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三国:苟成千古一帝! > 第32章 格杀勿论!刘辩已非昔日少帝!

第32章 格杀勿论!刘辩已非昔日少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崇德殿外。
    曹正淳领诏到来,直接宣读道:“陛下口谕,令锦衣卫将为首之人全部下狱!”
    “哗——”
    在场百官顿时哗然了!
    陛下疯了不成?!
    将“为首之人”全部下狱?!
    这不是指明杨彪等公卿吗?!
    身后的朝官会坐视不管吗?杨氏的门生故吏,那些并肩作战、同进同退的朝官岂会就此屈服?!
    若是他们集体罢工,国家还要不要治理?!要不要继续运行了?!
    正因为有恃无恐,满朝百官方才随着杨彪等公卿挺身而出,法不责众!
    更逞论。
    如今京师动荡,风雨飘摇,西凉军和并州军还在犹疑不决,地方军阀势力驻足观望。
    陛下还要与朝官做对?!
    就不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在场朝官的惊疑不定之中,回答他们的是锦衣卫的雷霆出手。
    “锵锵锵——”
    这些锦衣卫可不管你是什么三公九卿,在他们心中,陛下才是他们唯一的天!
    陛下有令,别说逮捕这些喧哗逼宫之人,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眼睛都不眨一下!
    杨彪首当其冲,直接被锦衣卫刀架脖子逮捕了!
    三公之中,司空董卓已死,后荀爽因功擢升司空,司徒王允偏向皇帝,太尉杨彪带领百官出头,无疑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放开太尉!!!”
    “放肆!!!杨公乃当朝太尉,尔等岂敢?!!!”
    “尔等如此目无尊上?!!!”
    杨彪被刀架脖子,这些群臣更加情绪激愤!
    宛如是他们爹被锦衣卫逮捕似得!
    这些人都是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的门生故吏,以及与袁氏、杨氏,关系密切,盘根错节的士大夫集团。
    唇亡齿寒,物伤其类!
    他们立刻挺身而出,崇德殿外顿时出现了混乱。
    锦衣卫毕竟人手不足,一些朝官宛如漏网之鱼似得,向着崇德殿冲去,但却被东厂挡住。
    他们对着崇德殿,哭声大作,声震阙庭!
    “陛下不可乾纲独断啊!!!”
    “高祖皇帝啊!光武皇帝啊!您们在天有灵,睁开眼看看陛下!!!他将大汉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陛下不仅违抗祖制和汉律,无视‘秋后问斩’的礼法。甚至阻止群臣百官进谏弹劾,如此乾纲独断,岂不是暴君行径?!”
    “因言获罪,届时奸佞横行,忠臣退避!!!国将不国!!!陛下,乃大汉罪人!!!”
    “陛下,您不可听信任用奸佞小人,这些锦衣卫和东厂阉狗,都是只会谗言媚上的奸佞啊!”
    “……”
    锦衣卫和东厂番子震怒!
    操你娘!!!
    西凉军妄行废立,老子浴血奋战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你们这些“忠臣”挺身而出啊?!
    现在说他们是奸佞小人?!说他们只会谗言媚上?!
    对比伱们这些“伪君子”,他们这些“小人”高尚多了!
    至少当陛下有危险的时候,他们可以以死报国、报答君恩,不像伪君子,只会耍嘴皮子功夫!
    可是。
    陛下的诏令是“将为首之人全部下狱”,杨彪等公卿属于为首之人,其他朝官群臣只能算是帮凶。
    法不责众!
    锦衣卫和东厂很想将之一网打尽了,但他们不能违抗君命,忤逆圣意!
    不过心下不爽,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实在忍耐不下去,下手的时候加重力度,算是一种发泄了。
    “啊——”
    果然朝官群臣传出疼痛声,但这些人确实有骨气,竟冒着锦衣卫和东厂的冷刀子,冲到了崇德殿门口。
    “轰轰轰——”
    “陛下,奸佞横行,国将不国啊!!!”
    “陛下,锦衣卫和东厂都是狼心狗行之辈,奴颜婢膝之徒,若是朝堂上都是这些奸佞小人,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啊!!!”
    “陛下——”
    这些朝官群臣,撼门大哭。
    看似是哭谏,实则是逼宫!看似唾骂锦衣卫和东厂,实则直指他们背后的汉帝!
    这是逼刘辩收回成命!!!
    崇德殿内。
    刘辩的额头青筋暴起,双眼几欲喷火,手掌已经捏紧到指甲掐进肉缝里面了。
    他真的是忍无可忍了!!!
    董卓霸京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董卓妄行废立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太傅袁隗执意行废立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厂卫暴起发难、汉室忠臣们以死报国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现在西凉军和并州军退了,局面暂时稳定住了,你们反倒是跳出来指手画脚,对朕指指点点了?!
    怎么?!
    董卓看起来不好惹,朕就那么软弱可欺吗?!
    是因为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吗?!!!
    还是朕的仁慈让你们觉得是懦弱啊?!!!
    朕是……暴君?!
    那就如你们所愿吧!!!
    “来人!!!”
    崇德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身为南宫主殿,可谓是奢华宏大无比。
    如今何太后已经离去,偌大的殿内只有刘辩端坐龙椅之上,空荡荡的大殿寂静冷清,宛如孤家寡人。
    在殿外撼门大哭的喧哗中,刘辩的声音并不宏亮。可曹正淳还是第一时间听到,立刻不顾一切的来到殿内,躬身侍立:
    “奴婢在!!!”
    不管何时何地,只要陛下召见,哪怕天涯海角,他都会第一时间垂首帖耳待命而至!
    “将殿外喧哗逼宫之人,全部逮捕入狱!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刘辩震怒之下,冷肃下令。
    “奴婢……遵命!!!”
    曹正淳感受到刘辩语气中的滔天之怒,他没有担心之后会不会引发轩然大波,没有担心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只知道——
    陛下旗帜所指,那就是他们兵锋所向!
    曹正淳起身出殿,脸上柔和的笑容,已经化为了冷漠的肃杀,气沉丹田,声传十里:
    “陛下有诏,将殿外喧哗逼宫之人,全部逮捕入狱!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崇德殿外,出现了短暂的死寂。
    满朝百官不敢置信!
    陛下,竟要大开杀戒?!
    陛下怎么敢?!
    不说法不责众,他们进谏难道就错了?!
    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杨彪的身躯更是有些颤抖起来了!
    他终于再也坐不住了。
    他本以为已经拿捏到位,保持着一个尺度,不至于在剑拔弩张下,擦枪走火了。
    可是!
    可是杨彪忽然惊醒过来,陛下已经不是曾经那位生性懦弱、胆小怕事的傀儡皇帝。
    而是——
    面对如狼似虎、妄行废立的西凉军时,韬光养晦、暴起发难,在绝境中走出一条生路的霸主!
    “大家不要顶撞陛下!!!”
    杨彪立刻想要出言制止,但人微言轻,太晚了。
    群臣百官的群情汹涌之中,锦衣卫和东厂冷肃无情的下手,将之全部的逮捕。
    陛下可是说了“全部逮捕!”、“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他们都能听到陛下语气中的震怒,岂会跟这些不知所谓的伪君子,继续逢场作戏下去?!
    然而这些群臣朝官,也不会坐以待毙,对着锦衣卫和东厂反抗开来。
    从混乱走向厮杀,流血事件终于爆发。
    “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法不责众,大汉没有因言获罪啊!!!”
    “忠臣劝谏却被残暴对待,今日之事必将天下震动!未来还有谁敢为大汉效力?!这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啊!!!”
    “奸佞横行,国将不国啊!!!”
    “这是第三次党锢之祸,是阉党对我们士人的血腥屠戮啊!!!”
    “……”
    锦衣卫和东厂联手,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将在场的百官群臣,全部逮捕。
    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崇德殿外血迹斑斑,死在殿外的朝官不在少数,血腥味弥漫全场,久久不曾消散!
    此事,让满朝百官、也让天下人知道——汉帝的诏令是不能被逆转的!
    君无戏言!!!
    ……
    天牢内。
    袁基有些惴惴不安的望向对门的袁隗,问道:
    “叔父,侄儿感觉心慌意乱,好像喘不过气来一样,就好像暴风雨来临前那种压抑,是不是出大事了?”
    袁隗没有回答,但他的神色也是很凝重!
    人其实都有危机感应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他们只有等到危机来临时,或者来临后,才能后知后觉进行补救,却为时已晚了,出现了很多悔不当初的憾事。
    但对于那些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人才,他们可以未雨绸缪,提前防备,将危机扼杀,或者在危机来临前就做好防范措施。
    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履霜坚冰至”。
    也是《尚书》中所言的“慎终于始”。
    袁隗也提前感受到危险的苗头,他想要补救,暂时制止党羽派系的逼宫行为。
    可他做不到!
    因为他身陷牢笼,锦衣卫十二时辰盯防!
    袁隗看到了危险的苗头,却无法补救,他如今就像普通人,后知后觉的幡然醒悟!
    陛下已经不是曾经的陛下了,他们如此强硬的逼宫,只会适得其反,令陛下雷霆出手!
    “陛下,应该会法不责众吧?”袁隗似是自我安慰的想着。
    这时,天牢的大门传来响动,旋即是群臣的哀嚎声,锦衣卫和东厂鱼贯而入,将这些逼宫的乱臣贼子,全部逮捕入狱。
    人数高达上百人!!!
    袁基不敢置信的扑到栅栏门口,望着一位又一位熟悉的公卿被逮捕入狱。
    甚至,袁基看到了鲜血淋漓的官员。
    有些已经变成尸体了,有些还在哀鸣着,有些声若蚊蝇的说着什么,眼看着是活不了多久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
    袁基不敢置信,“陛下,竟大开杀戒了?!没有这些公卿朝官治理,国家将停摆,天下将动荡啊!陛下,难道都不考虑后果吗?!”
    袁隗闻言,心中叹息一声!
    袁基的政治觉悟不如袁绍啊!
    他们世家和皇权之争,已经走到这一步了,陛下哪里还会在意那么多?!
    如果是曾经生性怯弱、胆小怕事的陛下,肯定会选择退步。甚至何太后临朝称制,都轮不到陛下裁定!
    但如今的陛下,镇压西凉军,杀气正盛,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他们的逼宫,等于是撞到了枪头上!
    这么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陛下岂会放过?!
    袁隗后知后觉想来,悔不当初。
    他不应该让党羽去逼宫,如今等于被一网打尽,反倒顺了陛下的意了!
    “太尉!!!”
    当杨彪最后被押进来的时候,袁基满脸的不敢想象。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都没有得到陛下的宽恕和厚待吗?!
    杨彪没有理会小辈袁基,而是望向了袁隗。
    不知是不是有意的,杨彪就关押在袁隗一旁。两家属于姻亲,门当户对,如今也算是同窗了。
    两位老友对视一眼,苦涩的叹息一声!
    ……
    崇德殿内。
    刘辩端坐龙椅之上,有些心累的闭目养神。
    朱雀和曹正淳各自代表锦衣卫和东厂进行汇报。
    “启禀陛下,昨日袁基入天牢会面袁隗,后被锦衣卫追查,奔逃至北军五校步兵营中,策动前任步兵校尉吴匡哗变。
    “但还未等他们出手,李嗣业察觉危机,先下手为强,将吴匡等将枭首,生擒袁基……”
    朱雀等锦衣卫先从北军五校营地,押运袁基等乱臣贼子返京。后又遇上群臣哭门之事,以至于直到现在方才得空汇报。
    “锦衣卫协助秦琼和张辽控制步兵营后,押运袁基等逃犯,分兵回到京师汇报。
    “秦琼则率兵,押运李傕和飞熊军等残兵败将,前往西凉军营地交换人质。
    “秦琼此举,一是为了交换曹操等因行刺董卓而被捕的忠臣。二是希望驱虎吞狼,挑起李傕和西凉军诸将的纷争。
    “锦衣卫将袁基压入天牢后,就收到陛下诏令,赶赴崇德殿处理群臣哭门之事!”
    …
    “是逼宫!!!”
    刘辩瞬间睁开双眼,锋芒毕露,沉声开口。
    此言顿时令锦衣卫和东厂明白,今日之事该怎么定性了!
    曹正淳接着说道:
    “陛下,崇德殿逼宫之事,东厂已经清理完毕,太尉杨彪为首,参与的群臣有一百三十一人,其中秩比千石以上有三十人……”
    曹正淳将参与人员、秩禄、伤亡人数等等,仔仔细细的汇报一遍,等候刘辩的裁定。
    刘辩沉声道:
    “有司法人员参与,看来朝廷的司法机构已经没有公正可言了!由锦衣卫负责审理此案,东厂协助调查!
    “朕要知道这些逆臣,是谁主使?意欲何为?还有没有同党?还有,将此事昭告天下!”
    …
    “奴婢/属下遵命!!!”
    曹正淳和朱雀异口同声的领命。
    这是给了锦衣卫专理诏狱的权利。诏狱,皇帝亲自掌管的监狱,意义不明而喻!
    “哒哒哒——”
    这时,有锦衣卫探子快马加鞭而来,宫廷不能策马奔驰,但传令兵除外,刘辩皇权特许。
    “启禀陛下,西凉军爆发内战,郭汜等将联手对‘王方’发难,两部正在厮杀,战况不明!”
    刘辩眼神一凝!
    朱雀等人也是神色凝重!
    ‘王方’,就是白虎易容伪装,潜入西凉军的内奸。
    这是白虎暴露了?!
    还是因为昨日,白虎当污点证人举报袁隗,这才被西凉军诸将围攻,想要清理门户?!
    郭汜等将这么做,这是等于为袁隗鸣不平了?!
    今日先是有太学生游街示众…后有杨彪率群臣逼宫…又有西凉军内战,清理门户?
    怎么看,怎么都是昨日“废立风波”的余波,都最终指向刘辩这位汉帝!
    这就是袁氏、及其门生故吏、及其世家大族党羽派系的反击?!
    不过,西凉军中郭汜等将,为何一定要选择袁隗?!
    董卓死后选择袁隗情有可原,当时他还是太傅,乃幕后黑手。
    可如今袁隗都已经身陷囫囵,刘辩都已经快要掌控京师大局,这些将领为什么还是冥顽不灵?!
    昨日除了‘王方’、徐荣、贾诩等将跪地臣服,西凉军其余诸将就有些犹疑不决。
    刘辩已经给了他们“赦免”,他们还在担心什么?!
    他们是有抄家灭族的把柄,被袁隗握住?!
    还是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凉州中有很多袁氏势力,令西凉军诸将不敢反叛?!
    总不可能是死忠于袁隗吧?!
    刘辩不信袁隗有这么大魅力!
    但不管如何,他们都要做好西凉军降而复叛的可能!
    也幸好如今刘辩已经完全掌控北军五校,清扫了吴匡等袁氏党羽派系。
    有北军五校这三万多兵马,还有两千多玄甲军镇守,厂卫渗透活动,西凉军掀不起什么浪花的。
    甚至!
    既然郭汜等将和‘王方’(白虎)爆发内战,他们正好可以插手其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果可以借机镇压西凉军,刘辩在京师再无威胁了!
    ……
    (本章完)
    (/bi/286494/1723760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