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打成经济危机的金融战
西元1987年9月19日早晨,纽约先锋集团大楼。
陈汉升走进“作战指挥室”,数十名交易员站了起来,平常是不用这样的,但现在这是一场战争。
不止是这些交易员面前的电脑,在指挥室的三面墙上,有着三块大的显示屏,显示道琼斯等三大指数的一块,国债和债券市场的一块,还有黄金市场的一块。
很快股市就要开盘了,陈汉升面色平静,但内心激动,他是今年这场金融战的总指挥。
一年以前,领袖突然指示,在1987年在美国发动一场金融大战,因为美国情况是有机可趁,其经济和金融状况表明,1987年发生股灾的概率很高,完全可以顺势发动,加重美国的金融危机。
他们都熟悉领袖过去在金融上的辉煌战绩,但还是不敢轻忽。陈汉升他们从那个时候起,就对美国金融和经济的趋势,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他们越研究越确认,领袖说得一点都没错,美国的现况,不发生股灾才是见鬼了。
这几年,里根的新经济成效并不是很显著。大量投资军备,又大量减税,导致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2510亿美元,贸易赤字高达1362亿美元,均创赤字最高纪录。减税本来为的是刺激资本家投资,但实体产业链受到中国的全面压制,成效有限。
美国巨额的债务,就需要吸收外来资金,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而为了吸引外资,就必须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这对股票市场价格有直接的影响——提高了股票的估值,导致股市上涨了不少。当然反过来,高利率又压制了产业的复苏。
高利率下拉美经济危机,大量美元回流美国,但改变不了经济的低速增长,中国产业压制下美国的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剩余资本于是大量涌入证券市场,导致金融投资炒作猖獗,债务空前膨胀,形成难以持久的虚假繁荣。这是典型的西方“泡沫经济”。问题是,现在这个泡沫吹得太大了。
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霸权地位在经济上可以说是进一步的衰落,美元的信用不稳定,整个经济体系极不稳定的状态。
这样的背景下,发动一场金融战,当然有很大的机会。所以从进入1987年开始,中国隐秘在美的各个财团开始全面布局。布局大致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从下半年开始全面逐步减持,降低持股比例,腾出大量的资金。减持是尽量秘密的,各财团发动了美国大量媒体,甚至通过影视作品,吹嘘资本市场的繁荣。所以他们的减持,并没有动摇股市——到了1987年的8月,美国股市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1986年末的1895点上涨了44%,攀上了2722点。
这些财团还联系了华尔街一些“关系比较好”的财阀,达成了默契,大家都觉得一个大的收割期到了,至于损伤美国经济,谁关心啊,赚钱才是王道。
以腾出的资金作为本金,做了适当的杠杆放大,从银行那里以各种借口获得了1:2的放大效应。
第二个环节是同期大量买入美国国债,此时的债券利润大致在7.5%左右。在当时的情况下,属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明摆着,由于美国政府的债务过高,这个阶段国债并不受欢迎。
第三个环节自然是累积空单,与华尔街“战友”们,约定了从7月底开始逐步开始加仓。实际上,不止是财团出手在累积空单,最后的十几天,全美超过10万个个人账户,统统在累积空单。这样可以避免单个机构的空单数量过大,引发后患。
第四个环节是在纸黄金市场上,开始杠杆大量买入纸黄金。
准备到了今天,9月19日,一切就绪,可以发动了。实际上,总有些家伙能够感到不妙,最近股指已经小幅下跌了。
开盘了,陈汉升吸了一口气,命令:“先抛售900万股!”这是早已准备好的“弹药”——在现货市场上抛售股票,打压股指,当然也有损失,可是累积的大量股指期货,就开始盈利,而且盈利幅度远超现货的损失。
价格和数量其实早已有计划,交易员们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键盘的敲击声响起。在他们抛售的同时,无数的“战友”同样的操作开始了。
于是纽交所现场的交易员们,以及全美无数在电脑上看盘的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股指犹如直线般地崩塌,我靠!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消息的配合马上跟上,参与的华尔街财阀们控制的金融媒体,开始出现不同的传闻:
“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在前几天的私人宴会时,说明美国即将降低汇率,美元贬值在即!”贝克自己看得目瞪口呆,那天晚上喝得有点多,难道真的说了这个话?实在是记不起来了。
“上市公司并购税收优惠取消!”商务部长目瞪口呆,这是要到年底才实行的政策呀,谁泄露了?
“8月贸易逆差巨大,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总统里根心想,他娘的数据还没出台,怎么就言之凿凿了?
“美国利率即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或很快趋紧!”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愕然一拍大腿,老子怎么不知道?
不管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市场的反应很“真实”,疯狂的抛售开始了,随着陈汉升们的动作,道琼斯工业平均指均数开盘,就跌去77个点。转眼间,卖盘涌起。在蜂拥而至的滚滚抛盘的打压下,荧屏上尽数翻起红盘(美国股市显示与中国相反,是红跌绿涨),完全是一片血海,看不见半点绿草。从纽交所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都是一片恐慌,期货市场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从上午9:30直到11点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直线下泻!
由于股市与期市的相互驱动,股价和期指跌落速度越来越快,交易量猛增。从11:00到11:50,只有50分钟,股市成交超过1.4亿股,中午期指交易量相当于1100万股,而股市是1200万股。“大机构”在两个市场上大量进行交易,将这场灾难推向了顶点。
中午时分,一个后来被无数人痛骂为“傻子”的高层人物出现了,这可是华尔街的战友们共同出资,用1200万美元买来的傻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路德,在华盛顿发表讲话说:“在关键时刻,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一关键时刻会在什么时候,我将与股票交易所,讨论暂时关闭交易所。”
这则消息太可怕了,让市场彻底疯狂了——因为交易所一旦关闭,交易商们将来不及抛掉手中的股票,他们的股票将一文不值,成千上万的美元,将化为灰烬。于是,他们不得不迅速“倾销股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像着了魔似的狂泻!
到下午两点,股指已经下跌超过了26%,有些机构试图做反弹。但空前的抛单继续打下来,打穿了他们的防线,逼迫他们又反手做空!在此期间,证券交易委员会官员出面澄清:他们没有讨论有关关闭交易所的事情。然而为时已晚,灾难已无法遏止。
那个傻子自然事后要去职的,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大钱赚到手了,可以养老了嘛。
下午3点开始,陈汉升们,开始收手,对大量空单平仓。他们的买入,使得股指略有上升,但是已经改变不了大局。
下午4点收盘,无数交易员噩梦般的一天终于结束。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降了超过800点,跌幅高达39%,创下了单日跌幅最高纪录。而股市其他指数,如NYSE综合价格指数下跌36%,AMEX综合指数下跌19.7%,NASDAQ综合指数下跌32.1%。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4030亿美元2倍的股票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在一天之内化为乌有。平时美股一天的交易额不过是1亿股左右,而今天则超过了10亿股!
这一天,国债狂涨,收益率一跃超过10%,纸黄金当然也是一样。
总统里根压力山大,没想到任期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晚他立即召集财政部长贝克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协商对策。
格林斯潘在第二天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履行作为中央银行的职责,联邦储备系统为支持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作,今天重申将保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这句话实际上是支持银行为股票交易商继续发放贷款:美联储立即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马上呼应,宣布降低优惠利率——化学银行迅速增加了4亿美元的证券贷款,银行家信托公司也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证客户的资金需要。
这是与1929年大萧条时不同的地方——美联储推动银行这个时候,不要回收贷款,那是落井下石,反而会导致恶性循环,越没钱不就越是要抛售股票回笼吗?给足了钱,市场有充分的流动性,那很多人就可以抱着股票硬扛,而不是加入抛售的行列。
里根总统和财政部长贝克分别表示,这次股市崩盘,与美国健康的经济是不相称的,美国经济非常稳定。随后美国的各大商业银行纷纷降低利率。采取这些措施之后,9月20日,股票指数上升了102点,9月21日比上一日又回升了187点,约有650家公司公开宣布要在公开市场上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一场风暴似乎过去了。
但哪里有那么容易?这一次陈汉升们的目标,根本不是赚钱,而是尽量地通过美国金融的动荡,杀伤美国的经济。第一波赚的近200亿美元,最后亏光了都没关系,中国现在又不缺资本。
于是9月22日,股指小幅下跌77点,这似乎还是正常的,反弹了两天嘛。但随后的两个交易日下跌了83点和57点,如果不是这连续下跌第三天的跌幅缩小了,人们又要失去信心了。
各种金融媒体上大肆宣扬股市是在筑底,投资者不必惊慌云云,美国人都焦躁地注视着股指的动态。
当下一个交易日到来的时候,一开盘人们就疯了——开盘价暴跌7%!然后疯狂的抛单涌出,大盘一片红海,交易员们从显示屏上似乎就能闻得到血腥味,这个时候人们想起了此前不少经济学家对美国大萧条重来的担忧——美国现在实体经济不振,负债累累,光靠金融炒作,只能是积累庞大的危机。
所以一种大萧条似的危机感觉,席卷了大量的投资者,股票会跌到只剩下零头吗?现在抛售还能剩下一半本金,要是不抛最后只剩下10%、5%了怎么办?大量的投资者失去了理性,加入了疯狂抛售的行列。人们又开始担心政府会关闭交易所,那自己的股票被锁在里面,可能就完蛋了,抓紧时间抛吧。
一个上午的时间,道琼斯股票再度暴跌33%,相对于9月19日之前的高点,短短几天,美国股市暴跌超过了53%,现在的市值,只剩下了原来高点的46%!
到了中午休市,美国SEC(证监会)和各交易所紧急协商后,宣布暂停所有交易,恢复交易时间等待通知。这一下,全球大哗,欧洲那里更是疯狂的下跌,使得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在下午2点半,也不得不临时紧急关闭交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交易,一时中断!
林汉升们,在中午闭市前,已经结算了一些空单,现在利润还是大把的。等待恢复交易后,还要继续打压,不过那个时候,就是制造阴跌,而不是这样的狂风暴雨了,狂风暴雨的阶段已经结束。要不然,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也会挑刺,就算是大资本家,在游戏规则之内,也得有度。
对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现在的形势和严峻,如果第一次大跌,就能够拯救的话,这一次的大跌并不会有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将之视为偶然性事件,然而连续两次大跌,不能不让人们回忆起大萧条经济危机,大多数人都难以相信,这样的危机,大跌两次就过去了。
在新时空,1987年美国的经济困难,远甚于李思华来自的旧时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产业复苏孱弱和美元缺乏霸权这两个大问题。美国大量的实体产业,在全球根本没有竞争力,资本家因此不愿投资;而美元缺乏霸权,导致很多时候美联储是“自己吃自己”,对外国资本的吸收,也是远弱于原始空。所以在新时空,可以说美国具备了一次经济大危机发生的一切条件。
这样的情况下,两次大跌确确实实,将美国带入了新一次的经济危机,原时空拯救美国的ICT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新时空对美国的拉动是极为孱弱的,市场基本被中国吃干抹净。
接下来各种经济学家的讨论出炉。大多数认为,美国的货币紧缩速度太快,导致了市场对与美国股价稳定的信心丧失;这一次的黑色星期一,那些交易员一上班所遇到的景象,就像在一个坐满观众的剧院里,突然着火了,踩踏瞬间发生,一个半小时内股价狂泻,流动性瞬间枯竭。不少股票选择停牌,但是停牌的后果,是中断了信息的交流,更多地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每个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底在哪儿?”而采取的行动,却只有一个——夺路而逃。心里即便想再割肉卖,却已经卖都卖不掉了。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试图通过放松流动性救机构,但很多机构可是另有所图,他们放松的流动性,其实加强了抛盘的力量,陈汉升们,因此有更丰厚的资金,去打压股指期货和股市。
格林斯潘做了很多补救,例如在各大银行安排了很多监察员,这些人的职责,就是及时发现并识别潜在风险。但问题是,这都是事后诸葛亮了。美国的经济困难,当然是真实可靠的,一旦市场确认,熊市自然到来,没人相信美国政府和美联储采取一些金融措施,就能拯救经济——这么容易的话,当年就不会有1929年的大萧条了,以为当初的美国领导人们,都是蠢材吗?
当原时空没有的第二次大跌发生,几乎大多数美国人都确认,美国新的一次经济危机已经发生,这不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可以挽回的。为了避免大萧条危机的损失,股票一定要抛,只不过是择时而已。所有美联储和政府的言论和行动,都无效到了极点,每一个他们释放的“利好”,都被大多数人们认为是一个逃跑止损的机会而已。
这是出乎李思华和赵云腾意料之外的成功,对美国的金融战,居然真的引发了一次经济大危机,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无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金融战了。
这次危机从1987年持续到1991年这4年,克林顿替代里根上台(老布什没能上台,因为共和党臭大街了),并没有能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就算1991年后,所谓经济危机已经结束,经济学家们都各种争论——美国真的走出了经济危机吗?
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到1990年,美国的GDP总量仅有3.6万亿美元,大致是原时空的60%,体现出长期萎靡不振的样子。而中国到1990年,GDP高达36万亿人民币,由于美元长期超发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几乎跌破了1:1.1,所以按美元计价的话,GDP总量高达32.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9倍。基本上,全球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主导全球经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中国的GDP,已经是全球剩余国家的约2倍多。
就在从1987年到到1991年的4年中,大多数人们都认为人民币“不战而胜”,虽然其一直采用“货币互换”的货币交易方式,但无疑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的储备货币,美元的地位空前衰落,除了西方自己,各国都逐渐不愿意再使用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货币。
在人均方面,到1990年中国人均GDP约2.4万人民币(16.1亿人,人均2.18万美元),而美国人均GDP1.45万美元,中国人均是美国的1.5倍,历史上第一次开始彻底地拉开了与美国的人均差距。至于西欧,此时的人均GDP大约相当于美国的85%,所以中国人均已经是其1.7倍以上。
这样的经济差距,最终使得美国力图以苏联衰败作为反击点的企图,根本无法思想,经济力量相差太大了,因此从军事到政治,要反击的能力,都达不到起码的水平。
后世的历史学家,纷纷将美国带动的19871991经济危机,视为西方衰败的决定性转折点。此后苏联虽然解体,但西方落后中国太多,并没有再复兴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