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人

第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北约集团稿的这个西柏林电影节,搞到现在可以说是一滩稀碎啊。

    马龙·白兰度差不多等于死了。玛丽莲·梦露现在又是乱发言导致不恰当的言论在柏林甚至说是整个欧洲传播开。

    现在来西柏林最大咖位的三个明星就剩下奥黛丽·赫本可以当台柱子了。

    不得已,西柏林电影节大会的阵脚已经被打乱了。因为太多出乎他们预料的事情了。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在冷战的年代里,不正常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所以西柏林电影节大会把原本就打算留在最后的各种电影厂的命题小作文全都给一口气放了出来。

    这些电影基本上都包裹上了一层科幻或者是动作大片的皮。但是其内核依旧是反共或者是反苏或者是反中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现任的中国文化教育部部长李锐给好莱坞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这一批命题小作文里,居然有五部和李锐有关。

    当然这种有关并不是说他们直接把李锐给搬进电影里了。而是把李锐进行了化梗,比如说电影里最后的大反派是个姓李的中国人之类的。

    还有就是没写名字,但是把最后邪恶反派安排成邪恶帝国的文化精神管控部门的领导等等。

    还真别说,相比于之前好莱坞弄出来的其他电影,这些命题小作文电影拍得还挺像回事的。

    毕竟现在好莱坞电影已经有了工业化电影的雏形了。工业化电影至少能保证电影的下限。然后再有一个看上去似模似样的剧本。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太差了。

    所以好巢坞搞出来了这几部命题小作文还吸引了不少人。

    比如说有一部名叫《星际帝国》的电影。就描述一个以太空世界帝国为背景的故事。故事里有一个看上去非常祥和的字宙帝国。好像人人都活得很好。

    但实际上这些繁荣都是假象。都是由帝国宰相阿西?李采用一种名为精神控制器的仪器进行操控的。

    阿西?李长得尖酸刻薄,但是有明显的亚洲人特征。

    他每天设定好民众们要干什么。民众每天都要定期服用帝国的药物,以确保被控制。而主角是一个白人小伙,因为某些原因某天没有定时服用那个被帝国称呼为【美好药物】的控制药。

    随后便发现了世界的真相。

    原来那些看似美好的表象下,其实是一具具如同行尸走肉一样的躯壳。

    然后便是好莱坞的常规套路了,主角开始反抗,然后被通缉,接着收集伙伴,经历各种艰难历险。最终打败邪恶的阿西?李,毁灭掉精神控制器。

    整个电影充满了西部牛仔英雄式的精神。而且其中影射苏联和中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桥段极多。

    比如说这个帝国一切都凭票购买(注:中国现在还未进入票证时代,苏联已经施行票证制度一段时间了)。

    还比如,里面有学校里学生读完书后会被强制分配工作,不管这个工作他们喜不喜欢。这其实就是对苏联安排工作制度的讽刺性夸大等等。

    还有许多类似的桥段,基本上都是在讽刺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不自由等等。

    更不用说那个充满着刻板偏见的阿西·李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在映射谁。

    还有一个名为《千年世家》的电影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桥段。不过是把背景从太空帝国,换成了古老中国罢了。依旧是白人小伙救世的故事。和太空帝国那部电影比较不一样的是,这部好莱

    坞电影更爽一点。

    因为电影里白人小伙来到中国后,中国的漂亮姑娘们一下子就被英俊帅气的白人小伙给迷住了。

    什么公主、宫女、才女、皇后都争先恐后的要和他发生关系。当真是拍摄的香艳无比。

    可以说是把艳俗发挥到了极点。但是还就是有人喜欢看。因为那些白人男性有代入感啊。

    中国代表团在这边知道了西柏林那边的骚操作之后也是相当的哭笑不得。

    同时也把这边的消息传回国内了。李锐是最早收到消息的那批人。

    当他得知自己在好莱坞电影里的被妖魔化,他不仅是不生气反而是非常开心。

    “敌人要是骂我,那么证明我做的对。他们骂的越大声,越是证明我做的是正确的。我很开心啊,他们这是给我颁发荣誉证书啊。”

    李锐哈哈大笑着,同时也说道:“当然了,来而不往非礼也。告诉前面的同志,把咱们的电影也都放出来吧!不要给我们的欧美同行留面子了!”

    这话说的好像他什么时候给欧美同行留过面子一样。

    西柏林的街头,好莱坞和欧洲的二十多部电影的海报悬挂的到处都是。在这个时节,整个柏林城好像成为了一个电影世界的海洋一样。

    专门从法国跑来看电影的学生群体们都显得很高兴。因为一次性有这么多电影可以看,在这这个时代电影可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有人说道:“我们去看那个《太空帝国》吧!看海报感觉是一部很厉害的科幻片呢。”

    “不不不,我觉得二十世纪福克斯拍摄的《千年世家》更好看呢。”有人反对。

    “这部《月球上的独裁者》听名字就很有意思。”另一人说道。

    这群学生群体是用法语交流的,坐在街边咖啡厅抽着烟斗写着文章的巴赞忍不住抬起了头说道:“你们看过中国电影吗?”

    几名法国学生闻言看向巴赞,是一个穿着非常得体的中年人,所以这些学生也忍不住用敬语说道:“没有,先生。但是我们看过中国拍摄的那个纪录片。”

    “嗯?”

    “就是《揭秘》和《碧瞳战俘营》那种。”

    听闻到这里,巴赞忍不住扬起眉头半开玩笑的说道:“哦,那可都是禁片啊!”

    “谁说不是呢,先生。但是真的好看啊。”几个学生笑了起来。别的不说,战俘营纪录片可受欢迎了。

    巴赞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他也喜欢看这些东西。尤其是战俘营的真人秀。不过这年代没有真人秀的概念,所以只能用纪录片来称呼它。

    “先生,您看了这些电影吗?”学生问巴赞,同时手指着那些好莱坞电影海报。

    巴赞闻言点点头:“是的,都看了。”

    “先生,您怎么评价呢?”

    “用费列罗的巧克力外壳包了一坨大便。”巴赞的评价言简意赅。

    听到巴赞这么说,几个发过来的学生面面相觑。

    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有人注意到一条街道之隔的东柏林那边好像有什么动静,不少人回头看去。只见之前悬挂在东柏林各大地标建筑和高楼之间的巨幅海报都在非常有序的撤下。

    而一副副新的巨大海报被悬挂了出来。

    哗的一声,海报被展开,在风中随风摇移。摇摆了好一会

    儿,才慢慢的平息了下来。即便是隔着一条街,大家都能看见这巨幅海报上画的是什么了。

    巴赞眯着眼睛看着。

    只见巨幅海报上画着一个蔚蓝色的地球,而在因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一艘战舰在海报上展现出比地球还大的比例。

    而另一幅海报上一群忙碌的人群正在修建一桩桩高楼大厦。

    远一些的海报上,一名带着压舌帽的冷酷男子低头调整着他的枪械,而在他的脚边已经血流成河。

    巴赞的心情激动了起来,因为他来柏林的原因就是它,海报上的那几个大字《赡养人类》!

    那些法国学生只听见巴赞一声怪叫,原本这位显得彬彬有礼的体面先生仓皇的收拾东西,随后便风一样的跑掉了。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对他们说:“看这电影!快去买票!不然就买不到了!”

    随后没管学生们听不听自己的,反正巴赞跑掉了。

    学生们面面相觑。

    “要看吗?”

    “赡养人类,我听说过。要不要试试?”

    “嗯,看那位先生那么激动,也许是个好电影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六七个法国学生前往了东德。而当《赡养人类》的海报挂出来,并且通过东柏林的电台开始播报它即将上映后。整个柏林城都轰动了。

    一年前中苏只见的电影大赛大家还记得。其中很多人都看过两者拍摄的样片。

    苏联扎导拍摄的版本倒不是说不好,但是多少有些晦涩。而中国拍摄的电影则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因为那是大家伙第一次意识到电影可以那么拍。

    这一次中国带来的一众电影中有好几部动作片,那些动作片里已经有很多突破大家伙想象的表现了。

    但是大家伙都忘不了一年前《赡养人类》给大家伙带来的震撼。

    于是乎好好的西柏林电影节出现了一个奇景。原本今天应该是电影节搞宣传预热的时节,各大明星都应该争奇斗艳,很多影迷都该来的时候。因为按照大会的设计,三天后将是电影节正式颁奖典礼。

    这一波预热应该打的很好。包括赫本在内的一众明星都将出现今晚的预热。但是今天明星都到了,媒体也都到了,但是影迷为什么少了很多呢?

    倒不是说现场没人,现场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和主办方预计的人山人海不一样。现场只能勉强算是热闹,和人山人海差距太大了。

    大会主席忍不住问道:“人呢?”

    他的副手低声说了一句:“今天东柏林那边《赡养人类》开画,人都去看电影了。”

    大会主席愣了愣:“一部中国电影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助手苦笑一声:“他们从中午开始映画,所有看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全东柏林的电影院都在放,票都卖完了。甚至开始卖加座和站票了。这部电影时长三个小时,电影院不提供座位,卖的加站票和原本的坐票一个价,就这样还卖完了。您敢信吗?!”

    大会主席张了张嘴:“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

    但这就是现实。就像是威廉,今天是个休息日,他中午已经看了一遍《赡养人类》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晚上请自己要好的同事们再看一遍。

    “威廉你疯了吗?你赚的钱就这么浪费吗?”伊娃看着手里的票,和其他几个同事一起对威廉发出声讨。

    威廉却道:“钱要花在值得的地方。相信我这钱绝对值。我好不容易买到这个票的。绝对值得,这不是浪费钱!”

    伊娃白了他一眼,然后掏出八十芬尼克给他:“看电影我会自己付钱。”其他几个同事也笑着把钱给了他。

    等到威廉一伙人进入电影院后,大家才相信威廉说的是真的。他们的位置在电影院中排的中间。是正儿八经的黄金地带。

    而他们在电影开场前五分钟落座,在落座后发现很多人直接站在了电影的走道上看。

    伊娃喃喃自语:“太疯狂了吧!什么电影值得这样啊。”

    和她一样不解的人很多,因为站着看这么长时间的电影?还花一样的钱,他们疯了吗?

    但是很快这些人就不会这么想了。

    当影院灯光熄灭,一束投影打在银幕上后,大家伙都安静了下来。

    当第一个画面闪现闪,伊娃小声的惊叹:“全彩电影?!”

    这确实足够让人惊讶的,因为现在全彩电影拍摄成本高昂,很少有全彩电影。在五十年代的好莱坞,能拍摄原生全彩电影而不是后期填色的彩色电影的都是顶级导演加顶级明星的组合。

    全彩电影就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代名词。

    而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是全彩电影,那是因为电影的一开场就给了地球一副全景。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航天器飞出地球,但是已经有超高空飞机可以飞到大气层边缘勉强俯瞰地球全貌了。只不过因为没有足够的速度,无法逃逸出地球的引力罢了。

    当蔚蓝色的地球出现在画面上的时候,很多人都能认出它来。即便是认不出来,也可以认出伴随着它的月球。

    舒缓的小提琴渐渐的响起,似乎是在给人观看一副美丽的太空景色一样。观众并不知道这样的景色是怎么拍出来的。

    但是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太空中伴随着巴赫的小提琴曲缓慢旋转时,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缓和谐的感觉在大家心中升起。

    这是一种安宁的感觉,满天繁星和人类生存的地球共存于浩然的宇宙之中,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幅画面啊。

    而当着镜头慢慢转动,划过太阳、划过地球、划过月球。慢慢的划到所谓的月面之背时,电影院里的BGM慢慢的开始改变。(注,点开有BGM)

    巴赫的曲子开始慢慢变缓,另一种感觉的小提琴声开始渐入。

    当小提琴缓缓加速,伴随着黑管、大提琴、双簧管、圆号一起发出澎湃之声时。隐秘于月面之背的东西露出了全貌。

    只见一个硕大无朋,在画面上看起来几乎有三分之一个月球大小的超大飞船展现在所有人眼前。

    它横亘于此,如同此地的主人一样。

    它俯瞰着地球,如果看着它的猎物一般。在一瞬间,电影院内的观众们浑身上下都开始起鸡皮疙瘩了。

    他们已经意识到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地球上的人类还没意识到。

    地球上的人类还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工厂里的工人还在上班,工厂主还在压榨工人。加班到死的白领猝死在纽约的地铁上。

    没有钱治病的穷人被赶出医院。

    流浪在街头的孤儿一边向路人乞讨,一边盗窃路人的钱包。随后他们又被黑帮的大人们收走所有的所得,只能获得几块勉强吃饱的面包。

    这个世界如常一样的运转。似乎没有任何不一样。而一个年轻人一边玩弄着打火机,一边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他似乎和地球人一样,但他又似乎格格不入。

    PS:明天要带小孩,所以更新不准时。大家等晚上十一点后再看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