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美国的反思与收割到底
西元2014年2月的一天,美军参联会指挥中心。奥巴马总统亲临,国务卿约翰克里等人也莅临,一场基于欧俄吞并乌克兰事变的高级战略讨论会,在这里举行。
最特别的来宾,是这个阶段在美国很有名的战略思想家米尔斯海默,他以现实主义逻辑而著称,认为美国的战略应该是“自由霸权主义”,他的主张与此前美国“民族自由是帝国开路之旗”的战略思想主流,并不相同。但这些年来美国接连挫败,说白了“民主自由”这个旗号,已经有点打不下去了,美国迫切需要另一种更适合指导美国现况的战略思想。老路走不通了,就必须尝试新的路径。
国防部长盖茨,亲自汇报目前乌克兰战争的最新情况,他承认,虽然给欧俄造成了重大牺牲,但无论是鲜血还是对欧俄的制裁,都没有能制止他们坚定吞并乌克兰的决心,打到当下的阶段,乌克兰的亲西方势力,已经只剩下了利沃夫这个靠近波兰的小角,控制的面积都不到5万平方公里,欧俄的大军已经四面合围,很快应该就会发起总攻,其实大部分抗俄势力,已经逃入波兰,因为抵抗不住欧俄每天的大量轰炸。
从现实的情况下,低油价虽然如同重伤西方一样,也同样重伤了欧俄,但一直到2012年以前,欧俄的经济和工业,确实有一定的恢复,这使得他们在与西方完全翻脸的状况下,仍然能够支持得住。尤其他们与东方(中国、亚俄和中亚)的贸易畅通无阻,甚至欧俄还有油气通过旧时代的管道,向中亚出售。说白了,就是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在鼓励欧俄对西方的翻脸,这显然对他们有利无弊。乌克兰与东欧国家,在中国看来都不过是社会主义的叛徒,显然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怜悯可言。
米尔斯海默并没有太过认真地听取盖茨以及参联会几位将军的汇报。大势上他很清楚,细节的故事虽然很有趣,但并不是他研究所需的内容。他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很清楚为什么自己可以来到这里,这是在他上次与奥巴马长谈之后,得到的机会,让他向美国政府和军界的重要人物,阐述他为美国设计的新战略。
米尔斯海默其实很担心,这些人能否接受他的理论和逻辑,因为他所谓的“基于现实”,就是要美国承认过去那套全球争霸、控制欧洲和中东的战略逻辑已经完全过时了,美国现在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在中国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美国勉强维持以前的摊子,也不过是在虚耗国力,无法长期坚持。所以承认美国的衰落,才是现实主义的前提,所有的战略,都是根据这个前提来设计的。
他深知美国人,尤其是上层建筑的狂妄自大,不一定能够看得清现实,所以他才内心忐忑,担心浪费这次机会,所有对于盖茨和将军们的汇报,一直有点心不在焉,在内心组织着自己接下来应该如何阐述。
会议等到全部汇报完毕,并没有讨论接下来美国的战略,因为奥巴马本来就是想试探这些高官,是否能接受米尔斯海默的现实主义理论,在这个基础上,再决定美国未来在乌克兰和欧洲的新战略。
米尔斯海默开始了他的战略阐述:
“.…..,所以我们应该先承认一个现实,美国已经只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国家,完全没有维持全球霸权、甚至长期维持欧洲霸权的实力,我们当前的战略,是延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全盛时期的格局,例如在欧洲,我们就有348个军事基地,驻军约40万人,这样的负担,在新时代是无法持续的。”
“中国为什么对美国在欧洲和全球的所做作为,以及军事存在,似乎一点都不在意?因为在核威慑下,中国不能用热战的方式来打败美国,只能是冷战。而美国维持在欧洲和全球一些其它地区的霸权,其实逐渐成为了美国的负担。美国自己愿意在这些地域耗损自身的血肉,导致自身更大的衰弱,中国显然乐观其成,干嘛要破坏呢?这样下去,中国可能不战而胜。”
台下一片嗡嗡声,尤其是高级将官们,有些人露出不悦之色,这个老家伙,是想让美国缩减军费吗?那美军的重要性,不久急剧下降了吗?以后靠什么发财致富呢?
米尔斯海默没有管这些他内心很轻蔑的“武夫”,真正决定美国战略的,是美国的“元老会”——那些美国的财阀主人们。之所以让这些武夫来听取他的战略,不过是让他们在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可以对比他的战略,让元老会能做出更清晰的判断。
“中国人一直实施的是长期战略:他们在非洲占据了大部分地区,非洲95%以上的资源和力量,被中国控制;他们在南美建立了殷华,这个新国家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南美现在超过8过5%的贸易,都是与殷华和中国发生,美国的存在感越来越弱,即使是原来的南美三强,现在他们大部分的经贸往来,也是如此。这种战略其实最早在次大陆就已经试验成功。”
“在每个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区域,中国人通过所谓世界革命,用其强大的国力,武力占领部分国家,深度扶持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体制和经济发展,让这些国家逐渐成为所知地域的主导力量,无论在南美、非洲还是次大陆都是一样,甚至在原苏联地域,亚俄和中亚五国的模式,也是一样。在这个他们扶持的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发展强大的过程中,美国和西方的力量和利益,逐渐被自然地排斥出去,导致我们的影响力范围,日渐缩小。”
“中国人的战略就像是在种树,每颗生长起来,变得能够抵抗强风的树,都变成了他们的财富和力量。美国的策略就是种树的对手,就像是刮风,我们总是企图用短期的风暴,来吹折我们对手的树木。这种战略过去取得过效果,前苏联的树木种歪了,我们吹倒了他们。但是中国人种下的树木,显然根基很深,我们刮风并没有效果,反而导致追踪美国刮风的能力,越来越弱。”
听众中有些人的神色凝重,这些话他们听进去了,符合他们本身的认知。
“承认现实,是正确战略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美国作为一个相对于中国,国力除了核武器以外,其它实力都已经微不足道的中等强国,必须实施一种退守和内部重建的战略,很多在座的人,应该都懂得一些中文。用中文来描述我的战略,那就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以自由的环境,成为全球民主自由人士的乐园。”
“怎么理解这个战略呢?韬光养晦,指的是我建议美国的军事力量,应该退守北美为主,放弃欧洲和其它不影响美国本土安全的地域……”
米尔斯海默说到这里,不得不暂停下来,因为一些将官已经忍不住大声喧哗,他们认为这个老头简直是岂有此理?让美国放弃近百年来奋斗的成果吗?奥巴马亲自站了起来,制止了这些人,让他们听完再说。
米尔斯海默定了定神,继续说道:“确实,美国如果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中国肯定会成为这些地域的霸权力量。但我们需要认知的是,从美国的角度看,没有了包袱和义务,美国的军事负担可以大大减轻,有助于将力量集中用于经济复兴;中国人获得了这些霸权,他们也必须承担起原来美国的一些负担,全球霸权从来不是只有享受的,而是需要付出重大代价的。”
一边说着,他一边想:这些丘八,根本不考虑美国的根本利益,所有减少军事开支的提议,他们都会反对。既然如此,那我当然也不客气了。
“例如美国在海外,仍然有大约750个驻军基地,完全可以缩减到50个主要在美国周边的基地,可以节省的军费和人员,至少是现在军费的1/3以上。而且美国也没必要,保持核武器以外的过多的常规兵器,例如大量的航母舰队。”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些将军已经面如土色,心想你个王八蛋老头,可千万不要再说了。少数几个人面露凶光,心想会后,是不是找机会,弄死这个老王八蛋。
米尔斯海默继续说道:“美国退守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内,有19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各种自然资源应有尽有,人口规模超过3.5亿人,有着仍然不算太落后的、可以重振的工业基础。美国也仍然还可以控制墨西哥和大部分中美洲,所谓的退守,就是这个范围。采取一定的闭关锁国措施,模仿当年中国人内部的内循环经济体系,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坦率地说,美国相对于中国的复兴,根本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而必须是一个百年为单位的奋斗期,甚至需要200年以上也说不定,等待中国著名的300年王朝历史兴衰周期律起作用。中国如果没有再次衰落,美国就没有重新崛起取得霸权的机会。如果美国没有这样蛰伏的耐性,确实也根本无法实施上述的战略。”
国务卿克里冷静地插了一句话:“美国在欧洲和其它地区的利益呢?就此放弃吗?”
米尔斯海默心里暗暗点头,此人对他的战略听进去了。他回答说:“策略是收割,不停的收割。例如在欧洲,我们有那么多的军事基地和军人,在现在的情况下,难道真的是用来保护欧洲吗?我们已经衰落了,没有这个义务。我们可以保留部分在欧洲的军备,但要按照雇佣军的逻辑。例如,欧洲各国,应该向美国支付每年5%10%的GDP份额,作为美军和美国力量,保障他们国家安全和独立的代价。”
“雇佣军嘛,严格遵守自己的道德,如果雇主按期支付了酬金,当然要严守承诺。如果不能,那么换个雇主也是自然的。未来美国的军队,必须是赚钱的,不能只是国家的政策工具。”
台下高官和将领们大吃一惊,都不由得倒吸凉气。刚才对米尔斯海默恨之入骨的几名将军,对老头的态度也突然有所改观——这个老头是个王八蛋,但也是个狠人!
“再比如,欧洲不管是法国还是德国,甚至是英国,任何有前途的企业,我们都可以说服他们并入美国企业的怀抱,用来壮大美国自己的实力。他们不是都在改用人民币而不用美元吗?没有关系,我们直接找到终端企业下手,直接说服企业的老板。这些国家的政客,又能如何?”
台下众人面面相觑,原来老头的“现实主义”,居然还有这一面,本来还以为老头的战略,就是让美国先认怂呢,原来其真正的用意——是避强欺弱,这才是基于现实!
克里又追问:“这样的策略,本质上是与欧洲在盟友关系上彻底翻脸了,你是把欧洲当成了以前的殖民地来盘剥。那你认为欧洲不会激烈反抗吗?”
台下也有很多人与克里有同感,欧洲人又不是傻子,强硬起来了怎么办?
米尔斯海默笑了笑:“大家可能都觉得,当年欧洲毅然决然地扩大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似乎不缺乏与美国敌对的勇气。但我认为,这种勇气不是他们自己有的,而是因为中国人,他们知道,如果我们干涉,中国人就会与我们作对。说到底,要是不关中国人的事情,他们哪里有这个勇气?”
“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的事实。法国在二战失败时向德国投降,他们英勇的贝当元帅说过一句名言:投降并不是对战败的惩罚,而是一个新的开端,是保证不朽的法兰西,永世长存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于是,德国拿走了法国3/5的领土,而且拿走的全部都是北方的工业区,维希法国仅仅只剩下南方的农业区和边疆穷困地区。在签署投降协议后,二战期间,德国仅仅靠20万军队驻守法国,就彻底控制了法国的一切,而且维希法国需要向德国缴纳保护费,承担纳粹德国驻军的军费。同时,法国的所有军队,削减到10万人以内,仅用于保障维希法国的治安。”
“然后呢?法国有154万军队,作为俘虏,成为了第一批的劳工,为德国生产物资;几乎100%的煤炭钢铁业、80%的冶金加工业、60%的橡胶业,50%的纺织业,持续的为德国生产产品,仅仅在1941年,法国就给德国提供了70个师的装备;整个战争期间,法国生产的72.5%的小麦、100%的食糖、87%的黄油、64.6%的牛肉,都被德国强行征收。到了1943年,法国人一天吃的所有食物是5-6片面包,另外的食品是一个月,可以分两个鸡蛋、两盎司黄油。”
“在二战前,巴黎一共有35万辆轿车,二战结束后,仅仅剩下不到4500辆。所有的车辆,基本上都被德国人抢走了。”
“法国人反抗德国人了吗?据说是反抗了,号称有30万的游击队,如此庞大规模的游击队,4年的时间干掉了352个德军!平均每850个游击队员,4年才能干掉一个德军。嗯,法国人确实英勇。”
台下的将军们都放肆地大笑,“辱法”对于盎格鲁人,确实是件心旷神怡的事情。
“二战后法国人自己也感到羞愧,所以他们干脆利落地报复了,他们对当过德国人情妇的10万法国女人,给予剃光头,剥光衣服游行等各种折磨。法国全民在“荡妇羞辱”中狂欢,仿佛自己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弥补了自己在二战中,没有做英雄的遗憾。这就是法国的勇气。”
台下鸦雀无声,众人都陷入了思考中。米尔斯海默继续说道:
“至于德国人,我个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这个民族的脊梁已经垮了,不会比法国人更勇敢。更何况,他们是战败国,本来就是我国的殖民地。为什么不剥削他们?”
“请各位一定要高估欧洲人的忍耐力,因为其阀值,一定远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象。别以为他们会轻易地反抗,唯一的变量,不过是中国人罢了。除非中国人撑腰,欧洲人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历史上,中国的统治者压榨民众,导致了成千上万次的农民起义,反抗统治者。但在欧洲历史上,我们听说过有几次?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被贵族和教会,剥削得几乎都活不下去,他们反抗了吗?”
“请别忘了,当年美国支持欧洲复兴,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对抗前苏联,那个时代我们希望有强劲的盟友,但到了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全球霸主了,有必要维持这种盟友吗?他们真的能帮我们分解负担中国的压力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育欧洲市场,我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中国人说的,这是为了养猪,现在猪养肥了,不该杀了吃肉吗?”
台下有些人忍不住热烈地鼓掌,而另一些人仍然皱着眉头,这样激进的“现实主义战略”,真的行得通吗?
台下的所有人,听米尔斯海默阐述到现在,都已经听懂了他的战略:承认美国现在的衰败,放弃对全球霸权的争夺。重新以本土和加拿大为根基,一定程度上闭关锁国,实现内循环发展,不与中国争锋。但是在这个霸权撤退的过程中,用一切的手段,收割欧洲以及其它美国霸权仍然笼罩的国家,以之为美国复兴的资本。总之避强割弱,放弃结盟战略,而代之以彻底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弱肉强食。
总统奥巴马没有太说话,他此前就与米尔斯海默彻底地沟通过,正因为他本人赞赏这样的战略,他才把米尔斯海默推到了美国上层的面前。
此时他又听了一遍这个战略的阐述,内心感慨:怪不得米尔斯海默称之为“自由霸权的战略”,将霸权缩小到美国可以强力控制的北美,但另有一重深意,今天米尔斯海默没有在这里讲,那就是“自由”——未来美国应该成为全球追求“自由”者的人间天国,让那些不满于中国那种虽然高效公平,但不能让个人成为人上人体制的人士,都尊崇美国、向往美国。吸收这些能力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美国缩小霸权后的人才和财富损失。
奥巴马决定,要让美国的“元老会”,尽快对米尔斯海默的战略做出觉得,他个人要尽力地说服美国的老板们,此时此刻,恐怕米尔斯海默的战略,才是真正能够有效的美国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