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让西方的鲜血横流
丹尼尔冷漠地从酒店的高层房间内,用望远镜观察着伯明翰骚乱的街头。
在阿拉巴马州,现在的黑人骚乱,是最厉害的,黑人们与警察的冲突,在伯明翰的街头,显得那么血腥,双方对对方都毫无怜悯之意,逮到机会都是往死里下手。
他只是让手下的黑帮,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就让伯明翰的骚乱,大了不知道多少。其实也就是从这些年组织在美国积累的美式武器弹药中,向伯明翰的黑人,提供了二十多把冲锋枪及一些弹药而已,也就只有少量的手雷,但就这点力量放上去,让伯明翰骚乱的性质早就升级,现在完全可以说得上是暴乱了。
警察的镇压,首先遭到了冲锋枪扫射,导致了重大伤亡。接下来警察的反击就升级了,他们对看到的一切黑人枪击,根本不管对方是否持有枪械。但偶尔,他们也会遭到黑人枪手的反击或手雷。而这一切,都被提前安排好的美国电视台和一些其它媒体的记者,“恰好”拍到了。
组织只是要求他,尽量推动让美国的“民权运动”持久化、长期化,不能兴盛个两年,最后又全面的偃旗息鼓,要让黑人民权运动和骚乱,成为美国长期的一道风景线。
但是习惯了黑帮模式的丹尼尔,他执行任务的思路很简单。先让美国的骚乱扩大,让各个城市的骚乱和冲突,变得更血腥、更残酷,这样未来虽然可能短期被镇压下去,但那些黑人心中的怒火和对鲜血的记忆,就更鲜明而持久,未来就更容易被动员起来。而那些本来就不满于美国政府的白人大学生们,他们的反政府倾向和趋势,就更容易自然地发生出来,黑人的鲜血,自然是让他们,对美国政府变得更为愤怒的导火索。
丹尼尔已经很不年轻了,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在南美的黑帮中,是大名鼎鼎的教父人物,美国政府和FBI也知道他,不过除了自己的同志,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黑老大而已,与南美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以及美国南部各地的黑帮,都有联系的多个大佬。
正因为如此,他早已上了FBI的内部监视名单,只是还没有通缉他而已,毕竟在美国也找不到他直接的“罪状”。但他如果公开露面被FBI发现,一定会被秘密逮捕的,所以他在美国,必须很小心。
组织早已劝他脱离一线,直接到中国退休,颐养天年。但他还是向组织申请继续干下去。他早年是组织的外围,直到长期考验被信任后,在1938年才入党,成为组织的正式成员。
丹尼尔曾经问过自己,真的信仰GC主义吗?他其实不能确定。他认知GC主义是合理的,比资本主义好,但要说坚定的信仰,恐怕不一定。但他喜欢这种革命带来的概念和生活,几十年下来,这种紧张的生活,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主宰,他很相信领袖常说的那句话:“革命者永远年轻”,他觉得,在黑暗中的这种生活是如此的刺激,能够让自己保持年轻。
丹尼尔从不觉得自己是美国人,他对美国的记忆,是他从记事开始,就与美国狗娘养的政府斗上了。他唯一感谢美国的,就是当年政府与黑帮一起通缉他,让他被迫去了东方,从而被组织吸纳,让他的人生能够变得如此的精彩。
所以他从不畏惧死亡,这种生死之间的人生舞蹈,才是生命之所以值得留恋的地方。
他不动声色地关上了窗,心想,有了伯明翰的鲜血,纽约、旧金山、底特律,一个个美国的大城市,都可以动起来了,让美国人对1963年的记忆,就是黑人的鲜血。二战后,有差不多450万黑人,离开了美国南部的农业地带,来到西部和北部的美国大城市定居,以至于城市中心黑人聚集,而他们又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相反,美国的城市白人正在郊区化,以避开市中心的黑人。这样正好提供了骚乱最好的土壤。
他对助手桑托斯说道:“明天我们就去旧金山,这里的事情暂时到此为止。”
桑托斯是墨西哥人,他也是党员,在3年前才结束了在中国连续4年的学习,回到美洲后,很快成为了丹尼尔最重要的助手。
桑托斯走到窗前,张望了一下仍然骚乱中的街头,转头对丹尼尔说道:“你觉得黑人的民权运动,最后能有什么效果吗?”
丹尼尔摇头回答:“呵呵,表面上当然有效果,美国政府总会出台一两个法案,必须要解决黑人的不满嘛。不过表面的歧视取消了,本质的歧视,当然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与黑人平权?除非这些美国大佬们都疯了。革命不彻底,革命者就只有死,或者是肉体直接的死,或者是精神上被弄死。”
“我不关心这个,不过可以利用这个,不断揭穿美国所谓改进民权的骗局,显然是一个继续发动黑人的有效手段。”
在丹尼尔淡漠地看待黑人运动的时候,美国总统肯尼迪,却处于非常的烦恼之中。
他刚刚看过了FBI送来的伯明翰骚乱的一些电视录像,让他大感吃惊,可以说,血腥的程度,让他目瞪口呆。这完全是武装的暴乱,他们哪来的武器?FBI认为前些年对武器的管制太松懈了,现在根本无法控制民间枪械的来源。
暴乱的消息已经扩散了,全美的每一个电视台,都在报道,而明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相信也已经为伯明翰暴乱,预定好了头版头条。这个时候再想去管控媒体的消息传播,已经为时太晚,据说正好有不少记者,因为别的事情在伯明翰,所以消息一下子就扩散了。
对于这件事,作为总统,他肯定要对公众发表演说表态,这还是小事,但让他感到不妙的是,这场骚乱难道只会发生在伯明翰?看到了黑人到处鲜血和在伯明翰横尸遍野的惨况,其它城市的黑人,得愤怒到什么程度?走上街头是肯定的,但会不会转化为各城市的暴乱呢?
但事情还没有发生,也不能宣布全国宵禁呀,何况未必有用,恐怕只会让黑人与当地警察的冲突白热化,真是头疼呀。
肯尼迪叹了一口气,1963年本来应该是他的好年头,因为在1962年10月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中,他处理得当,大大地削了苏联的面子,让赫鲁晓夫不得不退让,美国人都为他而自豪,让他的声誉一下子飙升了许多,很多人已经把他看成是伟大的美国总统了,不想现在碰上了这样的大麻烦,这简直就是捅了一个马蜂窝!
不能只是镇压,时代已经变了,如果对黑人单纯镇压,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力和软实力,将受到很大影响,所谓的“民主和自由”,估计要臭大街了。他想起了去年的导弹危机。在他事后的反思中,他认为美国当初对苏联逼得太紧了,居然在土耳其都部署了核导弹,直接威胁到了苏联所有的重点城市,所以苏联在古巴部署42枚核导弹,其实是想与美国达成核平衡。
所以他虽然最终以动员了90艘舰艇和半个美军的战争边缘极限策略,逼退了苏联,但也答应了赫鲁晓夫,在几个月后,暗中从土耳其,撤出了美军的军核导弹。这让他领悟到,做事得留有余地,对黑人也是如此。
古巴的事情不也是美国自己搞砸的吗?卡斯特罗1959年建国的时候,对社会主义的倾向并不明显,他的前任艾森豪威尔还热情地邀请卡斯特罗访美。后来怎么搞成这样的?不就是美国对于新古巴政府的主要成员大多是激进派不满,例如对那个格瓦拉,从而不断向卡斯特罗施压,结果他干脆向苏联求援,让古巴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吗?这是典型的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做事不能太直接,要有策略,肯尼迪提醒自己。他对总统演讲有了思绪,承认伯明翰是一场悲剧,承诺立即推进《民权法案》的出台,以法案确定黑人与白人的同权,结束美国的种族歧视。
伯明翰的消息传来,等到肯尼迪确定方针,已经是深夜了,不适合再发表电视演讲,他安排通知全国,总统在明天上午将对全国发表电视演讲,针对伯明翰骚乱事件进行表态。
然而,没等到他演讲,当天晚上,美国全国就有20多个城市发生了黑人骚乱,这些城市到处都是火光冲天、鲜血铺街,很多人横尸街头。等到他第二天早上发表总统咨文的时候,已经不可收拾,全世界都在报道美国的连续骚乱。到了第三天,统计出来的数字吓坏了肯尼迪,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有三千多黑人死于骚乱,而死伤的各地警察,超过了五百人!
而且很难瞒过新闻媒体了,此时欧洲在美国的记者,都有三人死于非命。各种录像视频和文字纪实,传播得到处都是。所有的美国媒体,都在问一个问题:“美国到底怎么了?”所有的美国人都目瞪口呆,繁华的美国,转眼就变成了战场?
死伤的惨重,让肯尼迪的咨文效果,大打折扣,他慷慨激昂的对“民主”的支持和煽情,在大量鲜血和死伤的冲击下,很难让人当一回事。
全世界都目瞪口呆,原来所谓最民主的美国,黑人已经无法忍耐了吗?他们开始起来武装斗争?要争取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力?即使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声誉也一下子惨不忍睹,甚至连一些传统的右派,都在批判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
肯尼迪手忙脚乱地协调各个州,派遣国民警卫队入驻,恢复和平。但一波方平,一波又起。半个多月后,黑人的反抗虽然好像暂时被压制下去了,但是被警察的残暴激怒的大学生们,开始行动了。在最有组织力的学生组织,即民主社会学生联盟(Stundent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SDS)的号召下,爆发了全美的大罢课和大游行!
抗议风潮席卷全美,甚至一些工人罢工争取权益的运动也借机开展,这让美国社会立即显得混乱不堪,肯尼迪的民调支持率急剧下降,他不得不竭尽全力,综合调用国民警卫队、FBI、媒体和其它力量,来让社会运动平息下来。这个阶段,他遭到了共和党不断的攻击,认为肯尼迪的政策导致了全国不满,是触发“大混乱”的直接原因。
苏联趁机不断在媒体上报道美国的动乱,连续发表各种评论,赫鲁晓夫这下子算是出口一口恶气,去年的导弹危机,苏联被迫最后退让。这使得党内很多人高度不满,虽然不是不满苏联最后的退让,但对于赫鲁晓夫最初的决策,相当的不满,认为他又做出了一个绝对愚蠢的决策,导致苏联的威信大大受损,在全世界丢了脸。
虽然他通过向内部发誓,苏联一定要雪耻,因此开始大规模加速苏联核武器的规模和研发更先进的核武器,以此安抚了军方,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声誉真的是大大下降了,党内同志对他尊敬的目光背后,有多少腹诽,他不是不知道。
他的“三和主义”理论,可以说在全世界都已经破产,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现在听起来都像是一个笑话,苏联内部都没有人再提这一茬了。正因为如此,他现在国际上,已经根本不被当成是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全世界开始普遍公认,社会主义的领袖人物,是主席和李思华。这种趋势是如此明显,让他经常暗暗生气。
现在好了,肯尼迪这个王八蛋,终于跌入了美国自己的陷阱,这一口恶气,出得真舒畅!
克里姆林宫内的赫鲁晓夫,看着肯尼迪又一次地对全国讲话,嘴角露出了讥讽的冷笑,他想起克格勃汇报的伊拉克战争的现状,又一次地感到了幸灾乐祸!
美国在伊拉克,现在已经深陷游击战的旋涡,来自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苏丹等地的游击队,不断地进入伊拉克,他们与当地的伊拉克人合作,使用着苏联和中国制造的各种轻武器,不断袭击美军和伪政府及伪军,可以说,每天都造成很大伤亡。就算是美军自己,每天都至少有几十人伤亡,多的时候上百人,打到现在,整体伤亡已经破万,可以说是自二战以来,美军最大的伤亡。而且这种损失远不见底,每天还在继续发生。
“伟大的美国总统?”赫鲁晓夫心想,没有几年,就会变成“那个把美国带进灾难的王八蛋总统”吧。
美国已经陷入了麻烦,这是苏联赶上去的大好时机。不过中国,可又是另一种大麻烦,想到中国,赫鲁晓夫感到了一阵烦闷。
他和其它的苏联上层,已经没有人再提收复远东了,因为根本不可能。现在的中国,如果用美国的经济数据统计方式即GDP方式,克格勃的估算是,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苏联的3倍,就单单算工业,也是苏联的2倍多。而中国的人口更是突破了9亿,是苏联的4倍。面对这样的大国,谈什么收复远东?白日梦罢了。
近期,不断有同志劝说他,应该与中国缓和关系,虽然两国的意识形态主张,有了一些差别,但毕竟总体上还是同一信仰,最大的差别,无非是对世界革命的态度罢了,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强国,因此想拿到世界革命的话语权,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中苏完全可以各自按自己的路线竞争,不必因此而彼此剑拔弩张。
他虽然嘴硬,但内心知道这可能是最好的处置方法。再考虑考虑吧,不急于做出决定。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电视中肯尼迪的狼狈上。
在中国方面,主席《支持美国黑人斗争的声明》发表。主席指出:“美国黑人的抗暴斗争,不仅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黑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而是整个被压迫、被剥削的美国人民,反对垄断资产阶级残暴统治的新号角。”
中苏两国的态度,对于美国这一波“民权运动”,算得上是火上浇油,让这一波运动,很快蔓延到了全球各国,在欧洲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和支持美国黑人的运动,在德国等地,甚至也爆发了大学生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一时间,西方社会,大有风雨飘摇的感觉。
鲍比·西尔、修伊·牛顿、艾尔德里奇·克莱弗、弗雷德·汉普顿4人走在华京的街头,感到非常好奇。
这里完全是东方的城市,与美国太不一样了,但是非常美丽,美丽到让他们感到震惊,这就是世界革命的首都吗?是伟大领袖所在的城市!
西尔等4人都是来自美国的黑人,在一些力量的支持下,他们相比原时空,提前4年组织了“黑豹党”,他们声称这是一个政党而不是帮派。在一个黑人帮派大佬的支持下,让他们来到中国学习如何革命,当时那个大佬对他们说:“我这样的帮派人,被美国人看成是社会的渣滓,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黑人需要组织起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希望你们能够帮我们黑人,实现这个目标。”
他们的被选择,自然是李思华干预的结果,因为李思华对他们的印象很深,他们是原时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黑人试图以政党形式组织起来斗争,而后又发动了武装斗争的黑人组织,至少可利用的价值很高。
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也许这个黑豹党,能够比原时空造成对美国十倍百倍的伤害。这正是现在中国针对美国内部的策略——原时空美国通过收买和拉拢,让公知和其它亲美人士,在中国内部形成了庞大的第五纵队,不断破坏中国的内部,在新时空,也已经发现了不少的类似安利。所以现在李思华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寇可往吾亦可往”,不断撕裂美国的内部,让它的阶层和种族等内部矛盾,不断地尖锐化、斗争化、混乱化。对于她前世那种只挨打不还手的不作为,她是十二分的不以为然的,为了经济,可以其它什么都不顾吗?
黑豹党和一些其它的美国“异端”组织,不但将得到中国革命的理论和为他们设计的策略,还能在美国本土,得到源源不断的一些武器弹药和帮派的暗中支持,至于最后他们能做到哪一步,就看他们自己了。当然,这些支持,都会设计得尽量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