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五百零五章 各有盘算

第五百零五章 各有盘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保护费?”总理用询问的语气说道:“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保护费吗?”

    “如果您想的是旧上海青帮对外滩码头工人和淮海路店铺收的那种保护费的话,那么您没想错。”李锐眉头一扬。

    是的,赫鲁晓夫拿出来的条件差不多是这样的。

    其实斯大林也不是很想要吐出一些领土来。所以当得知朝鲜和中国的交易后,他从最开始的生气过后,就想到了要不要干脆顺水推舟。

    中国需要一个东北出海口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是知道的,正面面对日本嘛。以后日本搞革命能不能成不好说,但至少是能给美国搞出很多麻烦。

    从这个方向上来说,给中国一个出海口是合理的。斯大林也有这个魄力让出一块土地。但是有魄力是一回事,给的舒服还是不舒服是另一回事。

    尤其这件事还可能会让自己背上骂名。斯大林是有魄力,也愿意承担骂名。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其他想法,人都是复杂的。

    当得知朝鲜方面是愿意主动以交换领土的方式和中国进行交易后。斯大林之前的想法就推翻了,中国要一个出海口,那未必需要苏联给啊!朝鲜给也一样嘛!

    这样苏联既不需要出土地,同时也能让中国完成战略意图,同时威胁到美国在东北亚的控制力。

    既然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好事,那么就这么干吧!

    所以斯大林以苏联中央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给苏联代表团。让他们尽快推动这件事。并且最好是借着这件事将技术费用给降下来。苏联既然不出土地了,那么就想办法让技术包便宜下来吧。

    不过赫鲁晓夫和代表团内的成员开会后,他们非常聪明的想到了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事情攫取更多的好处呢?

    因为之前谈判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所以他们想要搞出一些超过苏联中央指标的东西来。这算是将功折罪,也算是庆贺邀功。

    拍板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赫鲁晓夫,而历史上的他不止一次做出类似“大聪明”的决定。

    这所谓的保护费就是如此。当然,它的书面用语并不是保护费。而是【鉴于中朝缺乏海军保护海港安全,苏联红军可以提供适当海上保护与部分航道保护等。中朝只需要承担部分苏联海军的维护保养费用……】

    “东北亚问题彻底绕开苏联是不现实的。”总理听完李锐的汇报后说着:“正如赫鲁晓夫所说,我们连保护港口的能力都有所缺乏。苏联人是可以在这方面拿捏住我们的。”

    李锐微微皱眉:“那我们就这样被苏联人拿捏着?”

    总理看着李锐微微有些不服气的样子,他指着李锐道:“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有时候可以和平以待。但有的时候是需要一方低头的。很显然啊,赫鲁晓夫同志是要我们中国对他们低一下头啊。”

    李锐道:“面子上的低头其实不是不行,但是真的同意赫鲁晓夫的这个条件。先不说我们要承担多少红海军在远东的维护费用,钱都是其次的。关键是苏联以后不就有了“以保护方的名义”插手中朝港口的权利了吗?这条绳子勒在脖子上太难受了。”

    和总理待了这么多天,总理算是手把手教李锐。李锐很明白政治有的时候就是利益交换。如果说苏联只是单纯的要一笔钱,那么即便是不满,但也是可以同意的。

    但是政治上最怕的就是落人以柄。

    外东北为什么要不回来啊?还不是当年沙俄精明的很,和满清政府签订的是自愿割让协议。中国除了能抓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柄之外,抓不住外东北任何在法理上的把柄了。

    总理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带着李锐很快去找到了主席。

    主席亲自听了李锐的汇报之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赫鲁晓夫落到纸面上了吗?”

    李锐想了想,摇摇头:“他是写了一张纸给我。但是只许我看,连翻译都不许看,更加不许我带出来。”

    主席走出办公室,在外面的连廊里踱步,今晚月色不错,照的花园里的积雪白莹莹的一片。就像是一整块无暇白玉嵌在四合院内一样。

    走了好一会儿,主席突然站定,他看着院内的白雪道:“赫鲁晓夫怕是心虚,所以不敢把这件事落在纸面上。找李锐私下谈,其实代表着他的心虚。如果这个方案是苏联中央研究出来的,大可以让斯大林发公文过来,直接落到文件上。”

    “既然没有公文而是在私下谈,那就很明显了。不管这是赫鲁晓夫的私人决定,还是斯大林的决议,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件事有违基本道德。所以他们才想要通过李锐来私下传话逼迫我们自己主动提出来这个条件!”

    “这件事无论我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只要主动提出来了,我们就怕是会落人口舌。所以要问我的个人建议,我建议不要理会。李锐你就当从来没听过这件事,代表团谈判该怎么谈就怎么谈。”

    “另外一方面加速推进和朝鲜方面的谈判,同时趁着美军如今军心不稳,让志愿军在前线在打两场战术性的胜仗。以此来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同时给苏联一定压力。”

    “李锐,你明天开始就不要跟团谈判了。”

    “好。”李锐点点头。

    “战俘营的联欢晚会不是做要好了吗?趁着机会发出去。同时也要给欧洲制造一定压力。要让斯大林清楚的看到,他到底是要在这种事情上和我们来回扯皮,还是把重心放在欧洲。”

    主席很快做出了决断,总理和李锐都点头赞同主席的决议。

    所以在会议的第二天,赫鲁晓夫惊讶的发现李锐没有参加会议。他皱着眉头问总理:“周,你们的李部长呢?”

    “哦,感谢赫鲁晓夫同志对我们李锐同志的关心。最近可能是烤鸭吃多了,昨天晚上突然肚子不行了,去医院检查说是急性肠胃炎。现在正在接受治疗呢。”总理笑呵呵的回应道。

    “烤鸭吃多了?”赫鲁晓夫的光头上写满了不信,但他还是说道:“那李部长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他昨天回来的路上就不行了,去了医院都快拉脱水了。嗓子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啊。赫鲁晓夫同志这么关心李锐同志,不如一会儿散会了和我一起去探望探望他?”总理还是那副春风满面的样子。

    赫鲁晓夫却强笑道:“我看等会儿忙不忙,看看忙不忙。”他打了个哈哈。

    而接下来的谈判依旧进展不顺利,因为赫鲁晓夫自己人为的提高了一些对自己谈判的标准,导致谈判进展的非常缓慢。尤其是他还惦记着之前和李锐说得条件呢。

    他现在有些忐忑,自己能不能超额的完成斯大林和苏联交给自己的要求呢?

    有的时候人真的不能太过自作聪明。

    因为就在赫鲁晓夫和夫总理的谈判陷入僵局的同时。

    朝鲜也陷入一场震荡之中。

    原因很简单,乘船而来的日本兵终于踏上了朝鲜半岛。而就在他们抵达的第一天,胡琏和陈永清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和韩国伪军就炸开了锅。

    同时,距离日军下船地最近的一个韩国伪军排朝日军连续发射了三枚迫击炮弹。本来他们是带来了二十一发炮弹的,准备给日本兵来一次最隆重的二十一响。

    可惜才响了三下,这个伪军排就被抓起来了。

    李承晚、冈村宁次、胡琏,中、朝(南伪)、日三伙人坐在同一个会议室里,气氛说不出的压抑。

    因为这三伙人现在要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联合起来帮助美军打志愿军。

    其他人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胡琏只觉得难以言喻的荒谬。

    抗日打了八年,自己说不上是多么英勇多么厉害的抗日将领,石牌之战多少也有些夸大战功。但老子至少是货真价实杀了不少鬼子。

    今天却要和日本兵联合起来一起打志愿军……

    啧啧……

    也不知道是老子疯了,还是老头子疯了,亦或者是美国佬全疯了。

    胡琏想了半天,只有一个结论:大抵上是这个世界都疯了吧。

    李承晚这人虽然说堪称朝鲜半岛近百年来最大反动派。但是现在这位反动派的脸上表情也是很复杂,有羞辱,有愤怒,还有害怕。

    相对来说岗村宁次的表情就简单多了:志得意满!

    他只要坐在了这,就代表着他已经胜利了。

    而现在他们都在等待着最高司令阿尔蒙德的到来。三人都想要看看,往朝鲜半岛这一锅闷不熟的加生饭里再加三色豆,他美国佬是真的能吃下去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