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让我再疯狂一次的安德罗波夫
“他……他怎么敢?”勃列日涅夫浑身颤抖,脸上满是愤怒之色。
契尔年科沉默地坐在病床的一边,他不想过多地就这个话题发言,最近他已经感觉到了安德罗波夫开始不掩饰他的锋芒,而勃列日涅夫已经病成这个样子,真的还能压制安德罗波夫?明哲保身才是对的,自己可不能成为安德罗波夫的敌人。
虽然勃列日涅夫算是契尔年科的恩主,没有勃列日涅夫的赏识,就不会有他的今天,但年老成精的政治人物,有几个是单纯的?总不能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他隐隐对安德罗波夫感到了畏惧,安德罗波夫牢牢地控制了克格勃,其实这远比控制军队更可怕,苏联的军队已经是驯服的工具,在攻击性上远远比不上克格勃。
这一次,安德罗波夫立案,调查一宗牵扯到勃列日涅夫女儿加琳娜的钻石盗窃案。勃列日涅夫的连襟茨维贡将军多方阻挠,并公开为外甥女辩护,其实钻石是偷的,然后被孝敬给了加琳娜。他的阻扰,对安德罗波夫又有什么用?茨维贡头部中弹,死在了克格勃总部的办公室里,安德罗波夫对必然来到的勃列日涅夫的责难,有过一点畏惧吗?
再联想到前段时间到了大霉的勃氏的副手和第一接班人——克里姆林宫二号人物安德烈·基里连科。勃列日涅夫选了安德烈而不是安德罗波夫,作为他的继承人,结果呢?
安德烈的女婿,试图出逃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结果被克格勃制止,而且这完全是事实,他的女婿供认不讳,安德烈在政治上彻底垮台。从那以后,安德罗波夫其实已经赢了,有几个人还敢与他作对?依靠接近老年痴呆的勃列日涅夫吗?他的权威其实已经不够了,没人敢把赌注,下在随时去世的他的身上。
契尔年科同情地看着勃列日涅夫,其实他已经不是他曾经熟悉和仰慕的那一个勃列日涅夫了。在他执政期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4年底两次中风之前和中风之后。
中风之前的勃氏,开明能干,那个10年苏联不断走向巅峰和强大,虽然赶不上中国,但在质量上似乎也不差;但中风之后的的勃氏大概是志气消磨,变得消极僵化,大搞追求虚荣、任人唯亲,并废弃了给苏联带来转机的柯西金改革,让苏联陷入了停滞和衰败,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差距越拉越大。
这些变化其实自己都看在眼里,但无能为力,安德罗波夫的进攻性很强,他当然早就不满了,只不过不敢冒险发动而已,现在就是在等勃氏的自然死亡而已,他不想作为第三个政变上台的苏联领导人。
最近的2年多,老勃多次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头脑迟钝,无力执政。这个时候,你还想要安德罗波夫对你有多少忍耐呢?你对他的敌意,使得他越来越不耐烦服从你的命令。何况你的那些亲戚和宠臣,太不像话,例如你最宠爱的女儿加琳娜,简直是无法无天,而且做事太差劲,偷来的钻石也要,简直是贪婪无极限。
契尔年科想了想,对勃列日涅夫说道:“我安排人员,对这一次事件,先进行仔细调查吧,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决心采取“拖字诀”,以老勃现在的状态,说不定过段时间,他自己都忘了。
此人实际上一直算是勃列日涅夫的秘书、参谋、知己和朋友,他长期在机关工作,长于意识形态和党务,但从未经历基层和独立地区领导工作的锻炼,人们称他为“典型的,造诣很深的机关权势分子”,但缺乏工农和各行业的基本知识和经验。
契尔年科执掌公共部长达17年,任何一份文件,包括最为机密、至关重要的文件,都不可能绕过公共部。哪些文件能够呈送到勃列日涅夫的案头,哪些人能够陈述自己的意见,勃列日涅夫有必要见哪些人,都主要取决于契尔年科。而且他的操守很好,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俭朴生活,可以说是“出淤泥而不染”。
但现在这样一个老勃的最重要亲信,其实都已经向后缩了,不愿意殉葬。
契尔年科走后,勃列日涅夫却是难得的清醒,他努力思考着,眼中不时冒出寒光。
“请坐。”安德罗波夫看着面前恭敬的特洛尼科夫,心里感到满意,苏联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干部,哪怕此人野心勃勃,与中国人勾搭,但是他有着足够的进取心,一点都不懈怠,精力充沛,充满了行动力。现在苏联的干部,躺平混日子的太多了,需要这样的行动派,他也愿意给这样的人以重要的职务。
特洛尼科夫身体前倾地坐下,随时准备听从领导的询问。
“你长得很像你的父亲,看来性格也像,热情而又主动,这点很好。我与你父亲当年认识的时候,两个人都还是青年人,年轻真好。”
特洛尼科夫面露微笑,没有做声,他知道这只是领导在感慨过去而已。
安德罗波夫转向了正题:“在这个计划中,中国人要付出很多,他们并不缺资源,非洲可以提供他们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中国人的意图是什么?”
特洛尼科夫好不犹豫地回答:“他们想建立在苏联内部的影响力,希望有一个亲中的政治派别,在苏联拥有重要的地位。”
安德罗波夫笑了,小家伙一点都不掩饰,很坦白。不过也是,中国人几乎打的是明牌,你们苏联需要民生工业和民生产品吗?中国可以提供一切的基础,但中国要对苏联能够发挥重要影响。特洛尼科夫继续说道:
“中国的经济力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以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其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5倍,超过苏联的7倍。拥有这样的绝对力量,他们当然想逐步支配世界。核威慑的时代,不可能通过战争,但可以通过经济和市场,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经济力量,让我们苏联,逐步变成他们的一个附庸市场,但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来解决我国经济结构严重问题的一次大机会。”
“我们国家内部,总是有主张对欧美缓和的强大力量,这算是亲美派和亲欧派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亲中派呢?更好平衡吧。”
说完这些,特洛尼科夫紧紧地闭上了嘴巴,领导不需要他高谈阔论,讲清楚观点就行了。
安德罗波夫内心同意,在苏联苏内部导入中国力量,现在是有一定平衡作用的,苏联必要的粮食和其它民生产品进口,可以得到更稳定的解决模式,而苏联的油气出口,在未来几年必然依赖中国。
中苏两国的经济体制,其实现在差别很大,中国可以说是一种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制,他们很多的央企,都是混合制企业,与苏联完全公有制的体制是不一样的,而且他们有非常多的私人小企业。
苏联必须改革,中国人的经验,肯定是有些可以参考的,事实胜过语言,中国建国40多年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了其体制的有效性。
当然,安德罗波夫并不认为苏联应该模仿中国的体制,两国的国情相差很大,例如中国大量的小私企,放在苏联恐怕都是干一些投机倒把的事情,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民族性,苏联都必须在总体坚持过去体制的前提下,优化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这个“新西伯利亚经济大区”计划很有趣,避开了必然会导致激烈争论的苏联欧洲地区,选择了一个次优地域。这样改革的风险降低,而改革的阻力也降低。应该可以试一试,苏联的民生工业太过落后,民生产品不仅数量品种都太少,而且品质太差,民众很不满意,全部进口中国和欧洲产品也不现实,能够自己生产是最好的,还能学习中国的经验,建立起一批“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合资国企。
安德罗波夫又问道:“这些合资企业,都要采用中国的国企制度吗?”
特洛尼科夫回答:“是个,中国人这样建议,而我也认为事实证明,中国国企的管理模式更现代化、更有效率,值得我们的国企学习。我个人认为,未来我国的国企,应该进行改革,不管是不是学习中国的体制,但现在这样僵化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
他这话说得猛了点,于是偷偷地看了看安德罗波夫的脸色,看见他仍然保持微笑的神色,他才放下心来。
最后,安德罗波夫让特洛尼科夫等待一段时间,他要对方案仔细思考。特洛尼科夫当然知道,安德罗波夫需要坐稳了大位,才可能推行这个计划。
特洛尼科夫走后,安德罗波夫仍然坐着思考,他的思维已经从这件事上转开,考虑起了当前的政治形势,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刻,一点都不能懈怠。经济改革固然重要,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不取得最高的权位,什么都做不了。
想到亲信传来的关于勃列日涅夫对他枪毙了连襟茨维贡将军的发火,他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冷笑,老勃的这些亲戚和亲信,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一个个都死不足惜,自己都快死了,还想着保护这些贪婪的垃圾!
上一次安德罗波夫的一个亲信,告诉他中国那里关于苏联领导人的一个传说,据说他们的领袖李思华,对老勃曾经有一个评价,说他是“唐明皇”。听了这个说法后,安德罗波夫专门找来了这个唐明皇的中国历史片段,阅读后他深有同感,老勃不就是苏联的唐明皇吗?1974年以前干得不错,开明肯干,把苏联推上了巅峰,但1974年以后,不就是唐明皇后半生的翻版?骄奢淫欲、贪婪无度。这十几年,不就是苏联一个由盛到衰的“天宝年间”吗?
成功虽然在眼前,但不能大意,还必须给老勃最后的一击,让所有人都知道,不能再对老勃有任何期待!他眼中露出了隐隐杀气。
西元1982年的9月,勃列日涅夫难得地来到了阿塞拜疆,他仍然必须显示他的存在感,作为总书记,在阿塞拜疆的党代会上致词。
老勃微笑着上台,开始念一份秘书事先起草好的稿子,但糊涂的他,居然没有注意到,讲稿的内容,与大会主题毫不相干,与会的干部们骚动起来,他有点不知所措,一个助手慌忙地跑到他跟前,把真正的讲话稿交给他,他才艰难地完成了这一次的讲话。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总书记,已经老糊涂了。
他出丑的镜头,通过电视的直播,不仅传遍了苏联,还传遍了世界。尤其在西方,被当成了一个“独裁主义的大笑话”,他被称为“老年痴呆的独裁者”。西方利用这件事,狠狠地贬损了苏联的制度;而在苏联国内,则是传遍了全国的对老勃的讽刺和嘲笑。
或许是去世前的回光返照,老勃很快从阿塞拜疆事件中清醒过来。
9月10日,病情已经恶化的勃列日涅夫,接见了内务部长晓洛科夫。这个人一直是安德罗波夫的对手,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必须打倒安德罗波夫。
晓洛科夫向勃列日涅夫出示了大量关于安德罗波夫的“黑材料”,并向勃列日涅夫告密称,安德罗波夫正在阴谋筹划“反党行动”,有政变夺权的危险。
勃列日涅夫正中下怀,他命令晓洛科夫,在3天之内,务必逮捕安德罗波夫,并“查明其反党阴谋”。可是,他并不知道,双方的力量已经完全不对等。
晓洛科夫立刻出动了3支特工部队,分别前往安德罗波夫的家、克格勃总部和中央大楼。他想在逮捕安德罗波夫的同时,迅速瓦解他的势力。可是大厦将倾,人心离散。特工部队内部,有人向安德罗波夫透露了消息,因此安德罗波夫反将一军,在特工部队经过的路上,埋伏了克格勃精锐,双方经过一场小规模的火并后,克格勃最终控制了3支特工部队——晓洛科夫的最后力量消耗殆尽。
此后,安德罗波夫以“保护领袖”的名义,增加了对勃列日涅夫的安防措施,晓洛科夫虽然没有被马上逮捕,但他再也没有机会接近勃列日涅夫,更谈不上对抗安德罗波夫了。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病逝。随后,安德罗波夫被推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而12月13日,绝望的晓洛科夫吞枪自尽。在这个阶段,契尔年科一直保持着缄默。
苏联一个短暂的新时代——安德罗波夫时代来临了。
西元1983年5月的一天,金武怠来到了新西伯利亚市,他是来祝贺“新西伯利亚经济大区”建立后的首任第一书记特洛尼科夫的。
新西伯利亚市是俄罗斯共和国的第三大城市,面积477km2,人口140多万,在俄罗斯本土,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就数这个城市了。这一次特洛尼科夫确实算是一步登天。
特洛尼科夫并没有在他的官邸接见他,而是按照两人的习惯,在这个城市他的新别墅,单独与他见面,两人热烈地拥抱,他们当初的计划,到目前为止获得了完美的成功,接下去就是要把原来的“顶层设计”,变成真正的建设行动。
特洛尼科夫向金武怠谈到了安德罗波夫正在进行中的反腐大行动,他感慨说:“老爷子真是个狠人,到现在,我国的部长级干部,他处理了90多人,150多个州级领导人,他处理了47个,腥风血雨啊。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也被他送进了监狱,哈哈,我最讨厌这个家伙了。”
金武怠笑笑,但是脸色又变得严峻:“按照我们的最新消息,安德罗波夫的身体不行了。” 特洛尼科夫大吃一惊:“怎么回事?”
金武怠说道:“我们有可靠的信息,他的肾脏功能已经严重衰竭,每过两周,就要进行一次护理,身体情况非常堪忧。”他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补充了一句:“我们国内有医学专家判断,那就是他有可能活不过一年。”
特洛尼科夫感到惶恐,高兴的情绪没了,如果安德罗波夫死了,自己的位置还能稳住吗?
金武怠平静地说:“根据我国对你们国家上层的分析,如果安德罗波夫死了,很可能是契尔年科出任新的苏共总书记,在安德罗波夫大力整顿后,各个利益集团,都希望回到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稳定。这种情况下,你的地位应该风险不大。”
“契尔年科此人,年龄也已经73岁,而且身体也不好,应该就是个过渡人物,不太可能在他任期内大动干戈,肯定是执行稳定的路线。西伯利亚大区木已成舟,而且绑定了多少高官家族的利益。我认为你不必惊慌。”
特洛尼科夫心情平静下来,他想金武怠确实说得对,西伯利亚大区,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利基圈”,多少人会在苏联的配套基建和原材料供给等方面获得利益,大家都指望这个发财呢,哪有那么简单,会被重新废掉——这就是苏联的特色,事情要么不做,做了就停不下来,因为利益集团迅速形成。阿富汗战争不就是这样吗?因为反腐,所以安德罗波夫也不敢把这场战争停下来,再得罪军方。
知道安德罗波夫命不久矣,特洛尼科夫不由对他肃然起敬:“老爷子是在用最后的生命反腐呀,忠诚的布尔什维克。”
金武怠没有说话,安德罗波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生命最后时刻的“疯狂”,谁也说不好。
两人喝了几杯酒,金武怠说道:“按照国内的看法,现在的苏G政治局内,有个人你必须高度关注,戈尔巴乔夫。”
特洛尼科夫回答:“我认识他,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可是安德罗波夫的红人,原来不过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员会的第一书记,但最近这几年升得非常快,已经是中央赫赫有名的人物了。”他对戈尔巴乔夫有点羡慕,如果说自己是一步登天的话,与这位大人物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金武怠点点头:“他是我们看好的,最有可能在契尔年科之后,担任苏G总书记的人选,有可能的话,尽量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应该会对你的事业有帮助。”
特洛尼科夫点点头,两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开始讨论起经济大区接下来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