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行动的前夜
第二天4月1日,送别了出征剿匪的队伍后,多数士兵仍然投入训练,而李思华和曹子卿则带领这10多个人组成的“参谋组”,对整个行动进行细节规划,李思华指导他们,应用后世美军大名鼎鼎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中的城市特种侦察破袭系统(CSO)思想,来做行动规划,现在当然没有后世的技术条件和电脑,所以只能是吸收其中的逻辑精华,根本不可能做到战役视图化。
整个作战任务按照后世项目管理的思路,分成6项子任务,分别为侦察规划、联合侦察、作战筹划、联合打击、运输转运规划、撤退筹划。例如侦查规划,就有区域划定,侦察路线制定,侦察执行时间约束,冲突消解等子项目,而联合侦查则包括战场环境侦察、情报获取、目标探测、目标识别等子项目。初步规划完成则再进行武器火力的计算匹配、通讯中继的执行安排等等。
这些小部队中的“精英”,面对李思华提出的计划思路,几乎都是目瞪口呆,作战有那么大的学问?真是想也想不到的,他们是这只部队中最能学习的,可多数也才只认识不到1000多个字,数学只会最简单的,如何进行这样的规划?就算曹子卿,他过去的德国军事教育,也根本没有这样完善的体系,他同样也目瞪口呆,不过对于李思华的神奇,他现在已经麻木了。
她耐心地解释着整个系统,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来解释具体的要求,专业军事名词看上去酷炫,但落地执行都是一项项具体的工作,“说人话”之后还是能够理解的。
今天的任务,其实是把框架整理出来,计划已经清晰的部分,是“地图作业”为主。
然后几天的时间,分为若干个小组现场侦查,将侦查结果总结汇报,曹子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计算,例如某个侦查员只会说,从某地到某地大约需要走1000步,曹子卿就要计算出两地距离大约750米,急行军需要多少时间、跑步需要多少时间、隐秘躲闪行进需要多少时间等,然后放到计划中去。
整个计划就是要体现系统性,要像一部工业机器,各种零件在符合公差条件下,精密地组合起来,才能正常运转,而不是手工业,产品好坏全靠个人手艺。
李思华知道这些人还是些半文盲,更缺乏作战经验,指望他们能很好地完成CSO规划是不可能的,但这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能够让他们学会一点基础,了解真正的战役,是如何计划和执行的,磕磕碰碰的低质量不要紧,做了总有好处。至少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对于这一次行动,会有更充分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这个时代的常规,派两个人打探一下就算完成了侦查,那种情报给出来的都只是一个轮廓,没有任何精确性可言。
她将整个行动命名为“攀登高峰”,将4月15日称为“D日”,让他们以此倒数规划,同时恶趣味地将行动开始的命令设定为“虎!虎!虎!”,她想,可惜他们还不懂历史上著名的这个梗。
接下来又作了分工,分为作战组、武器组、后勤组、转运组、撤退组等,分别安排了负责人,这些负责人将带领各组,在未来几天完成现场和路线侦查,然后再将侦查结果整合到计划中去,形成细节。
李思华宣布,“参谋组”所有人必须严格守秘,除了被选拔参与侦查的少数士兵外,对其余士兵还不能泄密。第二次剿匪队伍返回后,最后4天基地封闭,模拟合练,在基地封闭后,会对所有士兵公开并动员,并在D-1日潜入广州市内指定地点潜伏。这段时间她还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鼓舞士气,坚定士兵们的信心。
D-14日,各个侦查小组一早就出发了,参谋组的人员带头,眼睛几乎都是红红的,昨天为了完成初步规划熬夜熬的。
每个侦查员都发了市民的常服,他们进入市区前会换上。实际上不少人心里还是有点慌,有的一辈子都没有进入过城市,但是这段时间的训练,至少让他们能够保持表面的平静。
李思华则带队训练。今天曹子卿自己也要去广州,考察重要的行动目标地点,在他回来后,两人将对计划
细节进行详细讨论。说是参谋组,在这个时刻,其实有能力真正做出规划的,还是只有这两人,至于其它人,暂时只能是配合补充细节,对他们的培训意义更大一些。
D-10日,在昨天侦查已经全部完成,李思华对结果的评判是,质量很差,疏漏的地方不少,但对于最终计划也不无补充。万事开头难,她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就是对每一组侦查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和分析,让他们吸取教训。有一组还出了岔子,一个小伙子在侦查渣打银行时,引起了保安的怀疑,上来问话,结果他一着急就掏出了驳壳枪,吓住了保安后他就跑了,估计渣打这几天要加强警戒了,可能会以为有人想抢银行柜台。
就在今天,第一批剿匪的队伍归来,而第二批剿匪的队伍出发。第一批队伍顺利完成了任务,完成任务不难,不走叉路,不犯大的错误,他们对于广东的这种小团队盗匪,那完全是降维打击,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事实上,这几天剿匪的事情正逐渐在广东轰动了,地方粤军和豪强地主们都在打听,哪来的好汉啊,是有一个新的匪帮在立威吗?好像实力很强很厉害,报纸上都已经有很多报道了。
李思华和曹子卿看着在他们面前列队的出征返回部队,看上去就多了两分杀气,满意地点点头。事实上,盗匪的数量根本就不够杀的,有的士兵都没捞到战斗中开枪。但即使是死人,也要求这些新兵们上前对死人开几枪、刺几刀,死人还不让马上掩埋,需要每个士兵伴着死人睡上一晚再埋尸。鲜血淋漓、横尸各处的场面,以及现场的气味,让不少士兵呕吐。一切的安排,都是为了克服战士们的战斗恐惧感。这一次剿匪,没有战士牺牲,但有十几个负伤的,重伤的只有一人。
D-8日,李思华和曹子卿终于领导参谋组,完成了这一次行动的全部细节计划。她无畏地想着,我已经竭尽所能,就让历史证明看,我们会否成功?
计划完成,已在基地的队伍立即开始了基础模拟,实际上就是针对路线和现场的基础战术动作的磨练,例如行进中随时警戒和开火的短距离急促行军,例如向屋宇的集体手雷投弹,例如使用炸药炸开墙体和大门,例如在街道突遇敌方军警的战术攻击等。多数战士虽然还不知道这些训练是为什么,但从头儿们的表情中,也能猜到接下来,可能有什么大的行动了。
D-5日,第二次剿匪的队伍归来。附近百多公里内的匪帮纷纷覆灭,已经成为广东和广州近日的舆论热点。各路媒体、各色人等,都在猜测讨论是哪里来的替天行道的好汉,粤军也四处打听,那些利益关联体则咬牙切齿,财路被断了嘛。不过所有这一切外界的喧嚣,对于正在最后训练中的队伍,毫无影响。
这一天下午,全体集合校场。李思华和曹子卿站在队伍前。曹子卿宣布了整个计划,各个队伍和分组的负责人则盯着士兵们的反应,试图发现还有没有不坚定的人,有没有害怕的人,以剔除最后的不稳定因素。
这等大事,自然让士兵们大吃一惊,整齐的队伍中“啊、喔”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都听得到。李思华没有去管这些,她淡淡地想着,自己有心潮澎湃吗?似乎也没有,似乎是自然而然,每逢大事有静气,希望我能长久保持这种状态。
最后曹子卿宣布李先生做动员,她拿着喇叭,开始说话: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互称革命的同志了,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这只小小的革命军,就要真正地枪出手、刀出鞘,我们要开始真正的革命行动了。”
“我们是军队,战斗不会没有流血牺牲。但人总有一死,有的死得重如泰山,有的死得不过是轻如鸿毛。有的人死了,人民还记得他,而有的人死了,只剩下唾弃声。我们今天流血牺牲,就是为了缔造一个新中国,让我们的家人和孩子后人、让全国的穷人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再不受外国的帝国主义欺负。”
“我们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在这个黑暗的世道,能过上好日子吗?那些外国侵略者、买办资本家和地主豪强,在我们的身上吸血剔髓,让我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样的世道,我们不该去打破它吗?打破这个旧世界,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新世界。我们失去的,只会是枷锁,我们获得的,将会是整个世界!”
士兵们非常激动,曹子卿也是,在李思华讲完话后,他吼了一声“人死屌朝天,不死万万年!”这是李思华偶尔说过的几句“粗话”之一,让他印象很深,一个大小姐出身的也能说粗话。
在此时此刻,他觉得没有比这句粗话更能反映他的心情了。士兵们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校场上充满了“人死屌朝天,不死万万年!”的吼声。
会后,所有队伍立即按照计划进行编排和模拟适应训练。比较大的问题是通讯,李思华本来想用无线密码电报,可是最终她发现这个时代的电报机非常沉重复杂,根本难以在战场前线移动布置,也许西方列强已经有了轻巧的电报机,可是她也买不到。现在的小部队规模,让她也没法布置有线电话,在前线拉电线通讯。所以最后还是只好依靠详细的计划,规定每个行动和汇合地点的时间。她买了一批怀表,配备到了每个战斗人员和后勤转运的负责人手中,让他们可以掌握时间。
另外毕竟主要战斗都集中在广州不大的一个区域,所以作为辅助手段,部队已经训练了6名骑马通信兵,这已经是最快的手段了,用来进行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行动协调。但这也有风险,通信兵独立行动,如果碰上敌军警,就可能被袭击,所以只能是非必要不使用。
D-4~D-2日,这是最后训练的3天。士兵们的士气达到了高峰,确实也有少数士兵有点担心,可是在李思华的政治思想教育下,也都能稳定下心思来了,毕竟都是热血沸腾的青年,李思华当初选择这些人,都是16岁到23岁的年纪,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青年,易于被教育和鼓动。
而外围配套的准备也已经基本就绪。
新界基地的建设已经完成,因为比较简单。新界毕竟在英国人统治的香港,是不能进行现在这样的武器军事训练的,很容易暴露。所以建设的主要是仓库、屋舍、码头,补充一些物资储备,也买了几艘渔船作为掩护。这里对于军队来说,就是个短期隐藏的地方,未来主要是用来进行航运和物资转运的。
两艘500吨的船,已经在D-2日晚上抵达沙面岛附近,为了规避以后英国人的调查,他们并不直接到港口停泊,而是在附近海面徘徊。在目标海滩已经准备了7艘渔船。两艘船和渔船使用的船长和海员,李思华都对他们家庭在香港进行了安置或者发放了一笔安家费,所以基本的忠诚还是有的,而且当时的海员们,几乎没有不参与过走私的,胆子本来就比较大,所以李思华还是比较放心的。
后勤运输队也完成了准备,20辆能拉货也能拉人的马车是最主要的,还配套打造了若干个放在马车后面的木箱,木箱上表明了“被服”,到时用来装放获得的资财。这样封闭存放,在转运过程中,不易被人发现内容物。
这些马车进城后会配备在行动的各个地点附近。在海滩几艘渔船附近,也存放了一些箱子,这是到时候用来装武器的。到达海滩,队伍就会存放武器,穿上常服,让大船船员以为是老板在大陆的走私团体,偷渡香港的。
D-1日,全体行动人员集合。肃穆的校场上,整齐的队伍静默无声。李思华吸了一口气,用喇叭喊道:“全体出发,按计划行动!”没有多说别的,该说的都早已说尽了,现在剩下的,唯行动而已。
运输队已经将所有武器弹药,都装箱送到了农庄建筑,除了计划中的20辆马车外,今天的运输,还租赁了车马行的80辆大车,这样才能运输完所有的武器,运输路线上的关卡也早已打点好,李家一些管家和管事来引路,进城后他们都会坐船去香港,李家的其它人,包括两位姨娘,早就去了香港。
战士们化妆成随车的劳工,分批入城。而武器装备到时候分两批,行动用的,会存放到英租界外准备的一处屋舍,哪里也是战士们集中的地点。其余的会直接送到海滩,用渔船提前驳运到2艘船上,转移新界基地。
李思华首批入城,掌控城内的管理和协调;而曹子卿在最后一批,掌控整个队伍进城的分批实施。
到下午4点,所有战士都已经集中在了租赁的集中屋舍中,这是一个有一个大院的私宅,面积不小,当初找到这个地方也费了不少力气。武器箱就堆在大院一侧。人员全部分配到各个房间,不过房间是不够的,走廊各处,都分配了人员,今晚的大家伙,就只能是将就着休息了。
李思华让大家试穿了粤军的军服,战斗人员每个人还配了个面罩,面罩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么一配,倒是让李思华、曹子卿和大伙儿都笑了起来,有点不伦不类。曹子卿选择了当时还在北伐中的粤军将领张发奎的留驻韶关的一只部队进行模仿,反正现在就是要给粤军挖坑。粤军还不知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一口大黑锅,已经要飘到他们的头上了。
部分人员外出,进行了最后一次现场侦查,包括刘尔崧住所附近,包括国民党清党可能行动的几个地点,包括英法租金的驻军营地、两个银行附近等关键地点。明天一早,部队就会按照相应的计划,潜伏部署到规定的位置。
整个行动就是两部分,第一部分白天救人,第二部分夜晚攻击。第二部分行动中,计划的是先覆灭英法驻军,然后攻击两个银行,最后转运。
夜色已深,虽然大家都很激动,李思华和曹子卿还是严令他们好好睡觉,明天的行动需要充足的精神体能。
李思华在脑子里仔细地将计划和安排,过了一遍又一遍,看看天色,已经是天将破晓,她只够时间眯一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