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三百零九章 定风波

第三百零九章 定风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或许现在为基地普通人拍摄纪录片的摄影干事和被拍摄者们都没有意识到这部被李锐定为《长城》的纪录片在未来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祖国不会忘记我]。

    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用行动去践行的伟大诺言。

    当三十多年后这个诺言被践行了,它对于某些人的冲击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这是穿越三十多年时光,当年响彻罗布泊怒吼的余威。

    被记下来的不仅仅是这些活下来的人。还有那些牺牲的。

    牺牲在罗布泊、金银滩以及其他各地为了中国伟大复兴,为了无产阶级伟大革命而罹难的所有人。

    他们有的人仅能找到一只鞋,有的人甚至连一只鞋也没有。但是国家档案馆也将他们收录了起来。

    也许有很多人不在乎,不记得,但是李锐觉得自己作为在这方面的一把手,他需要在乎他需要记得。

    他更有义务让更多的人记得,更多的人在乎。

    因为没有历史就不会有未来。所有未来的美好,全都是建立在过去挣扎向前的历史中。

    当基地里的战士、科学家、技术员在摄影机前记录下自己一分钟的影像时,在中国某地、某厂、某车间内。

    陆光达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眼前的大疙瘩。

    这个疙瘩很大,很重,最外面的金属外壳还刷着丑丑的绿色防锈油漆。

    但这是陆光达和在场上百名技术员、科学家的宝贝疙瘩。

    “邓总,转运的车来了。要您签字。"现场负责维持安保工作的副师长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

    陆光达拿起文件仔细的阅读每一个字,他读的很细致,花了十分钟。

    现场等待的所有人都不着急,因为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不差这一会儿。

    但是所有人又都很着急,因为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就差这一会儿了。

    "拿笔来。”陆光达伸出右手。

    立马有人将挂在上衣口袋里的钢笔递来。

    陆光达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随后说道:“启运! "

    伴随着陆光达的一声令下,现场忙碌了起来。

    “邱小姐要出嫁了啊。”陆光达左手边一人摘下眼睛用自己的衣角擦拭眼镜片。

    "我要多看她两眼,看清楚咯。”那人把擦干净的眼镜戴上。他仔仔细细的盯着[邱小姐],想要把上面的每一寸纹路都记下来。

    哪怕里面的原子分裂方式他们以及验算过几百上千次,但每一次他都小心翼翼。就像是他看见自己的宝贝疙瘩被装运上火车,那种感觉真的像是看着自己的女儿出嫁一样。

    陆光达看了看自己的老伙计,他笑了笑没说话。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

    当负责押运的团长来到陆光达面前,团长敬礼道: “邓总师,请您放心,我们部队一定安全顺利完成原子弹押运工作,一定会将其平安的送去目的地!”

    陆光达点点头,手掌用力的在团长肩膀上拍了拍: "好,我相信你们。”

    “请您放心!”

    “原子弹开始运输了。"罗布泊基地里,冯石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委指令。

    “基地里的战士们,除了维持基地安全的之外,准备开始咋爱火车经过的路段开始站岗。各地军区也安排了人手,每二十米一岗,防止铁道被敌特份子破坏,造成原子弹实验的意外。”

    李锐和陆光达听到冯石的传信后,两人的嘴角忍不住挂上了笑意。

    “走吧,跟我一起去迎接咱们的邱小姐! "

    伴随着中央军委的指令传达下来,原本有些松弛的基地再度忙碌起来。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冥冥中的感觉,大的要来了。

    这一波是真的,大的要来了。

    基地里一多半的战士被调去守铁路去了。这些战士还算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

    而沿途军区的战士们则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但是军区命令了,那么就服从命令听指挥。

    大家都在铁路两边守,等着火车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才被撤下来。

    大家猜测着火车里运送的是什么东西,猜是什么的都有,但是没有人猜对。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能猜对他们运送的什么了。

    李锐、冯石、陆光达三人坐在铁道旁的大石头上,李锐架起摄影机,对准了铁路的尽头。

    现在火车还没到,三人在大石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现在我们国家的国际关系其实很微妙。” 长期在北京这个政治中心待着的李锐比冯石和陆光达看起来更清楚现在的国际局势。

    “我们基地搞了很多远超时代的科技。其实已经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了。今年已经抓了三个想要刺探我们基地的特务了。他们还没靠近曙光厂外围就被发现了。现在我们整个厂都开始向外搬迁,估计十月一号就能全部搬完。”

    “之后全部转移到山里去。整个曙光厂外围全部作为破晓基地的警戒。

    曙光厂和破晓基地是两个部分。破晓基地是以网咖为核心的国家最高机密所在地。曙光厂则是将网咖带来的技术进行实际生产的地方,机密度要低一些。

    但是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要是泄密了就是巨大的问题。

    曙光厂搬迁到深山去是早就有的计划,只是现在才算是完成了深山里的基建。

    而网咖最大的作用是链接网络,所以无法搬迁,只能加强安保了。

    "被抓的探子成分复杂。“李锐这话说的很简单,但是含义很深刻。冯石和陆光达对视一眼,没有在这个问题是深入去问,至少不是在这个地方问。

    “不管是半导体、随身听、磁带灌录技术、导弹制导技术、制糖技术等等。都开始引人眼热了,如果不是朝鲜战争把美国人的腰给打断了,怕是已经有豺狼虎豹扑上来了。”

    冯石默默抽烟: "是啊,想要让人心平气和的跟你讲道理,首先就是要让他知道,他要是不和你讲道理倒霉的是他。美国佬已经撞上过一次了。但是他们不会死心的。”

    “我听说了,在朝鲜战场上被俘的那些美国军官,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中校,也敢在彭德怀面前大放厥词,说要用原子弹炸平中国。”

    "别看现在美国佬好像老实了,但是要我说,他们是贼心不死的。他们就像是一头狼, 只要你不注意他们就会扑过来咬你一口。他们只会想着欺负人,只要你比他弱小,他就会肆无忌惮的欺负你! "冯石骂道,"要是有机会,我想对着麦克阿瑟的脸喷他一脸口水,骂上一句:去你妈的!”

    陆光达目视远方:“我们现在所掌握的各种技术犹如小孩闹市抱着千金。其实网咖里还有很多可以在两三年内转化成生产力的民用技术,但是李锐一直压着不让发。想必李主任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李锐点点头:”是的,利益太大了,我们会成为众矢之的。是人是鬼都会想要来分一杯羹。我们需要有绝对的自保能力。俾斯麦曾经说过: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虽然这话有着一股子强权主义,以强权践踏他人尊严的意味。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按照这套玩法去玩的。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

    “但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真正讲道理,而不是讲拳头的世界。那么我们需要先有最大的拳头!”

    陆光达站了起来指向铁路的尽头:“李主任,拳头来了。”

    地平线。上,一列火车鸣着汽笛缓缓而来。

    罗布泊爆心点铁塔。

    负责建造铁塔的刘团长最后检查了一遍铁塔的各个基础构建,检查各个插头是否稳固。技术员则在他身边检查所有的信号线是否正常。

    大家检查的很细致。

    “一组正常。

    “二组正常。”

    “三组正常。"

    “上塔! "伴随着刘团长的命令,重达一点八吨的邱小姐被缓缓请上了她的花轿。

    铁塔上的“伟大革命万岁”的标语也被撤了下来。

    技术员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所有人员按照预定班次有序立场,只留下一支部队看守核弹。

    而在明早的核爆前,他们也必须要撤离到二十公里的安全距离外。(注: 两万吨当量核弹安全范围是6.8公里外,十万吨为10.8公里。原子弹杀伤除了冲击波等物理手段外,主要是早期核辐射,但是原子弹的核辐射强度只要远离到安全区,并且度过早期核辐射,之后便会严重衰减,破坏力不如核电站发生泄露事故。

    而罗布泊基地里除了一些确实神经比较大条的人之外,大多数人是睡不着的。

    第一次,所有人觉得夜晚是如此难熬。

    等到第二天天色慢慢放亮,很多人已经迫不急的的起床了。起的比起床号的时间还要早。

    所有人都比原本的作息起的更早。有的人吃不下早饭,因为莫名的紧张到胃抽搐。

    所有人都在看着表,时间过的真慢啊。

    而当冯石代表中央军委传达指令,基地人员在冯石的命令下各就各位。该点火的点火,该安保的安保。

    所有在外观看核爆(安全距离外)的人都配发了墨镜,防止强光刺伤眼睛。

    李锐早就安排人手在核爆区域各个视角假设了专门的摄影机(并 且还要使用专门手段才可以回溯核爆画面,摄影机也是放在专门的掩体内)。

    而他本人则架设着一台大型摄影机在安全区的拍摄台上,遥遥的对着爆心铁塔处。

    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广播大喇叭开始倒计时。

    “倒计时一小时,所有人员撤离核爆危险区域。”

    “倒计时半小时,所有核爆附近防护掩体进入封闭状态。”

    “倒计时十分钟,所有人员确认穿好防护装备戴好墨镜。

    “倒计时一分钟,各单位注意。"

    “倒计时十秒,九,……”

    李锐俯身看向摄影机摄影窗口。

    战士们盘腿而坐。

    技术员和科学家们互相依在一起,有人捂着自己的嘴,有的人捂着自己的脸。

    “5”

    “4”

    有的已经紧张的想要呕吐了。有的女同志全身紧绷到发抖,旁边的人立马抱着她,让她好缓过来。

    “1, 起爆!“

    现场进入一片绝对的安静,只有风卷黄沙的呼呼声。

    而在这片安静之中,远处一团炙热的光火从地上冉冉升起。如第二个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一般,剧烈的光和热映照着整个地平线。

    古印度诗《罗摩衍那》写道: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惩威。唯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奥本海默曾经引用过这一段用在美国的原子弹爆炸上。这一刻,李锐明白了为什么奥本海默会引用这一段古诗了。

    当火光冲天而起,当爆炸声的余波穿越几十公里抵达自己的耳朵,当火光散去一朵硕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

    当现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跑啊!跳啊!欢呼啊!他们哭着!喊着!笑着!叫着!

    李锐缓缓直起身,忽然吟诵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今日,定风波!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