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想优先,政治挂帅
对于在后世经历过各种网络轰炸的李锐来说,他可知道犹太集团的舆论霸权有多可怕。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李锐可是都被相关的言论给洗脑过。
比如说什么犹太民族是全世界最聪明的民族。
一个犹太人平均一年要阅读67本书籍。
犹太人品性高洁,智商超群,血脉纯净。流浪1000年,还保持着高度的团结。
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原时空的后世可是相当有市场。李锐小时候看过的书,电影杂志,甚至各种纪录片里面都有相关的宣传。
还有各种卖所谓犹太人智慧的书籍。什么《塔德木》之类的,还有什么《犹太人的智慧》等等。
李锐自己不好评价在自己在后世看过的这些中文市场上的书籍到底是不是犹太人的“传统智慧”。
但是李锐知道,肯定有人用这种办法赚了不少钱。
到底是谁再赚?不好说,但是犹太集团肯定是乐见其成的。甚至于这背后的推手就有很大的可能是犹太人。
关于各种美化犹太的故事在李锐那个时空可是屡见不鲜。那么犹太民族里有没有好人?当然是有的,但还是那句话,个体文明请勿上升至群体。
而犹太集团的上层才是资本世界里最学权的一群人,一直到现在1957年还是如此。甚至于在元时空的后世,发展的越后面,网络上的“犹太人”成为了一种代称。代指为那些有钱的资本家们。
因为环顾四周看看吧,西方世界的资本巨头好似都套上了一个“犹太人”的皮套。好似成为了顶级资本家之后不成为犹太人就无法进入这个阶层。“犹太人”成为了一道隐形的门槛。
所以犹太人在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 更变成了一种资本的象征。
李锐不仅要搞犹太人的记录片,而且还要抽空搞搞犹太人的电影。
因为记录片这玩意儿看的人不一定多。但是如果电影拍的好,过个几十年都可以看的。
说是对抗犹太,但实际上应该对抗的是犹太的上层资本。在李锐来看来,犹太的上层人物就是那种政教合一,并且在融合现代金融殖民手段的资本家。
所以如果是要拍摄关于犹太集团在二战前夕的所作所为,那么就不能之单独描写犹太人对德国人的坏。这样不过是简单的挑起民族情绪,很容易被人压住打击。
所以李锐和他手下的各路人才开始想各种办法。
经过将近七年的锻炼,李锐的宣传部下面已经是人才济济了。现在他所依仗的并不是元时空中不得不留用的各路旧时代人才。
而是有了大量新中国建国后,通过李锐所给出的知识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中流砥柱。尤其是在网咖内部,李锐专门培养了一批忠诚度信得过的专业人才。他们也是李锐现在越来越有底气对抗资本主
义世界文化娱乐世界的底牌。
这帮人拿到这样的议题后好好开了会。
“我搜集了那个时代的资料。大家好好看看。”
在破晓基地内,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给参加会议的众人分发了资料。年轻人一边发还一边说:“真别说,要不是李主任让我搜集这些资料,我还真不知道犹太人……不,准确的说是犹太精英集
团做过那么多龌龊事呢。我之前还挺同情犹太人的。”
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接过资料后说道:“怎么?小章你现在不同情犹太人了? '
名叫小章的年轻人摸了摸脸颊道:“怎么说呢,很复杂。我一直以为犹太人是二战最大的受害者呢。怎么说呢……其实也不算错吧。很多在=战时期被屠杀的犹太人确实满无辜的,大量的小手工业
者和小店主被抓。还有一些就是普通工人。他们确实可怜,估计也就是普通人一样过日子。但是犹太精英集团就不一样了,你们看这份资料上写的。他们在一战到二战他们干的龌龊事可是不少。要说
德国人不很他们,那才是见了鬼。不过嘛……
小章耸耸肩无奈道:“好处被他们这些精英高层吃光了,底下的普通犹太人反而成为了德国人发泄怒火的靶子。”
"你们知道马克思沃伯格吧。我查了资料才知道的,他就是当时控制德意志银行的沃伯格犹太家族的领袖。就是他和瓦尔堡家族以及其他犹太财阀下令疯狂印钞,让马克贬值几十亿倍的。你们猜
他的下场怎么样?”
小章神神秘秘的说着。
另一个开会的中年人,也是李锐现在手下的头号编剧张科道:“怎么样?“张科其实已经猜到了小章这么说,这马克思沃伯格多半没事,但是让年轻人卖关子成功,让人家舒服一下嘛。
果不其然,小章道:“屁事没有!马克思沃伯格和他的瓦尔堡家族屁事没有。把德国百年积蓄洗劫一空,他们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没有被清算,没有被要求交回财物。他们花天酒地纸醉金
迷。马克思沃伯格好好的活到了1946年才寿终正寝呢。
小章这么说,开会的一些年轻编剧骂道:“当真是修桥铺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
刚刚说话的那个中年女士则开口道:“你们这话说得不对。小章你知道为什么瓦尔堡家族没有遭受清算吗?”
小章道:“为啥啊?
"因为凭借着酒馆事件煽动民意上台的希特勒,他本身也是想要成为人上人的那种人。或者说他也是瓦尔堡家族那样的一丘之貉。他不讲无产阶级专政,不以无产阶级叙事,他怎么会真的帮助德国
人民?所以他所做的事情,不过是煽动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去报复另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中年女士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而以希特勒为首的新一代德国领袖却依旧和瓦尔堡家族这样的犹太精英推杯换盏。所以大家开会开到现在,应该能晓得我们要写的剧情走向了吧。”
听见中年女士这么说,刚刚的张科编剧笑道:“霞姐真是我们组里政治觉悟最高的一个。霞姐说得没错,要写犹太人,就不能只写犹太民族。不盯着犹太民族看是错误的,只盯着犹太民族看更是错
误。要站在更高的政治角度来看。”
“犹太民族的问题是什么?是一群以马 克思沃伯格这样的上层犹太人,以瓦尔堡这样的家族为先锋。将传统宗教、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怪物。他们已经将民众从横向划分,开始
转变成竖向划分了。
张科开口说得这些话让一些年轻的编辑开始动笔记录,他和霞姐是整个组里政治觉悟最好的两个。
李锐主任在开文艺会议的时候总是强调八个字:思想优先,政治挂帅。
有很多老一代的文艺工作者, 尤其是电影工作者对其嗤之以鼻。他们中多数倒不是要和新中国唱反调,而是天然的讨厌这种说法。总是认为政治挂帅这种事情是在限制他们的创作。
于是有的人故意大搞赞歌文学,你不是要政治挂帅吗?我给你挂满。这些人被李部长整了好几次,有的人都被整跑了。
但是基地里这些李锐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懂,李主任所说的政治挂帅,不是要这些人搞赞歌文学,不是搞歌功颂德的那一套。 而是在文艺创作的时候时刻记住一点: 无产阶级政治叙事逻辑。
思想优先要的不是这帮人搞出狂拍毛主席马屁的电影。这不是思想优先,这就是马屁文学。
思想优先要的是时刻牢记:无产阶级所思所想。
这八个字都看不透,真的不能在现在的新中国担任文艺文化部门的任何职位,就连拍电影当导演都不行。最多在电影厂当杂货伙计。
如果是在元时空之中,这帮子人还能混下去。没办法,新中国成立,主席手底下笔杆子少的可怜。他自己都要奋笔疾书来当这个笔杆子,不然就更难支撑了。后续发生的许多事也和这逃不开关
系。
而在本时空,李锐和网咖的出现可以让这帮人滚进历史的故纸堆了。
就像是李锐培养出来的张科,他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地记者,解放战争断了两条腿。但是因为忠诚度高,在网咖最初建设的时候组织上把他一起送进来了。
张科政治觉悟极好,在李锐的培养下已经是文化方面可以独当一面了。
他说道:“原本德国的无产阶级民众和在德国生活的犹太无产阶级民众本该是一起的。 就像是两家木匠店,一家是德国人开的,一家是犹太人开的。 当德国1 923年被犹太精英集团洗劫的时候,德
国人开的木匠店倒闭了。犹太人开的木匠店就能活的好好的吗?”
“犹太上层精英吃的脑满肥肠,但是犹太底层呢?他们也和其他德国无产阶级老百姓一样排队领救济,辛苦工作避免饿死。原本两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应该站在一起,一 起对抗资 本阶级的压迫。
“但是自希特勒选择了民族主义叙事煽动酒馆政变,就代表了德国难以走上无产阶级叙事的道路。以民族主义来叙事,作恶的是犹太族精英,那么整个犹太族都该死。所以犹太族上层精英将中下层
当做挡箭牌丢出来,让德国人杀了泄愤,他们缺屁事没有,该吃吃该喝喝。甚至这里面有多少真犹太人都不好说。”
张科的话让在场的编剧们频频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所以,张编剧。我们还是要走无产阶级叙事逻辑。不是简单的揭发犹太精英对其他国家的剥削,对其他国家造成的苦难。”小章道。
张科点点头:“没错!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描写犹太上层对犹太底层的剥削。包括犹太复国复主义。以犹太财团为起始,他们已经开始对这个世界的民众开始进行了竖切。本来这世上本来只是横切
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其中无产阶级占据多数,我们本该一起团结起来抗击资本家。”
“但是他们现在却把无产阶级按照民族、信仰、性别、肤色、国家、语言、爱好等等,竖切成不同的小块。从二战德国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来,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试水, 接下来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这
么做。
张科一拍钢笔道:“所以我们要拍的电影,要宣传的思想只有一件事: 告诉大家事件的真相!资本阶级所谓的精英集团,他们对人民的剥削不会歧视你的信仰、种族、肤色、国家,他们会一视同仁
的疯狂剥削!
“所以现在大家还有问题吗? "张科问道。
组里的编辑们面带笑容的回答:“没有问题。”
小章更是道:“没有问题!已经知道怎么写了!我脑子里已经开始有大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