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藏雀 > 第39章 藏雀(十二) 去找江宴行

第39章 藏雀(十二) 去找江宴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晨色稀薄, 天际浮着一抹暗金,又掺杂着绯色。
    城墙高耸,漆红大门紧闭, 沿着护城河一圈的石刻长柱的栓马桩上,用着铁环整齐的拴着各式不一的马车。
    宫门外站了黑压压的一片绛红色身形,高矮不一,或紧凑或松散的围聚在一起。
    直道那抹暗金逐渐变亮, 一抹天光落在了那城墙高竖斜插的猎猎旌旗上, 才听得一声激昂号角吹响, 伴随着乱鼓击声。
    “开城门——”城墙上的将士高喊。
    大门“嗡” 的一声缓缓由内拉开, 墙根下的一片乌泱泱的人群这才入宫。
    混在那绛色朝臣中的, 有一抹沉重的蓝色。
    白柳氏天不亮便守在了宫门外,不停地拿着帕子抹着眼角, 那帕子被泪水润的几乎要拧出水来, 身旁跟着的丫鬟不停地哄, 她便越哄越是落泪。
    她昨儿晚上去丞相家串个门,回到府上略晚了些, 便直接睡了,还做了个梦。
    梦里她见到白惊词年幼时,因着顽皮掉入了后院的深井里, 活生生的给淹死了。
    而后她猛然惊醒,额前浮满冷汗,大口的喘气。
    这并不算什么好梦。
    白柳氏几乎是毫不犹豫,便掀了被子下榻, 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拖拉着便出了房门,往白惊词院子里跑。
    门口守着的小厮还打着盹, 屋子里笼着昏黄的烛光,她顾不及那小厮,便直接冲上前推开了门。
    床边散落着挣脱开的麻绳,白惊词不见了。
    那一瞬间,白柳氏僵在原地,浑身发冷如坠冰窖。
    白惊词和白将军因着南下洪灾的事情争执许久,她是知道的,且这南下之令出自江宴行之召,她自然也知道。
    白柳氏几乎是第一反应就是入宫,于是她天还未亮,便守在宫外等着开门,一秒也不敢耽搁。
    待那城门开了后,她顺着一众朝臣进了宫,一路没有丝毫停顿的去了繁灵宫。
    她知道江宴行与许若伶关系好一些,这宫里她唯一熟的也只有许若伶,只希望许若伶的话还算有些分量,指望她好生与江宴行说说,将白惊词召回。
    许若伶这会儿才醒,刚盥漱完不久,便见白柳氏匆忙打宫外进来,二话不说便抓住了她的手腕掉眼泪,那手里的帕子蹭着她的手背,湿漉的好似未拧干的脸帕一般。
    白柳氏见到许若伶的一瞬间便挨不住了,眼泪决堤般的往外涌,半噎半哽的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许若伶吓了一跳,好生一顿哄劝,才从白柳氏断断续续的哭声中辨出话来。
    原是这白柳氏被梦魇着了,因她向来迷信,便对于这种事情忌讳一些,又赶上了白惊词如今南下治理洪灾,这才惶恐到失了分寸。
    许若伶了解这白柳氏的性子,知道她失态痛哭时什么都听不进去,唯有顺着她才能哄好。
    她连忙将白柳氏搀进屋里,又哄了好半晌,这白柳氏才将这哭势歇了下来,对她说了来由。
    这一席话说的许若伶犯了难,且不说后宫不得干政,若不是白柳氏开了口,她甚至不知道这洪灾之事。
    让她去求江宴行?倒不如将她打入冷宫。
    许若伶当即便僵了脸,语颇有些为难,“姐姐,你当真是急昏了头不成?我哪里敢同太子殿下说这个,我若是去了,那恐怕是要杀头的。”
    这话听的白柳氏在失措慌乱的情绪之际也是恍然一愣,须臾间也才缓了过来,知道是自己太过担心白惊词,失去了理智,故才没了分寸。
    随即便扯出一抹笑,那笑怅然又懊恼,又带着牵强的无力感。
    “妹妹说的是,”她握紧了帕子,站起身来,“我这就亲自去求太子殿下。”
    说罢,白柳氏还不等许若伶开口,便又匆忙的出了屋子。
    白柳氏一大早入了宫,辗转几趟,因着心里挂念着白惊词,便不敢耽误丝毫,从繁灵宫出来后便跑去东宫。
    也不怪她反应这般强烈,她虽是迷信了一些,可白惊词这方亲事即将要定了下来,这节骨眼上的洪灾不知要治理道何时,偏又是个危险的差事。
    不管她信或不信,总归这儿子既是被留了下来,她便决计不能再让白惊词去南下郡。
    白柳氏原本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去见江宴行,却是在听到江宴行说白惊词昨夜便赶去了南下后,一时间口中气血上涌,眼一翻,便厥了过去。
    引朝殿,东书房。
    永硕皇帝躺了多年,前些日子上朝呈上来的折子,他都堆到了书房丝毫没动,如今这些日子闲了下来,看着那堆叠了许多的奏折,倒是破天荒的沉下了心去批阅。
    他自下朝起便也在书房坐了一天。
    不过他睡了会儿,歇了会儿,这才去批阅奏折。
    直到外头天色暗了,点上了烛灯,永硕帝这才将奏折处理完毕。
    他拿着最后一封奏折并未合上,看着那折页密密麻麻的内容,无非是一些他闭着眼半睡半醒之间不用脑子,都能处理的陈谷子烂芝麻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何至于再亲自以奏折呈上请他处理。
    可最让人发火便是,那一堆奏折里,竟本本都是这般,便是去做那倒夜壶的差事也比在这坐一天处理这般糟事来的舒坦。
    永硕帝捏着奏折的指尖逐渐用力发白,直至那奏折的硬封都要因此而扭曲,他才高举,然后重重摔在了地上。
    除了那些个杂事,唯一不同的便只有江南盐商与南下的洪灾了。
    他眼里怒火中烧,愤怒到了极致,他怎么能信,这朝中大小,竟无一件像样的事务由他处理。
    永硕帝死死的盯着那摔在地上敞开的奏折,半晌,他才收回视线,端起手边的茶盏一口闷下,试图用着已经凉透的茶水浇灭心中的火。
    他放下茶盏,瓷器相碰的声音落下后,外头便响起了敲门声。
    永硕帝扬声,“进。”外头的人这才推门。
    那老太监佝偻着腰身,揣着手进来,先是规规矩矩的福礼,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两本小册。
    “陛下,这是奴才这两天找人清点南齐进献的岁贡时,抄下来的明细,”说罢,他才上前,走到永硕帝身侧,双手托起呈上,“请陛下过目。”
    永硕帝看着那两本一指厚的册子,眸色深了深,恨不得将那册子盯出个窟窿一般,半晌,这才抬手接过册子。
    他表情十分难看,只是粗略的翻了几下,便极为不耐烦的撂在了桌案上,他撂下后,垂眸看了一眼,又觉得极为刺眼。
    便学着方才的动作,将那册子给摔在了地上。
    “啪——”的一声,那老太监吓的脖子一缩,连忙往后退了几步,将脑袋埋了下来。
    永硕帝接连摔了两回东西,心里的郁闷烦躁这才疏散了些许,他淡扫了老太监一眼,问道:“四皇子可到了江南?”
    这老太监多年不共事,哪里有人去告诉他四皇子到没到江南,闻言眸子瞬间闪过一丝惊慌,便将头埋得更低了些。
    虽是害怕,可他声音却丝毫不显露,不紧不慢的开口,“回陛下,四皇子这会儿还不曾到江南,不过明日中午约莫该是到了。”
    永硕帝只觉得这江怀拓跑的墨迹,本来心里就烦,一听这老太监的回答,心里便更烦,连带着听到江怀拓的名字都觉得燥的不行。
    便对那老太监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
    待那老太监迈过那地上的册子时,又喊了他将东西拾回来,这才再次挥手。
    那册子和奏折摆在一起放着,边角整齐,没有一丝褶皱。
    永硕帝盯着看了半晌,却蓦地轻笑一声,他想到了那日南齐女官说,她说册子都被太子殿下给拿走了。
    看来,他这一病醒来,天都变了。
    倒也真是难为了江宴行,夺了他的政权,偏又惺惺作态,在他久病时还替他着想,送了个和亲公主来。
    一想到这和亲公主,永硕帝忽觉许久未见,他只想着梳理烦闷的心情,去瞧瞧那三公主,许是能消燥,便动身去往繁灵宫。
    这会儿许若伶不在宫里,她一大早听说白柳氏晕了,便急忙随同白柳氏出宫去了将军府,照顾了一整日,到现在也没回来。
    现在天儿也逐渐热了些,许若伶春蒐后提前回来,便在院子里的紫藤下接了两个吊椅,她们好在夏日乘凉用。
    沈归荑自己一个人无聊,屋里又闷,鸦青给她端来木桶沐足时,她干脆便坐在了吊椅上。
    永硕帝一进来看见的便是这幅模样,少女穿着樱粉色齐胸襦裙,坐在紫藤下花下,青丝从后颈抽捋在身前,鬓间的粉玉花簪流苏泠动。
    她裙子微撩,露出一对纤细白皙的脚腕,玉足泡在木桶里微翘,有一下没一下的荡着,足点点着水玩儿。
    他有些恍然,又有些愣住,似乎是看见了不染尘世的仙子。
    少女听见动静,循声望去,待看清来人后,那脸上的惬意陡然僵在脸上,而后极快的消失。
    她连忙松手,那裙子便搭在了木桶之上,遮住了小腿,站起身,对着永硕帝福礼,“陛下。”
    说话时,永硕帝已经走在了沈归荑的跟前,将她半屈膝福礼,便连忙抬手见她扶起,“起来吧。”
    沈归荑手臂被永硕帝抓住的一瞬间,她身子猛地一僵,便连忙将手扯开,背在了身后。
    她垂着眸子,像是受惊的小鹿。
    永硕帝瞧她这模样,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只觉得愈发可爱令人怜惜。
    便轻笑了一声,问道:“可洗好了?”
    见永硕帝这般突然来繁灵宫,沈归荑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如今听他这般说,已经慌得不知要如何反应,闻言,她愣了半晌,也没开口。
    沈归荑脚还在浴在木桶里,如今这副情景她是半分也挪动不得。
    看着沈归荑低垂着眸子不应她,永硕帝又柔声问道:“你不说话,可是要朕抱你进屋?”
    他这听着是询问,可待说完后,便直接俯身下来 ,一手去揽沈归荑的腰,一手伸向沈归荑的小腿后弯。
    只是他手还未碰到,便听得少女带着颤音惊呼一声,如临大敌一般的从木桶里跳出。
    沈归荑提着裙子,如后头有鬼索命一般,连头也不回,光着脚只往外头跑。
    那裙摆被她跑的曳起,带着后翻的弧度,连带着人也消失在宫门口。
    沈归荑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便就是去找江宴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