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没电影看,我要死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没电影看,我要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在李锐的记忆中有很重分量的一部国产的外国电视剧。

    为什么说是国产的外国电视剧?

    因为这电影是后世新世纪初中央电视台投资拍摄的,请的俄罗斯的演员,拍摄了一部反映苏联无产阶级者保尔?柯察金的故事。

    还记得电视剧刚上映的那会儿,李锐的岁数很小。他在没看过原著的情况下,第一次看的就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电视剧。

    长大在看过原著之后,李锐虽然觉得电视剧里面有些情节改编的不尽如人意。

    甚至说很多地方在对比原著的话,它就是很糟糕。

    但依旧不能否认它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李锐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因为看过电视剧版的《钢铁是怎样连成的》,他长大后大概率是没兴趣去读这本书的原著的。

    因为在读书的时候,有一段《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原著节选。但说实在的,这篇节选的课文或许是书里文笔比较好,且思想深刻的一段,还有整本书里最重要的一段名言。

    但在李锐看来,这篇课文真的很无聊。

    相比于整本原著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思想性来说,单独节选出来的这篇课文更像是一篇空谈的口号。

    因为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没读过原著只看这篇课文,有一种虚空嘴炮的空虚感。

    如果不是看了电视剧,李锐知道这本书是有其他剧情的。

    不然的话就课文里那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李锐这辈子也不会去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而现在这个年代,反映无产阶级革命者精神的一部伟大电视剧和电影是一种迫切需求。

    冷战已经开始,文化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美国的文娱工业引擎已经开动了,接下来李锐已经可以预见,美国和他的同盟们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大量的文娱垃圾过来。

    别说他们是不是垃圾,反正美国只要开动它的引擎,它所迸发出来的能量绝对是可怕的。

    在文娱作品和文化思想上的对抗,很快就会越来多,占据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美国注定要在朝鲜战争上失败,美国人会发现有的东西他们是在战场上拿不到的。

    当他们意识到这点之后,他们就会迂回进攻了。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作品的对抗就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娱乐,同时还有思想宣传的作用。

    纯娱乐片可不可以搞?当然可以搞。但不能只搞纯娱乐片。

    必须也要有文化和思想并重的文化作品。

    苏联方面听闻中国可以帮他们拍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他们也是非常意外。

    而更意外的是在他们提议不久后,中国人那边居然就提供了一部非常完整的剧本。

    为什么李锐那边能那么快拿出这个剧本?

    当然是因为后世央视拍摄过这部电影啊。

    李锐等人照着抄也行。不过李锐等人自然没有完全照抄,因为后世的央视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虽然是这本世界名著最好的翻拍版,但其中也有很多不足。

    比如说弱化了阶级矛盾和敌人的残暴,过于强调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爱情戏过于多了削弱了当时时代背景下无产阶级的痛苦,叙事方式向好莱坞叙事方向靠拢等。

    还有对托洛茨基主义的避而不谈等等。

    当然,李锐也不傻,托洛茨基主义在这个年代就是个烂茅坑。

    他这细胳膊细腿的,现在可没能力跳到这里面去搅和。要知道,陈独秀这个中国共产党创立者,可是一直到七十多年后才翻案。

    陈独秀的罪名从右派右倾投降主义,右倾投机主义右倾冒险主义一直到右倾机会主义。

    到最后的【公正看待陈独秀同志对中国近现代革命的贡献和错误,认识他的机会主义冒险与历史局限性】这个过程花了整整七十年。李锐可是很清楚这里面的故事的。

    所以关于原著中托派的内容交由苏联人自己定夺。

    这滩烂泥自己现在不适合参与。因为一旦参与了,搞得不好就是身败名裂粉身碎骨。

    李锐就改了一下央视版《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里面的部分情节,加强了阶级矛盾问题,删减了一些爱情戏,因为原版电视剧里爱情戏太多了。

    其他的原版电视中的比较好的情节都得以保留。

    这一套剧本被送去苏联之后,苏联文化部门的人看了,真的只能直呼牛逼了。

    因为李锐设计的这套剧本是一部二十五集的长篇连续剧的剧本。

    在原来央视版的情况下,增加了部分剧情。主要是关于阶级矛盾和红白军冲突,以及保尔等革命者为什么要追随列宁革命,以及工人阶级应该在革命中扮演什演么样的角色,这一类的剧情。

    在保证趣味性可看性的同时,增强思想的宣传。

    像保尔和冬妮娅分手后说的:“你是银行家的女儿,你爱上了一个工人,但是你无法爱上一个工人阶级。”

    这样的台词是要加上去的。

    李锐给苏联人甩过去的不仅仅是一套剧本,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拍摄计划。

    从服化道的筹备,到开拍后的取景,使用的经费等等。是一整套完整的计划书。

    苏联人看到之后都惊呆了。

    他们忍不住问:“为什么你们能这么快就搞出来这么详细的计划书?”

    李锐回复道:“因为你们要是不拍的话,其实过两年我都想自己拍《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了。”

    还真别说,李锐的这个回复非常有杀伤力。

    这话传到苏联后,从普通的苏联导演和文化工作人员,再到贝利亚和斯大林都觉得不能等了。

    “中国人真的会拍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他们肯定不是开玩笑,这么详细的剧本和拍摄计划不可能是几天就准备好的。他们一定思考了很久。”

    “他们要找一群中国人来演保尔和冬妮娅他们吗?”“中国有俄罗斯族啊!”

    “该死,要是中国人拍摄了饿这部电视剧,那才是对我们苏联最大的讽刺。”

    没错,苏联人觉得如果由中国人独立拍摄这部电视剧的话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

    因为堂堂的苏联,居然要让中国拍摄他们的革命故事,宣传他们的名著。

    关键是看李锐的这个计划,如果按照中国人的这个结构走下去,过几年他们说不定就真的拍完了。

    要那个时候上映了,那才是对苏联啪啪打脸呢。

    斯大林也清楚了这个情况后,抽了个时间问相关负责人:“按照中国人的计划,需要多少钱才能拍摄完这部电视剧?”

    负责人道:“中国人开出来的价码很低很低,低到令人不敢相信。因为很多室内戏,他们都打算用室内布景来拍摄。只有很少的戏需要去基辅取景。剩下的戏全都可以在中国拍摄。”

    斯大林眉毛一扬:“这里面还有很多战争戏呢?”

    “中国人可以自己拍摄。斯大林同志,我们现在……还拍不出《大决战》那种级别的战争戏……”

    “他们的要价很低,只需要我们两部电影的预算,他们能拍摄十三集的内容。”

    负责人一脸别扭的说道。

    要承认自己不如别人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斯大林听到这话之后表情也有些复杂,但是很快就无所谓了。“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和中国人去拍吧。可以先拍几集,然后在电视台试水。如果反响好,那就拍摄接下去的内容。”斯大林这么说着。

    于是乎中苏合拍《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不过这部电视剧后来活生生的变成了年番,一个月更新一集,足足用了两年零一个月才播放完成,把一众观众的胃口给吊的要死的事情就是后续的故事了。

    因为这电视剧播放的速度实在是太着急,很多人都去买原著看。导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销量大涨,并且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那就是后面有趣的故事了。

    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来来说,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国家还是蒙着神秘面纱的国家。

    就像是开创了《电影手册》这样世界上第一本专业影评杂志的的影评人安德烈?巴赞。

    从前他对中国的了解可谓少的可怜。

    最多就是偶尔看的书里会提一下中国。

    但这年头西方书籍里提及的中国有多大偏见就不用细说了。

    人类总是一种很二极管的生物。封建时代当年西班牙能写出《大中华帝国志》这样中国人看了都能脸红的,吹捧中国的书。

    到了近代,中国则是在他们口中变成了和非洲原始部落一样的存在了。

    自从安德烈上次跑去东柏林看中苏比赛拍摄的《赡养人类》的样片后,他对这个国家的好奇就与日俱增。

    因为看完中国拍摄的《赡养人类》后,他在看其他电影中的动作戏和特摄场面,他都有一种提不起劲的感觉。

    “主编,这部《泰山遇险》真的要这么评价吗?”安德烈的助手拿着一份文章过来询问道:“会不会批评的太过分了?你说里面的动作和惊险场面连给中国电影擦鞋都不够。会不会不太好?”助手挠头。

    安德烈靠在椅子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说道:“有什么过分的?它就是一堆垃圾。啊,没有中国电影看,我要死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