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天帝,加入聊天群 > 第128章 曹魏覆灭

第128章 曹魏覆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洛阳城的城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愈发沧桑。
    诸葛亮站在城下,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那厚重的城墙,直视到城内的一切。
    他清楚,只要攻破了这座城池,复兴汉室的道路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羽扇,微微一挥,便下令全军进攻。
    顿时,战鼓擂动,马蹄声震耳欲聋,蜀汉的将士们如同潮水般涌向洛阳城。
    城内的曹睿,此刻正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神情憔悴。
    他望着城外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蜀汉大军,心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他不明白,明明曹魏曾是最强大的国家,为何如今却沦落到这般地步,被攻到了洛阳城下。
    曹魏的大片土地已经被蜀汉占据,如果洛阳城再破,那么国破家亡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曹睿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他不甘心自己才三十岁就身体衰弱至此,更不甘心曹魏的江山就这样轻易地被蜀汉夺走。
    他回想起过去的一年,蜀汉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曹魏则逐渐走向衰败。
    如果给他时间,如果给他十年的时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扭转乾坤,灭掉蜀汉,一统天下。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他没有时间,没有健康的身体。
    他抬头望向城外,那里已经是一片火海,喊杀声震天。
    他知道,一切都晚了。曹魏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洛阳城外,攻城战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蜀汉的将士们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奋勇杀敌,势如破竹。
    而曹魏的将士们则拼死抵抗,但已是回天无力。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攻城战中,曹睿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魏的江山在战火中燃烧殆尽。
    他的身体太虚弱了,虚弱到只能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发生。
    但是他是大魏的天子,他就算是要死,也要死于社稷。
    在洛阳城的城墙上,曹睿的目光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黯淡。
    他望向城外,蜀汉的旗帜在战场上飘扬,伴随着战鼓声和喊杀声,他的心也随之一阵阵地颤抖。
    他清楚,这座城池的防线已岌岌可危,曹魏的江山正在他手中一点点地流逝。
    而此刻,诸葛亮正站在城下,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他知道,只要攻破了这座城池,复兴汉室的道路就会更加宽广。
    城内的曹魏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跟随着曹睿南征北战的老将,但此刻却无力回天。
    曹睿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是他曹睿没有守护曹家的江山啊!
    他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雄主,反倒是一个亡国之君。
    城外的战场上,蜀汉的将士们奋勇杀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战的勇士。
    他们不怕牺牲,只因为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复兴汉室,光大家族。
    曹睿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曹魏的江山被蜀汉夺走。
    他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准备亲自上阵指挥战斗。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将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报告说:“陛下,大事不妙!蜀汉的军队已经攻破了东门,此刻正朝皇宫方向而来!洛阳城之中有人勾结蜀汉给蜀汉大军开了城门。”
    曹睿听后,心中一沉。
    完了!真的完蛋了!
    这一刻,他已经无力回天了。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皇宫,那里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也是他作为天子的象征。
    然而此刻,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即将被敌人占领。
    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但现实却已经无法改变。
    曹魏的江山,就这样在他手中走向了衰败。
    他去了下面该怎么向曹丕和曹操交代,他是亡国之君。
    而在城外的战场上,诸葛亮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他知道,这一刻,他已经离复兴汉室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他望向城内的皇宫方向,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踏入洛阳城之中。
    在这最后关头,曹睿这位大魏天子,心中的愤怒如同狂风暴雨般无法遏制。他望着城下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蜀汉大军,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与无奈。
    他理解蜀汉要灭掉曹魏的决心,毕竟他们是敌人,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他们之间的争斗,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胜者将踩着败者的尸体,一统天下。
    然而,让曹睿感到愤怒和悲哀的,是那些曾经与他共同守护曹魏的大臣们。
    他们中有些人,在蜀汉大军的强大攻势下,选择了背叛,选择了与蜀汉里应外合,准备迎接蜀汉大军的进城。
    “大魏还有忠臣吗?”
    曹睿低声自问,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他回想起自己继位以来,一直努力励精图治,建设曹魏,想要让国家强大起来,一统天下。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在这最后的关头,会有那么多的世家的人选择背叛。
    洛阳城中,早就有世家看到蜀汉的强大,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与蜀汉勾结,准备背叛曹魏。这
    些世家在曹魏的朝廷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们的背叛无疑给曹魏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曹睿开始反思,大魏的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是世家的天下?
    还是曹家的天下?
    他想起自己祖父曹操的雄才大略,想起父亲曹丕的励精图治,他们都是为了振兴曹魏而努力。
    然而,到了自己这一代,曹魏却陷入了如此的困境。
    可父亲当初为了拉拢这些世家,采纳了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度的确赢得了世家的支持,世家的赞美,但同样的世家的势力在大魏更加膨胀了。
    九品中正制的选择人才看重出身和家室,导致世家势力在曹魏中愈发膨胀。
    如今,这些世家欲背叛曹魏,与蜀汉勾结,无疑为曹魏的灭亡再次添上了一把火。
    曹睿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
    他恨自己没有能够早日看清这一切,没有能够采取措施遏制世家势力的膨胀。
    他更恨那些背叛曹魏的大臣和世家,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整个大魏的利益。
    无君无父!
    无君无父啊!
    然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曹睿知道,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挽回这一切。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魏的江山在战火中燃烧殆尽,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悲哀。
    这些世家根本就不在乎皇帝是谁?
    是曹家,还是刘家,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谁家的天下,都需要他们帮助来治理天下。
    曹睿很轻易便想清楚这一点,可是他又如何不愤怒,
    大魏以国士厚待世家,可这就是世家给他们的回报吗?
    九品中正制实行的时候,难怪那些世家赞美的如同这几百年来最完美的制度。
    呵呵!
    对于他们有利,可不就是最完美的制度。
    这如今的曹睿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大魏已经亡了。
    洛阳城在战火中沦陷,诸葛亮的蜀汉大军终于攻破了这座古都。
    皇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士兵脚步声打破了这死寂的氛围。
    曹睿,这位大魏的天子,曾经雄心勃勃地想要一统天下,此刻却只能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等待着蜀汉大军的到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凄凉,还有愤怒。
    诸葛亮走进皇宫,目光扫过这位曾经的对手。
    他看到了曹睿眼中的决绝和无奈,也看到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尊严和骄傲。
    诸葛亮心中不禁感慨,如果给他十年时间,曹睿或许真的能够改变天下格局。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曹睿没有十年时间。
    而他诸葛亮依靠诸天聊天群帮助,赢得可以说有点不讲武德。
    可奈何他们是对手,诸葛亮不会有仁慈。
    诸葛亮走到曹睿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道:“亮见过魏王,投降吧,魏王。曹魏已经亡了。”
    诸葛亮给了曹睿身为大魏天子最后一丝体面。
    但是诸葛亮是绝对不会承认曹睿是什么天子。
    他只是威望,这天下的正统还在汉。
    曹睿沉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诸葛丞相,我知道你是一代英才。我若投降,你能保证我的家人和子民的安全吗?”
    诸葛亮点了点头:“陛下放心,那不是伱曹魏的子民,那以后是我大汉的子民。”
    诸葛亮一句话,差点让曹睿直接上不来气。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计较什么了。
    曹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闭上了眼睛。
    他轻声说道:“好!好!好!诸葛亮,记住,这天下世家不可信,你要一统天下,终结了这个乱世。但愿来生,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共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说完,曹睿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光一闪,决绝地划过了自己的脖颈。
    一代雄主,就这样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了,只留下了一声叹息和满地的血泊。
    身为曹魏的天子,他知道自己不能投降,因为那是对祖先的背叛,是他身为大魏天子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他要带着这份尊严去见父亲,去见祖父,告诉他们自己曾经努力过,想要成为他们最骄傲的儿子。
    可惜啊,大魏在他的手中走向了灭亡,这恐怕是他最无法面对的事实。
    父亲啊父亲,你从来没有睁眼瞧过我。
    我这么多年来,励精图治,就是想要告诉你,我才是你最优秀的儿子。
    可现在大魏在我手中亡国了。
    这怕是下去你还要笑话我吧!
    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他怕父亲会笑话他,会责怪他。
    但这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他只能带着这份遗憾和不甘离开这个世界。
    诸葛亮默默地看着曹睿的尸体,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既为曹魏的灭亡感到惋惜,也为自己的胜利感到欣慰。
    灭亡曹魏只是复兴汉室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灭掉东吴,一统天下。
    他望着远方的江东,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不
    知道那边的战场怎么样了,不知道东吴的将士们是否也和他们一样,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浴血奋战。
    周围的蜀汉将士们则是欢呼雀跃,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他们做到了,他们成功地攻破了洛阳,还于旧都。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三兴大汉的希望,看到了自己亲手缔造又一个辉煌大汉的可能。
    诸葛亮也被将士们的情绪所感染,他微笑着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不过是江东鼠辈而已。
    江东战场。
    孙权,年事已高却仍旧雄心勃勃。
    尤其是到了晚年,更加固执起来,在乎名声。
    当得知蜀汉的刘禅御驾亲征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亲自挂帅出征,这一决定让满朝文武都感到震惊和担忧。
    孙权的战绩,尤其是在合肥之战中,他率领十万大军却未能击败张辽的数千人马,这一战被后人戏称为“孙十万”。
    可正是如此,孙权却是愈想要御驾亲征,洗涮曾经的耻辱。
    他心中暗自思忖:“我虽对付不了曹魏,对付不了张辽那等猛将,但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小阿斗吗?”
    然而,刘禅虽然御驾亲征,但他深知自己并非将才,于是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姜维。
    这一举动让孙权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并未放在心上。
    他认为刘禅不过是仗着诸葛亮留下的基业才敢如此嚣张,而姜维不过是一个后起之秀,不足为惧。
    孙权并未意识到,姜维虽然年轻,但智勇双全,深得诸葛亮的真传。
    在战场上,姜维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使得蜀汉军队在战场上屡获胜利。
    而刘禅虽然不信任姜维,但他信任自己的相父诸葛亮,他深知诸葛亮不会看错人,因此也放心地将指挥权交给了姜维。
    (本章完)
    (/bi/286106/17237511.)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