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该退休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该退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人就会有欲望和各种想法。孤独是难以避免的。

    因为李锐还属于一个正常人的范畴,还不是圣人。总不能真的太上忘情,那是修仙的,修成就成为太上老君了。

    所以,修不了一点。

    每个人活在世上确实都要有些自己的念想才行。

    不过找对象?随缘吧。

    李锐是这么想的,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李锐往曙光厂倾斜。

    自从破晓基地和曙光厂分开之后,破晓基地(网咖主要设备)就只给极少部分的人员开放了。

    因为网咖不可移动,所以只是专门用来收集技术,以及完成一些其他地方玩不成的仿真训练,以及一部分黑箱科技的完成。

    现在还留在破晓基地里的人,都要做好一辈子隐姓埋名的准备,也许未来二十年他们都无法离开更加无法公开自己的身份。

    而曙光厂子早就已经整体搬迁到了河北的一个山沟里面去了。直接在山里面起了一个小城镇。一应供给都是在山沟里面,曙光厂的保密程度要低于破晓基地。

    尤其是其中有很多东西已经转移去外面做了。

    比如最早的人工密集劳动性的晶体管贴片。十三年前这玩意儿是绝密,卖给苏联的防空火控里面的主控主板,就是人工密集劳动做出来的晶体管人工贴片电脑。

    不过伴随着国家实力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都逐渐公开转移去了其他工厂做。晶体管贴片这个就转移去了沈阳做。

    沈阳的技术工人在工业显微镜的帮助下,用绣花针大小的改造电焊,来焊接那些只有芝麻粒大小的原件。

    还有一些原本需要在曙光厂里加工的金属原件。因为从前全中国只有这里有数控加工机床。

    现在本时空的国产数控机床也是多了起来,好了起来。

    很多普通的原件也就不需要在这里加工了。现在这里还在加工的就是一些五轴加工中心负责加工的复杂曲面零件。

    现在的曙光厂正在慢慢转型,从原先的黑箱科技生产处,慢慢的变成技术验证处。

    很多科学家的设想要落地,会在曙光厂里跑一遍。尝试看看能不能行,能不能提供一个工业生产的思路。

    如果在曙光厂里都生产不出来,那么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工厂,那都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

    所以,曙光厂的保密等级反而慢慢的降下来了。

    现在曙光厂里有几个重要项目在验证,一个是新型的纺纱机和配套的设备。一个是化纤材料生产设备的再升级,让摇粒绒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因为去年冬天,东北地区还是因为寒冷出现了冻死人的状况。

    被冻死的人中除了喝大酒自己在街上睡着的酒蒙子外,就是生活比较困难的五保户。这些五保户大多数是老人,因为战争失去子女。所以当地负责五保户的领导和主责的街道办领导很多被撸掉或者是予以严重处分了。

    东北御寒的问题一直很严重。继续降低御寒衣物的价格也很重要。

    李锐是希望尽早让中国生产的衣物价格达到元时空后世那种。

    一百块五件的T恤,虽然说不一定好看,但是却至少能让人有体面干净的衣服穿。

    所以要继续深化解决问题。

    此外还有就是关于化工厂里几个新技术设备的试验验证。看看能不能真的投产。

    还有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东西。说起来不起眼,但都是现在国家很需要,甚至会产生技术突破的东西。

    这也是应有之义,以后曙光厂也会因为国家的发展而慢慢的变成一个普通的高精尖厂子。说不定到那个时候,也就没多少需要保密的地方了。

    到时候整个开放也是正常的了。

    李锐现在重心往这边倾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搭档冯石将军要退了。

    今年,冯石已经六十四快六十五岁了。到他这个级别,退休年纪是往后移的。如果在任上的话,一般顺延一任,方便重大事情和权力交接。

    如果是专攻技术类的大佬,一般还会退休返聘。有一种学到老干到老的感觉。

    冯石的退休其实不是他个人愿意的。主要是医生下发了通知单,给出了非常强力的警告。

    【有鉴于冯石同志的身体状况,不建议冯石同志担任任何高压力高强度工作,最好退休修养,颐养天年。】

    因为冯石前两年体检,查出来肝肾功能衰退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还伴有高血压甚至可能会出现冠心病的风险。更不用说年轻时候打在身上没能挖出来的子弹,现在还在体内呢,现在阴天下雨全身哪哪都疼。

    为了不影响工作,冯石把止痛药当常规药吃。负责的健康医生已经三令五申的下了修养通知。

    但是冯石还是玩命的干。因为他是两弹一星一线工程的总指挥。和时间赛跑,和世界赛跑。在死神来临前完成自己所有工有作,是冯石的信念。

    今年年初的时候,冯石晕倒在现场。被送医检查后,经过多方专家会诊。一众大国手们都下了结论,冯石如果继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早晚直接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主席不希望自己的老战友就这么牺牲了。中央里面那些高层,不少也和冯石有过命的交情,大家也都不希望他真的活活累死。

    尤其是聂帅,他直接下令冯石头退休,好好修养。

    “新中国建立十五年了啊。打跑了小日本,打跑了蒋伪军,打跑了美帝国主义。你这好日子都没过几天呢。不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当时面对聂帅的劝说,冯石嘿嘿笑了笑,黝黑的面庞如河南的老农民,精瘦的身材也如河南的老农民。

    “聂帅,什么叫好日子啊?咱们现在就算好日子吗?咱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呢。”

    奋斗了一辈子的革命者,站在荒野的大石头上,望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道:“我还记得第一次见李锐的时候,他给我看的那些视频。那视频之中繁华的世界。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繁华的世界,我们更可以让这个繁华的世界更美好。我只怕时间不够,太慢了,太短了。”

    聂帅站在冯石身边低声道:“是啊,所以你才要好好的活下去啊。多活一些年,看到一个更好的更繁华,也更有革命精气神的世界!到时候咱们这些老哥们要是还都活着,就该好好的来上一碗酒。痛饮一百杯!”

    “医生不让我喝酒。”

    聂帅一愕,随即发现冯石脸上略带戏谑的笑容。他也为之失笑:“你啊,你啊。你老冯这个年纪,也会开玩笑了啊!”

    冯石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在他的视野中,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一线基地。

    在视线更远的地方,还有火箭发射基地。

    那是他和战士们流血流汗,一批一批年轻的战士来了走,走了来。十余年,为新中国铸就的钢筋铁骨。

    这个金戈铁马一生的老将军,解放后也将最后的美好华年也赠予祖国大好河山的老将军双手叉腰,目视远方。

    “戈壁熔金落日圆,盐碱地裂见铁肩。”

    “抄算声中乾坤定,山河日月换新颜。”

    “昆仑截作通天梯,九霄惊雷震五洲。”

    “十万里黄沙做纸,写就山河不朽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