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三百零四章 人性的另一条路

第三百零四章 人性的另一条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没有任何与犹豫,那名战士就那么飞身扑了下去。用自己的身体当作沙石袋,以此减缓水流的流速,为自己的战友争取到了宝贵的几秒钟。

    这几秒钟是决定了五河圩能不能保住的关键。但凡是那名战士犹豫一秒,这段大提都完蛋了,不可能有时间给战士们把沙袋搬运过来丢下去堵住缺口的。

    五河圩的险情处置的极为快速,因为小战士给大家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当塞宾想要采访这名小战士的时候,他却只是咧嘴笑了笑。

    "俺还要干活呢,有事你问连长去。”说罢,刚刚从水流中被战友们拉起来的小战士转身奔向沙堤。

    他对于被外国记者采访然后出名这件事完全不感兴趣。

    “他为什么这么做?”塞宾满脑子只有这个问题,然后将这个问题问给翻译小刘。

    小刘想了想道:“那你说,我们抗日,你们在欧洲抗击德国法西斯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我们的祖国!”赛宾想都没有想的说道:“我不能让我的祖国遭受战火的蹂躏。

    “那么赛宾先生,你是否认为一个优秀的战士就应该保家卫国呢? "小刘反问道。

    塞宾点点头:“当然。

    “那么塞宾先生,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法国是什么呢?”翻译小刘反问道。

    塞宾思考了一下后说道:" ……嗯,不太好回答。法国由灿烂的法兰西文化,由五十五万平方公理土地组成。在这片土地……

    赛宾说了很多,都是关于什么是法国。

    他口中的法国是什么呢?是光荣革命。是把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是资本阶级兴起,也是社会主义兴起。是伟大的拿破仑和他的民法典。

    是卢梭是莫纳……

    没错,这些是法国,是法国文化历史中最为璀璨,也是最为值得骄傲的一部分。

    翻译小刘耐心的听完了赛宾所说的一切,然后小刘才说道: "然后呢?”

    “嗯?“塞宾愕然,因为他觉得自己把法国为什么是法国都说完了啊,还能说什么?

    "塞宾先生,我大学学的是法语。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法国的组成,和你说的有些不一样。

    塞宾来了兴趣,他双手抱胸:“洗耳恭听。”

    “法国是由曾经生活在那片土地的老百姓们构成的。是田间的农夫耕种了养育法兰西的粮食,是矿工和钢铁工人修筑出了埃菲尔铁塔。是纺织厂、印染厂工人为法国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小刘用另一个角度向塞宾诉说着他在中国书本上学到的法国。

    “法国是由千千万万个法国人组成的。它不该也不能仅仅是一片土地、一个符号、一串数字。国家是活着的,是由人构成的。""有人,有无数有凝聚力的百姓,这才有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啊。没有团结的百姓,一个空有领土,没有百姓向心力的国家,它即便是在物理意义上存在着,但是它的存在也没有任何意义。“翻译小刘用大学老师教的观点和塞宾说着。

    这个观点非常朴实,但是却属于塞宾这类法国精英青年很少思考的角度。

    小刘的说法算是让塞宾好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所以,我们话说回来。塞宾先生,如果一个优秀士兵的责任是保卫这个国家而浴血拼杀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在战场上拼杀。为了保卫这个国家的每一部分而努力。 ”

    ”战场上有英勇的战士勇敢无畏敢做敢死队。那么现在在抗洪中,他们就是在决死冲锋。和在战场上是一样的。敌人只有一个,天灾!”

    小刘的话说的铿锵有力。

    而接下来江西所发生的事情都印证了小刘所说的话。

    因为在之后。上游天气越发的糟糕了,南昌三集圩大堤再次发生了危机。

    三集圩出现险情,塞宾看见令他震撼的一幕。

    上百名解放军战士帮着绳索跳进激流的水中,当即就有人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但是这并不妨碍后面的战士继续跳下去。

    他们以此组成人墙,在水中开始作业。顶着湍急的水流打下木桩。

    在洪水的冲击中,他们就像是一根根扎在大地上的桩钉,扎根在地上,支撑着这个古老又崭新的国家。

    他们肯定不是为了钱,塞宾知道。因为解放军战士的津贴并不算高,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月十几元的津贴而去浪费自己的性命。

    但是却会有人为了几百万人的性命安全而前赴后继。

    当情势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九江流域处处是险情时,那么处处都是这样的英雄。

    “别跳了,别跳了!我们的房子不要了,你们别上去了。”

    当九江周边的一名大娘拉着一名和她儿子差不多大的小战士时,她带着哭腔的喊道。

    “你们别上去了,我们的房子和农田都不要了,你们别去了。”

    "大娘,你松开手。我还要工作呢。我们会保住大堤的,你们家也不会被淹的。”小战士不敢用力推开大娘,因为大娘抓的很紧,要是太用力怕把大娘给弄伤了。

    “我不松开,房子田都不要了。咱什么都不要了,什么都比不上命啊。孩子你听我的,别去了。房没了我们会再盖,田没了我们再垦,命没了就全没了啊!”

    "大…… "小战士看着大娘,最后咬着牙推开大娘,转身向大堤跑去。

    大娘看着远去的小战士,她擦了擦眼泪,转身对自己丈夫道:“当家的,咱们把家里养的鸡杀了吧! "

    "嗯。杀了,给战士们补补。”那个不善言辞的中年人点点头。

    而在大堤两边,有很多百姓都和大娘大叔一样,他们呼喊着这些战士别去了,他们的家不要了。

    这些战士们别去拼命了。

    是这些人的家不值钱吗?

    破家值万贯。

    塞宾清楚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幢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和可以耕种的土地是什么意义。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如果再法国或者是美国遭受这样的灾难,一个家庭的农田和房子都被摧毁,那么一家人将会面临巨大的困境,甚至有可能撑不过今年冬天。

    这些老百姓再尝试赌上自己的命,救下这些战士的命。

    这是为什么?

    塞宾感觉自己陷入到了一个巨大的困境之中。但是当他抬头看向大堤上奔忙的战士们时,一切的困境又似乎得到了解释。

    [这群年轻的战士们,愿意以赌上自己的性命的方式来救助这些老百姓。而这些百姓也愿意以赌上性命的方式来换取这些战士的安全。]

    [这种感情让人动容。我不知道我们法国塞纳河如果发生这样的洪水,我们能否做到这个地步。

    我们或许需要反思一下了。]

    塞宾被中国人上了一课,不是在窗明几净的课堂上,而是再泥泞的大堤上。

    上课的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资深老师,而是那些大概率受教育程度没有他高的战士和农民们。

    塞宾现在理解了翻译小刘所说的[国家是活着的]含义了。

    不是[东区的贫穷工人为大英帝国的财富骄傲的挺起胸膛],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构筑出了能让他们骄傲的挺起胸膛的东西。是一个每当他们想起这一切,都会自豪而骄傲的东西。

    他们克服了人性中原本应该存在的自私、贪婪等缺点,在这一刻他们选择成为了一个一起面对命运的共同体。

    就像是在这一刻,从荆江到长江,从鄱阳湖到洞庭湖。从安徽到江苏。

    就连田畔街那个被人称为最自私的李有田都做出了一个放弃自私的决定。

    "杀羊,放血! "他看了眼因为一路赶路没有得到休息,后又淋了雨,现在正在发烧的李常在主任。

    “爹,你不是说羊是你的命吗? "李有田的大儿子看着自己家一直很自私的老爹。

    “羊是我的命,但是李主任救了咱们一家的命。"李有田摸了摸李主任微微发烫的额头。

    “我们现在被困在山上,李主任千叮咛万嘱咐这洪水的水不能喝。李主任发烧了,要是在不喝点水他就……听我的,杀羊!放血!”

    李有田做出了违背自己自私性格的决定。

    而与此同时,全中国似乎有很多人都做出了违背人性本该自私的的决定。他们选择走了另一条路。

    大灾之中并非人人都将成为黑色森林,也有人选择发出光辉,千万人一起照亮前路。

    而伴随着塞宾的报道被发回法国,并且在法国发表,很快便引起了轰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