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多见民生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多见民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965年,中国人民的需求开始慢慢的提升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重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前些年,依靠香港、日本之类的口岸,中国内地做了很多外国贴牌产品。高中低的产品都有。

    当然不仅仅是欧美的一些不可公开的交易,还有很多如苏联、南斯拉夫、越南等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订单。

    还有如埃及之类中东摇摆国家的订单也都是有做的。

    这些订单产业刺激了国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让中国的重、轻工业都赚到了第一桶金,能让国内的经济运转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美国国内的乱象,昂撒集团和犹太集团的对立,让相当一部分原本承接美国订单的产能给空出来了。

    因为美国现在断了很多订单了,毕竟不管是犹太集团还是昂撒集团现在都不想要被对方抓住把柄。因为赫克托尔是真的敢抓人搞人的。比之前的非美运动搞的一点不差。

    而这些产能空出来,李锐所领导的计划经济委员会让其无缝衔接进国内市场需求,满足国内需求,不让产能空置。

    当初在设置这些产线的时候就考虑过了,欧美的贸易是随时可能脱钩的。

    一旦脱钩,那么这些产能要去哪儿?实体产业是不能随意停工的。

    因为一旦停工就会出现整条产业链出现震荡,最后导致整个产业链出现断裂,进而导致产业萎缩。

    在这方面元时空后世的美国就给中国上了完美的一课。

    犹太集团说服国会进行的金融改革,让他们可以只投资一个公司中的某个部门。然后美国国内就只留下了设计类的部门,把涉及到实际生产的部门全都给弄出去到国外了。

    而美国后悔吗?没有。

    因为当时美国是真的相信一点。那就是国际大分工中,他们可以永远占据上游。他们可以永远保持足够多的设计、创意、金融部门。而其他国家永远都追不上他们。

    所以美国将会永远是这些产业的上游源头,其他所有的国家都会被美国钳制,只能在下游产业吃点土。

    这不仅仅是当时美国所认为的,一直到元时空后世的二十一世纪,美国依旧这么认为。

    而纵观全球,也不能说美国的布局有问题。因为在元时空之中不管是越南、泰国、印度、墨西哥、巴西在内的所有国家,一直在国际大分工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打工仔。

    剧本就是按照美国写的方式进行下去,他们占据着金融、教育、技术、设计、研发、创意等头脑部分。其他国家只能在里面分到一小杯羹。

    可惜,这个世界中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变量。它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写下去。

    元时空之中的二十一世纪初,当时有不少公知在说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他们就提出过一个观点。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那就不要那么多大学生嘛。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是当打工仔角色的,我们要的是更多的蓝领工人,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

    只要大学生少了,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

    美国需要那么多大学生是因为美国是源头部门,所以能解决大学生的问题嘛。

    还真别说,这种观点在二十一世纪初还真的挺有市场的。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这位公知的设计去做,那么中国就真的永远是国际分工中的打工仔了。一点变量都没有了。

    而本时空之中,已经知道发展路径的李锐和教员以及现在的聂主席等人,知道知道该如何发展。

    所以当那些原本对口美国的产能因为美国国内震荡的局势,而导致出口受损后。

    直接对接了国内的需求。这也是这次加工资的原因之一。

    而这样一来,就让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发现,市场上突然繁荣起来。尤其是各种工业产品。

    不管是收音机、随身听、闹钟、手表、钢笔等等。这些东西的供应好像都一下子变得充足了。

    百货商店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变多了。

    现在已经退休了的冯石,现在每天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和老婆那兰英到处闲逛。

    都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是冯石人虽然退了,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军工的发展,民生的发展都还是很关心的。

    他有觉悟,退休了之后不随便打听消息。哪怕李锐是他的老战友,也是他女婿,他也不乱打听。

    他更喜欢去看,就像是早上起床运动一会儿之后,和自己媳妇纳兰英一起熘熘达达的前往南门菜市场买菜。

    现在南门菜市场门口的摊位变多了,各种各样天南海北的东西也都有了。

    不光是李青的关东煮和麻辣烫、油旋的摊子。还有来自陕西的肉夹馍。这东西本来在北京也只有西安饭店这样的国营饭店在做。

    但是现在也有人在菜市场门口开摊了。

    不过肉夹馍价格贵,毕竟里面都是大块大块的猪肉,就算混一些卤豆干来压低成本,但是价格还是贵。所以卖的不算很多,更多人是解馋。

    冯石和那兰英买了一个,两个人分着吃。

    “这东西好,之前只能去西安饭店才能吃。现在好了,菜市场门口的小摊子也有了。老百姓不用去西安饭店了。”冯石连连称赞。

    纳兰英道:“西安饭店那么大的门头,一般老百姓怕是不敢随意进去。都怕进去吃顿饭要好几块钱呢。”

    除了肉夹馍,还有凉皮这种玩意儿也出现在了摊位上。菜市场里面也出现了一个卖水煎包的摊位。之前北京几乎是没有卖水煎包的。

    这水煎包的摊位不是上海那种生煎馒头的路数,而是河南河北一带肉菜粉条混合馅料的那种。

    这样的水煎包比生煎馒头更适合现在的北京。因为这样的水煎包价格能更低,还能有些肉香味,吃着过瘾。

    冯石对着纳兰英笑道:“有些时间没出来逛菜市场了,没有想到现在菜市场花样多多了。”

    正排在冯石和纳和兰英后面也准备买水煎包的一个小哥听到这话,他笑着接茬:“老同志看起来是有段时间没逛街了。现在你真要好好逛逛。这菜市场一繁荣,东西一多。那些国营饭店都不一样啦!”

    第二百六十八 章 改进与讨论

    冯石和纳兰英跟着队伍一起买水煎包。这种河南风味的水煎包在之前的北京是真的很少见很少见。

    虽然北京也有国营的河南饭店,但是河南饭店一般做的都是大菜,比如说鲤鱼背面之类的菜色。

    这和西安饭店还不一样,西安饭店有做羊肉泡馍、烤羊肉串、肉夹馍之类的小吃。那是因为这些小吃也算是上的了台面的东西。毕竟都用了牛羊猪肉做主料了。而且用料还不少,还是主材。怎么样也上台面了。

    但是河南有很多小吃真的是很民间很乡土。就像是这粉条水煎包这种东西。肉很少很少,最多就是有点点肉味。多的是粉条和菜的味道。

    但是这种碳水加碳水,然后煎一下的做法有一种令人舒适的饱腹感。

    这种乡土小吃虽然没有那么上得了厅堂,但是能存在这么多年也是很有道理的。没那么华丽,但是却令人舒适。当然,主要是便宜。

    两毛钱能买五个水煎包,要是女生的话,差不多都能吃饱了。

    冯石咬了一口后赞道:“嗯,不错。和我在河南出差的时候吃到的味道几乎一样。挺香,猪肉粉条韭菜的,韭菜挺鲜亮。”

    纳兰英也尝了一口,吃个新奇:“就是吃起来感觉挺饱的。又是面皮又是粉条子的。”

    之前和他们搭话的年轻人也用盒饭装着水煎包,边吃边说:“可惜啊,没有我姥姥老家的胡辣汤。要是有胡辣汤再配上这水煎包,那可中了。”

    冯石来了和小哥交谈的兴趣,他和那兰英的胃口本来就不大,就把剩下的两个煎包给了小哥:“同志,我和我爱人年纪大了,胃口不太好,这俩煎包你要不嫌弃,你吃吧。”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呢。”小哥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煎包到他眼前,那吃的叫做一个快啊。刚刚二十岁的年纪,正是能吃呢。要是敞开了吃,十几个水煎包也能吃得下去,就是钱包遭罪。

    “小同志,你刚刚说现在国营饭店也改了?”冯石站在路边和小哥聊着。

    小哥也是自来熟,刚刚吃了老同志的两个水煎包,自然也是有问就答:“那是。我就是南门街面上国营红星饭店的员工。我们的红星饭店现在就在改革呢。”

    冯石更是来了兴趣了,因为他在北京吃过好几次红星饭店了。他开口道:“红星饭店,我吃过啊。你们家的爆肚挺好吃的。”

    “对,爆肚是我们家特色。但是现在只靠爆肚不行了。咱们灶上的师傅炒菜不太行,不研究这个。南门这边菜市场里吃的东西多了之后,来咱们饭店消费的顾客就少了。”小哥实话实说。

    “菜谱老是不更新,就那么十来个菜。顾客都吃腻了。咱们饭店的店长去区里开会,咱们的饭店也要改制。要给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后啊,上级单位就只负责咱们的基本工资。但是想要开出好的福利,就要看咱们的营业额了。”

    小哥说道这里一拍腿:“这就逼的咱们店长和灶上的师傅吹胡子瞪眼了。必须要师傅学习新菜,并且把老菜的水平提升起来。不然就想办法换师傅了。”

    “那你们那老师傅轻易的就能学新菜了?”纳兰英好奇。

    小哥道:“上级每两年都会下发新的菜谱,让各饭店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如果有不懂的,还可以开介绍信去北京饭店之类的大饭店去学习两天。之前啊,就是那师傅懒。反正爆肚弄得好,就弄爆肚,顾客也不挑理。但是现在不行了,外面的玩意儿多了,就会开始抢顾客了。”

    “现在咱们不改,可是挣不着福利了。现在这师傅啊,学的可认真了。还去国营峨眉饭店学了宫保鸡丁。水平不说比峨眉饭店如何,但是好吃多了。主要是比峨眉饭店便宜。老同志,你们有机会啊也可以来咱们新红星饭店试试。”

    冯石和纳兰英都是笑着听着这小哥的话。

    小哥吃饱喝足,擦擦嘴就要去上班了,他和冯石两口子再见。

    冯石转过头对纳兰英道:“这倒是对国营饭店有刺激作用啊。之前去红星饭店吃饭,除了爆肚之外,还真的是没啥好吃的。吃别的都觉得钱花的不值。”

    纳兰英道:“现在啊,吃爆肚我都觉得不止。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咬爆肚我都嫌累的慌。”

    冯石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道:“那咱们再去红星饭店吃个午饭咋样。已经有差不多半年多没去过吧。刚好看看这红星饭店改的咋样了。原来那个老师傅炒菜确实不行,现在咱们再去看看?”

    纳兰英道:“那晚点吧,现在才八点。人家中午十一点才开始营业呢。你不是说想去百货大楼逛一逛嘛。咱们去看看。那边八点半开店,刚好咱们去看看。”

    “行。”

    两人熘熘达达的到了王府井商场那边。现在的王府井还不是元时空后世的游客一条街,还是北京市区内的商业中心地带。前门大街是饭店多,王府井大街是商店多。

    今天是休息日,来王府井逛街的老百姓也多。

    今天来王府井倒是看了个稀奇的事情。倒不是王府井商场里的东西有多么稀奇。

    主要是王府井大街上的新华书店搞了一个活动,一个讨论赛。是讨论,不是辩论,辩论赛这东西很容易陷入为了赢而赢的诡辩技巧之中。

    而讨论是为了让一个问题讨论的越来越清晰。让大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而今天在新华书店门口搞的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与财富的话题。

    冯石一看这个辩论主题他就走不动道了,了他拉着纳兰英道:“咱看会儿,看会儿。”

    纳兰英看着和老小孩一样的冯石也是没办法。和他们一样看新奇的人不少,都围在了新华书店的门口。

    也还好是王府井大街足够宽大,不然这么多人都能引起交通堵塞了。

    而在新华书店的门口,两帮大学生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

    “今天咱们讨论的问题很简单,也很关系诸位老百姓的生活。那就是财富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什么样的财富才算社会主义,什么样的财富算是资本主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