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57章:江南商人纷纷涌来

第157章:江南商人纷纷涌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青州府下辖各城出现首批告示,赫然是关于从商经营官衙主动扶持。
    蒙阴县衙,柳小二期待看着知县提笔批阅奏报。
    这是一份关于柳小二率蒙阴十二家商号前往江南行商的申请。
    内容第一,便是其中有棉纺织业,钱庄,陶瓷,冶炼,畜牧等府衙扶持产业,希望得到县衙折算成本减免。
    第二,则是希望蒙阴县衙提供相关商队护送。
    知县没有犹豫,提笔确定,这一刻,拿着文书离开县衙,玉皇庙乡商户王信激动的看了数次,神情有些恍惚。
    “都准了?”
    商队其余人亦是神情复杂,期待的看着柳小二。
    直到看到柳小二点头,方才回过神来。
    “昔日自洪武年起,吾等商户便被定为贱籍。”
    “太祖以为,商人逐利,一则带动人口大量流动,使地无人耕种,粮食不足。”
    “二则聚集大量财富,不利朝廷管控,并不安定。”
    “故而近三百年,吾等商人,从来便低人一等,穿什么衣服,住何等住所,尽有限制。”
    “虽有商人兴盛,亦不过官商勾结,实为缙绅地主之流。”
    “想不到如今吾等百姓从商,竟能得到官府认可帮助。”
    众人看着批文,愈发兴奋激动。
    此次前往江南行商,只等回归,便能凭此批文及账目,领取相关减免折算。
    尤其出了城门,数十名红袍军跟随护送商队,更是让一众刚刚兴起的新商户愈发振奋。
    “前方便是乌陵山,过了此地,再南下七十里,便是南直隶。”
    深夜,柳小二看着手中舆图,熟悉介绍,只是眉头微皱。
    昔日他屡次率商队自此出行,因此也愈发熟悉,途经此地,多有官府自陕,山两地驱逐流贼散兵游勇,并不太平。
    其余商人亦是畏惧,皆因他们亦曾听闻,昔日青州府官道遭遇流贼盘踞。
    如今长途行商,实是提着脑袋的营生。
    世道不太平,往日里若不与大量商队汇聚,请上数十上百护卫,无人敢跨如此长途。
    果然,至深夜,便有守夜之人听闻马蹄响起,立即惊慌呼喊。
    深山老林中,三十多名山匪或手持钢叉,或带长刀,狞声劫杀而来。
    彼时商队末尾,二十余名红袍军并未卸甲,听闻声响,径直上马。
    红袍军皆是刀枪中搏杀出的精锐,短短一刻,便将这批山匪肃清。
    这一刻,腊肉商户王信目睹,狠狠握拳,激动欢呼。
    蒙阴棉商张六等人亦是明白,日后于青州府行商,必是一路坦途。
    此次商队下江南,自蒙阴出发,及至南直隶,只过了不到一月。
    柳小二昔日最先打通市场,便是南直隶内广生粮行。
    将土豆粉全数交付,换得四千两银子,广生粮行主事刘功照例摆酒为之接风。
    宴席上,刘功欣喜看着柳小二,举杯。
    “柳掌柜,如今土豆粉产量可比先前要大上许多了。”
    “只是南直隶这边,大门大户,都在等着,这些怕是不过旬日,便要被订购一空。”
    “吾等虽知路途危险,成本高昂,仍想请柳掌柜下次多运些来,毕竟三四个月才不过一次,价格高些也无妨。”
    柳小二闻言一饮而尽,笑着开口。
    “如今可不是三四个月一次。”
    “青州府发了告示,凡青州府行商,上报官衙,可申请成本减免折算。”
    “更有军队于青州府内护送商队,免遭流贼侵扰。”
    “吾等下次再来,也不过两月之后。”
    粮行主事刘功闻言一怔,旋即愕然。
    “官衙派兵护送商队,还减免成本?”
    “当真?”
    酒杯落地,刘功神色逐渐自呆滞化作激动。
    “这青州府......”
    无论运输成本,还是护卫成本,都是这个时代商业消耗的大头。
    如今青州府该条例意味着什么,没人比他们这些日日钻营经商之人更明白。
    天大的商机!
    玉皇庙乡腊肉商户王信如今抵达淮安府,此地近海,多咸鱼,少养殖,百姓的对腊肉需求不小,是以昔日他便将此地作为市场。
    如今交割货物,宴会上,听闻王信还要赶回去做账目,成运商行主事周悬真亦是难以置信,瞪大眼睛。
    “官吏不层层盘剥,反而折算成本?”
    “竟有如此官衙?”
    青州府扶商之事,自此刻起,飞速传递。
    南直隶,颍州,兴安绸缎庄,少东家邵英看着身后数十辆马车的绸缎,兴奋期待着。
    他已差人打探清楚,入了青州府境地,便可向当地县衙申报红袍军护卫。
    如此一来,这大批高额绸缎,当真有机会流入北地!
    泗州,二十余船货物自洪泽湖一路向西北而上。
    船上都是装满茶叶的各色瓷器,精美至极。
    “掌柜,如今这些货物只在此地出售倒是无妨,毕竟上下官府吾等都已打点过,可这青州府......”
    听着账房先生担忧,掌柜李牧摇头,激动亦期待的看着青州。
    “吾已收到誊抄告示,青州府上下官吏,明文律令,一旦盘剥商户,严惩不殆!”
    “这批货,都不必打点,或许当真尽是利润。”
    “既如此,试一试又有何妨!”
    这一刻,南直隶至江南,浩浩荡荡掀起奔赴青州经商热潮。
    消息传至济南府,知府王玉明,同知张宏乡等人亦汇聚看着。
    “青州府扶商?”
    “商人便是待宰羔羊,不许盘剥,官府上下还折算成本,派兵护送。”
    “呵,如此治理,只怕青州府要亏空个底朝天。”
    听闻知府开口,同知张宏乡亦是冷笑。
    “便是他同意,青州府上下官吏能同意?”
    “遑论只重商户,终究不过是朝堂权势之下繁华泡影。”
    众人虽畏惧魏昶君此人,却无人看得起青州府营商规划,只是不屑大笑。
    深夜,洛水看着夜不收传来信笺,目光冰冷。
    这些人浑然不知里长布局之宏阔,但他已想见,一旦南直隶一带俱知晓里长之名,日后里长一旦起势。
    届时,身后站着的便不光是最底层的农户百姓。
    还有持有海量资财的商人。
    试问一个处处压制商户,将之贬为贱籍,层层盘剥的朝廷,和一个包容商户,扶持帮助的官衙,他们会选谁?
    “济南府知府,同知?鼠目寸光之辈。”
    “他们安知里长之局。”
    只是若干年后,洛水真正知道里长之局时大为惊憾,谋划之远,叹为观止。
    所谓商人里长从未信任,他除了百姓,从不会主动扶持各种势力做大。
    www.d884.icu。m.d88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