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拉姆

第四百四十七章 拉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些达能的渠道商现在有些犹豫,他们有些不敢上架我们的商品了。”

    曾培洪作为贸易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这次中国商品出海他也是要扶着走一段的。就怕有些年轻的同志过于天真了,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领导,现在达能那边的压力也很大。虽然咱们和他们签了合作协议。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逼着他们让步。”

    “达能方面虽然和我们建立了协议,但是他们现在内部也有一些动摇了。现在达能的主席安东安尼·赫尔维想要和您见面。讨论一下相关事宜。”

    负责和达能接触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了不太好的消息。

    原本按照曾培洪的级别,这种事情用不到他出面。但是这个事情不太一样,毕竟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踏入国际市场,要和国际对手硬拼。

    这首战的气势不能输。

    曾培洪也在心里暗道:果然,国际市场没有什么温情脉脉的时候。这一次中国商品出海,没有套一件马甲,也没有给那些国际同行让利,他们就开始明晃晃的亮出刀枪了。

    曾培洪打算和安东尼·赫尔维好好的聊一聊。

    赫尔维是在1960年执掌达能。元时空之中,达能集团的发展壮大就是在他手上出现的。

    赫尔维把达能从一个法国地方性企业,一步步做到了世界级的企业。这个的难度可是一点都不小。他是个有雄才伟略和野心的人,不然达能也不能在二十年内快速发展。

    只不过本时空之中,达能的发展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中国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这样的公司在不断的向外扩张。即便是以走私的方式,也让很多欧洲企业觉得麻烦。

    达能的核心业务是卖水,但是卖水的财源单一。很容易受到行情波动,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很低。

    赫尔维早就盯上了现在复苏的欧洲市场了。因为欧洲经济复苏,欧洲老百姓慢慢有钱了。对糖果、饮料副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在1962年,法国人均糖年消费量就达到了十七公斤有余。而元时空后世的2020年,中国人年均糖消费量也就是十二公斤左右。

    法国人吃糖很凶,但是在整个欧洲又不算什么。其他欧洲国家都差不多是这个消费量。而这个消耗糖的量并不是单纯的说法国人一年吃掉十七公斤纯的白砂糖。

    其中大部分的糖都是通过零食、饮料、糕点之类的食物摄入。

    经济复苏的法国人胃口很大。法国甜品也享誉世界。

    赫尔维想要抓住机会,把达能的产品线扩充出来。

    所以才有了和中国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谈判引进的事情。

    因为达能现在储备的汽水饮料制作技术很难在现在的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糖果也是一样。

    中国的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在口感口味上不能说吊打全世界,但也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准。

    原本一切都是好好的,谁能想到今年居然出了一次糖灾。导致了达能必须要和中国尽快签订协议,以求自救。

    因为在协议中,达能作为中国的合作方,中国会以相对优惠的价格给达能供应糖货。

    这样一来,就能让达能自救成功。不然光是那高昂的糖价,就能直接把赫尔维这两年刚搞下来的副食品和饮料生产线直接被击垮。

    但是谁能想到达能这边刚谈下来这些,那些友商们就上门找麻烦了。

    他们居然串联起来一副准备搞死达能的模样。

    而且有一些和自己有点关联的友商高管向自己透露。

    “搞死达能不是我们的目的,但是你们如果真的要是让中国的产品低价的摆上货架,或者是借着你们的壳子低价销售。那么就不好意思了。我们会认为你们达能不适合在欧洲存在了。”

    这话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是却威胁的很有用。现在他们给各大超市的放话,也让各大超市有些害怕,那些超市的老板和高管也纷纷给赫尔维打电话,要求他理智一点。

    当赫尔维和曾培洪见面,并且把整个事情和曾培洪都说了一遍之后。

    曾培洪沉声问道:“就没有解决办法吗?”

    赫尔维双手一摊:“有,其实他们组成的这个松散联盟就是想要让我们和他们一起,逼迫我们和他们一起组成一个价格联盟。在价格上一起共进退。”

    “比如说他们的巧克力如果一盒卖十五法郎,那我们的巧克力也要卖这个价格,只能贵不能便宜。”

    说实在的,赫尔维其实是有点心动的。因为如果按照中国可以给达能的优惠糖价来做生意,他们卖贵一点也可以啊。

    他们有传统的固有渠道,有一批固定客户。那么完全就吃固定客户的那些利润就好了。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联盟的要求来搞的话。那么山海关汽水和悠悠糖果进军西欧的第一战就一败涂地了。

    看上去是公平竞争,但渠道本来就是共享达能的。营销、渠道、固有品牌意识,新中国的这些商品在西欧并不占有优势。

    如果不能在这个糖价大涨的时代用低价抄底,形成自己的固有客户群和渠道优势。那么就别玩了,等到明年那些糖商都缓过气来,他们指不定怎么整治我们呢。

    曾培洪看见赫尔维有些意动的模样,他忍不住开口道:“赫尔维先生,你是不是觉得按照他们的规矩走,达能获利好像还更多?”

    “当……”赫尔维下意识的就想要回答【当然】,还好他刹住了车,没一秃噜就说出来。

    毕竟现在和中国这边是盟友关系。达能还希望能和山海关汽水一起建厂,在西欧开启达能的饮品时代呢。

    “当然不是这样。”赫尔维咳嗽一声继续道:“我对于他们这样的行为也很鄙夷。他们这样不是托拉斯胜似托拉斯。我强烈鄙夷!”

    赫尔维很懂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反正先把这五年合作期过了再说。

    曾培洪笑而不语,摇摇头道:“赫尔维先生,我不在乎您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我想要告诉您,如果您也抱这相对天真的想法,觉得这事有利可图,那您就掉进陷阱里去了。”

    “他们今天敢说撤下货架的威胁让你退让,明天他们就敢一拥而上吃掉达能。这事情你比我更清楚。商业就是商业,不要牵扯意识形态,那些商业上的豺狼可不是因为意识形态来找我们麻烦的。”

    曾培洪淡淡的说着:“如果可以,其实我巴不得他们都撤下货架。我们来把货架都填满。”

    赫尔维摇摇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产能不够,你们就算是从中国把货都运过来也不够。”

    “而且要做成这样有我无他的局面,那就不是商业争端了,而是真正的意识形态战争了。到时候一群士兵破门而入把我打死,我都不奇怪。”

    曾培洪点点头,赫尔维说的不错。同时赫尔维经过曾培洪的提醒也意识到,自己刚刚突然有些短视了。商业竞争不分意识形态,只求有没有钱赚。

    达能想要扩大生意,想要赚钱,就要在这个时候和中国的企业一起撕肉吃。不然等着以后别人撕我们的肉吃吗?

    赫尔维道:“所以曾培洪先生,您有什么好的想法?”

    曾培洪想了想:“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自己建立渠道。如果在法国主要城市建设我们的商场然后进而进行商业辐射,可行吗?”

    赫尔维想了想道:“倒不是不行,但那需要很多很多钱。达能也有意投资房地产和商场行业,只是一直没有过多的资金做投资。如果贵方有钱能一起合作,自然可以。疏通管道这方面我有人,只要解决一点小问题就好。”

    “不过建设商场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赫尔维有点心动,他知道东柏林的中国超市模式。如果能在法国搞这个,他也愿意分一杯羹。

    但是时间有点不够啊。等到建商场好了,在加上铺设货物,那就两年以上过去了。

    这不行啊!

    “需要找一个不用害怕那些供货商断货的渠道啊!”赫尔维坐在沙发里开始仔细思索起来。

    就在刹那间,他突然灵感闪现,对着曾培洪道:“有一个不知能算渠道,还是算供销商的人,或许能帮我们在这个破局,不被那些人左右。”

    曾培洪问道:“谁?”

    赫尔维道:“拉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