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劳模与工人们与造势

第一百九十九章 劳模与工人们与造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祥昂着头挺着胸,胸口挂着大红花,推着一辆黑得发亮的自行车。

    自行车的后货架上海绑着一台全新未开封的收音机。

    包装的纸壳上印着“上海牌收音机”的字样,正面还封绘着一台收音机的模样。

    收音机被麻绳捆扎的牢牢的,但奇怪的是,这封面上收音机的图案却展现得明明白白,没有被麻绳挡住。

    当张祥推着自行车迈着四方步走在街上的时候,路人们都投来了一种羡慕的眼光。

    而当他推着车走进自己所在的胡同时,整条胡同都轰动了。

    “张祥!你发财了?!你是家里找到金元宝了?又是新自行车又是新……哇!收音机!”

    “老张,行啊!这崭新的自行车,还有着收音机。都是高档货啊!”

    “真的是收音机啊!还是上海牌的,老张你牛啊!现在钢铁厂的效益这么好呢,你要不介绍我也去?”

    “桂花!桂花快来啊!你们家那口子给你们家添大件了!”小小的一条胡同,几乎所有的在家的居民都跑了出来围观。

    因为在这个年头,自行车和收音机绝对属于贵重的大物件。

    如张祥推得这个二八大杠的自行车,一台售价在一百元新币左右。现如今北平市内的工资分几个档次,最低一级是学徒工。

    一般在工厂、饭店、维修厂等等部门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是十五元新币。

    这个收入不高,也就是保证能满足基本的日常需求。如果想要存钱的话,那就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好每天的开销,这才能存下非常少的钱。

    而商店的售货员、一般的轻工,一个月的收入是二十五元。

    这样的收入除了每个月可以给家里缴纳伙食费和存一些钱外,每个月还能有一到两块钱的零花钱。

    拿来谈谈朋友。到了三十五块钱,那就基本上是属于熟练工人,技术工,或者是从事对学历知识有要求的职业了。

    比如说工厂的技术员,绘图员,报社的小记者。张祥一个月收入四十八元新币,如果赶上厂里加班,一个月拿的最多的一次是六十块,在北平属于中上的收入了。

    他已经是大工的级别了。

    再加上张祥的老婆桂花也在居委找了个事情做,一个月也有十七块的收入拿来补贴家用。

    老张家的收入其实不错,就是儿子太多,一共五个。所以开销也大点。

    平时老张家一个月能吃一次鸡,这已经是把邻居们羡慕得不行不行的,现在张祥又推着新自行车和收音机回来,大家更是心理无数的羡慕了。

    住在张祥斜对门的李大爷看着张祥胸口的大红花,他开玩笑道:“咋的,小张。你今天是又去当新郎官了?还把彩礼都带着了?”

    李大爷这一开口,满胡同的人都笑了。

    张祥被臊了个大红脸:“李大爷,您说您岁数也不小了,怎么就知道开口胡说八道啊。”

    “诶,老小孩嘛,你当我小孩就行了。”李大爷是专门给人修自行车的,能说会道幽默得很。

    “你这大红花到底是什么意思?”张祥听到这话,他骄傲地挺起胸膛:“我这是劳模表彰!”

    恰好这时张祥的媳妇桂花到了,她刚来就听到张祥的话。

    她看了看老张胸口的红花,又看了看他带回来的东西。

    桂花忍不住道:“老张,劳模是个什么东西啊?”

    “劳模不是个东西……诶,不对!劳模是个东西。好像也不对,你这话说得话说得我都乱了。”

    张祥的话让胡同里充满笑声。

    “劳模是一种荣誉,是劳动模范的意思。就代表我在厂里是劳动最杰出的那一批人。”张祥拍了拍胸脯。

    “我今年被评为厂里的劳模了。是劳动先进,我带的班组是厂里效率最高的。我还改进了几个生产工艺。厂里评选我当厂里的劳模,还要把我选去参加北平市劳模的评选勒!”

    张祥语气中的自豪是藏不住的。

    桂花眼睛都亮了:“真的啊?!”

    “这还能有假的?瞧瞧,这自行车是奖励给我这劳模的,这收音机是奖励给我改进生产工艺的!”

    张祥拍了拍自行车坐垫,本想在拍拍收音机显摆的,但是手举起来了却没忍心落下去。

    张祥这话说得让胡同里的一众人等纷纷发出羡慕和赞叹。

    “原来是劳模啊。这劳模当着还真不错啊,还奖自行车和收音机呢。哎呀,我也想当。”

    “嘿,就你在粮食站干活,掐着点干活,一点活都不想多干,你还想当劳模?”

    “怎么?想一想还犯法了?”

    “张祥家五个小的,快来,你们爸爸带好东西回来了!”在街坊们的拥簇下,张祥推车自行车回到自己所住的小院。

    张祥的五个孩子,张福、张禄、张寿、张喜、张财 喜笑颜开地帮着爸爸把车推进们。

    几个小朋友比老爸的手脚还要快,还没等张祥反应过来,几人就把收音机卸下来往家里搬。

    “小祖宗们,哎哟,小心小心!收音机老贵啦!”桂花生怕儿子们把收音机搞坏。

    但是几个小孩儿可不管这些,回家找了剪刀,那是咔咔咔地一顿拆。直接把收音机的外包装给拆开了,漂亮的胡桃木色收音机被取出。

    小朋友们发出一片赞叹。

    “哇——”胡同里的街坊和邻居们也是艳羡地看着这台收音机。

    张祥笑呵呵地对着所有人说道:“大家伙以后晚上来我家听收音机啊!咱们可以自己在家听《大侠黄飞鸿》了!”

    “好啊!太好了!”“真的?张大哥,谢你了啊!”“好好好!”大家伙都很高兴,这年头家里有一台收音机,那绝对在胡同里横着走。

    就在张祥收获喜悦的时候,千里之外的一片大草甸中,王进喜正带着工人们奋力工作。

    “大家伙努把力啊!专家说了,这下面又油。我们要早日把这井钻通,早日把我们中国的石油产量提起来。不能每年就几千吨几万吨,大家伙知道吗?!”

    “好勒!”

    “队长,队长!送物资补给的队伍来了。你去签收一下吧。”“好。”王进喜风风火火地从钻井平台上跳下来。

    而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正是中国最大的油田之一大庆油田。

    后世的大庆是一个因为石油而繁华的城市。

    但是现在的大庆只是一片荒草摊,这里除了草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

    别说和后世一样生活四十万人,这里就连四千人都很难养活。这里冬天很冷,冷到泼水成冰。

    在李锐提供了大庆油田的位置后,国家就派人来这勘探了,并且很快发现了石油。

    然后便是抓紧时间派人过来打井产油。

    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中国现在是个实实在在的贫油国。

    1949年,全中国只有钻机八台,全年只能钻进九口。年产油原油量十二点一万吨。

    这个产量对比中国的需求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所以临近年底(农历),北平的张祥在钢铁厂内披红挂彩还奖励自行车和收音机。

    而在大庆的几千名石油工人却依旧还要暴露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中露天工作。

    基本上每天都是从天亮一直干到天黑,中间一刻不敢停歇。

    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干?很简单,因为在这个新中国,这些石油工人真的感觉到自己在当一个人,而不是牛马。

    就像是王进喜,1938年就进了民国的石油公司做事。

    在公司里不仅要接受上下领导地来回压榨,还要面对工头的百般欺凌。

    那时候的工头和公司领导可是不把工人当人的,他们把工人当牛马工具,连基本做人的尊严都没有随意打骂侮辱。

    后来解放了,王进喜等工人便编入了国有的石油公司做事。

    在这里没有人随意打骂他们,大家做事首先是要讲道理。

    公司还开设了扫盲班和各种职业培训。

    像是王进喜之前一个字都不认识,啥技术也不会,只知道卖苦力。1949到1950两年的时间,他学会了上千个字,还学会了各种钻进的技术,成为一名小队长。

    和他一样经历的工人很多,所以不少人心里都是憋着一股子干劲的。

    不过大庆这地方现在也确实艰苦,为了支援他们的建设,最近的一个城市必须一直派车过来给他们运送给养。

    而这次除了给他们送给养外,还给他们送来了一个人。“汪技工。帮你们调试广播喇叭的。市里考虑到你们在这里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烟,工人们生活得太困苦了。

    所以带了设备派了技术员,帮你们把广播站搞起来。以后晚上大家能听个广播解闷。”

    前来运送物资的汽车班长为王进喜介绍道。

    王进喜大喜过望:“好啊!这可是太好了!在这里干活苦点累点都不怕,我们这些搞石油的都是东奔西跑。

    就是无聊是真的无聊,老是那些熟面孔,都没东西聊了。大家都快把家里养了几只狗,狗身上有多少虱子都聊完了。”

    “汪技工,辛苦你了。”冻得和孙子一样的汪技工面露苦笑的和王进喜握手。

    距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岛上,一支解放军的队伍正在为大功率广播信号发射器做最后的调试。

    “陈站长,开机试一下。”

    “好。我这里电压正常,各个指数都是正常的。”“那信号能传到台湾去吗?”

    “应该可以,覆盖台湾全境不可能,不过我们正对的这个方向应该可以全都收到。”

    “太好了,平潭岛太难走了。这些材料花了好长时间才运过来,组装也很花时间。本来我们是和正对着香港的蛇口广播信号站一起弄得,结果人家都快播了大半年了,我们这才刚搞好。”

    “诶,没办法嘛。蛇口那个位置多方便,信号站一架就可以了。我们这里还要跨越大海,还要解决用电问题。困难多多了。”

    “是啊,不过总算是解决了,今天晚上开始第一次广播吧。”“嗯。开始广播。”北平,李锐拟了一个节目单给基地内的摄影宣传干事们。

    现在李锐手上可以直接上手广播,并且可以直接做节目的,就是这群宣传干事了。

    这些人在基地内边学边干地搞了差不多一年,也拍摄出了许多后世爆火级别的视频。

    他们的相关经验已经开始慢慢丰富了。

    “主任,我们真的要自己开一个电台?”一名宣传干事说道。

    “不是一个,是一个系列。”李锐指正道:“我们先把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搞起来,为我们电台打响名声。”

    “这些节目我是草拟的,你们商量看看,怎么增减。”一群摄影干事围上来观看,不一会儿有人开口询问道:“主任,这些节目会不会显得不够稳重啊?”

    “嗯?”

    “我是说,很多节目都过于流行俗气了,会不会显得我们要搞的电台不够高大上啊。”

    “哪里来的屁话,记住了,我们做宣传最忌讳端着架子!文化娱乐要保持良好参观的传播和引导国家正面价值取向,同时也要记得他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李锐摆着手说道:“人民喜欢什么,我们就弄什么。前提是不反动的,不庸俗媚俗的。通俗的不怕,人生在世都是俗人。端着架子搞清搞小圈子的人,早晚会被大众抛弃的。”

    “不要害怕通俗和流行。要知道,我们就是要制造流行,明白吗?”李锐的话让摄影干事们纷纷立正回答:“是!”

    李锐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像话,不要觉得俗气。要不是怕吓着人,我都想把《龙拳》放出来呢。”

    “以敦煌为圆心的东北东,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张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

    李锐哼着《龙拳》迈步离开。“其实唱《本草纲目》也不错呢……”1951年的春节脚步越来越近,虽然朝战愈演愈烈,但是对于广大的中国人民来说时间仿佛停止了,1951年的春节才是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第一次在新中国过年。

    而就在春节前的三天,全国的广播电台都在开始造势。【大年三十除夕当晚,欢迎各位听众锁定调短波频道中国之声频道收听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我们将为您和您的家人朋友献上一份新春的祝福,祝各位听众朋友们新春愉快。祝您阖家幸福美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