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五百一十五章 现象级与没有活路了

第五百一十五章 现象级与没有活路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悠悠糖果店的店长江于民在国内培训了差不多半年。作为新中国最早毕业的一批大学生,江于民想要出国看看。

    主要是想要见见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当贸易部选拔中国商场干部的时候,江于民属于最早报名的那一批。

    让他当一个糖果店的店长,他虽然是服从组织安排吧,但是多少有一些不大看得上这个职位。

    因为总觉得这好像和家门口那些杂货店老板干的是一样的活儿。

    再说了,跑来东德卖国产糖果,能卖得动吗?人家的糖果好着呢!

    这还真不是江于民自轻自贱,毕竟他的人生前二十年是活在民国,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朝夕可改的。就说糖吧,1947年中华民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一千多万市担的糖。约合五十万吨。

    中国大量的真金白银换成了白糖,糖价价格一直居高不下。1951年开始,国内糖价才趋于平缓,从1949年最高位的一斤白糖约合两块新人民币的价格跌倒现在五毛钱一斤的价格。

    跳水了百分之七十五!

    就是因为基地里王鸣岐教授的呕心沥血和糖厂不断的轮班工作,把糖产量提起来了。

    但是如江于民这种在民国时期就有一定见识,而且知道外国糖业发达的人来说,中国仅仅满足最最基本(甚至不能说普遍满足)的糖产量。这个时候我们生产的糖,外国人真的能喜欢吗?

    即便是试吃了,大家都觉得好吃。但是心里没底就是没底。这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行的,只有真正的给人见到了实际的改变,大家伙才会真的觉得世道变了。

    而带着忐忑的心情,江于民和一众店员在中国商场的哟哟糖果店开张了。

    一开始很多德国老百姓看见了这么一个糖果店,他们是不太敢进来的。因为悠悠糖果店的装修很好看,使用了大量的粉紫色元素和丝绸缎带一样的装饰。

    再加上专业布光,和仿照后世精品糖果屋一比一复刻的陈设。让整个店充满着一种高档的感觉。

    而更加高档的则是店里还准备了一台黑胶唱机连接两个喇叭,一直在播放轻柔的音乐。有时是柴可夫斯基,有时是中国的红色乐队,有时则是一些德国老百姓说不来名字,但是却觉得很好听的曲子。

    不过他们可以听得出很多曲子都是来自中国的。因为有很多丝竹之声,这是欧洲音乐中很少听到的。

    这个店一看就很高级,而现在这个年代高级糖果是和贵画等号的。

    普通工薪阶级只能消费得起最便宜的硬糖,其他的都不考虑。高级糖果只有过节,尤其是万圣节和圣诞节会准备一点。

    江于民一看没生意不行啊,所以他按照开店前的培训手册的教导。他和店员们用托盘装着免费的糖果,请路过的路人们免费品尝。

    原本江于民对国产糖果能不能吸引外国顾客没什么信心。但是真的当他免费派糖果,并且东德的老百姓吃下后,他立刻发现自己还是太小心了。

    因为一名穿着呢子西装的东德老百姓吃了糖果后,他眼睛立刻瞪了起来,并且连连竖起大拇指:“好吃啊!”

    “好吃的话,您可以买一些回去带给您家人尝尝。”江于民立刻说道。

    那名德国顾客思考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道:“这个糖果贵吗?”

    刚过完圣诞节不久,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口袋都比较空。要是这种糖果一千克要卖五、六马克的话,那么自己还是别买了。

    江于民一听对方问价钱就立刻知道对方是潜在客户了,他马上说道:“不贵的,我们店里的糖果每五百克售价从七十芬尼(0.7马克)到一马克又五十芬尼。价格完全不贵的。”

    “那我刚刚吃的这种是多少钱?”

    “夹心软糖,一马克又十五芬尼可以买五百克。”

    德国顾客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多少钱?”

    “一马克又十五芬尼!”

    “太便宜了!给我来一千克的!”

    “好的,请跟我来。对了,我们的糖果有礼盒装和散装。如果是送人的话,我们推荐礼盒装,重量是一样的,我们只在收一个礼盒成本价。如果是自己吃,推荐买散装更合算哦。”江于民为店里拉到了第一个顾客。

    而这名东德顾客在听到江于民的介绍,并且看到了店里展示的极其漂亮的礼盒后,他忍不住叹道:“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开店?这样我在圣诞节可以节省下来好几十马克的礼物钱了!”

    就在江于民打开店里零的突破后,悠悠糖果店的生意一发不可收了起来。在免费试吃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顾客走进店内。尤其是在看到价钱后都惊呼太便宜了!

    如今在德国买糖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杂货店里那些装在糖罐里的糖。这种糖一般不按重量卖,而是按颗卖。一般几个芬尼一颗。

    这种糖果也没有包装,颜色花花绿绿的,样子看起来不同,其实吃起来味道差不多。你要买,就让店员用夹子给你夹几个。这种糖果也没包装,一般店员就直接拿旧报纸给你装着。你拿着吃,或者带回家吃。

    这是这个年代欧美国家最常见的一种糖果销售方式,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常消费的方式。

    另一种则是正儿八经的高级糖果店,里面卖费列罗、瑞士糖、怡口莲等等。没有散装,没有按颗卖,全是漂亮的礼盒。一盒便是几马克,贵的十几马克。这种糖果只有谈恋爱的时候男生送女生,或者过节送人礼物才会买。

    普通老百姓不会日常吃。虽然它们确实比街边杂货店糖罐子里的糖果好吃多了,但也太贵了。

    而悠悠糖果店卖的糖果走的是高端糖果的路线。常见口味,如咖啡糖、太妃糖、奶糖、紫皮糖、十二种口味水果硬糖全都有出售。

    售卖价格比杂货店的糖罐糖贵不少。但是比起高级糖果店的糖果则便宜太多了。

    这种东西甚至不需要太多宣传,因为有时候顾客的口碑会比广告传的更快。

    就像是牌佬鲍勃和威廉两人从人群里杀出来的时候,他们怀里各抱着一盒糖果。店里散装的糖果已经卖完了,只剩下偏贵的礼盒装糖果。

    但是这里的礼盒装糖果依旧比高级糖果店的糖果便宜许多。

    鲍勃和威廉都没有犹豫,直接一人拿了一盒结账。他们觉得里面的顾客都疯了,什么都买。

    在前台负责结账的江于民也快疯了。

    “这个是包装盒,里面是空的,没有糖!”他用最大的声音对着面前一名德国大妈吼着。因为他如果不吼,对面就根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周围的声音太嘈杂了!

    大妈也用吼的回应:“我知道!但是我喜欢这个包装!我可以装我自己做的小饼干!”

    真是见了鬼了,糖卖完了也就算了。他们怎么能连包装盒都抢光了?!

    中国商城是晚上八点半关门歇业。但是开业仅仅一天的悠悠糖果店却在下午四点就关门歇业了。

    “不好意思,各位请明天!请明天吧!”江于民和店员们拦着热情的柏林市民。

    “不好意思,今天真的什么都卖完了。明天,明天!明天我们一定会准备更充足的!”江于民对柏林顾客连连抱歉。

    “哎呀!我听了邻居说你们这里糖果好吃又便宜,我特别骑车十公里过来的呢。”一名大叔不满的嘟囔着。

    “真是的,你们要多备点货啊!我明天早上就过来,我女儿明天要出远门很长一段时间,我想给她多买点家乡的糖果。”一位大娘好像没有搞清楚,这个糖果并不是柏林生产的呢。

    “你们生产巧克力吗?和费列罗那样的。如果能生产,而且只有费列罗四分之一价格的话,我会万分感谢你们的。拜托了,请生产巧克力吧!”一名年轻的女生用力的拜托着。

    对此江于民只能一安抚。

    最后好不容易驱散了人群,江于民和七名店员管好店门,八个人好像瞬间虚脱了一样。全都瘫坐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江于民看着空荡荡的糖果店,早上的时候这里货架还是满的。而现在上面除了空气,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包装盒都卖完了!

    因为悠悠糖果店的包装盒漂亮精美,价格还比专门卖包装盒的店家便宜。很多人没买到糖果,本着不走空的理念,他们连包装盒也买了。

    一名女店员把带着的帽子摘下,披散一头秀发。明明是冬天,她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了,连头发都有些打结了。

    但是她毫不在乎,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在乎了。她坐在地上问江于民:“店长,今天咱们店里的生意太夸张了。你算了今天赚了多少钱吗?”

    听到这话,已经累瘫的江于民爬起来,走到收银台那儿算总账。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惊呼道:“八千三百二十二马克又七十五芬尼!这是把咱们准备卖一个星期的量,直接给卖光了啊!”何止啊,连礼盒都卖没了。

    “不行,赶紧联系国内,德国对糖果需求旺盛。需要更多的货源!”

    “还有同志们,我们今天一口气就给国家赚了八千多外汇啊!大家鼓起劲,现在大家歇一会儿。吃了晚饭大家还要去仓库备货。明天要多准备一点货了!”

    听到江于民的话,店员们一边觉得累,一边又觉得很高兴。真的只能说是痛并快乐着。

    有一名店员忍不住感叹道:“咱们国家现在是厉害了啊。这种糖果在德国这种老牌强国都卖的这么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咱们国家的老百姓也能和这些德国老百姓一样,能这样抢购这些糖果。”

    披散着头发的那位女生道:“会有一天的,咱们在这里卖的糖果越多,距离咱们国家老百姓大口吃糖的日子就越近。同志们走,咱们先去搬货,搬完在吃饭!”

    “好!”

    “走着!”

    江于民等人鼓起劲,甚至在一瞬间觉得都不累了。

    而悠悠糖果店生意的火爆才刚刚开始。人类对甜的追求远超想象,第二天中国商场还没开门,已经有柏林民众开始在门口排大队了。

    等到商场大门一开,很多人直奔糖果店而来。

    粮食对人类来说是刚需,糖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刚需。

    悠悠糖果店的生意持续火爆,并且口碑发酵越来越大。仅仅在柏林一个城市的一家店,就开始引动一种现象级的购物潮了。

    柏林本地很多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以糖罐糖果的价格买到怡口莲》。

    《中国糖果,廉价但不物次》。

    《工薪阶层可以享受的甜蜜》。

    现在这种现象级的购物风潮如果放在历史上的后世,那多半会冠以“网红店”的名头。

    只不过不悠悠糖果店的价格和网红店相差许多,并不宰客。

    而这正是柏林各大糖果店,和欧洲糖果商现在都在纳闷的一件事。

    中国人的糖果价格怎么能这么便宜?!他们的价格卖的几乎说可以没有利润了!

    好吧,他们有没有利润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他们这样卖,我们就要死了!

    西柏林十几家高级糖果店的日销售额呈现断崖式的下滑。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他们就要倒闭了!

    所以西柏林的几个欧洲大糖果商在德国的总代理不得不聚到了一起开会讨论,中国人是怎么把价格做到这个样子的。而且,再这么搞下去,他们还有没有活路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