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三百九十二章 都去报道

第三百九十二章 都去报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英雄母亲】这块牌匾当真是打在在场许多人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尤其是张氏族人,很多人脸色一会红一会白。

    因为他们可从来没把张桂芝当过英雄母亲,而是把她当成一个扫把星。

    当成是有辱门风的玩意儿。当初如果不是张全茂誓死保全,十五岁时张桂芝就要被抓去浸猪笼淹死了。

    而现在张集给他母亲正名了,并且将“英雄母亲”的牌匾挂在最高处,挂在“国家柱石”之上。

    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没有英雄母亲,何来国家柱石?所有的荣誉都是张集提着脑袋挣回来的。

    但是在二十三年前,要是没有那个瘦弱的母亲护着他,当时他的脑袋就掉了。

    这一刻,所有的语言都已经苍白。当张氏族人一个个灰头土脸,那些曾经欺负过他母子的乡民们面色不自然,张集有一种莫名的快意。

    但是这种快意却很快被另一种急躁而取代。

    因为他还记得来之前,李部长给了他一本小册子。读过几年书的张集是有读写能力的。

    那本小册子上是李锐之前组织的民俗队,在全国各地打击封建迷信,消灭巫婴神棍时在封闭的农村里的种种见闻。

    民俗队是李锐一年前组建的,本意是让民俗队下到农村去帮助农民纠正一些封建迷信,同时尽可能剔除封建糟粕,保存真正有文化意义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一年来,民俗队在乡间的发展所遭受的阻力,超乎李锐想象的大。

    新中国成立了,但是牛鬼蛇神却还未完全肃清。民俗队的力量还需要加大,保持公俗良习的同时消灭封建毒瘤的路还有很长。

    在这条路上,仅仅依靠民俗队的力量是不够的。民俗队没有执法权,在截至1951年4月份,民俗队便有九名同志牺牲在民俗改革的道路上。

    到了八月份,这份烈士名单增加到了十二名。

    这些人的牺牲多是因为触动了当地封建残余的利益,以及老百姓难以理解的愚昧。

    民俗队从各地收集上来关于农村的种种事项触目惊心。

    毛主席曾经说:中国有五亿多人民。但是其中有四亿多人还生活在一千年前,这句话说得真的没错。

    天下如张集这样的家庭又何止一户?可是那些可悲的家庭中,又能出几个张集?新中国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个张集,他在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给第四次战役的胜利添加了重要的砝码。

    但是又有几人能做到他这样呢?张集是幸运的,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一些运气,让他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有了他现在一家四匾额的荣誉。

    可是新中国国内千千万万个其他的“张桂芝”怎么办?她们的“张集”也许早死于襁褓之中,亡于族人之手。

    甚至她们自己都无力保全自己。

    谁来给她们挣一个诰命挣一个英雄母亲?民俗队的记录的故事里有太多太多和自己相同经历的故事。

    而绝大多数的故事都没有一个好结局。

    张集或许不太懂什么叫做天下大义。

    但是他每每读到书册上的那些故事时,他却有一种切身刺骨的疼痛。

    那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再度重演。

    站在楼梯上,张集看着张氏族人灰溜溜的走了。

    他心中那种报复的快意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剧烈那么开心。

    在这一刻他突然想到了民俗队里写的那故事。【1950年10月3日,广东潮汕某地溺死女婴十二名……】

    【1950年9月7日,浙江金华某村,寡妇秦氏被逼上吊自杀……】,?【1951年4月3日,山东济宁某地,王姓女子因改嫁不想守寡等原因,被起公婆和孩子联合谋杀……】

    这些不是故事,是血淋淋的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真实。

    真实的那么厌恶,那么的吃人! `张集从楼梯上跳下来时。虽然他脸上带着笑,但是心里却是一片冷静。

    李部长想要自己当宝剑,是因为自己现在有荣誉护身,足够锋锐。那么就干吧!就从河南开始!张集抬头看着自家挂着的四块匾额,“保国卫民”、“功臣之家”、“国家柱石”、“英雄母亲”。

    他脸上带着笑意,旁人以为他是高兴自己为家里争取到这样的荣誉。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笑的不是自己取得这些荣誉。

    而是高兴自己有机会把自己最厌恶的东西统统从这个世界上清除掉。

    哪怕这条路需要乘风破浪,需要披荆斩棘。

    而从北京被李锐派来的摄影干事则用照相机镜头忠实的将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英雄母亲在国家柱石之上,张氏族人灰头土脸的溜走,张桂芝的热泪盈眶,张集看着牌匾的出神,一切都被记录下来。

    一切的喧嚣都会散去,当太阳西沉时,张家的豆腐店终于归于平静。今天张家的晚宴很丰盛,有张集从北京买了带回来的罐头,还有张全茂下午去买的鸡。

    张全茂还难得的舍得花钱去乡里最好的酒铺,沽了半瓶老酒,推杯换盏之际,张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小集你回来了就好,这豆腐店我是干不动了。以后就交给你了。"二两老酒下肚,张全茂已经脸色红润。

    金梅在旁推了推老伴:“你瞎说个啥。小集刚刚不是说了吗,国家给他安排了工作。还是个干部吧,谁还给你磨豆腐啊!”张全茂拍了拍脑袋:“哎呀,糊涂了糊涂了,要当干部了,卖什么豆腐啊。小集,给你当个多大的官啊。"张集泯了一口老酒道:“具体职位还没安排。不过已经在县里挂了档案了,国家给我挂了一个一级调研员的职级。"张桂芝好奇:“调研员是个多大的官?“娘,调研员不是官,是一个级别。就像是部队里,营长是职位,营长一般是少校或中校。

    但是中校和少校不一定是营长。就拿县长来说吧,县长职级是二级调研员。他的职级是二级调研员,职位是县长。这是分开的。”张集解释道。

    但是张家人还是听不懂,喝得微醺的张全茂拍着脑袋:"我孙现在当县长了!""不是县长。”张集哭笑不得。

    还是张桂芝清醒点,她想了半天才弄清楚儿子说得是什么意思。

    她继续问道:“那你这职级有啥用啊?你之后干啥啊?”“我来之前组织上已经安排好了。让我跟在焦裕禄同志身边学习工作。他是区长兼区委书记。相当于一个大乡的乡长吧。”张集道。

    “哦。你是要学学,我就说你不能一上来就当领导。你怎么管人都不会呢。”

    张全茂又滋了一口老酒,张集继续道:“关于职级吧,主要是来分待遇的。我现在是一级调研员嘛,我的薪资待遇就是按照一级调研员的方向走。”

    “哎呀!那你不是挣的比县长还多?你不是说县长才二级调研员吗?"正在吃罐头的金梅猛地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我们孙是有出息了!"张集想要解释一下,县长除了二级调研员的待遇外,还有职位基本工资之类的。

    但是想了想,和家里人解释这些太麻烦了,也就懒得开口。张桂芝道:“你现在出息了,娘就开心了。以后你就在那个焦裕禄书记身边好好学怎么做事。以后做一个评书里说的青天大老爷知道吗?”安排张集去焦裕禄身边做事,这是组织上经过精心研究决定的。

    一是李锐希望张集先从他周边开始破局,为之后的扫除封建毒瘤打开局面。

    二是因为张集这人组织上研究过,能力本事都有,但是心气和性格问题很大。

    简单来说就是他要是走上歪路,那他造成的破坏比去年抓获的张子善、刘青山还要厉害。

    所以李锐提议,让张集去焦裕禄身边打磨打磨。焦裕禄是个很好的领路人,有他在能保证张集不走歪路。

    而且尉氏县那边也确实缺少人手,张集这边把酒杯放下,看着家里人道:“其实我想把家里这豆腐店的生意关了。我之前问了县里的同志,人说我去工作了,一个月薪水能拿到差不多一百块。

    这笔钱足够我养活咱们一家了,这豆腐店还是别开了。这话说得张家人陷入了沉默,"这店是我们张家人三代人的心血啊。"金梅有些不舍。

    张集摇头:"在这乡里,没有什么不舍的心血了。县里给我安排了住处,是个两居室的楼房,我们一家四口住进去都够了。”

    张家人停下了筷子,过了好一会儿张全茂一口气把杯子里的酒都喝干了,然后说道:"小集说地没错。

    这乡里是没什么可留恋的。咱们走,都走!小集能赚钱养活咱们一家,咱不在这受气了。

    老太婆,你不是天天说做豆腐累吗?从今往后咱们不做豆腐了!"张集连连点头:"嗯!姥,咱以后不做豆腐了。你就在家养着,以后我结婚生孩子了,你在逗弄曾孙。”

    金梅被这么一说,忍不住开始畅想以后的生活,她捂着嘴笑道:"那敢情好,小集你早点娶媳妇吧!"张桂芝吃了口鸡肉后问道:“小集,你是去商丘下面那个县做事啊?”“不是商丘。”张集摇头。

    “不是商丘?那是那啊?”"是开封。开封市下尉氏县大营区。”张集一字一句道张。

    桂芝的碗掉落在地上,瞬间摔碎。张全茂和金梅也是呆呆的看着张集。

    因为张家最大的仇人就在尉氏县就在大营区,人还活的好好的,“小集你……”

    张全茂惊愕的站起来:“你要干什么?”张集低下头:“我要报仇。"“你……你别胡来!”张桂芝觉得自己呼吸不过来了! "娘,我不会胡来。

    我以后是新中国的干部,我也不能胡来。我这次不是报私仇,而是要给天下和你我一样的人讨一个公道!”张集抬起头,眼神里只有坚毅。

    张家氏族在开大会,就在张氏祠堂里,“这张集,当真是没大没小!这光宗耀祖的牌子不挂在祠堂,挂在他个人家算怎么一回事?!”有族老拄着拐杖气愤的不断戳地。

    “人家现在是大英雄了。你还能怎么样?”另一名族老慢条斯理的喝着茶。

    “我去县里打听了,听说那个张集现在级别和县长一样了,甚至比县长还高一级叻!”一名搞不清楚调研员职级和县长职位区别的族老如此说道。

    “这……这就成县长了?”拄着拐杖的族老愕然。

    “都是你们平时也不知道帮衬一下张全茂家!现在人家上进了,没招了吧!"“说得你好像平时多帮衬他一样?"“至少我没和你一样,你婆娘天天在背后骂张桂芝破鞋谁不知道!现在张集成了和县长一样的大人物,你等着被穿小鞋吧!”“好了,都静静!”张氏族长忍不住拍桌:“张集的事情是我们一族做得有些不对。但是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机会。”

    “你看他姓张,那就这样。把他收入族谱,记录为我张氏族人。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总不能做个孤魂野鬼吧?难不成张集还能去认他的野爹?”张氏族长这话说的一众人等纷纷点头,觉得族长说得很有道理。

    这群人大概就是毛主席所说的,生活在一千年前的那群人。张氏族长继续道:“让他并入族谱,以后享祠堂香火。甚至大方一点,把他妈也再次并入嘛。这样让他把牌匾挂过来不就行了?少年人不就是图一个面子吗?好,面子我们给他了!"“嗯!还是族长有办法!”“高,实在是高!”“对对对,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能屈能伸嘛。",就在一群人觉得大势已定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跑了进来,同时大喊道:"不好了!张集……张集一家坐着大车搬家走了!”祠堂内一众人等都惊的站起来了。

    张氏族长抓着年轻人的衣领质问道:"都走了?牌匾呢?"“也……也拉走了!张氏族长和这群族老就像是丢了魂似的,半天没了动静。坐在大车的后斗,张集看着越来越远的孙福集乡,他心中没有任何留恋。

    只是他告诉自己:这里我还会回来的,再次回来的时候,我将扫清这儿的一切牛鬼蛇神!而现在张集的目的地是开封市尉氏县,他要去大营区找他的顶头上司焦裕禄报道。

    说到报道这件事,那么在好几百公里之外的北京城郊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也有一批新生前来报道,,?这新生的身份因为有些不一般。

    所以功德林内的所有国军战俘全都来了,仰首期盼着他们的到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