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四百零九章 虚拟现实

第四百零九章 虚拟现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诶,这个地方管道有点窄啊。"不行不行,这里会碰到头,要修改要修改。`"这样的气密门设计感觉还是不够,安全级别还是加高来。

    当毛主席和周总理悄悄来到破晓基地时,他们发现基地里除了一部分技术员还在电脑面前工作之外,很多科学家都找不到了,后来问了一个技术员,那个技术员才把他们指引到了后面的一个大空地上,这个空地挺有意思的,地上用白色的胶带贴了许多线条出来。

    而几个头戴vr设备的科学家正在这些线条框框内走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指指点点,嘴巴里说这些什么。在一旁还有很多围观的科学家,以及负责记录的技术员。

    毛主席和周总理站在远处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毛主席才说道:"诶,周总理啊。

    你说那些白框框是不是房子的墙壁啊?"周总理看着那些科学家做的事情,他点点头:“应该是,感觉他们都是在白框框里面走。你看,他们拐弯转身都是在白色框框里的。

    而且在框框里不出来,还会在画了白色虚线的地方等,就像是等开门一样。"毛主席也观察了一会儿,确实是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

    他转头问旁边带路的技术员:"你们的李主任呢?"“李主任在哪呢,毛主席你看,就在那。”

    顺着技术员手指的方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在空地的角落发现了李锐的人影。

    他现在正和一大堆电脑仪器待在一起,一条条粗大的电线从远处拉来,给这些设备供电。

    一台足足有七十寸的大液晶电视正在输出画面,包括钱学森、陆光达、陆光达在内的科学家们都围在电视旁边。

    对着电视上的画面指指点点。毛主席和周总理看着稀奇。“周总理,走,我们也去看看西洋景。看看我们的李锐主任又给我们整出了什么新花样。”

    毛主席哈哈一笑,一步当先。

    空地上,李锐正看着电脑上的硬件占用率心惊,这些电脑外接的冷却设备的风扇已经转的飞起,声音刺耳的就像是微型航发要起飞一样。

    而钱学森等大佬们对于正在高温警报边缘的电脑设备发出的巨大噪声一点都不在意。

    他们聚在电视屏幕前指指点点。"这个部分感觉还要修改细化一下。画设计图的时候没感觉,放在实地上感觉供电有冲突。"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部分的涡扇叶在仿真的时候算出来的压力值不够,要不要在修改一下?“增加叶片的数量是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但是怕材料吃不住,也怕加工不出来。能不能修改叶片的曲线角度来增加?""好,我记下来试一试。

    “可以先做一个微型的,我们实际测算后在进行优化。""这地方的供电太乱了。图纸上清清楚楚,但是放在实地一看还是不行。

    到时候要是检修的话能要了工人师傅的老命。"“嗯,这里改掉去。不要集中在一起。李锐对于这些大科学家们聊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懂,他现在唯一懂的就是电脑,在这他的工作就是网管,带着几个技术员确定这些设备别烧了。

    这可是网咖里配的最贵的设备了。而这群科学家们正在干嘛呢?正在做原子弹!准确来说,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干的事情是将前期画原子弹相关生产厂房和各种高设备的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后,制作成可以vr体验的一整套虚拟现实系统。

    空地上的那些白线就是墙壁,虚线就是门或者是窗。

    这些全部对应着电脑内已经建好的模型。

    当然网咖的电脑设备不能支持整个虚拟现实系统。

    而这群科学家们设计的厂房车间和各种设备数量极多,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塞入了物理仿真系统。

    即便是服务器级别的电脑设备想要带起这些仿真。

    尤其是在vr里显示出来,这些电脑设备都有巨大的压力。

    所以这些设计和虚拟现实都是进行分段分片的模拟。

    不然一口气全部塞进去的话现在这些设备早就全炸了,后世科技发展的这些虚拟现实和仿真软件与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在一起,当真是无比强大的生产力。

    即便是李锐他们已经购买了最早期型号的原子弹资料。

    但是设计图和实际生产依旧是有巨大差距的。

    就像是现在这样,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设备和车间,在图纸上看起来都很好。

    但是一维建模放到现实里,让人带vr设备进去逛一圈后就会发现,里面还有很多问题。

    就比如说供电线路的配置,在图纸上可以画的仅仅有条,而且一目了然。

    但是放到虚拟现实里一看,密密麻麻的电线在一起。哪怕是排布的很好,但看的依旧脑壳疼。

    这还是用三维建模建出来的极其规整的电线线路,在等到实际施工了,那些电线鬼知道能乱成什么样。

    还有其他各种设备和车间的问题,在虚拟现实里加入物理仿真系统,可以尽可能直观的看到问题所在,在设计阶段尽可能的排除掉可能出现的问题,总比在实际生产中发生了问题,然后在整改的代价小多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在相关的车间正式投入建设,设备进入生产之前,这些科学家们尽可能排除问题减少损失。

    “各位,各位先停一下吧。”李锐揉搓着眉头走到讨论的很热烈的科学家们面前:"先休息三十分钟吧各位。""李主任,现在还早啊。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呢,我们工作还没完呢。”

    钱学森看了看表,才早上十点。

    陆光达也说道:"对啊,李主任你好好看设备吧,我们会还没开完呢。"李锐无奈的摊开手:"你们是不用休息,但是电脑撑不住了。

    冷却系统快要压不住了,我要换冷却液降温了。在开下去,这大几十万的设备就要报销了。"赶紧关了,赶紧关了!"陆光达第一个跳出来:"快快快,关了冷却!"刚还热情讨论,并且对李锐要他们休息而不满的科学家们,现在一个个的急得跳脚,让技术员赶快把数据保存一下。

    然后把所有设备全部关机休息,这可是花了后世钱币足足大几十万的设备,后世钱币的价值可比现在这年代的美元和卢布还有价值。

    没有后世的钱可买不到各种超越时代的物品。

    就像是这个电脑设备,要是没有它,自己等人哪有这么快的设计出各种设备和厂房。

    而且在仿真系统里,自己等人拥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这可是现实里无可比拟的优势。

    可不敢让设备坏了。一说设备可能坏,这群科学家比李锐还急。会议和讨论直接停了,一群人围着设备。"哎,真烫啊。"是不能开了,先凉快会儿吧。

    “这机器和人一样,用久了也会发烧啊。"得,现在不用搞了,一下子空下来了。李锐也说了,最少空半小时散热。

    也就是空闲下来,众人才发现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的一切。

    “诶,毛主席、周总理,你们时候来的?”李锐快步迎了上去。来了有一会儿了。站在这听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毛主席笑呵呵的说着。

    周总理慢慢踱步走到那台大电视前转了两圈,然后围着电脑设备转了两圈才说道:"这东西是真的神奇啊。

    你们不用真的盖房子就把房子结构摸透了,不用真的把设备做出来,已经知道设备的性能了。'一众科学家们对视着笑了笑。

    钱学森开口道:“电脑上的物理仿真是一个有着巨大作用的东西。目前我们已经在电脑上进行了许多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制造了很多原本我们根本不敢想的东西出来。”

    说到这里在场的科学家们都一脸幸福的模样。

    受限于现如今中国的物质能力,很多科学研究以及设备生产是很难投入实地的。

    虽然说李锐已经想尽办法帮新中国捞钱了但是在基础科学上中国亏欠的太多了,各个学科需要的资金太多。

    现在虽然说因为李锐搞出来的各种商品正在疯狂的全世界捞钱,情况已经比历史上好太多了,但是依旧不够。

    自从明末之后,中国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就几乎陷入停滞。

    当英国人已经在印度修建了几万公里的铁路时,北京的慈福老佛爷也修了铁路。

    一条在园子里用马拉着火车车厢跑的铁路。

    中国欠债实在是太多了,要还的债也太多了。

    网咖开了很多挂了告诉了科学家们答案。

    但是有的路还是要亲自走一通才行。

    所以电脑上的各种仿真软件就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巨大助力。

    毕竟仿真不要钱,不占据资源就像是钱学森,他有很多关于空气动力学的构想。

    现在都可以通过物理仿真得出一个初级结果。

    然后在利用3d打印和数控加工制作微型模型,在自己制作的函道风洞里做实验。

    这样一波下来的出的实验结论不能说和后世那种专业的风洞实验相比。

    但是却并不比现在美国的实验结果差。

    关键是这么惊还很省钱。

    所以钱学森才能很快的搞定初代短程导弹的设计和小规模制造。

    除了钱学森之外,在场的很多科学家都在这方面得利了。

    刚好毛主席和周总理来了,现在电脑设备又要休息,他们就干脆把自己的工作成果都汇报一遍。

    因为原子弹项目牵扯的可不仅仅是原子弹一个东西,里面还牵扯到气象、材料、观测设备、电子电路、矿业、化工等等。

    一个原子弹的先期研发,带动了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全部跟进。在网咖开挂的情况下,相关产业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毛主席听了汇报后高兴的连连点头:“好啊!好!这些技术也不能仅仅是局限于基地里。有的技术该下放到工厂提高产能,那就放下去。

    这些都是我们以后的优势啊,周总理也兴奋的点头:“大家伙做的不错嘛,今天来我是要告诉大家两个消息的,一个好消息,一个不那么好的消息。"“好消息呢,是在朝鲜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过两天报纸上就会有详细的报道了。在场的众人还来不及兴奋呢,周总理又说道:"不好的消息呢我也要说。

    美国佬在朝鲜输急眼了。说要对我们丢原子弹!"这话一出,在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们都哑然,“狗日的美国鬼子,他们要是敢对中国丢原子弹,老子和他们拼了!""原子弹要是丢到中国人的头上,那要死多少人啊?""妈的,美国佬做事太绝了!常规战争打不赢这场不义之战,就想着来这个。我草xxxxx!”很多平时文质彬彬的科学家和技术员现在都是满口脏话,一口一句问候美国人的母亲,钱学森想起他来中国的船上,赵忠饶问他回中国也要研究原子弹和导弹吗?他回答道:"手上没剑,和有剑不用是俩码事。

    要是有一天美国人的核导弹落在中国人的头上,我回后悔一辈子。"现如今,情形似乎就到了最坏的那种地步。" 这个时空的朝鲜战场和历史上差别太大了。

    钱学森不敢赌美国佬会不会还能和历史上一样忍住。

    因为在美国待了那么长时间钱学森很清楚美国佬的性格,他们就是一群没有赌品的烂赌鬼,世界就是他们的牌桌。

    如果他们能一直赢那就还好。但是万一他们输了,他们就会和曾经美国西部那些无法无天的烂牛仔一样,直接翻桌开枪把其他赌客打死,然后把钱全部收走。

    这就是美国人的规矩,他们只能赢不能输。所以听到周总理所说的话,钱学森眼中多了一丝阴霾。

    他看了看陆光达,陆光达点点头。在众人发泄对美国人不满的时候,陆光达对李锐耳语了几句,李锐点点头:"我同意。

    虽然还么定型但实验性也可以给毛主席和周总理看看吧。"他们的行为没有瞒着毛主席和周总理,毛主席打趣道:"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啊?"李锐哈哈一笑:"毛主席,没说悄悄话。

    就是有些东西给您和周总理看看。原本是打算先上报聂荣臻元帅的,不过您俩来了,不如先看看。"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视一眼,两人都来了兴趣。"好哇,看看你们又给我们整了一些什么新花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