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133章 写信

第133章 写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说是这么说。
    可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
    周浩然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卖书。
    这关系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卖书计划三步走。
    第一步,校园卖书。
    第二步,全市卖书。
    第三步,全国卖书。
    第一步走的很顺利,现在正走第二步呢,是很关键的阶段,周浩然得脱不开身。
    除了这件事。
    其次就是要解决《少儿百科全书》的滞销问题。
    这件事不难。
    广告拍完,投放出去,基本就差不多了。
    然后,要搞清楚红楼茶馆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似乎是一个从古代就延续下来的行当。
    民国时期的黄浦滩,红楼茶馆都能有一席之地。
    主事的人都是“先生”的身份。
    感觉很有社会地位。
    搞好了,说不定这是传统文化呢,或者什么非遗传承……总之是一个挺好的资源拓展平台,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最后,才是红星台的销售任务。
    在红星台的事业发展,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是为了在电视台里赚大钱,而是为了获取电视台的平台资源。
    这年头,互联网还没冒头。
    缺少周浩然如鱼得水大展身手的地方。
    电视台,就是这个年代的互联网。
    利用好了,可以创造出巨大价值。
    只不过电热水壶厂这个客户……
    放弃了也无所谓。
    最多也就是几万块钱的订单。
    就是对不起王经理的热情,也会耽误了电视台事业发展里销售“求道”的进程。
    只是这也抽不开身啊……
    这时,东方朗也去电话亭那边打完了电话,笑呵呵的回来复命,很高兴的说:“成了!他俩都愿意参与进来!”
    “那就行。”
    周浩然也觉得把两个高考状元都带上,这样去登门卖书的效率更高。
    “高考状元”的仰望光环摆在那呢。
    “对了,这个给你。”
    东方朗递过来了一个信封。
    周浩然不解,“这什么啊?”
    东方朗道:“一千块钱。”
    “啊?”
    周浩然没明白什么意思。
    东方朗道:“之前卖书,不是每人分了两千多嘛。我拿出了一部分,给一些同学分出去了,每人分了一百块钱。留下了这一千块钱,给你。”
    周浩然问:“给我干什么?”
    东方朗道:“我看你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的,走哪也都不坐公交车了,都是直接叫出租车。吃饭什么的也都要点菜,你那点工资,肯定不够。”
    周浩然失笑道:“那你可小瞧我了!”
    东方朗撇嘴道:“这不是给你的,是借你的!算上之前那两百,一共是一千二,等开学了,你都得还我!少一分都不行!”
    “不用了,我现在有钱。”
    周浩然这还真不是吹牛。
    乔岁青在管钱。
    她床垫下的信封里,藏着六千多块钱呢。
    为了几百块钱都要斤斤计较的拮据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用?”
    东方朗不确信。
    周浩然道:“这钱你留着用,别那么小气,抠抠搜搜的哪像是个大生意人?这次出去卖书,我带你们跑两天,打个样。后续就要你带着他们去跑了。到时候路费、餐费什么的,你别小气,该花钱就花,吃饭的时候你得主动买单。”
    东方朗犹豫了一下,随即“嘿”的一笑,“也是,这次卖书这要是成了,也不差这点钱。真别说,这做生意可真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妈一个月辛辛苦苦,到手的工资也就一千块钱。可是在咱们手里,这点钱就好像……就好像零花钱一样。”
    “这就是市场的魔法。”
    周浩然应着他的话。
    眼睛却落在了他手里的信封上,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不是在意这信封里的一千块钱。
    而是信封本身。
    他从信封上找到了灵感,发现了一个有可能破局的销售新策略!
    “对啊,信封……可以写信!”
    电热水壶厂的这个项目,本来进展的都很顺利,从销售经理到销售总监都被轻易说服了。
    可是在杨总那边却受阻了。
    主要就是见不到他。
    想见他也不见。
    打电话他也不想多聊,直接甩给市场部。
    这就导致很难有一个渠道,能够跟这位杨总建立联系完成信息的传输。
    周浩然其实很自信。
    以这个年代电视的魔力,只要把电视广告的收费标准和投放效应给说清楚,相信任何人都可以在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怎样才能建立一个迅速打通陌生人的渠道?
    找到了。
    写信!
    他似乎隐隐摸到了“求道”的门槛。
    ……
    周浩然写了封信。
    找王经理问清楚了地址和邮编,寄了出去。
    满怀期待。
    周浩然是互联网人,所以他有一整套互联网的思维。
    不管是卖书还是跑销售,其实同样的思维逻辑。
    卖书是三步走。
    先在校园做实验,然后是全市出击,最后是全国大范围的推广。
    销售也是。
    这电热水壶厂的项目,就是一次小实验。
    写信的方式,就进一步的让这个小实验的目标清晰化、明确化。
    去了邮局,寄出了信。
    周浩然就叫上了东方朗、王文瑞、李洋、郭志远、田悦然、陈子璇这些高中同学,还有同校的理科状元盛伟承。
    一起出发,去卖书!
    因为文科状元马荟蕾是七宝中学的,家在MH区。
    这个小团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MH区。
    现阶段,海港全市的高中有大约100家。
    30家重点高中。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高考状元笔记更适合在重点高中里推广……去普通中学推广,大部分的学生买了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用。
    先去著名的莘格中学!
    现在是暑假。
    学生们都放假了。
    只有高二升高三的学生们,还都奋斗在第一线上,不会浪费一丁点的时间来学习。
    门卫这关就不好过。
    好在周浩然此前有过跑销售的经验。
    递烟、拉交情。
    说了五分钟。
    讲清楚来意。
    门卫说这事最好是找张校长,或者主管教育的李副校长,最差也要找教导主任。
    周浩然毫不犹豫。
    带着小伙伴们,直奔主教学楼的五楼。
    去找张校长!
    (本章完)
    (/bi/281108/1723750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