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五十四章 一个产业链 54

第五十四章 一个产业链 54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诺华相关人员盯着辉瑞集团很久了。毕竟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同行就是对手。

    在医药行业之中就更是如此了。

    很多靶向性药物经常是一家药厂吃下所有的利润,其他企业连渣滓都分不到。

    自从前年开始,辉瑞在世界各地开始推广蓝色小药丸后……

    这款小药丸带来的巨大利润足以让全世界所有的药厂都眼馋。

    这是一个会下蛋的金鸡。

    先不讨论其会不会被用在不合法的地方。

    仅仅是合法的使用它,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市场。

    因为人到中年后被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身体素质的衰退,很多男人三十来岁就不行了也是比比皆是。

    非常影响夫妻生活啊。

    而在欧美国家在四五十年代甚至还搞过一种【性羞耻】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性欲是男性独有的,女性应该是纯洁的对性欲没有需求的。

    具体也不知道是哪个没脑子的家伙搞出了这么一个运动。

    反正明面上一些需求是不能说了。但实际上谁过日子谁知道。

    后世欧美的某些电影里总会把男主设定成为水管修理工或快递员什么的,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世你当片子看。这个年代就是拿来当镜子看。你不满足自己的老婆,有人帮你满足。

    诺华做过统计,辉瑞依靠蓝色小药丸,在这两年间至少是做到了三亿美元的销售额。

    具体药物的成本不知,但是按照诺华的经验,辉瑞至少有两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当然,这一点诺华其实是多算了。因为这两亿利润中,辉瑞需要支付超过一半给中国。

    还需要帮中国搞各种制药机械,还有各种化学生产设备等等。但是诺华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只知道辉瑞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年代上亿美元的利润,几乎相当于70年后一年赚几十亿。这个利润足以让人心跳加速了。

    诺华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从辉瑞手上打探这个药物的秘方。

    其手段包括且不限于:绑架了辉瑞的一组专家,派人潜入破坏了辉瑞的一条生产线,尝试切断辉瑞部分化学药品的原材料等等。

    对于诺华的行为,辉瑞也给予了适当的反击,包括且不限于:送诺华一飞机的专家去见上帝,烧毁了诺华囤积了价值三千万药品的仓库等等。

    真正的商战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两边的董事嫌这么搞下去大家都没钱赚了。所以最近几个月才稍微停顿了一会儿。

    而趁着这个空档,诺华在香港的分部打听到了一些小小的消息。

    辉瑞的小药丸似乎是和中国内地有着关系。

    虽然说诺华现在尚不清楚这其中具体的联系是什么……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尝试性的和内地在香港的手套接触。 而且相比于辉瑞,诺华在中国的耕植更深……

    毕竟它十八世纪就在中国开始出售印染机器和染料了(诺华医药前身是一家化学染料公司)。

    他们在内地和香港都有更多的触手。

    而就在诺华尝试向新中国进行试探性接触时。

    辉瑞集团在香港的代表埃蒙德通过渠道向新中国发来了一个堪称无礼的请求。 “辉瑞集团打算买断关于胰岛素的全部专利,以及相关文章、生产工艺等等。” “他们开价,三千万美元。”

    当张文裕看完这封信后,他都气笑了。

    虽然说张文裕是研究高能物理和合宇宙射线的。

    对生物基因工程领域不算多么了解。但是基地里有这方面的专家啊。童第周和谈家桢可是在呢。

    童第周是主研生物的,谈家桢是研究遗传学的。不过来了基地之后,谈家桢接触到大量的关于DNA知识后,又兼学了DNA工程。

    张文裕是现代科学的挂名总编,童第周和谈家桢则是基地在生物与遗传方面的大佬。

    李锐自然是要把他们一起请过来。

    把香港那边获得的消息交给三人传阅后,三人都气笑了。这群科学家虽然说是比较老实,一心扑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上。

    对于外事,特别是商业上的事情都不太关心。但是毕竟和李锐共事很久了。

    从前他们觉得卖不上价格的技术都在李锐手上卖出了天价。

    大佬总有一种奇怪的迷思,那就是大佬们觉得自己掌握的技术其实不难,别人可能一下就突破了。

    所以对自己的技术总会有严重的低估。

    这还不是个例,比如说历史上中的于敏认为印度可能会在2010年左右彻底掌握氢弹技术。

    所以于敏建议,关于他的氢弹信息和一些可以解密的文章要放到 2010年后再进行解密。

    可是谁都没想到,左等右等,等到于老都去世了,印度的氢弹也没爆。

    很多知识太满的人都会有一种奇怪自谦。

    历史上中童第周和谈家桢就有这样的性子。

    还好和李锐待久了,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个性子,做研究就好了,不要插手任何商业行为。 “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个项目,其实远超我们现在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

    谈家桢说道:“目前世界主流对DNA双螺旋结构都没有了解……而我们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用的是基因工程。” “这里面有很多前置项目,包括基因工程、 PCR器械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很多东西。把这些东西全都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打包出售……太低了。”

    谈家桢不是一个商人,但是以他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看,他都觉得这个价格太低了。

    童第周在旁说道:“许是那辉瑞集团内部根本没有意识到人工合成胰岛素意味着什么。不过也是,我们发的期刊其实隐去了关于基因工程的项目,也许辉瑞那边以为是化学合成的?” “化学合成的这个价格也很低。”

    张文裕摆摆手:“三千万美元,够什么啊。还不够咱们原子弹项目的几次实验呢。” “原子弹项目是个吃钱的老虎,但是换一个角度考虑,原子弹项目需要拉动全国三百多家工厂,修建大量的电力、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虽然耗钱,但是除了战略意义外,还有不小的基建意义”。

    李锐插话道。 “我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我们掌握着技术。网咖里的很多技术已经被诸位摸透了。其中很多技术是领先于当今世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 “但是受限于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要一边优先于国防建设,一边解决温饱民生,很多项目是没法上马的,所以我一直想要借鸡生蛋。之前和辉瑞药厂的合作不算多么愉快,但也算得上是各取所需吧。” “用威戈,让辉瑞帮我们建立了一个白云山药厂……其多余的利润还顺带给国内建设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还扩建了北京的医学院。但是最近辉瑞有些不安分了。”李锐如此说道。

    也确实是如此,最开始新中国和辉瑞的交易中,辉瑞拿了很多自己淘汰的二手生产线来抵债。

    对于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这些二手生产线也是很宝贵的财富,加上建设白云山药厂需要大量的设备。

    所以也就同意了这样的交易形式。可是伴随着白云山药厂的建设完毕,最近一年和辉瑞的交易中……

    新中国提出的交易需求大多数变成了其他更先进的设备和高价的化学原材料。

    这些和二手设备不同,辉瑞拿出去很心痛啊。资本家的性格总是这样的,不占便宜就是吃亏。

    公平交易对他们来说就是亏死了。所以最近一年以来,辉瑞已经多次试探性的踩线。

    国内主持这方面工作的人员过于礼貌了,再加上辉瑞一开始踩线的试探并不过分。

    而且看上去总是在其他方面进行了补偿。

    比如说国内要的是A类品的原材料,但是辉瑞给出的是A一级别的原材料,但是数量多给了。

    貌似好像还赚到了一样。

    主持相关工作的人员和辉瑞的账务是每三个月一交割。

    李锐注意到辉瑞已经用这种方式试探踩线两次了。

    在李锐的提议下,主持相关工作的人员已经下马接受调查了。

    没有查到利益链接,但是这种思想大意的办事作风依旧让整组人员全部受到惩罚。

    主要负责人已经被降级免职,打到基层重新接受党政教育去了。资本家是这样的,你只要给他点脸,他就能踩在你头上吐痰。

    现在就是这样,因为前两次试探性的踩线,让辉瑞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谈了。 “这次辉瑞又是一次更大的试探。我原本抛出这样的胰岛素是做多手打算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期刊扬名,还有依靠合成胰岛素拉到一笔更大的赞助。”李锐无奈地摇摇头。 “原本以为辉瑞方面是可以谈的。”

    说话间,李锐掏出另一瓶胰岛素,是一瓶提取自猪的胰岛素。 张文裕三人看着这瓶李锐让人弄出来的猪提取胰岛素,好奇道:“主任,这是……” “原本指望着合成胰岛素送去香港进行投石问路。以合成胰岛素为饵,获取猪胰岛素生产线。

    甚至于给辉瑞做猪胰岛素做贴牌代加工也行。

    合成胰岛素价格更贵,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注射合成胰岛素的。

    但是猪胰岛素价格更便宜,与合成胰岛素配合使用一样可以延长病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以合成胰岛素为饵,钓药厂给钱,再想办法拿下猪胰岛素生产线和代生产。在以胰岛素生产线牵头,拉动养猪厂、饲料厂、农业的发展,这本该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李锐摇着头把他心中的计划对这几名科学家和盘托出,这本是一个大棋。

    一个糖尿病人一年需要消耗七十头猪(胰脏)。而辉瑞和诺华这样的大厂,一年要提取多少猪胰脏啊。

    中国需要这样的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进来搞生产开发。

    李锐最开始的计划就是想要用合成胰岛素为红利,拿下帮辉瑞代加工生产出胰岛素的权力。

    合成胰岛素的技术虽然不可能交出去,但是成品可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去卖。

    主要是要拿下整个胰岛素产业链的生产能力。

    因为相比于小药丸来说,猪胰岛素生产能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就业人数更多。而更多的养猪场需要更多的饲料,需要更多的产粮……

    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去投入才有收获。

    本时空中的中国没有历史上那么缺钱,但是也不是那么富裕。

    国家并没有那么多钱来做这么多事情。

    李锐必须要想办法借鸡生蛋,但是很显然,辉瑞这个鸡不想下蛋了,甚至他还有点想要跳反。

    李锐看着那瓶猪胰岛素,他喃喃道:“现在看来不行了。我们组织内想要找到合适处理这些复杂事件和关系的人不好找啊。看来只有把他从南阳调回来了,还是他擅长处理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