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国人的洗脑机器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国人的洗脑机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熊猫牌随身听是一款大小仅仅只有成年男性巴掌左右,厚度在4.5cm左右的设备。

    整个随身听在体积上相当于一本口袋本书籍大小,可以轻松的放在上衣口袋或裤子口袋内。

    如果没有口袋的话也没有关系,在机器的背面设计了高韧性塑料卡扣,可以轻松的将机器卡在皮带或腰带上。

    如果是穿裙子的姑娘,身上没有多余的口袋或腰带来卡这款机器,那么也可以放在随身背的包里。

    因为机器随机附赠的头戴式耳机线足足有两米长。

    放在包里也完全不影响使用。当然,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甚至可以将机器拿在手上,而不是放在包里。

    因为熊猫牌随身听本身也是一款非常漂亮的时尚单品。

    先期生产的熊猫牌随身听一共有四种颜色,分别是:浩夜黑,闪光银,激情红与运动蓝。

    全球最先进的头戴式耳机,独具顶尖振膜技术。让使用者能聆听更广阔的声场,更甜美的高音,更厚重的低频……随时享受音乐为您带来的欢乐和感动吧!】

    来自法国的赛宾拿着随身听里附带的产品说明,他啧啧称奇。当苏联的安德烈拆开礼盒包装之后,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们都忍不住了,大家都拆开包装。

    随即所有人都被中国熊猫牌随身听和便携收音机的精致做工给震撼到了。

    历史上七十年后广东东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模具小厂生产的注塑模具,在这个时空就是跨时代的产物。

    注塑工艺早就有了,注塑模具也早就有了。但是放眼现在全球,有哪一个国家民用级别的注塑模具可以达到0.01毫米精度呢?

    熊猫牌随身听和便携收音机便是在这种精度的模具中注塑成型。

    当701厂第一次试模时,厂里做过多年注塑的老师傅都惊叹于这注塑成型的塑料件的光滑程度。

    摸起来光溜顺滑,每一处接缝都严丝合缝……

    卡扣之间的准确度和丝滑度超过这个时代人们对塑料成型件的想象。

    然后再塑料件外覆盖一层光油烤漆,仅仅是看这些随身听和收音机的外观,所有人都有一个想法:贵!

    第二个想法则是:好有质感!是的,有质感,这就是李锐不惜耗费后世资金也要把模具送去历史上制作的原因。

    历史上一家小厂能轻松做到的民用级配置……放在这个时代是最顶级的军工产线都未必能生产出来的。

    而这些赠送给大学生和媒体代表的礼盒内所装的随身听和收音机颜色都是随机的。

    反正四款颜色,黑、银、蓝、红。每一款的颜色都做得极有质感。上面的光油层几乎可以当镜面使用。

    如果按照商业的术语来介绍这种颜色的话,那么就是:钢琴烤漆。赛宾都惊呆了,他和他的同学们窃窃私语着。 “这是中国人生产的科技产品?” “我一直以为中国就是能生产一些副食品和鞋服。”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个收音机只有巴掌这么大,为什么可以接收信号收听广播啊?他们怎么做到的?” “别管收音机了。试试这个随身听吧,你把耳机戴上吧,我第一次感觉到音乐不是在我耳边响起,而是在我脑海中生出来。这种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世界音响的发展还并没达到最辉煌的高度。

    因为现在的音乐媒介有限,一是广播电台,二是黑胶唱片。熟悉黑胶唱片的人都知道,黑胶唱片是物理录音(以音波震动,用刻针在黑胶盘上刻出相应纹路),目前市面上的唱针唱头其实水平就那样。

    耳机这种东西嘛,已经有了,在军事领域和科研领域很常用。

    但是对于耳机的研究多以耐用抗干扰为主。

    真正的去研究音乐声学的耳机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当然,这一片空白是对其他人来说的,对于网咖来说,耳机技术资料可以轻松找到一堆。

    历史上后世,耳机市场早就进入了群雄逐鹿年代。实际上从八十年代开始,耳机市场就非常卷。

    一路卷到了2023年。

    卷到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历史上一根9.9元人民币的平头耳塞放到这个时空来给人听音乐,能把这时代的许多人听得感动到哭泣。

    因为这年代的音乐播放设备真的不咋滴。

    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只能说可以响。但是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在这个时空只属于极少数狂热发烧友的,而且还需要普通人望而却步的资金。

    所以当二十年后的振膜技术提前二十年登场,给人带来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

    李锐在历史上是听过不少好耳机的,所以对现在701厂生产的配套耳机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只能算是9.9元网购的基础耳机水平。

    但是在这个时空其他人来说,他们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晰没有杂音的音乐,仿佛音乐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听清楚。 “天啊!我感觉我能听到女声歌唱时空气的震动!” “小提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仿佛就在我耳边响起。” “每一声鼓点都在仿佛在我心里敲响一样!”

    这群没什么见识的大学生们已经开始学会后世耳机玩家们最重要的一个技能【脑补放】了。

    熊猫牌随身听附送的耳机还没那么强悍。

    这种强烈的震撼还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音乐播放形式。 看着这些大学生们都如此激动,很多拿了礼盒的媒体代表也忍不住拆开礼盒。

    贝尔主编就是其中之一。 “真是艺术品啊!”贝尔的随身听是随机的蓝色,这如同蓝宝石一样的烤漆让人有些目眩神迷。

    附送的五卷磁带,两卷是【红色乐队】的专辑,一卷是【传奇乐队】的专辑……

    还有两卷是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交响乐《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贝尔是喜欢交响乐的,他拿出《自新大陆》的磁带,按照说明书操作开启随身听。

    当自新大陆交响曲第四乐章宏大的篇章在他耳边响起时,他的感觉就像是那些大学生一样。

    这些声音不像是在耳边响起,而像是在脑海中直接播放的一样。这一瞬间,天地之间只余下音乐的声音,耳边所有的嘈杂都在这一刻消失了,唯有音乐。

    贝尔双眼瞪大,嘴里惊呼着:“不可思议!”

    海明威和斯诺也获赠了这样的礼盒。

    两人也被这两样产品给震撼了。

    斯诺拿着随身听上下打量:“真不可思议,我上次来中国的时候,中国还是个许多人都吃不饱饭的国家。现在他们已经可以生产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了?会不会牵扯太多国力了?”

    在中国行走一年多的海明威道:“我在新中国走了一年多了,见识了很多东西了。我敢说这一定和中国的其他项目一样,一定是他们用来想办法拉动国家发展的东西。” “我还算有点见识,我可以断定一点,这种超乎想象的享受音乐的方式必然在美国和欧洲大受追捧。

    会成为所有年轻人所追逐的时尚。

    相比于难以保存且体积硕大的黑胶唱片……这小小的一盒磁带正反两面却可以记录下三十多分钟时长的歌曲。” “它已经赢了。”

    斯诺闻言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这种音乐磁带还没听说其他国家有生产啊。”

    海明威淡淡道:“怕是现在只有中国掌握了这种技术了。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磁带只能是中国生产了。” “如果随身听磁带机击败黑胶唱机,那么未来中国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垄断全世界的音乐播放介质。”

    斯诺闻言一呆,随后道:“可能吗?!” “可能。就看美国能不能仿制出这个的仿品了。”

    海明威这么说着,突然有一种荒诞的感觉。

    什么时候美国要开始仿制中国的产品了?

    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战俘营奥运会结束了,各大媒体发了很多报道,写了很多东西。

    在全球范围都引起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尤其是法国大学生组队参赛的事情,更是在欧洲闹得纷纷扬扬。他们天然的吸引

    着欧美主流世界的目光。

    所以当法国的大学生要坐飞机回国消息传来时,全欧洲乃至美洲的主要媒体都涌向了柏林。

    因为法国大学生们的飞机将在柏林机场降落。

    来自法新社的记者早就抢占了最好的位置。

    等待着从飞机上出来的法国大学生呢。

    还有没去成朝鲜的泰晤士报也派了人抢好位置。

    当运载着法国大学生的飞机缓缓停稳,飞机大门打开……穿着中国赠送的法国代表队运动服的大学生们鱼贯而出。

    他们看上去一点都没有因为朝鲜糟糕的环境而有什么影响。

    他们有说有笑,记者们疯狂的按动着快门。而有眼尖的记者忽然发现,这些大学生们手上都拿着花花绿绿不同的机器。

    这个机器大概和一本口袋本书籍一样大。

    它有一根长长的线路连着耳机,而这些大学生头上都带着这个耳机。

    泰晤士报的记者高呼:“这……难道是中国人的洗脑机器?!”

    伴随着泰晤士报记者的一阵高呼,全场记者都疯了一样的拍照。

    并且当天下午就有报纸新闻列出了骇人听闻的标题。

    《中国洗脑机正式露面!》《中国洗脑机器的曝光!》《中国军人不怕死的秘密找到了!》诸如此类的新闻瞬间抢占所有版面和广播新闻时段。

    关于新中国给法国大学生安排洗脑的事情也在第一时间传遍了整个欧洲。

    一起传遍欧洲的还有那些记者拍摄的照片。

    那些大学生头上戴的耳机,手上拿着的熊猫随身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