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九十章 新舰入列,老军归天

第一百九十章 新舰入列,老军归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中国,山东,威海。 “黄旭华,黄旭华”!几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追赶着前面的年轻人。

    骑着凤凰牌自行车的黄旭华一马当先,在威海临近海湾的乡村小道上一路疾驰。 “黄旭华,危险,你慢点!” “你们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黄旭华一点减慢自行车速度的打算都没有,反而加快了速度。

    二八大杠自行车在乡间的小路上骑着并不容易,又不是后世那种专门的山地越野自行车。

    乡间小路多泥泞,还有砂石。一个处理不好就很容易直接滑倒。

    但是黄旭华和他三个小伙伴一点都没有减速的打算。

    这四人都是隶属于上海船舶制造局,来山东出差来帮海军进行研发生产下一代军舰的。

    其中年纪最大的黄旭华今年二十九岁,另外三名同事年纪更小一些。这正是精力用不完的年纪,他们踩着自行车在乡间飞驰一直骑到一处湾岸的突出部。

    黄旭华把车停在路边,自己连手带脚的爬上突出部的一块巨石。

    在他面前是一望无际的碧波汪洋与三三两两的海鸥。 “黄旭华,我们要跑这么远吗?”

    他的几个同事也爬了上来,一起看大海。 “当然要。”黄旭华道:“要是不在这里,我们能怎么一览整个舰队的航行姿态?”

    黄旭华如此说着,他们所在的这个海湾突出部是从北向南前往威海港的必经之路。

    而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正是因为前几日电台广播就开始宣传,中美朝于朝鲜谈判基本达成一致……

    现在就差敲定签字的时间了而萧劲光从釜山港接受缴获的美国军舰也要返回威海了。

    考虑道美国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中国海军发起攻击,挑起新一轮的斗争(美军战俘还未移交)。

    所以在中央考虑再三后同意在向全国人民广播萧劲光带领的舰队回国的消息。

    因为这是一件很提气的事情。让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很重要,看见舰队回来更重要中国很多年没有对外打过一场胜仗了抗日战争虽然说是打赢了,但是总是赢得不够彻底。

    毕竟美国佬丢的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战争进程。

    所以总有人会有美国打败日本说。其实抗日战争后期,有没有美国人丢原子弹,日本人在中国都撑不住了。

    八路军辖区内的日本兵天天蹲地堡,要靠卖军火来维持生计。不然就会被饿死了。

    新四军辖区内,抗日捐都收到日本人头上去了。日本哪里还有前途可言。

    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敌后抗战已经让日本在中国入不敷出了。

    从中国收获的利益已 经无法做到有收益,甚至连平衡收益都没有。常说打仗打的就是经济,那么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军政府在中国的战争经济学已经彻底破产了。

    只不过看不清真相的人总是很多。

    所以必须要有一场新的大胜来推动民族的向心力。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国之大祀已经借了冈村宁次和石井四郎的两条命做了。

    效果很不错,国庆节期间给人民英雄纪念碑祭奠的汹涌人潮就证明了这一点。

    全国各地遥祭的人更多,那就更不必说了。而戎这件事不仅仅是要前线打胜仗,更重要的是要有得胜回国的气势。

    在古代,展现这种得胜回国的最好办法就是太庙献俘。

    甚至是杀了铸京观(把战俘人头砍下用人头垒成金字塔形状)但是后者这种杀俘的行为,从古至今都是不提倡的。

    尤其是大规模杀俘而把十七国战俘全都搞去北京或者什么地方,让他们走一遍秀,这也不大现实。

    国力消耗太大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志愿军最后带着大量的缴获物资回来。

    当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现在又雄赳赳气昂昂的跨回来,带回来更多的美械。

    当然除了陆军之外,海军的展示就更重要了。

    因为大舰巨炮才能更好的展现出这场大胜的含金量。

    所以萧劲光的船队走的很慢,基本上是有大港口的城市就停一下。短的一天,长的两天。

    要让中国的老百姓看见咱们在朝鲜到底赢了什么回来。

    黄旭华等人作为船舶制造专业的从业人员,他们比普通老百姓更兴奋。

    因为现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仅仅只能生产几百吨的炮艇。而且锅炉技术相当一般,生产出来的炮艇都不能算是世界第一梯队水平。

    只能说是能造,但是不算好。因为这玩意儿光有图纸没用,没有相应的工业设备。

    (注:所以与杜邦签订的大化肥设备很重要,其中很多生产线可以民转军,包括高压容器,高压无缝钢管,耐高温高寒转化设备。)

    黄旭华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呢。他也想要生产世界一流水准的军舰。别说什么巡洋舰、航母之类的。

    哪怕是生产大型驱逐舰也好啊!

    就在他有些神游天外的时候,他的同伴拍他说道:“黄旭华,看,它们来了!” “哪呢?” “那呢!”

    在同伴的指引下,黄旭华远远的看见海天交界的交界线上一队小小的灰点出现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

    等到黄旭华可以清晰的看见战舰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时,他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好一支强大的舰队!”

    这次从朝鲜回来的舰队包含了两艘排水量在三千七百吨级的驱逐舰,两艘排水量 在一千七百吨级的护卫舰。

    以及十余艘炮艇、猎潜舰、登陆艇组成的船队。

    这是新中国海军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次缴获的三千七百吨级驱逐舰弗莱彻后期型是一款非常有潜力的驱逐舰底子。

    有一定的改装空间,可以为后期加装外挂式导弹和新式雷达天线以及内部加装电脑化火控雷达做准备。

    历史上中美国人自己就对后期型弗莱彻级驱逐舰进行过改装,一直用到了六十年代后期,部分舰船服役到了七十年代。从实际作战效能和服役周期来看,弗莱彻级驱逐舰比之前被国民党空军空袭炸掉的新中国旗舰重庆号(英国仙林级巡洋舰曙光女神号)更先进。

    虽然重庆号排水量达到七千吨级,标称轻型巡洋舰。但生产设计于二战爆发前,很多设计理念都不太行了。

    弗莱彻级是在二战爆发后的1940年才开始设计的……

    吸纳了现代海战的诸多要素现在新中国海军缺少大型水面舰艇,两艘三千多吨的驱逐舰一来,颇有些霸王姿态。

    黄旭华如数家珍一般的背出两艘弗莱彻级的参数:“最大航速三十八节,搭配了通用公司的减速齿轮蒸汽轮机。” “配备SC对空雷达,SG对海雷达。可协同对空反潜作战。五门一百二十七毫米高平两用炮,另有四联装四十毫米博福斯高机关炮防空。” “真是好船啊!”

    黄旭华的声音里充满了羡慕。 “我们什么时候能有建造自己的大船啊?”

    有同事也一起感叹道,“五百吨级的炮艇在这样的大船面前就像是玩具一样可笑。” “是啊,海战不比陆战。陆战战术运用得当,武器落后也能击败敌人。因为敌人也是血肉长得,一颗子弹就死了。

    但是海战不行,你战术再好,最后还是要硬碰硬。你飞机够不到人家,火炮洞穿不了对方的装甲你就是拿人家没办法。”

    有同事也是无奈的说道。 “难道要看着我们的战士开着五百吨的小艇打人家的大舰?”

    这位技术员说的还真的是某种现实。

    在历史上的74海战(一九七四年)中……中国的南海舰队开着三四百吨的炮艇和猎潜舰打着一千多吨排水量的越南护卫舰。

    那个难受啊!小炮艇的主炮根本撕不开护卫舰的装甲。

    打中都造不成什么伤害。我海军指挥员临机决断,靠上去打!于是在一九七四年这个年份,中国人民海军给世界演了一波跳梆战。

    但是最后还是没能跳上去,因为对方的护卫舰太大了,比小炮艇猎潜舰的船高多了,你跳都跳不上去。

    最后战士们只能依靠手上的冲锋枪、手雷,和船上的重机枪对对面舰船的上层建筑进行攻击。

    在这样的战斗中,中国四艘小艇斗三条大舰。中国海军受伤一人,越军死伤三百

    人,被俘九人。战果虽然辉煌,但是却很难让人笑出来。因为这是越军太弱小了,海军战斗意志薄弱,才会被中国海军的小舰压着打成这样。

    换成任何一个有海军传统的国家,都不至于打成这样。

    一条护卫舰都足够收拾四条小炮艇了。

    黄旭华和他的伙伴们自然不会知道后世的七四海战。

    他们都是研究人员,看待战争也更理性。

    他们不会把战争的胜利寄托于敌人的弱小上,只会希望自身强大。

    因为只有自己的强大才是真实的强大。

    当看着庞大的船队从眼前驶过后,黄旭华心中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一流的军舰。

    中国的旗舰,要由中国人自己生产。

    相比于黄旭华这些活力充沛还愿意乱跑的年轻人,威海的老百姓还是更喜欢在港口等着。

    他们昨天晚上收听威海本地的广播电台后就知道,今天下午三点舰队就会抵达港口。

    今天又刚好是个星期天。

    威海老百姓早早的就在港口附近等待了。

    军港肯定是进不去的,但是沿海地区一大片地方可以看呢,大家伙站在外围就好了。

    而在军港里,除了人民海军的战士之外,还站着两名风烛残年的老人。

    一个是萨镇冰一个是胡大炮。

    两人都是这个时代仅存的北洋老兵了。

    胡大炮和萨镇冰其实按照岁数来说已经很难活到这个年岁了。

    他们全凭一口气吊着命,那就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不断胜利。

    胡大炮自从被萧劲光从刘公岛接出来之后,就被萨镇冰接到北京去了。

    这是北洋水师最后的一点念想了。萨镇冰家境宽裕,足够养活这个老伙计。

    两个老人在北京也算是相互作伴了。两人一起听广播,听志愿军在前线打仗,两人一起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听到志愿军光复平壤,解放汉城的消息之后。两个老人都是眼泪连连。

    北洋水师败了之后,满清王朝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啊。

    一直都是外国人欺负我们,什么时候轮到我们打回去外国人啊!现在两个老人的心愿总算是了了。

    而当朝鲜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美军的战列舰和航母都被缴获之后,两个老人坐不住了。

    他们频频申请,希望能看看这些战舰这倒是不难……

    因为这些战舰停留港口的时候会邀请甄选过(防敌特破坏)的人民代表在海军官兵的陪同下上舰参观。

    两个老人千里迢迢从北京跑来威海,因为战舰在威海停的时间长。

    更因为北洋水师当年就在威海啊!考虑到这俩老人的状况,海军那边批准了他们优先上舰,不要和其他代表挤在一起。

    这也有优待的意思。胡大炮自不用说,北洋水师老兵,后来又闹了义和拳抗击外国人。抗日战争全面

    爆发家乡沦陷后,他又加入了土八路军(县大队)。一直到新中国解放。

    萨镇冰除了是当年的北洋水师帮统之外……在1911年武昌起义时被满清要求前去镇压起义义军。

    萨镇冰拒绝镇压革命起义,托病直接跑路。后袁世凯复辟,邀请他当海军总长,他也是拒绝的。

    再后来,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时,他是大力支持的。

    (民国时萨镇冰任过福建省长。国民十九路军在福州与红军签订抗日反蒋条约。时任红军领袖是毛主席。)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北洋水师遗老,萨镇冰最后能在开国大典时站在毛主席身后了。

    他这辈子为人小节有亏,为国大义不失。

    而且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帮着培养海军人才。

    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一直是他在努力培养海军人才。一直到今天新中国人民海军,其中也有很多人算是受过萨镇冰直接或间接的培养就这么两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原本都走不动道了。

    但是当看见船只进港的那一刻,他们连拐棍都丢了,直接站了起来。 “提督,你看大船来了!” “老胡,说了多少次了,别叫我提督叫我老萨。我看看,这船确实来了啊!”

    在两位老人的目光中,新中国海军的全新舰队正在缓缓入港。

    而早就在码头准备的礼炮也随之开炮,这是新中国海军最富裕的时候了。

    加上之前从英国人手里买的几艘一千多吨的护卫舰,现在中国的海军舰队总吨位突破了两万吨!

    当作为旗舰的弗莱彻级驱逐舰缓缓靠港时……

    两个老人和那些准备上舰维持秩序做安保的海军战士一起排队。

    他们排在最后面,两位老人都穿着一身白色的立领。这是萨镇冰为了今天特别置办的。 “老胡,等下上了船别乱摸。现在的船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你看着是铁疙瘩吧,里面很精密,要是乱摆弄是会弄坏的。”

    上舰前,萨镇冰给胡大炮做最后的交代。

    胡大炮连连点头:“好好,我晓得了现在的军舰比我们的精贵。可惜啊,要是咱们的定远、镇远还在就好了。哪怕是停在旁边当博物馆呢。” “你又开始说胡话了。”

    萨镇冰摇摇头,随后两人在海军战士后面扶着栏杆登上了被命名为威海舰的驱逐舰。

    对于这两人来说,这艘来自美国的驱逐舰是他们没见过的。

    相比于定远镇远,这种现代型的军舰显得更加的花里胡哨。 “这大炮怎么这么小啊!比定远的小好多啊!”

    胡大炮不满的看着127毫米口径的主炮。 “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别看这炮小。但是现在炮火威力强啊!定远镇远的装甲连一炮都吃不住呢。而且这炮打的比定远号的远多了,也准多了!”

    萨镇冰对胡大炮解释道。 “老萨,这是什么啊?” “这是雷达。” “雷达是啥啊?” “就是有这东西,你隔着好几十海里就能看见敌人。这炮能隔着十几海里打着别人!” “乖乖,不用眼睛看了啊!”

    胡大炮就像是个好奇宝宝一样在船上到处乱转。

    萨镇冰不厌其烦的和他讲解。

    萧劲光站在舰桥的观察室里看着船上这两位老人的行动,他笑了笑。

    他可以想到威海市民们看到这艘大舰后的模样。

    他们一定会和这两个老人一样好奇,一样感叹,一样为之自豪。虽然现在中国不能自产大舰,但是萧劲光相信这一天会来的,而且很快。

    两个老人在舰上的参观时间是二十分钟……接下来港口要开放一条通道让人民代表上来参观了。

    这两老人在船上转悠着,根本不像九十岁的老人,他们脚步灵便的很。

    东摸摸西看看。碰到不懂的就问旁边的水兵。他们也是满面红光,啧啧称奇。

    等到把舰船转完一圈之后,胡大炮突然对着舰桥观察室里的萧劲光大喊道:“海军大元帅!这是不是条好船啊!”

    萧劲光闻言,走了出来说道:“是条好船!” “能不能打鬼子?” “能!” “能不能打反动派?” “能!” “能就好,能就好。”

    胡大炮转头对着萨镇冰道:“提督,新的大元帅说这船能战!” “是啊,能战!” “能战好啊!当年大东沟一败,我困顿了五十年。我总想起那些兄弟。想到小日本凭借一场海战成为东洋列强。我好恨啊!”

    一直糊里糊涂的胡大炮现在却前所未有的脑瓜清楚。 “我就怕东洋、西洋、南洋再来列强犯我海疆!现在能战了,好啊!好啊!哈哈哈!”

    胡大炮双手搭载萨镇冰的肩膀上大笑着。 “是啊,好啊!保我中华海运昌盛!哈哈哈!”

    萨镇冰双手抓着胡大炮的双臂。 “对!保佑我中华海运昌荣!海事兴盛!” “哈哈哈!”

    两位老人互相扶持,一阵长笑。

    笑着,笑着,两人却没了生息。笑容凝固在他们脸上。北洋水师最后的残军也走了。

    走在新中国海军开始壮大的起始线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