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我攻略最为致命

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我攻略最为致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家元旦快乐

    赫鲁晓夫带来的消息多少有些令人震撼。

    不管是华人科学家在美国曾经组建过红色谍报网,还是英美准备在欧洲搞焦土抗战,这两个消息都需要消化消化才能吸收。

    这两个消息都过于离谱了,旁人一听多半都是不回信的。但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不管多离谱的事情都会发生的年代。

    因为过于离谱,所以这件事很可能就是真的。

    在这个年头,正常的事情才是不可思议的,离谱的事情才是常态。

    因为赫鲁晓夫带来的消息过于离奇,斯大林把贝利亚招来。作为卢比扬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贝利亚有资格知道这些。

    “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知道中国在美国有这样庞大的谍网?”贝利亚来了之后就劈头盖脸的问道。

    要知道,现在全球谍报机构,最厉害的还是苏联。从欧洲到美洲,义务为苏联传递消息的人数不胜数。上到高官教授,下到贩夫走卒。

    尤其是苏联陆地接壤的欧洲,简直就是个筛子。北约的消息总是克里姆林宫比唐宁街更先一步收到。

    所以贝利亚对于中国能在美国无声无息的建立谍网,并且卢比扬卡完全不知情,他多少是有些不信的。

    但是对于贝利亚的质疑,赫鲁晓夫直接说道:“你没有发现是你卢比扬卡的问题,你问我干什么!难道你觉得中国人会原原本本的将他们怎么在美国建立谍网,有多少暗桩,怎么传递消息都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吗?我又不是他们的爸爸!”

    “人家最多是委婉的透露一点点信息出来,剩下的部分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结合情报资料作出的合理推测。如果你为了中国在美国建立谍网,而卢比扬卡不知情而感到诧异。我建议你最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问我这样一个没有插手你工作事务的局外人!”

    这话说的把贝利亚呛的一口气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赫鲁晓夫说的还真TM有道理,你没发现人家在美国建立谍网只能证明是你工作有问题。难道你还指望中国人原原本本的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你?想啥呢。

    就算是兄弟国家,人家也不可能把这些机密告诉你的。现在隐隐约约的透露出冰山一角,这还是因为他们尊重苏联老大哥,要不然这一角都不会给你看的。

    赫鲁晓夫把这些话都说了,话说到这份上还有啥可辩驳的?贝利亚除了回去开会反省工作失误之外,他还能做啥?

    高明的谎言是说实话。

    就像是赫鲁晓夫觉得中国在美国建立谍网一样。实际上他在北京和总理他们会谈的时候,中方一句关于在美国建立谍网的话都没说。

    仅仅只是透露一些美国的消息给赫鲁晓夫,关于中国建立谍网这种事,完全是赫鲁晓夫脑补的。

    而自我脑补最为致命,因为脑补可以将一切不合理的地方都找到合适的借口来圆。

    赫鲁晓夫之所以会这么脑补,还是因为中国丢过来的各种消息。美国在五十年代不做人的事情太多了,后世网络随便翻翻都能翻到他们的解密文件。

    这些资料太详细了,甚至具体到某些事件的某些人的姓名或者某些组织的代号。这些资料看着就不像是作假的。

    所以赫鲁晓夫把那些资料交给了贝利亚:“你可以去查查这些资料的真伪。你就可以确定中国是不是至少曾经在美国建立过谍报组织。”

    甚至在简单看过资料后,斯大林都开始找台阶:“也许曾经的华裔科学家们确实收集过各种资料。但是他们也许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间谍。毕竟之前中国内战,国军和共军谁赢谁输还不好说。也许那时那些华裔科学家还没确定他们的效忠对象。所以他们仅仅只是收集情报,但是不传递情报。”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美国人和我们都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而现在美国和中国在朝鲜打仗,美国人还对他们搞核讹诈。所以里面有些科学家将他们搜集的资料全都拿了出来。互相之间对一下,就成为了这些资料。”

    “要知道,那些愿意回中国的华裔科学家们还是很团结很爱国的。”

    斯大林说的这些让贝利亚连连点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赫鲁晓夫喝了半杯安抚水后说道:“斯大林同志,这些细节可以让贝利亚同志去研究。关于英美要在欧洲埋核地雷才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啊!”

    斯大林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伏特加,喝了大半后他沉默的开始在房间内来回走。皮鞋踩的木地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件事不该我们来解决。”斯大林停下脚步。

    “嗯?!”

    “什么?”

    赫鲁晓夫和贝利亚同时看向他。

    斯大林缓缓说道:“这件事受苦的是欧洲人民。西欧的战争应该由西欧人民自己结束!”

    “贝利亚,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想办法让欧洲人民知道自己面临的临处境,还有他们每天都踩在核弹上工作生活。”

    贝利亚点点头:“明白了!”

    “赫鲁晓夫同志,你前往中国还有别的什么收获吗?”斯大林目光看了过来。

    赫鲁晓夫开始滔滔不绝的说道:“不少。”

    “虽然中国人没说,但是我个人推测,之前中国人给我们看的那些核武器资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他们从美国窃取的。或者说是那些华人科学家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就有想法。但是故意藏拙,回到中国以后在搞的。”

    “目前中国将这些信息透露给我们,也是因为美国人对他们的核讹诈太狠的。朝鲜半岛几次和谈都不顺利。美国仗着有原子弹对中朝两国肆无忌惮的敲诈,开出来的和谈条件根本不可能谈拢。”

    “所以中国希望拥核,可以反制美国。”

    赫鲁晓夫说到这里,斯大林插话道:“中国人是这么给你承诺的?”

    “嗯。我和毛见面了,聊了差不多五个小时。他承诺,中国的原子弹不会作为主动式武器。甚至……”

    “甚至什么?”

    “甚至他们可以和我们签订协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中苏核武器和平条约,并且毛承诺,中国绝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核武器在中国只会作为反制武器使用。只有当中国遭受核攻击时,中国才会使用核武器反击。”

    赫鲁晓夫说的这些是主席在北京和他说的。这些话不管苏联人信不信,反正态度是做足了。

    我们有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苏联,在这方面我们签订协议都可以。

    这些承诺看似是一种让步,但实际上也是主席在侧面告诉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中国拥核的决心是不会变的。不管苏联支持不支持,我们都会拥核。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准备好了这些对苏联的政策。

    毛的态度没有超出斯大林的预料。他早就猜到主席一定会让中国拥核。不过北京传达出来的态度是友好的,给足了面子。

    “甚至中国方面表示,如果苏联需要,他们可以分享原子弹武器化和实战化的研究成果。包括核鱼雷、核地雷,原子弹小型化等等。”

    赫鲁晓夫这话说完贝利亚眼睛不自然的瞪大:“真的?怎么可能?!中国人怎么可能舍得分享这些技术?”

    斯大林看向贝利亚:“这些技术如果是我们的科学团队研究需要多久才能突破。”

    贝利亚想了想:“好几年。”

    “具体是几年?”

    “也许是三年。”

    “那我算五年。”斯大林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精神舒缓水(伏特加),也给赫鲁晓夫核贝利亚每人来了一个满杯。

    “五年的时间……太长了!我们比美国人在原子弹研究上原本就晚了四五年。一步晚,步步晚。”

    “赫鲁晓夫,中国人有什么条件?”

    “中国人希望我们能支持他们关键的核原料和原子弹的核心生产设备,并且希望获得一笔无息贷款,用以开采矿山建设水电站。”赫鲁晓夫一口气把伏特加喝完后说道:“这笔贷款他们会分十年还清。”

    这样一笔交易值得还是不值得?斯大林需要思考,贝利亚也在思考。

    两人似乎心有灵犀的对视一眼。

    “贝利亚,组织专家团队对中国的技术资料价值进行评估。”

    “赫鲁晓夫,你再去一趟北京和中国中央好好谈谈。我要毛白字黑字的保证,如果美国人的核武器落在苏联的领土,中国有义务也有责任对美国及其盟友展开核攻击!”

    斯大林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

    “另外,我要亲自和朱可夫谈一谈,我们对欧洲的战略和对亚洲的战略需要调整了。我们向西向北,让中国人向东向南。”

    贝利亚闻言点头:“好!”

    斯大林把剩下的伏特加喝掉,然后喊道:“赫鲁晓夫,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Zzzzzz——

    因为喝了好几被精神抚慰水(红牌伏特加),再加上连日的操劳,赫鲁晓夫已经沉沉的在斯大林办公室的椅子上睡着了。

    “我去叫醒他。”贝利亚道。

    “算了,让他睡吧。你去忙吧,我也要工作了。”斯大林制止道。并且从衣架上拿出一件自己的皮衣盖在赫鲁晓夫身上。

    贝利亚点点头,转身出门,关门的时候声音特别轻。

    斯大林坐到办公桌前拿出文件准备看……

    赫鲁晓夫:Zzzzz——呼噜噜噜——

    斯大林放下文件看着睡得正香的赫鲁晓夫,斯大林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文件。

    赫鲁晓夫:呼噜噜噜——呜~吃~吃不下了——

    斯大林把文件丢到一边,他盯着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呼噜噜噜——不~不吃肥肉——

    赫鲁晓夫:呼噜噜噜——来~干杯——呼噜噜噜——

    赫鲁晓夫:啊啊啊——呼噜噜噜——

    斯大林感觉书桌上的台灯都在震颤。

    他终于忍不住了。

    碰!

    一巴掌拍在书桌上。巨大的声音吓得赫鲁晓夫跳了起来:“谁把酒瓶摔了!”他还没清醒呢。

    斯大林看着他,一字一顿道:“赫鲁晓夫同志,还是请你回家睡觉吧。”

    “哦,不……不好意思。”赫鲁晓夫挠挠头准备走。

    “等等。”斯大林叫住他。

    “还有什么事吗,斯大林同志。”赫鲁晓夫睡眼惺忪。

    斯大林指了指他身上的衣服:“把我的皮衣放下再走。我就这么一件好看的皮衣了。”

    赫鲁晓夫这时才完全清醒,他忙不迭失的把皮衣给挂起来,然后才告辞。

    等到赫鲁晓夫走了,斯大林才摇摇头,终于安静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