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069章 哎,是内府,不是朝廷

第1069章 哎,是内府,不是朝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待众人坐定后,朱由检对王徵吩咐道:“王卿,可以发车了。”
    “臣遵旨。”
    王徵躬身领命。
    须臾,前面车头顶上露出的烟囱里,开始冒出了白烟。
    蒸汽机车也开始缓缓动了起来。
    “动了,动了。”
    坐在朱由检侧旁的朱慈煌,感受到机车的移动,一脸惊奇的大声喊了起来。
    朱由检也没有阻止。
    昭明公主朱淑娴,却是有些害怕,一双大眼睛中满是惊恐。
    朱由检赶紧起身上前,将之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莫怕,等会儿就好了。”
    朱由检轻声安抚了一句。
    朱慈煜一开始也被脚下的震动给下着了,但见自己大兄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也被气感染,和朱慈煌一起趴在了窗户上,透过玻璃,看着外面倒退的旗手卫军士们。
    相比这些孩子,温体仁他们的反应,貌似是更加的强烈。
    朱由检的目光,在几人的身上扫过,见几人皆是面色有些发白,笑道:“诸卿不用担心,机车只要不脱轨,就安全得很。”
    王徵也在旁宽慰道:“首辅,诸位同僚,陛下说的不错,您几位不用这般紧张,机车发车之前,下关已经亲自检查过了。”
    听两人都这么说,温体仁等人也都逐渐的适应过来。
    “王卿,这条通往新城的铁路,总长有多长?”
    “机车的速度几何?”
    王徵对此显然清楚的很,闻言立即回道:“回陛下,固安县距此百二十里,铁路是从西城直通固安城北,因尽量取直,总长也控制在了百三十里。”
    “至于这新式蒸汽机车的速度,臣曾经测算过,从西城到固安县,中间不停歇的话,拢共用时四个时辰左右。”
    朱由检听王徵介绍完后,心里默算半晌,轻轻点头道:“这么算下来的话,这蒸汽机车一个时辰可以走三十多里路。”
    不只是朱由检,温体仁等人也都计算出来了。
    温体仁眉头微蹙道:“水泥路上的马车,一个时辰可以行四十多里,近五十里,这蒸汽机车看起来倒是很大,但速度似是有些不尽人意。”
    一旁的宋应星却是笑道:“首辅,马车的速度是比蒸汽机车快了一些,但能够运载的货物,却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在这台蒸汽机策划,一次可以运载两万斤的货物。”
    “王院士他们还正在改进新的蒸汽机,等新的蒸汽机研制出来,能够运载的货物绝对会比现在多的多。”
    宋应星说完后,徐光启也开口补充道:“不只是运量的问题,蒸汽机车相比马车,可以日夜不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
    “而且还不用征用民夫,路上的损耗相比马车要小的多。”
    温体仁轻轻点头道:“你二人说的很有道理。”
    “如果能够将现在的官道,全部修成铁路的话,朝廷日后无论是用兵,还是运粮,都将会方便许多。”
    说完,温体仁的话锋一转,继续道:“只是,这铁路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一里的花费就是一万枚银元,合银五千两。”(见一千零二章)
    “就这条京城到固安县的铁路,就花了内府一百三十多万枚银元,合银六十五万两。”
    “如果修一条京城到沈阳的铁路,那花费的银子恐怕……”
    徐光启身为工部尚书,对大明境内的主要官道都清楚的很,听温体仁说到沈阳,也点了点头道:“京城到沈阳卫,官道的就有近两千里,就算是取直,也有一千六百多里,如果修铁路的话,那就是一千六百万银元,合银八百万两。”
    徐光启说完后,几人的目光就落在了郭允厚的身上。
    郭允厚却是并不着急,笑呵呵道:“八百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郭允厚环顾一眼几人,继续道:“也不算多。”
    “什么?”
    “老夫刚才没听清,郭部堂你再说一遍?”
    温体仁一脸讶色。
    他可是知道,这位户部尚书可是数貔貅的,想从他太仓掏出银子,可是不容易。
    一直抱着孩子没说话的朱由检闻言,笑道:“郭卿,莫要卖关子,和几位卿家说说吧。”
    “臣遵旨。”
    郭允厚对朱由检拱了拱手,对几人道:“首辅,诸位同僚,铁路修完后,总不能是朝廷专用吗?”
    他话音一落,徐光启就反应过来,接话道:“郭部堂的意思是向百姓收费?”
    “没错!”
    “铁路不只是可以用来运载货物,还可以运人。”
    “往来的客商,运送货物,需要缴纳银元,两地的百姓往来京城、沈阳卫和沿路城镇,也需要缴纳钱财。”
    “或许每年赚的不多,但胜在长久不是?那些商贾、士绅,谁不想给子孙留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营生?”
    “只要朝廷允许他们入股,想来……”
    “哎,郭卿,不是朝廷允许他们入股,是内府铁路司。”
    朱由检赶紧出言打断了郭允厚的话。
    和那些士绅、商贾不一样,朱由检之所以如此,倒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郭允厚苦笑道:“陛下,铁路毕竟牵扯到方方面面,臣以为还是交给朝廷来操持的好。”
    “此事无须再议,大明境内所有铁路,都需要由内府铁路司来修建、管理。”
    “任何部衙都无权干涉!”
    对此,朱由检的态度很坚决。
    为什么后世会有铁老大这么一个怪胎?
    不是当领导的脑子一热做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铁老大受最顶层直接管理,不受其他部门辖制,尤其是不受地方管理。
    这就保证了一旦地方出现问题,铁路不会被地方控制。
    甚至为了保证其独立性,就连医疗、教育、住房等等方方面面,都和地方无关。
    朱由检也是从后世学到的经验,要尽量保持铁路司的独立性。
    首先就是不能被朝廷掌管,只能握在皇家的手里。
    至于说赔钱?
    对一个面积庞大的陆权国家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不是还有户部,有国库吗?
    顶多就是到时候分担一下呗。
    www.5364.bar。m.5364.bar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