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泥头车来咯
美第8集团军前总司令沃克正准备登上离开朝鲜半岛的飞机。
在汉城内已经可以听见城外轰隆传来的炮声了。
现在志愿军已经打到汉城附近了,最近的一支部队据说已经抵达到汉城五公里之外。
美第一陆军师和美第一骑兵师正在层层阻击。
但是看来这场战役的失败已经是无可挽回了。
兵力太少了。志愿军处处渗透。总是打的美国军队疲于应付。沃克有些感到庆幸,他已经被免去了朝鲜半岛前线总指挥的职务。
“在志愿军发动第1次战役之后,就直接被免除掉了职务看起来对我反而是一件好事。”
沃克真的是感觉到非常的幸运。
“因为要是战争打成这个样子,汉城在我手上丢掉,那么我肯定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沃克不是开玩笑,毕竟他的后台可没有麦克阿瑟那么硬。
原时空中,麦克阿瑟可以一路被打退到釜山。几乎被志愿军打下海,依旧可以在那疯狂的叫嚣着要对大陆用原子弹。
很明显沃克可没有这样的底气。如果是沃克遭受这样的惨败,他一定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说不定还有可能会去坐牢。
就像是现在这样,如果让沃克直接面对从第1次战役到第3次战役的全部失利,甚至汉城失守这个大锅也要他来背的话,那么他可真完蛋了。而相比于沃克来说,李奇威的后台还要更软一点。
所以现在沃克居然有一种非常同情李奇威的感觉。
毕竟现在李奇微还是前线总指挥。在志愿军发起第2次战役的时候,他就已经造成了全线失守,军队退过三八线以南的败绩。
沃克可是向自己的朋友们打听过,五角大楼以及白宫的领导们对于李奇威这样的战绩可是相当不满意。
而现在李奇微现在可不仅仅是让军队从三八线以北撤回到三八线以南,更重要的是他有可能会丢掉汉城。
汉城或许在军事地位上不高。
但是他在政治含义上可是相当有分量的。
就像是美军之前攻陷平壤的时候,美军所有的报纸可都在大书特书。给人一种感觉,只要攻陷平壤了,那么被朝鲜那边的人民军随时可以被消灭。
之后的战事也确实是如此进展的,可是就在一切要按照美国人剧本继续演下去的时候,中国人进来了。
该死的中国人!沃克现在还是忍不住咒骂志愿军,明明只要再给他三天时间,不!
不需要三天,只要给他四十个小时,他一定能推到江界,打掉朝鲜首脑机构,俘虏金日成。
这样一来,朝鲜半岛易主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到时候中国人来也没用。
可惜啊,中国人来的太及时了。自己第一次战役输的很难看,折损了太多的有生力量了。
麦克阿瑟保住了自己,让自己可以回美国继续工作,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自己的继任者李奇微才是真正的倒霉蛋。
沃克是了解李奇微的,李奇微的指挥能力其实不差。他是实战派出身,是第八集团军高层指挥官中少有的从基层军官晋升而来的实干派。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奇微手上的兵力现在捉襟见肘。
志愿军现在在局部已经达成了绝对优势兵力了。
虽然他们火力比较弱,但是战士的战术修养和战斗意志却比美军强大太多了。
说真的,沃克不看好李奇微能守住汉城。
除非现在马上有一波生力军加入朝鲜半岛,不然汉城不保是肯定的。不过汉城要丢失,这几乎是军事上的共识。
而且作为一名指挥官,需要从大局着想。保住汉城还是直接退出去,缩小防线,稳固阵线?
一个好的将军应该选择后者,丢掉汉城没什么,夺回来就好了。只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可以。
但是很显然,美国高层他们并不是这么想的。所以在领走前,沃克去见了见老朋友李奇微。
两人的关系说不上多亲密,但是算是朋友。见到李奇微的时候,沃克只觉得他好像老了好几岁。
“沃尔顿(沃克)你怎么来了?你现在应该乘坐飞机离开汉城。中国人最近的一支部队,已经抵达汉城外五公里的地方了。”李奇微眼皮很沉重。
因为他已经两天没有好好睡觉了。当真是战线一溃,那就是一泻千里。
志愿军太会抓战机了,志愿军的意志也极为顽强。明明双方都很累了,但是志愿军战士能熬过那种令人窒息的疲惫感的战士更多。
这些战士就能追着美军打。美军需要修整的时间,但是志愿军是不会给他们的。
李奇微处处在堵,但是防线却处处在漏。
沃克看着李奇微的样子,有点物伤其类的悲伤感,他语气低沉的问道:“马修(李奇微),你几天没睡了?”
“昨天我睡了四个小时。”李奇微说话的间隙喝了一杯咖啡:“我的精神还撑得住,但是我们的防线快完了。”
“我的兵力不够,中国人的渗透能力太强了。他们的战术很先进,往往一到两个团的兵力,就能拖住我们好几个营,甚至一个团的兵力。”李奇微这么抱怨着。
要知道美军现在是大军团编制。一个营基本都有八百多人,如果是加强营,实际上就是一千多人。
和志愿军一个团的数量差不多。考虑到武器火力的差距,志愿军要一拖一的打,其实是很困难的。
沃克也走到李奇微身边看着地图道:“其实汉城是守不住的,你我都知道。”
李奇微点点头:“是的,我知道。但是五角大楼、白宫和国会山的大人物们是不会在意的。他们只知道不能丢掉汉城。”
沃克也是无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马修,你发现了吗。志愿军的攻势在进入三十七度线之后,就没有原来那么猛了。”
李奇微想了想也点点头:“是的,从跨过三八线开始,我就察觉到了这一点。我们的飞机在天空中取得优势的机会更多了。”
“中国人飞机的拦截次数变少了。他们部队的火力也没有在北边那么猛了。”
沃克说道:“是的,一直在观察。我认为应该是中国人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了。而且他们没有修建前线机场。”
“如果他们的飞机都是从中国境内起飞,那么现在他们要飞行的距离更长了。之前是我们攻击,他们防守。他们的飞机起飞距离短,出击更迅速。驾驶员精神状态也更好。”
“但是现在,他们要飞过半个朝鲜半岛的距离来为他们军队护住天空,他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而且从我们缴获的志愿军的装备来分析,他们是一只缺乏大量重型卡车补给的军队。之前靠近中国,他们可以快速运送物资。甚至靠人和骡马背都能满足需求。”
“但是现在战线拉长了,他们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沃克和李奇微两人在地图面前分析着。
两人有着一致的看法,志愿军虽然战术出色,战士们的意志也很顽强。
但是他们还是有致命缺陷的。那就是后勤,以及天空上的漏洞。“只要我们继续向南收缩。”
李奇微指着地图上的路线道:“一路向后退,佯装成溃败的模样。拉长中国人的补给。”
“然后以海空军的优势,对中国人部队的后勤进行拦腰式的截断。接着打一个反冲锋,中国人的军队必然失败。”
李奇微的战略素养是不错的,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沃克的大力认同。
沃克道:“我个人主张,即便是不冒险打一个大冲锋,只要向后收缩,让中国人的后勤吃紧。我们就可以稳固住阵线,等待生力军的到来。”
“即便是不反推中国人,我们依旧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沃克显得信心十足,他说道:“中国只是一个农业化国家。他们没有多少底子的。只要把战争拖住,他们的物资只会越打越少。”
“他们前期打的猛,就是想要速胜。因为时间长了对他们没好处。”“我们只要维持住,消耗也把他们消耗死!”
不得不说,沃克的战略思维虽然保守,但是说的话确实非常正确。
如果美国下定决心举国之力和中国拼消耗,那全体中国人把裤子都当了也赢不了美国。
最后一定是被美国拖死,然后被一波反杀。
只不过谁能说动美国国内的大佬们相信他们这个无比保守的策略呢?
李奇微很无奈。他有战术,但是却未必能用。
沃克则说道:“这样,我先去东京见麦克阿瑟。向他阐述利害关系,以麦克阿瑟的人脉,他应该可以影响国内的那群大人物。”
李奇微点点头:“那就拜托了。你要登机了吧?我送送你。”
“时间合适吗?”“没关系,军用机场很近,就在附近。”沃克和李奇微登上同一辆吉普车,指挥部距离机场确实不远,也就十分钟的车程罢了。
李奇微和沃克还在车上抽空商讨关于军队如何有序撤离,拖住志愿军进攻等问题。
就在吉普车即将抵达机场的时候,突然一辆韩军卡车从左向行驶的车道飞速驶来,它似乎根本没有发现沃克和李奇微两人乘坐的吉普车。
它直愣愣的就像是个鱼雷似的,直接撞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