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七十七章 官员

第七十七章 官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乔治·布莱克是一名英国犹太人。但他又没有那么的犹。虽然他的姨夫确实是在埃及开银行,但是他姨夫的两个孩子却在姨夫姨妈这样的大资本家培养下茁壮成长。

    一个加入了共产党,另一个也加入了共产党。乔治·布莱克对于共产党毫无兴趣。

    作为犹太人,他是一名虔诚的信徒。

    共产党中的无神论是令他厌恶和驳斥的。

    不过乔治·布莱克的家庭世俗化已经非常重了,和那些传统的犹太人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至少乔治·布莱克还是很有一颗赤忱之心,而不是天天想着放高利贷。

    17岁的时候乔治布莱克就参加了荷兰抵抗组织,进行反法西斯的抗争。

    后面又加入了英国海军,但是因为不能潜水而被劝退。虽然被海军劝退,但是在海军的优异表现让他受到了另一个部门的热烈欢迎。

    而这个部门叫做MI6,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军情六处。乔治·布莱克满怀热情的加入军情六处,想着学有所成后狠狠的揍纳粹法西斯的屁股。

    可是就在他努力学习了一年半还没等到他学业大成,纳粹德国先他一步嗝屁了。

    满腔热血无法发泄的布莱克很郁闷。不过因为布莱克的成绩实在是优越。

    所以英国情报部门可不想随意放弃这样的好苗子。

    所以在战后布莱克也被委以各种重任。

    在1949年的时候,他被军情六处派往韩国的汉城。担任英国大使馆副领事的职位,同时负责收集苏联、中国、朝鲜的信息资料。

    原本在欧洲干的好好的乔治·布莱克一来亚洲之后,他立刻不适应了。

    倒不是不适应亚洲的饮食或水土,而是……掀开车窗,看着满大街的乞丐和饥民,乔治·布莱克忍不住皱起眉头对自己的朝鲜翻译说道:“李承晚政府难道不打算救济一下灾民吗?!”

    “我今天至少看见三个人突然倒伏在大街上。他们要么是被饿晕的,要么是被饿死的!”

    “李承晚总统不应该对他的人民如此的视而不见!”韩国派来的翻译官朴仁勇干笑了两声:“呵呵,现在韩国百废待兴。国家的建设还没有走上正轨。有一些饥民也不过是暂时的。让他们忍一忍,国家发展起来就好了。先苦一苦他们,好日子在后头。”

    对于翻译的话,乔治·布莱克是一点都不相信。实际上来韩国半年多了,乔治·布莱克早就知道韩国是怎么一个情况了。

    首先这李承晚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在日据时期本来就是在外流亡搞高演讲来吸引人的家伙。

    后来当政后搞独裁,死在他手下的朝鲜人一点都不比死在日本人手下的少。

    朝鲜的金日成同志则完全不一样,他是坚定的抗日派。

    在抗日反法西斯战争中打出了极高的威望。

    即便是南边,也有一多半的平民认可他。他的威望根本不是李承晚可以比的。

    而且乔治·布莱克还知道,北边已经展开了土改。土改这个词还是乔治·布莱克来到朝鲜之后才知道的。

    作为军情六处在亚洲最重要的情报人员,乔治·布莱克可以收获朝鲜大量的信息。

    其中关于土改方面的信息尤为让他震撼。

    朝鲜方面已经将日据时期所有的日本农场和大地主的土地统一收归国有,然后再分配给农民。

    这造成的影响在朝鲜土地上是引起轩然大波的。

    因为在日据时期,朝鲜农民耕种日本人占据的农田,需要上缴最低百分之五十五最高百分之七十六的粮食。

    北边土改之后,所有农民都分到了农田,而且农业税定的很低。又因为北边多矿产,苏联援助的设备再加上自身的矿产,北边可以快速的进入到工业化。

    乔治·布莱克拿着北边情报人员拍摄的照片,给他的观感是震撼的。

    因为不论是北边的集体农庄还是自耕农,他们看上去已经摆脱饿死的问题了。

    市场上的农贸商品还有剩余,相片里每个朝鲜人的精神面貌都更好。

    反观南边……布莱克气闷的将车床上的窗帘放下,眼不见心不烦。虽然北边的土改刺激到了南边,甚至在1946年秋季为此掀起了一场农民抗议事件。

    这场抗议最终在韩国警察和美军的坦克履带下无疾而终。

    最后造成了数千农民的伤亡。

    为什么这群农民要拼命抗议?因为即便是朝鲜光复了,但是在韩国的伪军政权中,农民的综合赋税依旧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土地依旧掌握在大地主手中。农民大量破产,活不下去投井自杀。

    明明是农民活不下去了想要求一条出路。

    但是美军与韩国政府却将这次事件定性为受北边鼓动的刁民事件。

    并且对韩国全境的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

    数以万计的无辜农民被抓入监牢,甚至被枪毙。

    在那之后韩国也确实效仿北边进行了土改。

    但是别忘了,韩国的太上皇可是美国人。

    北边那种无偿没收自由分配的土改方式能拿来南边用吗?

    那不是抽你们韩国爹地的脸?

    所以最终南韩在1949年定下了新的土改政策,有偿没收有偿分配。

    猜猜穷的只能吃树叶刨蚯蚓的农民能买得起几块地?

    综合赋税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农民又有多少积蓄?

    即便李承晚政府最后通过按揭、实物缴税等方法进行土改。

    但猜猜最终谁拿到了最多的土地?布莱克自然是知道这一切的。而他也看到了这一切,南韩土改已经实施将近一年。

    但是依旧有大量的农民破产,吃不起饭的人比比皆是。如今的汉城乞丐遍地,衣不蔽体的人比比皆是。

    乔治·布莱克看着这一切,他默默地生着闷气。他是个有着朴素感情的人,实在是见不得韩国人过这样的日子。

    但是他又毫无办法,所以他只能生闷气。

    李承晚总统的晚宴没有定在总统府召开。

    而是设在了汉城里一个有名的餐馆平流馆内。

    当汽车驶入这条街的时候,布莱克注意到有大量的警察在街口维持治安。

    当然,他们所谓的维持治安就是驱赶乞丐和所有衣着破旧的百姓。

    因为他们出现在这条街上会有碍瞻观,有辱国体。在韩国的外交上就是一个污点。

    布莱克胸口憋着一股气,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当他进入平流馆的时候,那种不舒服的感觉更是蔓延到了他全身。

    平流馆很奢华,在用电紧张的汉城,这里的大厅采用的是从欧洲进口的水晶吊灯。

    绚丽的灯光将这里映射如同白昼。这种采用天然水晶制作的水晶吊灯,它上面每一个水晶挂件都抵得上外面乞丐几个月的口粮。

    布莱克看着穿着打扮衣冠楚楚的韩国官员们,或开车或坐马车的通过那条充满了贫民与乞丐的街道来到这。

    他们目不斜视,仿佛那些乞丐和贫民和他们毫无关系甚至是不存在一样。

    他们施施然的走进平流馆,脸上露出亲切的笑脸,每个人都彬彬有礼。

    仿佛这里不是汉城,而是维也纳。

    他们是怎么做到无视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的?

    现在是夏天,这些人还能活着。

    但是到了十月份以后呢?

    一场大雪汉城会死多少人?

    一万两万?还是五万十万?!这群韩国官员在干什么?!乔治·布莱克深深的感觉到李承晚政府的腐朽,甚至是反动。

    李承晚举办这场晚宴的目的也很简单。

    他希望包括英美在内的西方主流国家支持他发动统一朝鲜的战争。

    布莱克知道,李承晚这么做是想要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

    他在韩国的统治并不是坚如磐石的。

    他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更久的统治这块土地。

    但是让李承晚统一朝鲜?布莱克摇摇头,他站在平流馆三楼的露台上眺望着破败的汉城。

    夜色中自己还能看见一切乞丐蜷缩着身体,在街边找一个被风的角落睡下。

    虽然不喜欢,甚至很讨厌。很恶心李承晚政府的统治。

    但是这一切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副领事能决定的。

    刚刚布莱克还看见了麦克阿斯。

    这位美国四星上将叼着自己标志性的大烟斗走进平流馆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公开赞赏李承晚对韩国的成功治理。

    这让乔治·布莱克只觉得可笑,李承晚哪里成功了?如果成功了,为什么街上还有那么多乞丐?

    要知道韩国才是整个朝鲜半岛平原最多,最适合种植农业的地区。而北部多山,其实不适合农业发展。

    可是北边已经基本解决饿死人的问题了。

    可是南边却每天每天都有农民活不下去饿死或自杀。

    这是哪门子的成功?!回望平流馆内歌舞升平的景象。

    看着一众政府高官已经开始伴随着音乐搂着漂亮的舞小姐跳着交谊舞,布莱克只觉得自己和他们格格不入。

    说好的一起反法西斯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呢?

    这群人跳完舞之后要干什么,布莱克清楚的很。他以身体不适为理由,匆匆和李承晚告别。

    李承晚还亲切的握着他的手说道:“布莱克先生,我由衷的希望英国方面支持我统一朝鲜的举动。”

    布莱克露出应酬式的笑容:“我会转达的。”

    当他坐上汽车时已经面容铁青。

    汽车缓缓的驶向使馆区。“停下。”布莱克突然叫停了车辆,他看见在旁边的小巷里,有一对熟悉的身影。

    他凝视了一会儿后下了车。车上的司机兼保镖也立刻下车。夜晚的汉城可不是那么安全的。

    布莱克侧着头看着小巷里的身影,他缓缓靠近。司机跟在他的身旁,并且从腰间摸出了手枪。

    小巷里的一对身影正是布莱克白天看见的那对在使馆门口要饭的兄妹。

    他们蜷缩在一起,应该是睡着了。布莱克摸了摸口袋,里面还有点零钱。

    好吧,至少今天自己能做点善事,不至于这么难过。

    布莱克靠近两兄妹,并且轻声的呼唤:“嘿,嘿,醒醒。醒醒。”

    布莱克叫了好几声,但是兄妹没有反应。

    他皱起来眉头。他的司机上前去摇了摇这对兄妹。他们还是没有醒来。

    司机伸手在哥哥的鼻子前探了探,又在妹妹鼻子前探了探。

    最后司机摇摇头:“死了。”

    1950年六月一日的晚上。

    一对不满十三岁的兄妹紧紧抱在一起,蜷缩在小巷的角落,死的悄无声息。

    今天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节,可是他们没有能吃到蛋糕,也没有人给他们送礼物。

    更不会有人对他们说儿童节快乐。他们没有去过游乐场,也不知道什么叫做动画片。

    他们短暂而苦难的一生每一天都在为吃饭而挣扎。

    他们也许从未吃过一天饱饭,也从未知道肉和牛奶是什么味道。

    他们悄无声息的死在汉城的一个角落。

    除了布莱克和他的司机,没有人发现他们。也没有人在意过他们。甚至到现在,布莱克也不知道这对兄妹叫什么。

    平流馆内献花、美酒、美食如流水一般穿梭。

    脑满肠肥的韩国高官们拥着美丽的舞小姐上下其手。

    距离平流馆外仅仅一公里的地方。

    这对兄妹的尸体加起来都没有五十公斤。

    司机开口道:“领事先生,需要通知人帮他们收尸吗?不然今晚他们就可能将变成别人的食物……”

    布莱克猛然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司机,久久不能说话。

    过了半晌他开口道:“叫人吧。”汽车穿过黑夜,布莱克回到大使馆。

    他一言不发的回去,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他把自己关进了房间。过了半晌,只听见花瓶被狠狠砸碎,以及乔治·布莱克歇斯底里的愤怒嚎叫。

    在这一刻,乔治·布莱克的思想第一次产生动摇,自己真的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