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九十年代拆迁户 > 第44章 江林村民们的行动

第44章 江林村民们的行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从村委里出来,安松雨还有些迷茫。
    她尽管对曾经的江村拆迁情况并不清楚。
    可她却可以保证,村里绝对没有对桑基鱼塘以及果园进行清理。
    不然以后的江村各家,也不至于连提也没有提起过这事。
    但想到她刚才已经答应过村长的事情,安松雨又赶紧加快了脚步。
    顺城第一丝织厂,安建平接到了今天第三次家人的电话。
    要换了平时,他肯定会觉得不适合。
    甚至叮嘱家人绝对不要这么做。
    可今天,他这电话却接的格外利落。
    利落到外面办公室的众人,都纷纷猜测起来。
    听到女儿在电话里说明了今天开会得到的通知,安建平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对于村里的要求,他自然是赶紧答应。
    其实,上次清理果园时,村里也已经有那些人的联系方式了。
    只是这一次村里明显需要的人手更多,也更急。
    村委觉得只靠他们,估计那些人不一定能够这么上心。
    所以才会特意让安松雨找安建平。
    说完这事,安松雨迟疑了一下,还是挂了电话。
    她倒是想要问问安建平她心中的疑问。
    但曾经那份未来二十年的记忆,却只有安松雨自己知道。
    只看村里现如今的情况,安松雨也不好提她的疑惑出现的原因。
    可到了第二天,让安松雨惊叹的事情出现了。
    早上,安松雨刚准备去爷爷奶奶家。
    拆迁虽然是好事,可他们家那蚕房小蚕虫要怎么处理,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安建平的意思是,先让安松雨去找长辈问问。
    毕竟两位老人年轻时,可养了不知道多久的蚕。
    要说对蚕的了解,他们肯定是安松雨一家加起来也不止的。
    可安松雨才出家门不久,却被一路上遇上大大小小拉着材料的车给惊呆了。
    拉的材料也都各式各样。
    有安松雨熟悉的各种建筑材料。
    也有安松雨一看就觉得没有什么用的建筑废材。
    其它果树花盆都不奇怪。
    可牵羊逮鸡的……又是为什么呢?
    等安松雨好不容易避到路边。
    又让过了一棵不知道从哪里拉来树后,安松雨才总算看到家门。
    只是,她刚才让过的那棵树的目的地好似也是她家?
    安松雨疑惑的看着那棵移动到自家门口。
    等有人从村叶中冒出来时,她才反应了过来。
    赶紧招呼着:“爷爷,你这是……”
    “小雨啊!”安顺和看到安松雨的身影,立刻松了口气,“这里面的两棵树是你大伯母从娘家拖回来的。”
    “她们家那边已经没有什么空位置可以种了!”
    “我看你们家这院子还够大,干脆就把它种下去吧!”
    安松雨愣愣的看着说完就走的爷爷。
    好半天都反应不过来情况。
    但等她去斗车里看着两棵树后,也总算明白了她爷爷所说的意思。
    可是……她爷爷是不是太看得起她了?
    因为他们一大家子,原本就没有准备在江村里生活。
    安松雨家的几栋楼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日常用具。
    更不要说种树所需的各种专业工具了。
    安松雨颇为无奈的看了看即使是九月,还同样热情无比的太阳。
    想着先把这两棵树苗儿放在哪里,能够救它们一命。
    安建民扛着铁铲过来时,就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赶紧道:“小雨,你先去办你的事情,这树苗放着让我来。”
    安松雨闻言,回过头看到安建民手上的铁铲,立刻松了口气。
    不过她更好奇的是:“小叔,你怎么会来?”
    “刚才你才走,你大伯母娘家人就从我们家门口路过了。”安建民一边寻找适合种这两棵树的位置,一边回答着。
    “哦,这样啊!”安松雨了解的点了点头,随之又反应了过来:
    “大伯母娘家是特意送树苗过来?这么早的吗?”
    “对,就是特意送了树苗过来。”安建民的脚步微顿,颇有些心一言难尽的回答着。
    不过他也实在是不想提起那些会污了孩子耳朵的事情。
    于是干脆的转移了话题:“你大伯母娘家已经不算早了。”
    “你刚才过来时有没有看到,村里今天各家都一大早就起来忙碌了。”
    安松雨想到一路上见到的车子,点了点头:“我早上过来时,确实看到了不少拉材料的车子。”
    “都是村里各家的吗?”
    “他们准备干什么?”
    “干什么的都有!”安建民总算找到了适合下铲子的地方,一边开始干活,一边给满眼疑惑的侄女继续普及着:
    “隔壁林村不是拆迁过两次了?”
    “这一次他们村最后一点也拆迁了。”
    “从昨天开始,他们村的人就开始忙碌着。”
    “院子里、田地里,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了。”
    “还有去亲戚家逮了鸡回来,建鸡窝的。”
    “借了狗回来,建狗窝的。”
    “甚至连打井队都开始排队了。”
    “这能行?”安松雨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
    “怎么就不行了?”安建民看了看已经挖的差不多的树坑,挪了地方又继续。
    嘴里也没有闲着:“林村第一次赔的时候,好多家的鸡窝跟狗窝都赔了钱。”
    “江村那边,即使是最近几年,养鸡养鸭的人都不少。”
    “也就是今年这几个月,新区那边的厂房都投入使用了,那边不缺租客后。”
    “他们才慢慢的养少了。”
    “我听说,那边刚开始租房的时候,跟租客磨合的可不是那么顺畅。”
    “嫌弃养鸡脏的,臭的,吵的可不少人。”
    “那也很正常!”这事安松雨还真能体会。
    毕竟她刚到江村时,也挺不适应那处处会放地雷的鸡鸭。
    即使江村在农家乐发展好了之后。
    养鸡养鸭都是关在离村子更远一些的桑田鱼塘里。
    这样又能提供客人们喜爱的农家走地鸡,又能避免让客人们看到脏乱。
    可安松雨却得时常往来于桑基鱼塘与果园。
    路过的地方就难以避免。
    安建民嘿嘿一乐,不跟侄女深聊这家禽肥田的事儿,继续道:
    “反正,当初林村拆迁时,鸡窝狗窝即使最简陋的,都能赔上个一两百。”
    “鸡鸭也是按照市场价格赔。”
    “可拆迁时的赔偿归赔偿,鸡鸭还属于自己的。”
    “只是得及时处理罢了。”
    “至于水井,那赔的还更多。”
    “林村两次拆迁,都是有水井的。”
    “因为时间比较相近,这赔偿的价格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听说,最普通的压水井,也能按照10元一米赔偿。”
    “那种砖井更是直接按口来赔偿。”
    “还有机井……反正,各有各的赔法,却是完全不会让人吃亏。”
    www.d884.icu。m.d88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