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122章 杨洁导演收徒

第122章 杨洁导演收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同志,你好,我们来取录取通知书”
    HD区的邮局,一大早李长河跟朱啉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大学录取通知书?”
    “什么名字?”
    柜台里的营业员笑着问道。
    “朱啉”
    朱啉急忙的说道。
    “嗯,准考证和身份证明给我们看一下。”
    朱啉经过李长河的提醒,都准备好了。
    营业员看过之后,很快找到了朱啉的通知书。
    “来,朱啉同志,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恭喜你考上大学。”
    虽然邮政局营业员也是八大员里面的一员,但是那是对基层老百姓而言的。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这些营业员还是低了好几个层次的,毕竟人家出来就是干部。
    “谢谢!”
    朱啉接过通知书的信封,然后打开信封,果然里面是北电的录取通知书。
    “走吧,咱们去你单位,对了,还得跟老张和杨老师他们说一声。”
    “我看看晚上在萃华楼定一桌,晚上咱们请他们吃个饭。”
    领到了通知书,接下来还有一些要忙活的事情。
    比如说朱啉得去卫生所那边办手续,办完手续以后她就可以不用去上班了,等开学就行了。
    当然,工资还是照发。
    每个月四十三块钱的工资,在学校里,又是一个小富婆啊
    再一个,如今考上了,像杨杰导演他们,还有张广年,都得感谢一下。
    所以收好了通知书,两个人又回家放下自行车,随后坐车去了市区。
    朱啉回卫生所办手续,李长河则是往朝内大街166号。
    走在路上的时候,迎面却是撞上了几个人,其中有个人李长河一眼就认了出来。
    正是大龄考生张一谋。
    李长河的视线落在了张一谋的身上,对方似乎也有感觉,此刻满是兴奋的目光一转,看到了马路对面的李长河。
    李长河冲他点了点头,随后擦肩而过,进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院。
    “姐夫,这边是?”
    张一谋看李长河拐进了这条路上的小院,好奇的冲着旁边的男子问道。
    他知道这条街上的单位基本上都是文化布的下属单位,就是好奇李长河去的是哪家。
    旁边的男子严格来说不是他张一谋的姐夫,是他未婚妻肖华的姐夫。
    张一谋的未婚妻肖华是京城人,肖华的姐夫王涤寰是京城这边一家杂志的主编。
    就是他找关系,把张一谋拍摄的作品送到了现任的文化布长黄大佬的手里。
    黄大佬是魔都美专出身,有很强的鉴赏水平。
    然后黄大佬让秘书给了北电指示,让张一谋入学。
    北电其实也很刚,不想收张一谋,坚决以超龄为理由拒不让张入学。
    最后大佬强行下了指示,让张一谋入学就读。
    北电表示,既然如此,那你给我批条子,我就让张入学。
    但是即便是入学,也不是本科生,而是以插班生的名义。
    插班生的学制是两年,也就是说,北电允许张一谋以插班借读的名义读两年。
    据说两年后,张一谋学到期了,北电又给黄打了通知,问怎么办,是让毕业还是继续上。
    后面又是黄大佬批了条子让继续上,张一谋才彻底上了四年。
    当然,这里面最惨的是肖华,顶级的京城恋爱脑。
    当年陕西下乡,七三年能去魔都交大上大学,为了张一谋放弃了,现在又耗尽家里的关系,帮张一谋上了北电。
    然后等张一谋功成名就了,就跟她离婚了。
    换来的张一谋对这段婚姻的评价就是一句:那只是插队时的一个错误!
    当然,现在的肖华跟张一谋还是很甜蜜的。
    今天他们刚得到了黄大佬秘书的明示,上北电的事情搞定了,虽然是插班借读。
    回去之后,张一谋只要把体检什么的表格补上就行了。
    听到张一谋的询问,王涤寰回头看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道:“那里是人民文学杂志和出版社的办公点,怎么了?”
    “人民文学吗?”
    “没什么,刚才看到好像有个朋友进去了。”
    张一谋思索着说道。
    嗯,他跟李长河,现在是两面之缘,也算是朋友了吧。
    就是不知道,他爱人考上了北电没有。
    “走吧,今天回家买点好的,好好庆祝一下!”
    一旁的肖华开心的说道。
    “嗯!”
    张一谋点点头。
    随后一行人慢慢的走远。
    另一边的李长河,倒是没把遇到张一谋的事放在心上。
    李长河这次直接来到了张广年的办公室,探头看了看,里面张广年正在办公。
    随后李长河在门上轻轻敲了敲,张广年抬头一看,是李长河。
    随后放下了笔,然后笑着说道:“进来吧。”
    “今天这自己一个人来我办公室,看来这是有好消息?”
    平常都是刘建青帮李长河打前站,今儿个刘建青没来,李长河一个人来,显然是私事。
    “这不来感谢您老来了嘛,我媳妇的北电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这样,晚上我做东,请您和杨老师一家,还有刘主编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刘建青他也没忘了,毕竟是刘建青帮他跟张广年说的这事。
    不过李长河知道,老刘晚上向来有时间,就是张广年这边,得先预约。
    毕竟他现在是作协的D组书记,而作协现在也是副布级单位。
    李长河得先看看对方有没有时间。
    “哦?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这是好事啊!”
    “行,晚上我没啥事,可以去沾沾喜气。”
    “那还得麻烦您一事,等会您给央视那边打个电话,约一下杨老师他们一家。”
    “我没电话,现在临时去我怕找不到啊!”
    李长河笑嘻嘻的说道。
    他们家又没电话,杨洁导演单位的电话他也不知道,总不能临到饭点了再去他们家里喊人。
    所以,从张广年这儿打过去算是最方便的了。
    张广年看了李长河一眼,笑着点点头:“行吧,我帮你打电话问一问。”
    “那成,那您先忙着,我去那边编辑部跟刘主编说一声。”
    李长河然后又去了编辑部那边,约了刘建青,刘建青当然是没啥问题了。
    约好了之后,李长河回到张广年办公室,张广年正好放下了电话。
    “行了,跟杨洁导演说了,是萃华楼是吧!”
    “对,那张主编你们先忙着,我去萃华楼看看提前预定上几个菜。”
    李长河随后从人民文学出来,然后溜达着又去了萃华楼。
    萃华楼现在虽然不用提前一天预定了,但是有些费功夫的菜,最好是提前定一下。
    李长河还想着看看,能不能预定个房间。
    到了之后运气不错,有个小房间没有接待任务,李长河成功预定上了。
    当然这种也只是暂定,如果有接待任务,那恐怕还是要被占的。
    不过李长河留的单位是作协,以作协的名义预定的房间,多少也算有些分量。
    忙完了这些,李长河又去了卫生所,看看自家媳妇儿办理的怎么样了。
    等李长河过去,身上已经大汗淋漓了,虽然这几个单位都在附近离得不算远,但是相互之间来回跑也让他出一身汗。
    来到朱啉的宿舍,正好看到她在收拾东西。
    “怎么样,都办完了吗?”
    李长河走进去笑着问道。
    “嗯,办完了,很快的。”
    朱啉笑着说道。
    这可不像结婚,没人卡她。
    “这些东西我先收拾好,但是今天没办法了,我们先放这,明天咱俩骑着自行车来取吧。”
    朱啉虽然宿舍住的时间不多,但是生活物品一应俱全,想一次带完也麻烦。
    “行,明天咱们两个骑自行车来,下午先在这歇会。”
    这会都上班,宿舍里也没什么人,李长河索性脱了衬衣光穿着里面的小背心,坐在朱啉的床上。
    协和的配置比一般的单位宿舍强多了,虽然没有空调,但是顶上是有吊扇的。
    这个年代的吊扇风力强劲,李长河坐在下面,凉风很快就吹在了身上,舒服的很。
    “回头还得给你买个风扇,去了朱辛庄那边,宿舍可没这边好了。”
    李长河凉快过来之后,冲着朱啉说道。
    协和作为这年头的顶级医院,享受的资源是极好的,宿舍都有吊扇。
    北电就不一样了,朱辛庄那之前那是什么地方,是艺术类人员改造的地方。
    那里面的宿舍基本上都是平房,这会夏天可不凉快。
    “先不着急,等去了看看再说吧,总不能一开学就带个电风扇去。”
    朱啉摇头,现在电风扇还是个稀罕物,不好买。
    她一上学就带个电风扇,也太特殊了。
    “那行吧,等去了看看,反正今年开学,也热不了几天了。”
    朱啉她们九月份开学,还有几天的时间。
    虽然说秋老虎,可是实际上天气凉的也快。
    “要不你睡一会?”
    看朱啉有些无聊,李长河冲她说道。
    “那你呢?”
    朱啉宿舍是那种单人床,她躺下了,李长河就只能坐着。
    “我正好吹着风扇写会稿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李长河笑着说道。
    “那你写吧,我在这躺着看着你。”
    说是看着,实际上李长河开写之后,朱啉吹着风扇一会就睡了过去。
    等她再醒,已经是傍晚四点多了。
    “走了,咱们去萃华楼。”
    四点多,一些单位该下班的都下班了,这年头正常等到准点下班的几乎没有。
    朱啉起来先去洗了洗脸,清醒了一下,然后跟李长河离开了宿舍。
    两个人先去萃华楼等着,没过一会,张广年和刘建青先到了,然后紧接着杨洁导演两口子骑着自行车也来了。
    车前边横梁上,还坐着他们的小女儿丫丫。
    一群人落座。
    张广年率先开口说道:“今儿个这也算是谢师宴了,我跟老刘沾个光。”
    “老张大哥说笑了,咱们可不兴什么谢师宴老一套的规矩,今儿个这就算是给琳琳庆贺一下,考上大学了。”
    杨洁导演坐在张广年的旁边,摆手说道。
    “都一样,只是以后啊,长河两口子可就得分隔两地了。”
    张广年笑着打趣说道。
    “都是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努力,我们这算什么分隔两地啊”
    李长河笑着化解了张广年的打趣。
    而一旁的杨洁导演这时候则是看向了朱啉。
    “琳琳,你们周末一般是休息的吧,这样,从十月份开始,周末跟着我给央视干点活怎么样?”
    “当然可以,没问题”
    朱啉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一旁的王崇秋则是冲着李长河解释说道。
    “这可是好事,今年央视这边的迎新春联欢晚会要做出改动。”
    “据说国家想要一点新气象,特意批了大会堂给央视使用。”
    “台里选定的主导演是老邓,也就是邓在军,副导演就是我们家老杨。”
    “老邓的意思是,今年玩点新形势,打算把联欢晚会做成茶座和舞会的形式。”
    “接下来几个月,老邓和老杨就得为这事忙活起来,等十月里周末的时候,让琳琳跟着老杨到京城各个文艺单位跑跑,看看各部的文工团话剧团什么的,参与一下选角,熟悉选角工作。”
    李长河一下明白了过来,这哪是让朱啉打工啊,这是手把手的教朱啉怎么选角呢。
    更何况这种带着朱啉参与,也有给各单位展示的意思,表明是认了这个弟子。
    “杨老师,谢谢您的提携。”
    “琳琳,还不快谢谢老师!”
    “傻丫头,还愣着干什么,杨洁导演这是想收你当徒弟呢!”
    一旁的张广年这时候冲着朱啉笑呵呵的说道。
    这个时代,还是很流行师徒关系的,尤其是文艺界。
    杨洁导演虽然不是电影导演,但是她根红苗正,是建国后的第一代导演,也是现在央视的骨干,地位很高。
    要不然过两年央视也不会把西游记这样的大作交给她。
    而且等《西游记》一出,这位导演也算是直接封神了。
    “啊?”
    朱啉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杨洁导演笑了笑,然后挥手示意朱啉坐下。
    “丫头,你啊深得我心,但是咱们不搞曲艺界那一套,不用搞什么拜师仪式,我就是喜欢你身上那股劲。”
    “以后周末去央视跟着我多看,多练,我能教你的就慢慢教你,以后能拍出什么作品,就看你的本事了。”
    杨洁导演简洁的说道,她是老一辈革命人,并不主张曲艺界那套师徒弟子的规矩。
    不过朱啉这时候也明白了过来,拿起酒杯,认真的冲着杨洁导演说道。
    “谢谢老师教导,我以后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待。”
    杨老师变老师,也意味着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看到这一幕,李长河心里若有所思,看来,这真得给自家媳妇开点外挂了,不能当个导演混子了啊!
    (冇了)
    (本章完)
    (/bi/286082/1723751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