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与北(下)

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与北(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南洋有华人自己办的报纸。销售对象就是南洋本地的华人。

    南洋的华人报纸除了报道本地新闻之外,还很热衷于报道中国的新闻。

    就像是上海流行什么歌曲,南洋的报纸就会报道什么样的歌曲。中国流行什么电影、小说,南洋也会报道。

    所以在南洋本地华人当中,那些在中国有名气的电影明星、歌手、大作家,在南洋也是有相当名望的。

    南洋华人报纸除了这些之外,自然也会报道关于中国的时政新闻。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人报纸几乎每天都在更新战报。

    不过当时南洋报纸拿到的数据基本是蒋介石提供的。

    而国民党提供的情报和数据简直就和开玩笑一样。

    如果国民党的数据可信的话,那么按照国民党的数据来计算。在1940年下半年,国军累计消灭的日本兵数量已经足以让日本亡国灭种了。

    所以关注抗日战争的南洋华人们也是看的一愣一愣的。

    国军战报一个又一个的大捷,结果领土是一块又一块的丢,死的中国人更是与日俱增。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更是如此。国民党已经开始彻底的吹牛皮不上税,如果真的采纳国民党的情报。

    那么按照他们的数据,他们消灭的解放军足以环绕地球三圈。

    所以南洋华人和媒体评论员基本上已经养成一个习惯了。

    那就是中国报道出来的新闻,如果是好事,那么就先砍掉一半然后除以十,这样大概就是真实情况。

    如果是坏事,那就是先加一倍然后在乘以十,这样也大概是真实情况了。

    而南洋华人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当南洋报纸上的评论员就美国大兵压境后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都做推测后,如黄少爷一般的人会很生气。

    南洋报纸的评论员分析了美军抵达鸭绿江后的几种动向。

    第一,美军直接消灭朝鲜,然后韩国统一朝鲜半岛。

    美军直接在鸭绿江边上建造军事基地,压迫中国东北。

    让中国现在唯一个具有成规模工业化的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战备状态。

    美军可以什么都不用动,就驻军在那儿就可以拖垮新中国的工业。

    第二,美军消灭朝鲜后呼应蒋介石的请求,一南一北两面夹击。中国再度陷入战乱,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划江而治。

    第三,美军直接攻击中国东北,不以占领为目的,而是以尽可能的破坏和抢掠为主。

    废掉苏联在远东最大的一个盟友国等等。

    在南洋报纸的评论分析中,完全没有一条是关于中国反击美国,并且反击成功的。

    这不能怪南洋的报纸,把现在的中国和美国放在同一个战线上,没有人会买中国赢的。

    唱片里的《中国人》唱着中华民族的魂,催人激昂向上。

    但是现实中的中国却在美国的威胁下几乎可能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

    说不定还会落到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的境地中。

    这种令人为之难受的割裂感催的黄少爷只觉得一股子气闷。

    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

    实际上二十多岁的他从来没过去过中国。

    但是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却从小教育他,他是一个中国人。他的祖籍是广东汕头。

    他从小在家里要说白话学国语,学习汉字。要背诵李白、杜甫的诗句,要学习中国的历史。

    这一切在大马这个地方显得是那么没有必要。

    小的时候黄少爷完全不懂学习这些有什么用,他们是生活在大马,不是生活在中国。

    他不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又怎样呢?后来等到他大一点,大约十二岁的时候,他年幼时最崇拜的两个堂哥和其他从槟城出发的三百名南洋子弟前往中国。

    他们要去跨洋渡海,为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祖国而战。黄少爷只觉得他们是一群蠢货,他在两个堂哥出发前将他们的行李藏了起来,希望这样他们就不能走了。

    可以继续陪着自己一起玩耍。但是就算是没有行李,堂哥还是走了,和其他几百南洋子弟一样走了。

    而他们只是第一批,陆续的第二批、第三批。

    一批批的南洋子弟背着行李踏上前往中国的客船。

    年幼的黄少爷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他的爷爷告诉他,因为华人的根子在中国,只有中国强大了,他们这些在外国的华人才能好好的生活。

    黄少爷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马来也被日本人入侵了,黄少爷才明白什么叫做家与国。

    爷爷和奶奶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家里经营了几十年的木材厂被日本人毁了。

    他还记的小时候爷爷教他历史时候说,日本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

    日本文化开智要从唐朝的遣唐使开始说起。

    那个时候黄少爷东躲西藏,莫名的时候总是会想。

    要是中国还和唐朝时一样强盛就好了。

    那样小日本肯定不敢在南洋欺负和屠杀华人。

    那是幼小的他第一次明白祖国强大意味着什么。

    后来日本人走了,堂哥和其他南洋子弟他们也回来了。去的时候各个都是昂藏七尺男儿,回来的时候只有一尺见方的小盒。

    那一日槟城全城带孝,家家裹白布,户户办丧事。唐人街内哭声震天。

    再后来,蒋介石居然主动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放弃日本对中国进行赔偿。

    并且放弃战胜国对日本驻军。

    南洋报纸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是少年人的黄少爷气的撕报纸。

    自己最亲近的两个堂哥死了,爷爷奶奶也死了,槟城那么多华人都死了。

    南洋华人捐了那么多钱去抗战,你倒是大方,胜利果实说不要就不要。

    我们一家人,我们南洋华人的血就白流了?!黄少爷气的两天没有吃饭,甚至国共战争时期,黄少爷巴不得蒋介石被一枪打死才痛快。

    后来解放军获得了全国政权,长江上跑紫石英号的故事流传到南洋,让很多和黄少爷一样的年轻华人奋力鼓掌。

    多少年了,没有听过中国提气的消息了。

    再后来新中国开始搞各种文化攻势了,南洋的报纸开始摘抄各种内地的新闻报纸内容传回来。

    新办的《朝闻》已经在南洋有仿印了。虽然是盗版,虽然比中国版本落后一两个月,但是依旧成为了南洋年轻人最喜欢的一份报纸。

    还有《漫画新世代》,虽然南洋仿印的质量和狗屎一样,经常是画面模糊的一塌糊涂甚至连文字都不清楚。

    但是依旧在很多年轻人中开始传阅。而中苏电影论战等消息传到南洋,南洋很多华人一样都很期待。

    当知道中国赢了的时候,黄少爷非常开心,请了茶室里每人一碟马拉糕。

    南洋很多华人通过南洋报纸得知新中国开始流行的各种音乐。

    但是苦于唱片很难搞到,所以大家一直都只能是猜测。

    一直到章莱盛带回三千套春晚的唱片,这才算是一解很多人的瘾。

    还有章莱盛带回来的中国医药和豆豉鲮鱼罐头也在槟城卖的很抢手,唐人街里的中国医生已经越来越多开始使用中国医药治病了。

    还有中国的汽水,因为运输不易,所以卖到马来价格极贵。但就算是这样,黄少爷之类的年轻人依旧会买来尝尝。

    南洋华人和祖国有时候隔着那么远,但有的时候又距离那么近。近到吃着豆豉鲮鱼罐头,听着唱片里悠扬的歌声,他乡便化为故乡。

    黄少爷对中国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并不熟悉这个国家,他对这个祖国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于长辈的教导。

    另一个方面,最近一年新中国的文化攻势在南洋的华人圈子里渐渐的刮起了一股新的风潮,成为了一种流行。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包括黄少爷在内的很多槟城华人,他们都有亲人死在中国。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的牺牲。仅仅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他们的内心也希望中国能强大起来,至少这样自己的亲人朋友才算是没有白死。

    黄少爷的感情具有代表性,是很多年轻一辈南洋华人对中国感情的代表,多少有一些拧巴。

    “歌唱的好,电影拍的好又有什么用呢?”黄少爷闷闷的坐在茶室里说着:“美国人来了,把东北打烂了,中国没了工业,那还能有什么呢?靠唱歌唱死美国佬吗?”

    “哎……美国佬啊……”茶室里有老一点的茶客抽着水烟感慨着:“新中国怎么挡啊。可怜我的三儿子跑去中国给国军开卡车,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死了。”

    “说是为了让中国强大,为了我们这些漂泊海外的华人有依靠,那些后生们才去的。哎……都是泡影罢了。”

    老茶客抽了口水烟,无奈的低头。

    茶室里的气氛有些低沉,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觉得中国可以和美国抗衡。

    即便是在场之人中有支持国民党的,但是他们依旧不想中国被打坏。因为中国被打坏了,他们的后生晚辈在中国的一切牺牲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南侨机工的血也就全都白流了。

    就在茶室里气氛很低迷的时候,有一个有力的男声响起:“各位,何必那么沮丧?谁说中国东北就会被美国佬打坏呢?”

    众人闻声看去,一个眼睛有神的年轻男人如此说道。

    这个男人正是之前被组织上派去香港的江明。

    江明当时在香港的主要任务就是和辉瑞公司联系,将蓝色小药丸以最高的价格出售,换来足够多的外汇和医药生产设备。

    现如今蓝色小药丸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和辉瑞的交易也没太多问题了。

    辉瑞公司运来的各种二手医药设备也被走私送去了白云山医药厂内,南国药都的框架已经开始搭建。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

    江明觉得自己就算是继续待在香港也做不了更大的贡献。

    于是主动向组织请缨,想要前往更需要他能力的地方。组织经过考虑,把江明派遣至南洋。

    他和章莱盛等南洋华商一起回到马来,并且准备着手开设一家专门的中国公司与南洋华商互通有无,且逐步增加新中国在南洋华人中的影响力。

    这件事的挑战性明显比在香港做一个人形记账本更高,江明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他来南洋时间还短,才刚刚租下一个办公室,连组织框架都没好好搭建起来。

    不过听闻这个茶室是许多南洋华人聚集的地方,他来此探听消息寻找商机。

    听到黄少爷等人如此言论,他实在是忍不住开口反驳:“各位,你们难道不知道在去年冬天美国人的飞机飞跃鸭绿江,对安东市进行轰炸。安东市高炮部队立刻组织还击。十五分钟的时间击落了六架美军最先进的飞机吗?”

    “这……好像是听说过。”有茶客犹豫的说道:“但是中国的报道不能作数啊。太喜欢夸夸其谈了。我觉得这里面水分很大啊。”

    这个茶客有这样的顾虑也是正常,谁让蒋介石在国民党时期给南洋华人画的饼太大了,大到让南洋华人都消化不良了。

    江明却哈哈一笑道:“如果说中国的报道不作数,你们可以去找美国的报纸。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华盛顿邮报在1951年元旦时候还专门写了1950年的大事件回顾,鸭绿江边上被击落的六架美军飞机就是1950年的一个大事件。”

    “新中国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政权,中国人也不该是个任人宰割的民族。你们不必太过于悲观,我就这么说,只要美军敢夸过鸭绿江一步,中国人定要他们头破血流!”

    江明的话说的很好,但是仅仅依靠话语是无法轻易改变南洋华人对祖国的看法的。

    毕竟蒋介石之流坑得他们太惨了,不说南桥机工了,单单说皖南事变。

    为了对付共产党,蒋介石甚至屠杀了三千名参加了新四军的南洋子弟兵。

    在不当人方面,蒋介石实在是太超前了,超前到南洋华人都为之胆寒。

    他们都已经不知道该信谁不该信谁了。

    所以有茶客道:“话说的都漂亮,但是美国那是什么国家?那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全世界能和美国掰手腕的只有苏联了。”

    “对啊,新中国这两年看着发展确实不差,但是比起美国……哎……”

    “新中国大约是比国民党强点,但是你要说挡住美国人甚至打跑美国人,我是真的不信的。”

    茶客们大多悲观,这不奇怪。

    现如今的中国面对美国,谁能不绝望呢?

    但是作为一名坚定的党员,江明却道:“百闻不如一见,各位有很多人都已经很久没回中国了吧。不如亲眼回去看看新中国的改变?”

    “虽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两年,但是已经扫除许多中国的陈年积弊。新中国已经取缔了所有赌场和妓院,上海和广州的黑帮都已经被扫除干净。”

    “困扰中国几百年的湘西土匪、贵州山匪、广西土匪都被消灭的七七八八了。新中国的工厂在生产各种产品,品很多东西让苏联都啧啧称奇,让美国人都愿意掏出大价钱。”

    江明说的话让黄少爷有所意动:“怎么?你有去新中国的路子?”

    “办法总是有的。其实新中国想要从南洋招收一批汽车教练。”江明如此说道。

    这也是他来南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南桥机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名鼎鼎,数千南洋子弟维系着中缅公路的畅通,让国际援助能通过中缅公路运输进来。

    这个年代开车是一项非常高端的技术活。

    因为现在这个年代的车非常难看,没有和后世那些帮着你方便开车的各种功能。

    后世车辆的功能一大堆,什么车到辅助、定速巡航、电子助力、车道保持、自适应控制,牵引力控制、abs、tcs、全自动换挡等等等。

    后世的老司机回到1951年多半是开不了现在的车的,至少需要培训一段时间。

    不说别的配置了,就说最简单的方向盘助力功能在这年代的车上是没有的。

    所以这年代几乎没有女司机,因为没有方向盘助力的情况下,汽车的每一次大幅度拐弯就像是在和一个壮汉掰手腕。

    女生几乎是转不动的。而且这个年代汽车小毛病多,且道路上的维修救援也不如后世那么多。

    所以这个年代的汽车司机不光要会开车,最重要的是要会修车和保养等等。

    所以一个合格的汽车司机在这个年代是很缺的。

    尤其是在中国,专业的汽车驾驶员的匮乏从五十年代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

    现在国家虽然尽可能的在培养汽车兵,但是教练还是缺的。如果有教练,那是多多益善。

    听着江明说新中国招汽车教练,黄少爷心里动了一些心思。

    他问道:“真的?”

    “真的!不信你可以问槟城的橡胶大王章莱盛先生,他可以为我作保。”江明如此说道。

    黄少爷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去中国看看,看看自己两个堂哥拼死保护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

    到底值不值得他们死在哪儿。但是他的爸爸一直不准他去,理由是中国太乱了。

    但是青年的心又岂是那么好拘束的?

    所以他在找江明问明情况后道:“给钱吗?”

    黄少爷之所以这么问,是他已经动了离家出走的心思了。

    一旦离家出走,那估计就没钱了,所以必须要搞清楚自己去了中国能靠什么生活。

    江明道:“当然!汽车教练都有工资,一个月八十块。在中国不低了,属于高技术引进人才的工资。如果教的好,带的徒弟好,还会有奖金。”

    “而且考虑到南洋子弟的切实问题,如果你愿意去的话,政府会解决你的住房问题和尽可能的解决你生活的问题。”

    “那如果我带一些其他人去也行吗?”“都会开车?”

    “倒也不是,不过都有些特长。也有的人就是想去看看。”“那也是欢迎的!”

    黄少爷黄江就这么做出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决定,他决定离家出走去中国看看。

    就因为在茶馆听了江明的话。

    这做派当真是像极了不谙世事的天真少爷才能做出来的决定。

    也不知道他会不会为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后悔。

    更绝的是他留了一封告别信后,还拉上了十几个朋友一起踏上了前往香港的客船,他们要在香港下船,然后在转去内地。

    等到客船出发很长一段时间后,黄江的老爸黄秀智和其他被拐带的年轻人的父母们才赶到码头。

    他们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然后指着黄秀智的鼻子大骂:“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黄秀智也气的够呛:“我两个外甥都死在了中国了,现在唯一个儿子也跑了,你们还骂我?!我气死了!你们别跑,看我和你们打一架!”栒庖患芑菩阒且陨俚卸嗑尤挥了!

    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就像是抗美援朝的结果一般,是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