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前震怒

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前震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广东自古以来都不算是一个产粮大省,就算是湛江水稻研究中心开设在这里,广东也不大可能成为中国的产粮大省。

    因为广东的地块实在是一般,丘陵太多,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

    研究中心设立在这里完全就是看中这里的气候。

    国家还规划了以后要把水稻研究中心往海南放一个。

    现在没搞过去是因为现在的海南基础条件太差太差了。

    海南夏天是会热死人的。这个热死是物理意义上的热死,就像是东北说外面能冻死人也是物理意义上的冻死,而不是形容词。

    本地人稍微好点,毕竟这么多年下来习惯了,身体有了一定的调节能力。

    如果是北方人骤然去海南过夏天,而且还没有空调和电扇的情况下,一年能热死多少个?想都不敢想!

    在湛江这个地方一个夏天就很多人热到中暑虚脱了。

    袁隆平就虚脱呕吐了两次。虽然说广东不是产粮大省吧,但是生产经济性水果却是不错。

    因为地理和气候合适。历史上也是如此,广东生产的香蕉、荔枝、菠萝、山竹等等热带水果也是畅销全国各地。

    原本这些经济性水果在解决人们温饱之前都不会大面积种植。

    毕竟人都吃不饱饭了,你种这么多水果顶什么事啊?但是本时空不一样,徐闻菠萝馋的苏联人那叫一个流哈喇子啊。

    中苏贸易之中,菠萝罐头创汇可是很厉害的。就比如说前不久的莫斯科政变吧。

    很多小兵是莫名其妙的被拉去的。事后得到风声,很多基层士兵和士官都心怀忐忑,害怕自己也要被拉去种土豆了。

    当然,斯大林不会惩罚这些啥都不知道的小人物。

    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避免他们被有心人再次煽动起来。

    斯大林特别下令国家储备部门给他们下发了一批菠萝罐头。

    吃到菠萝罐头的那一刻,大家的心里都平静了。瞧,食物的作用有时候就是那么强大。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这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碗羊汤就能灭亡一个国家的故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斯大林即便是感觉到了现在苏联对中国在轻工业和副食品上有些过度依赖了。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苏联在影响中国的同时也在慢慢被中国影响。

    就算是莫洛托夫去了西伯利亚主持中苏贸易也改变不了这一结果。

    斯大林也没有勇气斩断这一切。他要是真的斩了,他或许就没办法再当人民口中的伟大领袖了。

    甚至于在政变之后,斯大林为了安抚社会上的情绪,一连颁布了好几项举措。

    包括向市场上投入了更多的酒、汽水、糖果、罐头等等。

    这些东西能快速安抚社会上老百姓的情绪。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哪里来的呢?不问可知。无论谁主政,吃这件事都是不会变的。

    就像是去年徐闻菠萝进入苏联市场后造成了海啸一般的反应。

    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苏联非常难得的一年内追加了三回预算,都是为了投资徐闻,让徐闻扩产。

    菠萝罐头厂建设了,浓缩波萝汁厂建设了,菠萝糖厂建设了,菠萝点心厂也建设了。

    新鲜菠萝的包装厂也建设了。

    连带着带动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工厂一起建设。

    依托菠萝,徐闻提早了几十年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

    原本默默无闻的徐闻一下子成为了周边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徐闻的菠萝产量开始爆发性提升。这里种植的可是四季菠萝啊,产能真的上去了是很可怕的。

    目前国内对水果的需求不旺盛(没吃饱前大家顾不上这个,而且酸酸甜甜的菠萝一吃就更饿了)。

    现在的徐闻有一个菠萝与热带水果研究中心,和湛江的水稻研究中心是兄弟单位。

    里面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同一个农校出来的。

    两个单位算是互补吧,这边水稻好了就送一些大米过去,那边菠萝或者什么水果好了,就送一点水果过来。

    当然菠萝是最多的。毕竟名字就叫菠萝与热带水果研究中心嘛。

    袁隆平他们的学长姜磊每次都是负责运送菠萝的。

    最开始袁隆平他们刚来湛江的时候姜磊送菠萝来,大家可高兴了。第一次吃菠萝,大家新鲜没吃过啊!

    送来的都是田间熟的菠萝,不是那种青菠萝放熟的那种,这种自然熟成的菠萝甜度更高。

    但是吧,好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谁都遭不住。就像是现在这样,姜磊让司机师傅把车开到水稻中心的院子里……

    然后把水稻中心里的那些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都喊了出来。 “都是要熟的果子,可甜了!我算好了,差不多每人可以分到十八公斤!大家赶紧吃啊!”姜磊热情的招呼着。

    但是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都垮着小脸。

    没错,菠萝好吃,但是吃多了太难顶了。荔枝吃多了有荔枝病,菠萝吃多了也有菠萝病阿!

    什么口腔溃疡,什么胃酸反胃都是家常便饭。

    一名师姐看着黄澄澄的菠萝,她忍不住的说道:“小姜你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每次你们地里快熟的菠萝就全摘下来送我们这。反正烂在地里也是烂,还不如送我们这当人情。再从我们这拉走大米。这买卖合算啊。” “菠萝熟了放不了三五天,水稻熟了成稻谷了可以放三五年。你是稳赚不赔啊。”

    姜磊挠头道:“呵呵,师姐,这话不能这么说。这是物种特性啊。菠萝就是只能放这么长时间。再说了,我拿地里熟的,它不是甜吗?” “呵!那你咋不拉你们工厂生产的菠萝点心过来。那个能放一年,还更甜呢!”另一名学长打趣道。 “这工厂我说了不算啊!”

    姜磊摊手到:“我要是工厂说了算,那必须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每人十八公斤点心!” “得了吧,那些点心还要出口赚外汇呢。一公斤点心能换几十公斤化肥回来啊!几十公斤化肥能肥多少田,养活多少人啊。”

    袁隆平没有和姜磊打趣,而是找来了麻袋,招呼众人把菠萝都给装起来。 “不过你别说,菠萝这东西还是可以的。我们中心的厨师好学,最近上面发了一本简易西餐的教学指南。我们厨师倒是学会了一些菜。里面就有用菠萝的。” “哦?这感情好。”

    姜磊眼睛一亮,因为徐闻那边一直有几名苏联技术员帮中国这边兴建工厂,调试食品流水线什么的。

    从北寒带来差不多热带的地方,这几个苏联人都要热吐了。刚来就想撂挑子回去,因为太他妈热了,晚上睡觉都是一身汗。

    每天身体都是黏糊糊的,就没一天清爽过。

    还是所里的领导反复和他们谈事实讲道理,人家才留下来的。但是人家也确实难受,经常热吐。

    就是那种因为温度太高导致体温过高最后引起肠胃不适或内脏不适的呕吐。

    经常是啥玩意儿都吃不下,就哐哐灌绿豆汤。那几个苏联人一个夏天掉称二十斤。

    他们比前一个来徐闻的苏联专家还难熬呢。

    组织上说也不能这么亏待苏联技术员啊。

    人家是来帮忙的,结果这么受罪。说给他们偶尔改善一下伙食。但是因为太热,人家根本没胃口,也吃不惯当地菜。

    就是很怀念家乡菜。但是别说徐闻了,你满湛江的去找啊,也找不到一个会做西餐的厨子。

    姜磊一听这边的厨师会做西餐,立马把这件事反应了一下。上面很快同意了,让几名苏联技术员来这改善一下伙食,别天天喝绿豆汤了,那玩意儿太寒了。

    吃多了还容易不消化。

    水稻中心这边的厨师一听有苏联人要来吃他做的西餐,他也来劲了。意大利面没有,但是看书上描述不就是和米粉很类似的口感嘛。

    弄些粗米粉,不要泡的特别软,有些硬芯再搞些番茄不就是意大利面嘛!

    就是面条不够黄色而已嘛,没事儿混些菠萝进去就好了。反正番茄也是酸甜的,加些酸甜的菠萝也挺好。

    水稻中心的厨子还有一个自己搭的烤炉,平时用来烤饼。他算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烤炉改改也能烤披萨嘛。

    平时烤锅盔,苏联专家来了就烤披萨。

    弄些肥肥的鸡肉和菠萝放在饼皮上一起烤!

    再摆上几个菠萝,切成条和鸡肉一起煎,撒点盐和胡椒就好了。黑胡椒不好买,白胡椒还是有的。

    在做汉堡。厨子再次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牛肉,去买些猪肉就好了。

    绞肉煎成肉饼,在把大的菠萝圆片一起煎一下,夹在面包(烤馍)里面一起吃!

    就这么充分发挥了厨师主观能动性的一顿西餐……在充满创意的同时又征服了几名苏联技术员的味蕾。

    菠萝他们吃多了,但是做熟的菠萝他们第一次吃,不光他们,袁隆平这些人也是第一次吃。

    水果还能熟着吃,有些颠覆他们的认知。尤其是水果配肉。好奇怪,但是又很好吃啊!

    猪绞肉饼和烤面包(烤馍)的搭配其实不好……因为猪绞肉饼很多油脂,一口下去很腻,烤馍又太干了有些噎人。

    但是一大片圆菠萝进去就综合了这一切。

    菠萝的酸甜汁解腻的同时,也湿润了烤馍的干噎。

    和苏联技术员一起来的还有另一名客人。

    就是之前在朝鲜战争期间蹭了中国志愿军罐头大餐的那位记者。

    这次他是来中国走访这些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人员的。

    刚好又被他蹭到一餐。吃完之后,他赞不绝口。

    马上连夜发了一篇中国菠萝料理的文章。

    文章与菠萝被一同发往了苏联。这时空中不仅会提前意大利人震怒,德国人和美国人也会提前震怒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