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传奇的缔造者

第三百五十七章 传奇的缔造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梅家的父亲要回来了。不仅仅是他,伴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结束,中国第一批出国务工的工人们即将回来了。

    他们中有从前城市里的待业青年,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还有来自于五湖四海农村里的农民。

    经过三年的锻炼,他们也完成了一场蜕变。尤其是那些从地方农村来的农民们,他们不仅仅是完成了自家财富的积累。

    同时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在工作中,在反复的耳提面命里,他们也开始成为了一个个建筑工人。

    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

    苏联,列宁格勒。

    经过三年的建设,列宁格勒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三年多前,苏联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住宅翻新与建设工作。

    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执行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对于苏联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

    因为苏联也要拉动自己的内需。搞城市基建,确实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好办法。唯一的缺点是苏联人口不足,搞这样大规模的基建,他们拉不到几百万空闲的壮劳力来弄。

    也就是中国这个时候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缺。中国要把几百万能大吃特吃的壮劳力派出去自食其力,减少对国内粮食的需求。

    同时也依靠他们的工作为国家赚取外汇来购买更多的肥料矿石、粮食等来满足国内需求。

    同时,中国的劳工薪水要比同等的苏联劳工便宜许多。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很乐意的启用了这么多的中国劳动帮助他们修建基础建设。

    这从多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双赢。而现在,大家都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列宁格勒新城,上万中国工人在此劳作了三年,建设了一个崭新而恢宏的新城。

    中国的设计师们深入到了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中。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宝贵的经验。中国现在没有这种大城市规划的经验,也缺少这样大城市规划建设的资源和能力。

    现在依靠对苏联的实践,很多人都成长了。

    列宁格勒新城区就紧挨着老城区边上。和老城区最大的差别就是新城区没有什么历史性的老房子。不用考虑文物古建筑保护,而可以尽情的施展新兴建设。

    新的大马路,才用了对向共六车道的设计。比原来列宁格勒的设计更宽。

    统一建设的新的住宅楼都是标准七层到二十层的高楼。

    并且还为新城区修建了统一的供暖设施。甚至还预留了以后城市发展需要的各种线管线口。

    一开始苏联方面的设计师还在疑惑,为什么要做这些设计。

    中方的人员直接说了:“我国的专家正在研究新的传输信号模式。他们认为,以后电话家家入户是寻常事。不仅有电话线,还有电视信号线,甚至其他更多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要做好预留口。不然以后所有的线管都需要走明线,既不美观更不安全。”

    “至于你们说的,预留的电线口会不会太多太大?我们认为不会。现在苏联人家中的家用电器少,但是家用电器迟早会多起来的。到时候电线就需要有余量了。”

    “这些看似多花了一点小钱。但是却可以为未来二十年后的翻新工作,节省下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里是我们所有楼宇的设计图、线路管道图。我们已经做了分门别类的记录。这里有纸制的,还有一份我们用电脑软盘记录的。这样双备份,你们以后肯定用的上。”

    这是中国方面的工程师给苏联人交钥匙的时候说的话。

    当时苏联方面的负责人都有些面面相觑。

    你们中国人考虑这么多的吗?再说了,你们考虑的东西就真的准吗?

    而且了,你们之前还把我们关于垃圾滑道的设计给否了。你们这样真的好吗?

    还真别说,本时空之中的中国施工团队真的给苏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仅仅是他们的吃苦耐劳,更重要的就是中国团队的高瞻远瞩。

    因为在二十年后,现在的列宁格勒新城以及一众苏联国内被中国翻新的城区也都面临着现代化改造。

    当时苏联老城区也要改造,改造的时候把苏联的设计团队和施工人员搞的头都痛了。因为大量的管道和线路都不堪现代化改造使用了。

    而当他们改造现在的中国翻新的新城区时,他们惊讶的发现了中国在二十年前就预留好了他们所需要改造的一切准备。

    为了苏联家庭留下了更富裕的电路升级空间,更多的线路入户需求,更大的且能适应抽油烟机的烟道设计等等。

    二十年后的某一天,当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翻新团队内,一名刚刚从大学毕业一年参加工作的室内线路设计师在用电脑读取了中国二十年前留下的软盘后。

    她惊叹的发出了各种脏话。

    “这他妈真的是二十年前的设计?!”

    “这他妈的甚至预留了电烤箱、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所有大电器一起使用的电路余裕?!”

    “这是什么神一样的管线预留?他们甚至还预留了可拆卸的检修口,可以将所有老旧线路全部抽调直接换新的?!”

    “不光楼房这么设计了,就连市政道路灯光下水道都这么设计了?!”

    “这他妈的……列宁格勒老城区的线路设计就是一坨大便。”

    这位女设计师连连发出惊叹的骂娘。

    而二十年后,如她这样亲切骂娘的设计师不师仅仅是她一个。是全苏联范围内,大面积出现的常规现象。

    于是在二十年后的苏联,他们真的在杂志上了文章《中国的良心,跨越二十年的升级》。

    文章里盛赞了中国二十年前修建各个苏联新城时下的功夫。

    没有修建那个毫无用处只会发臭的垃圾滑道,二十年前还有苏联人抱怨中国人这样不好。但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正确。现在世界范围内都不用垃圾滑道了。

    而中国预留的检修口、线路管道升级的余量,这才是真正的良心。让二十年的老房子不用破坏任何结构就可以继续升级使用,不用担心脏乱且危险的明线,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大功率电器会因为电线粗细不够而带不动。

    中国人甚至在二十年前设计的房子上就留好了放置空调外机的地方。而那些办公大厦,他们甚至留好了二十年后安装冷气、新风管道的地方。

    本时空之中会不会有青岛下水道德国油纸包的故事不好说,但是苏联确实真的开始流传着中国提前规划二十年的伟大传说。甚至二十年后苏联还有人专门写信邮寄礼物来中国,感谢当年修建这些房屋道路的中国工人和设计师们。

    而现在这批传说的缔造者们,其中的许多人都将开启自己的返乡之旅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