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无题

第二百六十一章 无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志愿军的攻势不会因为美国人的不相信而停滞。

    自从入朝开始后的一个星期,志愿军配合着人民军,将防御收缩的态势立刻扭转。

    因为出其不意,给美国人极大的杀伤。

    这一次志愿军的准备可比历史上中准备的要充分许多。

    尤其是志司极其重视后勤保障问题。美军发现不对后开始呼叫空军轰炸。

    而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中国空军的米格15配合着地面上的高炮给美军空军极大的杀伤。

    中国空军飞行员们除了在飞机上的训练外,还在破晓基地内的模拟飞行中做过无数次的实战演练和空空对抗。

    真的打起来之后,除了刚开始心理有点紧张,动作还有点生涩外,几乎看不出他们是一群喷气式飞机的新手。

    实际上这个年代喷气式飞机刚刚发明出来不久,那些从螺旋桨飞机转到喷气式飞机上的王牌飞行员们其实也是需要适应和训练的。

    在模拟仓内训练过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在技战术水平上的差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甚至因为在模拟仓内做过各种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验做的技战术训练。

    所以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居然出人意表的强。

    第一次飞出去的时候还是菜鸟,第二次和美军空中对抗时已经显得有模有样,第三次时已经看不出他们才刚刚飞了一两年。

    尤其是空军中有一位叫做王海的飞行员,四次出战,击落四架美军战机。

    成为新中国飞行员中目前击落数最多的飞行员,就连苏联教官都要竖起大拇指。

    而地面雷达配合着高炮在主要接点设置防空火力,防空一型火控计算机配合着防空火炮的运用,也让美军的飞机没有历史上中那么的嚣张。

    这一个星期下来,美军居然被打的战略性收缩。

    原本占据的鸭绿江沿线阵地完全丢失,并且大踏步的向后撤退了好几十公里,有的战线甚至撤退了上百公里。柮谰被彻底打蒙了。

    从一线指挥官都日本大本营再到美国国会山,在一群人还没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

    美军居然在前线接连损失了不少兵力。

    每次的损失都不多,除了第一天折损了五个营之外,美军在后续立刻做了调整。

    导致志愿军很难去吃掉他们落单的营连一级的单位。

    但就算是这样,美军依旧以每天一个营或者一到两个连的方式在折损兵力。

    看似不多,但是持续一个星期下来算算总账,却让美国人都感觉到肉疼了。

    因为阵亡的士兵是要发抚恤金的啊!

    美国现在需要研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前线打的好好的会突然就崩溃了。

    最近美国的新闻媒体和各种军事节目偃旗息鼓了。

    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美国国内已经有人闻道了这股不寻常的气味了。

    因为之前朝鲜人民军已经被美军压迫的几乎要赶下海了。

    在美军和国会的授意下,美国各大媒体都在开始给美军唱凯歌了。

    有电视新闻开始在播放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在给某些军官树典型。好让他们回国之后可以升迁。

    还有媒体在新闻上写:《罪恶的朝鲜帝国即将覆灭》之类的文章。反正全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麦克阿瑟还发表了公开讲话,表示孩子们将会在五月中旬全部回家!

    但是麦克阿瑟一旦发表电视公开讲话,那就意味着事情要与他预测的反方向发展了。

    如此种种之下,麦克阿瑟不得不回美国一趟,去参加国防部联席会议。

    杜鲁门在会议上盯着麦克阿瑟问道:“到底是谁在进攻我们?是苏联人吗?他们想要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不怪杜鲁门有这样的想法,在美国所有人的心里,远东唯一的对手就只有苏联而已。

    中国军队?又不是没见过。就他们?呵呵。经历过生死大劫的麦克阿瑟在性格上比从前沉稳了许多,他皱着眉道:

    “应该不是,根据我们前线观察员带回来的报告,进攻我们军队的人都是亚洲人。”

    “是朝鲜人?”国防部长马歇尔追问。

    “他们没有标识,但是穿着和朝鲜人接近的土黄色军服。但是沃克和一众前线指挥官却认为他们不可能是朝鲜军队。”麦克阿瑟缓缓的说道。

    “朝鲜军队早就被我们给打的失去士气和基本战斗力了。而这支部队很显然士气很高,这不像是一支接连吃败仗的部队该有的气质。”

    “他们的战斗方式很奇特,散兵线拉的很快。几百米的宽度上往往只有几十人。我们的重火力不能很好的对他们进行压制。”

    “而且他们使用的武器和朝鲜人民军不一样。同时还有从中国飞来的战机进行支援。所以我们判断,应该是中国参战了。”

    麦克阿瑟语气沉着,并没有他在公众镜头前表演的那么浮夸和不靠谱。

    毕竟那只是一个表演,是麦克阿瑟的人设。

    就像是他在日本被刺杀康复后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为了展现自己强硬的一面,他面对镜头展现自己的刀疤。

    并且还高喊要把日本极端右翼势力扫除干净等等。

    这些不要太当真,演戏而已。麦克阿瑟要的是威望,要的是铁是人一样的人设,这样才会有公众支持他。" 麦克阿瑟本人私下里可从来都没有那么浮夸过。

    而他在分析中国人参战后,在美国本土的这群美国大佬们纷纷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尤其是马歇尔:“中国人参战?怎么可能?!”

    因为马歇尔将军在朝鲜战争开始前就和一众国防部的参谋分析过,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原因很简单,中国现在百废待兴,他们自己发展自己都来不及。怎么还有余力去管其他国家的闲事。

    而且根据从前美国大使馆驻华人员和美国情报人员对中国人性格的分析。

    大家普遍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勇气直面美国军队的。

    所以当麦克阿瑟说出参战的可能是中国军队时,所有人的表情都时不可置信的。

    杜鲁门更是开口质疑道:“你确定吗?确定不是朝鲜人民军培养的有生力量并且接受了来自苏联的武装?”

    麦克阿瑟摇摇头:“应该没这个可能。只不过中国目前有多少军队参与战争就不好说了。朝鲜快要完了,也许他们是迫于苏联的压力进入朝鲜和我们作战?这也是说不一定的。”“其实我和沃克也一致认为中国人不可能现在对我们进行全面开战。就他们目前的进攻规模来看,也许只有一到两个师,最多不超过三个师。”

    麦克阿瑟说的不无道理,因为志司的计划中先期的进攻其实就是小规模部队做的佯攻,牵制住美军和韩军的火力和注意力。

    实际上志愿军的大部队正在悄悄绕后。

    因为志愿军对美军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是在于志愿军的单兵素质和作战意志。

    劣势就是在于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即便是有李锐和网咖各种开挂,但是毕竟网咖力量有限,又不是一个省穿越过来,怎么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就让整个志愿军部队的武器和后勤脱胎换骨呢?

    如果真的能,那就不是穿越,而是魔法了。

    美国人不认为中国人会全面和美军开战。

    但是现在的战果对美军来说很不利。原本已经要把人民军给推下海了,现在看起来五月份让孩子们全部回家的承诺有点难了。

    麦克阿瑟有点恼火。他对杜鲁门说道:“总统阁下,也许您该质询一下斯大林,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激烈,但是传说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却有一条专线。

    可以让苏联最高领导人和美国最高领导人直接通话。

    在传说中,只要这个电话响了,那么不管该国领导人在做什么,他都必须要立刻推掉手上一切的事情,接起这个电话面对对方的领导人进行沟通。

    这个传说故事到底有多少真多少假,不得而知。

    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有联系是必然的。

    华盛顿方面发了一封外交信给莫斯科方面。

    莫斯科方面也回了一封外交信件给华盛顿。

    信件的大致内容是:我们苏联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他国内政,更不会武装干涉他国内政。

    他们的问题由他们自己解决……如此云云。完全就是打太极,顺便嘲讽了一波美国。

    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让美国方面没有办法琢磨苏联的态度。

    和苏联在远东直接搞武力对抗,虽然美国不怵,但是真的没必要。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苏联保持了一种默契。

    那就是谁都不要再说了,在战场上决胜负吧。

    不管来的是武装过后的朝鲜人民军还是中国解放军,在美国看来都是苏联的小弟。

    不把他的小弟打疼了,苏联人大概不会好好说话。

    于是国会迅速批了一个新的远东军火追加预案。

    以加强朝鲜半岛美军的军事实力。他们要给志愿军来个大的。而在中国国内,为了配合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

    《黑太阳》系列,《紫日》、《战争子午线》之类的电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上映。

    要为志愿军创造舆论攻势,也要让不久前还在经历战争的中国老百姓知道朝鲜老百姓在经历什么。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什么,这都要说清楚。

    免得后世又有一些跳梁小丑三不五时跳出来说:中国抗美援朝打的没意义,早就应该和美国建交做生意,早三十年搞改革开放不好吗,诸如此类的沙雕言论。

    在这样一种气氛中,以黄江为首的第一批南洋子弟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他们在香港下船,再由华润公司安排船从蛇口偷渡过罗湖。

    然后在前往广州,再从广州前往北京。

    这一路的旅程让很多第一次回中国的南洋子弟感到激动。

    因为马来西亚虽然被称为大马,但其实真的不算大。

    而且南洋各地基本都是热带气候国家。

    不管是植被还是生存环境看上去都差不多。

    当火车带着他们穿越温带进入华北大平原的时候,很多南洋子弟都趴在窗户外对着窗外大片的平原耕地发出了惊叹。

    “哇啊!这地能这么平啊!一点山都看不见,也没有棕榈树、芭蕉树!地上那么多青色的草,这里是书上写的大草原吗?!”

    有南洋子弟操着一口闽南腔的国语赞叹道。

    随行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为他解释道:“这可不是草。这是春季刚刚种下去的水稻或小麦。华北这里有人种小麦也有人种水稻。你们自己看田里有没有水,有水的就是水稻了。”

    黄江拿着一份《朝闻》周刊津津有味的读着,里面刚好写道关于朝鲜的话题。

    他抬起头问随行的工作人员:“大哥,我问你一下啊。朝鲜现在局势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想了想:“不是很清楚啊,最近新闻里没怎么报道朝鲜的战报。但是有的时候随手会提一句,好像是说朝鲜战局稳定了。中国的东北大门暂时没危险之类的。”

    “哦。”黄江有些失望。

    在《朝闻》周刊里写着朝鲜对中国的重要性。那是进攻亚洲大陆的重要跳板。

    自己和这群南洋小伙伴在路上有时候讨论就会说道朝鲜问题,这群南洋子弟对中国的感情很拧巴。

    你说他们多亲近中国?这也不是非常多,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全来自于祖辈的教导。

    自己感受的其实并不多。

    但是你要说他们不亲近中国?也不尽然,他们有很多亲戚朋友在抗战时为中国的独立自由牺牲了。

    他们从感情上来讲是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是白死的,只有中国强大了,才对得起自己那些亲人朋友的流血牺牲。

    黄江这批年轻的南洋子弟大概是最后一批对中国还有感情和归属感的南洋子弟了。

    等到他们下一辈,南洋华人中对中国有归属感的将会越来越少。

    这批南洋子弟来到中国后第一个感觉就是中国真TM的大!

    中国的大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后才有感觉。

    那种你上了火车也要睡三天三夜才能从广州到北京的路程,体会过一次就能感觉到中国的大了。

    如果有机会体会一把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火车,那么这种感觉将会更加强烈。

    “黄江,你说我们这些人跑来中国,会不会也和我们的哥哥们一样被编入军队上战场啊?”

    有南洋子弟略感担忧的说道。

    “我是来报名教这里的技工怎么修机床组装机床的,要我进军队我可不干啊。”

    别看黄江等人都算是少爷之类的。

    但是他们这一辈南洋子弟中很多人是不脱产的,并不是那种甩手掌柜。

    按照老一辈华商的说法就是,不吃苦不干活就不会体会赚钱的辛苦。

    所以向黄江作为一个木材厂的少爷,自己其实也会开卡车修卡车,他在厂里也管着一支卡车队。

    这算是他父亲对他的一种历练。来钱太轻松会不晓得珍惜,然后就很快败光了。

    听闻同伴这样的担忧,黄江喃喃道:“不会吧。那个江老板给我们保证过的。”

    “希望吧。”他的同伴嘟囔了一句。

    对于这群南洋子弟来说,来到中国是一件既激动,又有些让人害怕的事情。

    不过所有的情绪在抵达北京后都化作了一种激昂。

    因为在北京车站外,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拉起了横幅【热烈欢迎南洋华人机工回国支援建设】。

    这批十几名南洋子弟中每个人擅长的东西都不一样。

    黄江擅长开车修车,有人会修机床组装机床。还有人懂橡胶化工,还有人知道怎么样管理和种植上千亩的香蕉林和菠萝地。

    对于新中国来说,高级科学家是人才,他们这些南洋机工也是人才。

    这些南洋子弟来之前就已经把自己的特长写上了。

    所以资料传回国内,相关对口的单位早早就过来准备抢人。

    别说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实际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最缺的也是人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