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先使其疯狂
“胡佛做的事情有点过分了。
“FBI简直让我们的尊严扫地。
在哈佛大学附近,一家主要为招待哈佛教职工的酒馆里,一群本该衣冠楚楚,谈吐斯文的高级知识分子们,现在却扯开自己的领带,松开自己的衬衫扣。
他们现在中不少人粗鲁的喝酒骂脏话,和码头那些干了一天累活的搬运工人没有差别。
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身体更干净,没有臭汗,也不需要喝便宜的烈酒。
相同的是他们都接收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折磨。码头工人的折磨来自与劳动力的被剥削。这群知识分子的折磨则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压迫。
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认为自己比那些码头工人遭受的折磨更狠。
"FBI把我的实验室给查封了。我现在已经无法继续做试验了。”
“你还算好的,我今天接到电话。是尚恩教授妻子打来的,他在麻省理工任教,做核研究的。他也被带走调查了。他妻子问我能不能想办法帮忙。哎,我有什么办法。
一群高级知识分子在这里喝闷酒发牢骚。
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太苦了。怎么生活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国家简直烂透了,我听说奥本海默又被带去调查了。他为这个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现在却连一个平 安的生活都无法保证。要我说,我们不……"在一众高级知识分子中, 有一人低声道。
他的声音不高,但是说的内容却很吸引人。周围的教授、博士、老师都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他用手做了个跑路的姿势。“能行吗?”有人怀疑的问道。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都感受到了吧。有大集团向我们中的一些人投了些工作邀约或者是购买专利的合约过来。只要签订了这些合约,好像就没事对吧。。
这位教授说的话没有说的很明确。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很明确了,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摊开来说的那么直白。
官商勾结,仅此而已,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不爽又怎么样,现在的非美和FBI就像是拿着皮鞭和刀子的牧羊人,把名为科学家的羊群往公司的羊圈赶。
他们在二战后如何收割它国的外国科研成果,如今就如何收割本国的这些科学家,就是如此罢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愿意被这样收割啊。
不想要被压迫,又不想要被剥削,对于工人而言或许只有起义。但是对于这群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还有很多路。
比如说:跑路。
“欧洲有公司和科研机构有意愿从美国招一批科研人员过去。给的待遇还算不错,主要是欧洲现在的局势没有那么混乱。“这名教力学的教授这么说着。
他的话让不少教授和教师都来了兴趣。润欧洲也是个选择啊。
当即很多人对这位力学教授所说的欧洲那边的招揽来了兴趣,并且开始打听门路。
还有一些人则直接想到,实在不行,不如直接跑路欧洲。哪怕是没有后路,留在美国也不如去欧洲闯闯。相比于美国的待遇,还是政治上的安全更重要。
实在是不行,去欧洲的高中教书总可以吧,混碗饭吃不难吧。难道咱们在大学里当教授、当讲师,还不能教中学生了?
先跑跑吧,等这波风头过了在说。
很多人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润欧洲去。
这波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的选择不意外,毕竟元时空中他们也是这么干的。
元时空之中,因为麦卡锡主义的盛行,逼迫的很多科学家和高校讲师们无法正常展开工作。他们要么润欧洲,要么就干脆不搞学术研术究,开始搞其他工作去了。
导致美国在一段时间内,科研效率极低。也让美国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的科技争霸中,居然有不少项目落后了苏联一步。
要不是苏联点错了科技树(包括半导体、农业等)导致苏联饶了一个巨大的弯路,不然就那么将近十年的时间,苏联其实可以很快的和美国拉开科技差距。(注: 还有苏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落地的
不配套。比如苏联七十年代搞微波设备,还要通过渠道从西欧买关键配件。过了几年考古科研后发现,相关技术早在六十年代早期就有了,只是一直没落地生产罢了。)
陈赓在抗法援越的时候,法军弱到他难以置信,越军弱到他火冒三丈。最后他说出名言:法国和越南,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实际上地球的优秀匹配机制又何止是越南和法国呢。
美国打出一个昏招,嘿嘿,苏联打一个更昏的!
只不过这个时空之中来了个搅局的李锐,和他带来的网咖,引发的蝴蝶效应实在是过于的大了点。
有教授和科研人员想要离开美国现在这个混乱的地方,去欧洲找个安全点的地方重新开始。
而有这个打算的人还不止一个。许多人都这么想的。毕竟政府能把奥本海默都抓了,自己这些小角色算什么?自己等人惹不起,也只能学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那样移居国外了。
风波酝酿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高校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渠道向欧洲方面伸出橄榄枝。
只要欧洲那边能落地,干啥都行啊。
有的人是真的怕了,因为有各种流言流传出来。说是奥本海默这样的大咖在FBI里面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说是掉了头发,上了电椅,注射了化学药品逼他招供等等。
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谁流传出来的。
但是确实是很离谱就是了。这些受到惊吓的知识分子们都不挑了,能去西班牙、阿根廷、巴西等地都行啊。先离开美国在说。
美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启了大移民时代。
基辛格质问赫克托尔:“你这么搞,难道不怕挖掉美国的基石?
“不怕。“赫克托尔当时笑着说:“为什么要害怕?人都是忘性很大的动物。只要鞭子不落到他们身上,他们是不会记得痛的。
“即便是鞭子落到他们的身上了,那也没关系。最后只要把挥鞭子的那个人明正典刑,然后再给他们拨乱反正,上一 些伤药,他们不就会自动回来了吗?全世界还有什么地方比美国更有财力和物力搞科研吗?
“我们想要击倒的对手很强大,所以我们需要做好的准备也更多。胡佛现在还不够让人愤怒。"赫克托尔看着基辛格说道。
“我现在还不知道你到底是准备支持谁来当总统,但是在搞掉胡佛这种国家害虫前面,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 他需要更过分,更加摧残美国。只有这样,当他的头颅掉落的时候,他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把所有的罪归于胡佛一人。 让所有人恨他,畏他。巴不得他死无全尸,巴不得他寸寸碎裂。而自此,我们国家之前所做的一切反而可一笔勾销。 "赫克托尔如此说道。
基辛格无话可说,过了许久,他才说道:“即便如此,胡佛一人怕是也不够吧。麦克阿瑟也会被拉着一起陪葬。
“他值得,在他和胡佛以及那些大人物练手害死马歇尔将军的时候,他就值得为了国家的未来陪葬了。难道你怜悯他吗?”赫克托尔反问着基辛格:“还是 你背后的那些入怜悯他?”
基辛格没有回答,他忽然觉得也许他们找这位司法部长联合是一个错误。 因为他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操控。
他的想法太多了。不太好啊。
这是基辛格的想法。
而非美委员会里那些老爷们的想法则不一样了。当大量的教授、讲师,乃至于文艺工作者打算离开美国前往欧洲时。
他们觉得赫克托尔说得很对,真的有很多潜伏在我们国内的苏联探子啊!
要不是打草惊蛇,这些人哪会这么容易就露头。
审查,必须要严加审查。
而那些资本集团也不大高兴,如果这波科学家全跑了,他们的收割计划怎么进行?必须要控制起来啊!
所以相对的,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胡佛。
别看胡佛在民间号称是美利坚太上皇。但是他也觉得好像事情出现了一些些小小的偏差。
为什么所有人在这个时候都疯狂的让自己抓更多的人,逮捕更多的人?
这会不会有问题?
胡佛找来自己的心腹商量这件事,但是讨论起来却没有太多的头绪。
因为从明面的证据来看,只有非美的那群老顽固们怕死和资本集团的贪婪在作祟。
“甚至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甚至可以放任一些人出去。 真的假的都无所谓,因为最近和国会里一些代表们会谈的时候, 他们对于我们重新合并CIA松口了。”胡佛的心腹给他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消息。
“如果CIA能重回FBI的怀抱,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约翰(胡佛名字) ,现在是我们的关键时刻。你可不能退缩。FBI全体 上下都看你的了!”
是的,CIA合并进入FBI获益的可不仅仅是胡佛一人,而是上上下下一整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他们推着胡佛往前跑,他们迫不及待的想从CIA的权利里分到一份更大的好处。
这个国家疯了,所有人都在为利益而癫狂。资本推着人走,人被异化,有时做什么事情和一个人的理智与智商没有关系。
当期身处在这个环境之中时,他就是资本的奴隶,权利的傀儡了。
FBI上.上下下都在推着胡佛往前走。还有人为其搭桥铺路。仿佛一切之中都在顺着胡佛的期望前进,所谓烈火烹油不过如此。
当即,胡佛签署了一份调查令,对所有近期有可能出国的相对重要的人士(科研、艺术家、演员导演、作家、摄影家等等)都进行严格的审查。
疯癫的时刻到了,无人不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