕能吃么?”
    “呃……”谌嘉树难得被她问得愣住,半晌才点点头,“应该能吃吧,还没听说哪种藕是不能吃的。”
    宋青枝闻言,立刻开始打起还没影的莲藕的主意来,“等到冬天,就可以拍一期挖藕做藕饼吃的视频了!”
    谌嘉树:“……”想得真长远。
    宋青枝说完这句话,扭头一看,刚看看见陈姐从他们身旁走过,一把就拉住她,“刘姐,我想要一碗面汤。”
    她今晚吃的是一份捞面,用花生酱和沙茶酱配的酱料,跟碱水面拌在一起,每根面条上都裹满了酱,配菜是蜜汁叉烧,做得软滑香甜,十分讨喜。
    还点了一份牛肉丸汤,可能是有点渴,上上来之后她面没吃几口,倒是把汤全都喝没了,干拌面本来就干,这会儿可不就噎着了么。
    谌嘉树听她跟刘姐要面汤,主动道:“要不我再给你点一份牛丸汤吧?”
    刘姐听见他的话,笑起来,“谌医生不用这么破费,在自己家吃饭,想喝汤还不容易,等着,我给你端。”
    没一会儿,端出来一盆的丸子汤,怕他们吃得腻了,还烫了几片青菜,就那样飘在汤面上。
    宋青枝眼睛一亮,舀了汤就开始慢悠悠地喝,连面都不要了。
    谌嘉树问了句:“你面不吃了吗?”
    宋青枝早就后悔了,干拌面停号吃的,但是她突然不想吃了。
    听见谌嘉树这么问,霎时间便下意识地露出抗拒的情绪来,“这个……我等下……”
    “你不想吃了?”谌嘉树望着她,满脸了然和揶揄,“你居然浪费食物?”
    宋青枝扁扁嘴,刚要为自己辩解,就听他道:“需要我我帮你么?”
    她顿时一怔,他帮?他怎么帮?
    谌嘉树抬抬下巴,冲她手边的面碗示意了一下,宋青枝立刻便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帮她把面吃了!
    明白过来之后,她立刻便觉得脸上的温度在急剧攀升,忙摇摇头,“……不、不用了……我、我还可以的。”
    神色窘迫极了,脸孔涨红起来,眼神也到处乱飞。
    谌嘉树看着她这副模样,却忍不住觉得有点好笑,建议道:“你蘸汤吃,面条会好吞很多。”
    “……哦、哦哦,好的。”
    她有点手忙脚乱,像是突然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垂着眼,睫毛轻轻地颤抖着。
    谌嘉树觉得她真是有趣,想说什么,又怕惹恼她,兔子急了还跳墙呢,于是干脆将到了喉咙的话又吞了回去。
    宋青枝就着汤,将一碗面都吃完了,觉得自己满嘴都是沙茶酱的味道,其实挺香的,就是有点渴。
    唉,看来她不太适合吃这种干面,尤其不适合跟谌医生一起吃。
    她在心里叹着气,低着眼不停地喝汤。
    谌嘉树还提醒了一句:“喝太多汤会不会觉得撑?”
    宋青枝:“……”我现在已经觉得撑了。
    刚吃完饭,谌嘉树就接到电话,要他线上会诊一个外院的病人,他一面应好,一面对上宋青枝好奇的视线。
    宋青枝连忙朝他摆摆手,“快回去吧,这里我结账。”
    他点了点头,给她做了个“发红包”的口型,然后起身匆匆走了。
    宋青枝结了帐,端着一碗没喝完的牛丸汤,踩着月色往家里走去。
    谌嘉树会诊完病人,已经是晚上九点半过后,他想起跟宋青枝说的那个病人,给苏盈袖发信息问了一下情况。
    得到的回复是:“和病人及家属详谈之后,病人及家属请求放弃胎儿,择日手术。”
    六个月大的胎儿,要流产,就只能做引产手术了。
    多么工整的一句话,多么适合写进病程记录里,他笑了一下,觉得很无奈。
    他摇摇头,收起心情,转头给宋青枝发红包,她很久都没有领,他回头看看时间,觉得这会儿应该是她在忙的时候吧。
    一直到谌嘉树要去睡了,那个红包也没被领走,谌嘉树有些悻悻,又没好意思催她。
    直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出门上班之前特地看了眼,这才看见她会过来的“谢谢老板”的表情包,又忍不住笑起来。
    不是门诊日,也不是值班日,甚至不是三级查房,这样的工作日对于谌嘉树来讲,是最轻松不过的,意味着他只要处理好在床的病人,再看值班的同事是否需要帮助,就足够了。
    医嘱刚开完,周涛教授忽然出现在办公室里,叫了声:“小谌,你跟我来一下。”
    谌嘉树一愣,忙起身跟了出去,问道:“老师,什么事啊?”
    “徐茗江教授在心内住院,我带你去看看她。”周教授应道,转身就往外走。
    谌嘉树闻言愣了一下,徐茗江教授么?那是周教授的老师,另一位院士。
    他一面走,一面问:“徐教授是为什么来住院的?哪里不舒服?”
    “冠心病、房颤。”周教授解释道,“老人家了,动不动就这里那里不舒服。”
    谌嘉树点了点头。
    心内科在十五楼,于是他们路过电梯,径自进了楼梯间,走上去一层楼就到了。
    “周教授,谌医生,来会诊吗?”心内科的护士长看见他们,笑着问道。
    周教授摆摆手,问:“徐教授住哪个病房?我们来看看她。”
    “徐教授啊,在一病区,48床。”护士长应道,48床是vip病房了。
    周教授和谌嘉树一前一后的走在病区的走廊上,踢踢踏踏,只有皮鞋踩在路面上的声音。
    病房门推开,谌嘉树看到了那位耄耋老人,她已经老了,可是他却在这一瞬间想起,消化科住院部的走廊上,挂有她的相框,医院的连廊上,也有她的照片,照片里的她,比现在要年轻一些。
    面容总是慈祥和蔼的,声音也是,“小周你来啦,不上门诊么今天?”
    已经六十多岁的周教授,在她面前,还是小周。
    她抬眼看过来,朝谌嘉树笑眯眯地点头,“小谌,有些日子不见啦。”
    谌嘉树忙应道:“是,您身体怎么样?”
    “还可以。”她笑眯眯地躺在床上,同他们说着自己的病史,用的是极为专业的医学语言,谌嘉树恍惚间回到了查房的课堂。
    阳光从窗外爬进来,照在她的身上,绽出暖金色的光晕,模糊了时间和岁月。
    “哎呀,我现在是你们的病人啦。”她笑眯眯地说着,神情有些雀跃,眸子里闪着光,满脸的骄傲和欣慰。
    她的学生,已经可以给她看病了呢。
    谌嘉树忽然间有些难受,这有什么好呢,他倒是宁愿跟着她一间病房进一间病房出地查房,那时候她健健康康的,是整个消化内科的骄傲。
    头发已经斑白的周教授恭恭敬敬地拿着钟形听诊器,为他的老师、他的病人查体,尽管这不是在消化科。
    这套动作,他做了几十年,谌嘉树从成为他学生的那天起,见过很多很多次,只有这一次,平添几许神圣。
    他听了一会儿,然后固定住听头,侧身让了让,对谌嘉树道:“来,你听听,三尖瓣反流。”
    说着,单手拿下听筒,递给他,示意了一下。
    谌嘉树上前,接过听筒戴上,柔和的吹风样杂音撞击着他的耳膜,他感觉到一道同样柔软的视线落在他的头顶,充满了对晚辈的怜爱。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间有种想哭的冲动。
    听诊完之后,周教授将听诊器收起,弯腰握着徐教授的手,仔细问起她的饮食起居。
    听到她抱怨医院食堂的饭菜很单调,吃起来没意思,谌嘉树忽然间心里一动,想到了宋青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