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三国:苟成千古一帝! > 第109章 诸葛亮和周瑜的第一次交锋!

第109章 诸葛亮和周瑜的第一次交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军交战。
    而后战场逐渐从鄱阳湖支流昌江附近,辗转驶入主干,最后在鄱阳湖之中,接连爆发水战。
    周瑜、程普等将统帅的“江东水师”,不愧是脱胎于大汉两大水师之一“淮南水师”。
    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联军的水师部队,根本不堪一击!
    若非他们在此设伏,事先做好充足准备,步骑陆战方面占据略微优势,早就直接战败下来了。
    但面对周瑜和程普等将,率数万大军水陆并进之势,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联军,还是落入了下风。
    混战之中,孙策等残兵败将,死里逃生脱险了!
    “伯符,你没事吧?!”
    看到孙策全身浴血、伤痕累累归来,周瑜、程普等将立刻迎上来。
    “我没事!”
    孙策拍着胸口说道,旋即杀气腾腾的望着敌军,沉声说道:
    “公瑾,程老将军,我们立刻展开反击战吧!”
    周瑜却劝道:
    “伯符,此次主要是为了救援你们,如今目的达成,我们应该见好就收,立刻回撤,重振旗鼓。”
    “我觉得公瑾所说较为稳重!”程普等老将也赞同道。
    可孙策不太理解:“这是为何?!敌军落入下风,我们正应该趁胜追击。”
    “伯符,他们不是敌军,而是朝廷命官,朝廷的兵马将士,他们是王师!”
    周瑜叹了口气,无奈说道:“严格算起来,我们才是叛军!
    “之所以与朝廷对峙交战,是需要获得谈判的筹码,抗拒朝廷的摊丁入亩!
    “而不是与朝廷真的陷入生死之战,不死不休的地步!”
    …
    “可是!这时候撤退了,不是罔顾数千战死的兄弟们于不顾吗?他们的血仇还没有报呢!”
    孙策不甘心、不服气:“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经走上这条道路,反抗朝廷,杀一个是杀,杀一万个还是杀!”
    …
    “伯符,做人留一线,不应该与朝廷太过交恶,需要留有一线生机。”
    周瑜还是有分寸感的,他左右环顾,都是自家人后,这才说道:
    “伯符,袁术僭越称帝的野心越来越膨胀起来,未来必定会称帝!
    “届时,我们可以与其割裂,你就能顺利背离袁术,不用担负背信弃义的骂名。
    “甚至以反击袁术等战功洗白,获得朝廷的招安。这就是后路!”
    …
    “洗白?招安?”
    孙策神色阴沉下来,沉声说道:“公瑾,那众将士不是白死了?还有……我父亲可是死在朝廷之手!间接被陛下害死了!!!”
    …
    孙策重情重义,这是优点,但有些时候也是缺点。
    周瑜叹了口气,深表无奈。
    程普开口了,他说道:
    “伯符,文台临死前留下遗言,让伱不要迁怒朝廷和陛下,一定要设法背离袁术,你难道都忘记了吗?!”
    “我记得!”
    孙策望向正在混战的两军,杀气腾腾的说道:
    “但董卓霸京,妄行废立,后袁氏篡汉,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也让我看到了——汉室倾颓,群雄逐鹿!
    “我父亲忠于汉室,诸侯清君侧时,就属他立下赫赫战功。但到头来,我父亲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我不甘心啊!!!凭什么?!
    “这个天下,难道一定要姓刘吗?!”
    轰隆——
    宛如有晴天霹雳炸响,令周瑜、程普等将有些大惊失色!
    他们立刻左右环顾,明明周围都是自己人,明明不远处混战厮杀声响彻天地,但他们还是担心,唯恐隔墙有耳,立刻戒备四周!
    孙策这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
    因为这是妄图自立为王的野心和霸气侧露!
    孙策虽然没有如同袁术妄图称帝,并且毫无保留说出来。但展现出来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随着孙策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地位越来越稳固,地盘越来越辽阔后,他的野心也会越来越膨胀起来!
    未来,未免没有如同袁术那般,妄图称帝的想法!
    但是!
    这不仅得罪朝廷,也将得罪袁术!
    周瑜劝道:“伯符慎言!”
    “伯符……”
    程普张了张嘴,但却被孙策打断道:
    “公瑾、程老将军,你们无需再劝!我知道自己想什么,要做什么!
    “现在,我就想为那些战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想要堂堂正正的击溃朝廷联军!
    “你们愿意与我并肩作战,还是先行撤离?!不管你们怎么选择,我都不会怪你们的!”
    言毕,孙策不管周瑜和程普,直接离开中军,都没有进行包扎,就全身浴血、伤痕累累的向着前线走去。
    孙策只是换了一把武器,他的武器在方才陷入重围时,已经杀到卷刃了。
    而后翻身上马,望着周围的众将士,大吼道:“江东的儿郎们,随我杀!!!”
    众将士有些犹疑,但孙策的威望显然很高,他们直接大吼道“杀!!!”,就随着孙策杀入混战。
    “唉——”
    周瑜叹了口气,程普也无可奈何。
    但周瑜是孙策至交好友,程普等将乃孙坚旧部,让他们与孙策决裂,他们做不到!
    既然如此,只能不撞南墙不回头了!
    周瑜、程普等将,立刻下令加强攻势,他们方才主要目的是救援孙策,甚至有些投鼠忌器。
    这时候,孙策被救回来又投入猛战之中,他们也不用顾忌什么,直接狂猛进攻!
    在孙策军水陆并进猛攻下,刘繇等朝廷联军败退!
    特别是两军的水师部队。
    在鄱阳湖接连爆发水战,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这支朝廷联军,更是直接溃败!
    经此一战,本就不强的联军水师部队,直接覆灭!
    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联军,不得已退回豫章郡治南昌。
    孙策不依不饶,趁胜追击,兵临城下!
    南昌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市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南昌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青岚湖、军山湖、金溪湖、瑶湖、白沙湖、南塘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
    这是水路交通核心重地!
    但在失去水师部队之后,南昌直接被孙策的“江东水师”包围!
    江东水师那一艘艘舰队逡巡在南昌城周围,而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等人,在城头上遥望。
    就好像海中孤岛落难之人,被一只只鲨鱼觊觎,令人瑟瑟发抖、人心惶惶!
    “没想到孙策组建数月的‘江东水师’竟如此强劲,令我们水师部队近乎全军覆没!”
    刘繇沉声说道。
    其实这已经给自己挽尊了,何止是“近乎”,实际上已经是全军覆没了!
    只有残骸破船逃回来,修复后捕捕鱼还可以,想要参与水战,那是痴心妄想!
    “城中还有多少粮食,我们可以支撑多久?”诸葛玄追问道。
    他当初虽然在豫章郡南昌经略过,但后面被朱皓和刘繇联手赶出南昌。
    且后面两军交战,粮草显然大幅度消耗,已经不能用过去的统计数据来衡量当前的局面了。
    “我已经命人快马加鞭统计了!”朱皓沉声说道。
    言毕,正巧亲兵神色凝重的归来:“启禀太守,南昌城内如今有五十多万百姓、数万大军,粮草最多可以支撑月余时间!”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诺!!!”
    等到挥退旁人后,朱皓沉声说道:
    “我们必须寻找出路!不然就算南昌城坚墙高,可以挡住孙策兵马的强攻。但也会被活活困死,爆发饥荒!
    “甚至,都不用等到爆发饥荒,缺粮危机出现后,孙策军只需要略施小计,就能蛊惑南昌城内乱!”
    闻言,众人皆是凝重的颔首!
    “哒哒哒——”
    这时,王朗和诸葛亮归来,他们逃回城池内后,在分工合作。
    刘繇、朱皓和诸葛玄在城楼上排兵布阵,加强戒备,防备孙策军强攻,同时也是在观察敌人。
    而王朗则去安抚溃败的众将士,画大饼也好、鼓舞士气也罢,都令溃败的军心士气稳定下来。
    诸葛亮则在一旁协助王朗,将自己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渐渐向着未来的军事家一点一点靠近。
    “孔明果然是少年英雄,在他相助下,我很快稳定军心、统计溃兵人数、伤亡数量,以及粮草后勤等问题。”
    王朗对诸葛亮大为夸赞。
    如果王朗知道原历史中,他最后被诸葛亮生生骂死,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
    不过命运的安排还真的是戏剧化,他们竟在如今成为了战友,甚至未来有可能关系更进一步!
    因为,都是为了大汉而并肩作战!
    “孔明确实是少年英雄!”
    刘繇闻言,沉重的脸色罕见露出一丝丝微笑:“幸亏有孔明排兵布阵,我们才能从容撤退!”
    “可惜我们水师部队太弱了,不然的话,说不定有击败江东水师的机会!”朱皓也叹息道:“孔明小小年纪,已经有留侯之风了!”
    “何止啊!留侯、萧相,再加上一个韩信,这就是孔明的未来!”王朗赞誉道。
    诸葛玄不好插嘴,但脸色也柔和下来。
    不过诸葛亮没有因为这些大佬的吹捧,就得意忘形,飘飘然起来了。
    诸葛亮远望着南昌城外的江河,江河上有江东水师逡巡,那都是孙策军兵马包围南昌的困境。
    他们虽然撤回南昌,但也是损兵折将,且如今被围城之后,还有粮草危机。
    诸葛亮问道:“刘使君,方才见你们满脸忧愁,是因为敌军围城和粮草问题吗?”
    “孔明果然聪颖。”
    刘繇叹了口气,神色又显得凝重,将方才统计的粮草数据告知,旋即问道:“不知孔明有什么其他看法?可否有破局之策?”
    朱皓、王朗,以及诸葛玄,都满眼希冀,眼中可以看到光芒,想要听听诸葛亮独到的见解和破局之策!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我们不如向荆州求援!”诸葛亮说道。
    刘繇等人眼中的光茫渐渐消失。
    刘繇苦笑道:
    “孔明忘记了?刘景升病重,荆州大权都被妻族蔡氏掌控,他们怎么会救援我们呢?
    “如果可以作壁上观就已经很难得了,就怕他们暗中与袁术联手,对我们落井下石!”
    …
    “我知道。”
    诸葛亮点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此举就能让天下人看到荆州的叛逆之举!
    “朝廷下诏讨伐妄图称帝的袁术,荆州不为所动!朝廷下诏荆州出兵江东,荆州还是不为所动!
    “荆州牧刘表忽然病重,妻族蔡氏掌控荆州大权,面对朝廷命官求援,敌军任意妄为兵临城下……如果还是不为所动!
    “那这时候,会令汉室忠臣们愤怒,同仇敌忾,对荆州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朝廷也师出有名,对荆州出兵!”
    …
    “这……此计甚妙啊!”
    闻言后,刘繇等人双眼的光芒又亮了起来。
    朝廷对荆州出兵,牵扯住荆州兵马,这可以避免荆州对他们的落井下石,让他们腹背受敌。
    且荆州此番作为,会令汉室忠臣们震怒,群起而攻之,也会分担他们的压力!
    说不定就会有援军到来,联手他们对江东水师出手。
    甚至,如果朝廷经此一事,加快挥兵南下的速度,对峙淮南袁术。
    那淮南袁术支撑不住,说不定还会调回孙策,令他驰援自己。
    如果孙策应诏驰援袁术,他们南昌围城困境立刻消失。
    如果孙策阳奉阴违,无视袁术,说不定可以令袁术和孙策内战。
    也能分担他们的压力!
    这是一箭N雕之计啊!
    …
    “孔明大才啊!”
    “如果没有孔明,这一战我们说不定不止是战败,而是溃败,而是全军覆没啊!”
    “有了孔明,如虎添翼,南昌围城之危有何可惧?!”
    “……”
    闻言后,刘繇、朱皓、和王朗等人,立刻开始了对诸葛亮的吹捧!
    诸葛玄也是满脸欣慰,他也想要开口赞誉,但毕竟是叔侄关系,会给人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但闻言后,诸葛亮没有任何的意动,他反而叹了口气说道:
    “诸位上君谬赞了!如果我真的那么厉害,我军就不至于战败了。
    “从俘虏口中得知,孙策可以走到这一步,在背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周瑜周公瑾,功不可没!
    “两相对比,我还是有些技不如人啊!”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周瑜,并且是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相遇。
    诸葛亮为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等联军出谋划策,周瑜为孙策军运筹帷幄。
    这也是两位军事谋略家的交锋!
    但诸葛亮和周瑜的第一次交锋,最后是以诸葛亮败退而告终!
    这令诸葛亮的雄心壮志,受到了一种打击!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孔明,你如今不过十多岁,而周瑜已经二十岁出头,不管是年岁、还是阅历、实战经验等,都比你更加丰富。”
    刘繇却宽慰道:
    “并且此战,并非是孔明计策问题,而是我军兵力不及孙策。
    “我军没有如孙策这般骁勇善战的猛将,须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我军没有如江东水师这般的强劲水师部队,江东水网密布,缺少水师部队,无疑是单脚走路,必将摔个粉身碎骨。
    “这番劣势之下,我军可以做到这一步,战败而不溃败,已经是难能可贵,多亏了孔明神机妙算、运筹帷幄!
    “此乃大功一件!”
    …
    朱皓、王朗等人也劝道,诸葛玄这一次也附和劝道。让诸葛亮不要介怀,此战之败,非战之罪!
    诸葛亮胸怀大志,文韬武略,有着远大的抱负,原历史中,他在隆中隐居时,就自比管仲、乐毅。
    但诸葛亮如今毕竟才十岁出头,首战失利,还是令他有些感慨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万万不可小觑,他还需要继续学习、深造。
    对于周瑜这位对手,生出一种“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自怨自艾,就此一蹶不振下去,反而越战越勇,斗志昂扬!
    就好像原历史中,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三把火烧的曹营溃不成军。
    但因为兵力相差悬殊,最后还是不得不与刘备退走新野、败走荆州。
    但这不是诸葛亮技不如人,而是兵马势力不如敌军,差距太过巨大。
    就好像现在。
    不是诸葛亮不如周瑜,而是联军的兵马势力,特别是水师部队,不如孙策的江东水师。
    这不仅不会令诸葛亮消愁,反而会令他更加斗志昂扬!
    “多谢诸位良言相劝,亮感触颇深!”
    诸葛亮对刘繇、朱皓、王朗和诸葛玄一一拜谢,旋即说道:
    “但南昌围城之危、粮草危机,还没有完全缓解。
    “朝廷出兵淮南和荆州,可以牵制住他们的兵马,但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还需要另寻他法!
    “甚至,我们在鄱阳湖水战,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可能也会打击朝廷的威望!
    “如果孙策、袁术借此妖言惑众,兴风作浪,会令天下人对朝廷担心,会令朝廷兵马、汉室忠臣们的军心士气受到打击!
    “甚至,会对陛下挥兵南下的决策进行质疑。
    “天下人会联想,我们这些朝廷命官难以击败袁术部将——孙策的江东水师,那朝廷可以击败袁术的淮南水师吗?
    “朝廷缺少水师部队,而淮南水师水战甲天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我们此战,等于影响了朝廷挥兵南下的战略!”
    …
    闻言,众人神色凝重!
    他们在鄱阳湖水战,不仅影响到联军被孙策兵马包围,兵临城下。
    也影响到朝廷的威望,天下人对朝廷的信心。毕竟朝廷缺少水师部队,这是共识!
    而这也影响到朝廷挥兵南下的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战,他们罪该万死啊!!!
    念及此处,他们立刻开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寻找破局之策。
    想要通过一场胜战,扳回劣势,也是助涨朝廷挥兵南下的信心和斗志!
    ……
    (本章完)
    (/bi/286494/1723753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