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 第315章 图安献公主!再降圣旨!天下将惊!

第315章 图安献公主!再降圣旨!天下将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
    朝议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
    “臣等参见太子。”
    朝堂之礼行礼参拜,礼毕,朝臣归位。
    “启奏陛下,太子。”
    “图安国,句丽国。”
    “两国使臣已经在偏殿等候觐见。”
    “是否接见?”
    韩非站出来,躬身启奏道。
    “宣。”嬴政一摆手。
    “陛下有旨。”
    “宣图安,句丽两国使臣觐见。”
    一声高喊。
    在侧殿内的两国使臣带着一种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大秦的朝议大殿内。
    对于大秦。
    此刻这与大秦毗邻的两国不可谓不怕。
    当然。
    主要还是图安更为惧怕。
    而高句丽并未与大秦直接毗邻,而是相隔了图安一国。
    不过大秦与高句丽也是隔海相望。
    “图安使臣金注。”
    “句丽使臣李尚。”
    “拜见大秦始皇帝。”
    “拜见大秦太子。”
    两国使臣入殿后,直接跪倒在地,十分卑微的一拜。
    面对大国之威,而且还是横扫神州的秦国,他们除了卑微以示外,自然不会有什么尊严在。
    在这个时代。
    可没有什么诸国公约,更没有什么不动兵之说。
    而是实打实的弱肉强食。
    “你两国求见有何事?”
    嬴政声音平静的问道。
    “回禀始皇帝。”
    “我图安是为纳贡称臣而来。”
    “此番献上纳贡之礼。”
    “献五万金,献铜铁万石,献奴仆五千,献雪参千珠,献玉器……”
    图安国使臣金注立刻捧着一本国书,卑微的道。
    “我句丽也是为纳贡而来。”
    “奉我王之意,献四万金,献美女千名,献雪参五百株……”
    句丽国使臣李尚也是立刻道。
    这些纳贡的国力,对于大秦而言,或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这两个小国而言,已然是拿出了他们的诚意了。
    “你两国既有心。”
    “这些献礼,朕收了。”
    嬴政缓缓开口道。
    闻言!
    这两国使臣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激动与喜色。
    对于他们而言。
    这毫无疑问是最好的结果,只要与大秦建立藩属关系,大秦就不会攻伐他们了,甚至于面对东胡也可不再畏惧了。
    “始皇帝圣明。”
    “我图安愿意永世纳贡大秦。”
    “为标我图安对大秦之忠,我王愿意献出公主入秦,献予太子为妃。”
    “我图安公主玉漱公主公主生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年方二八,相信大秦太子定会喜欢。”
    “不知始皇帝是否愿意?”
    金注又趁热打铁的说道。
    听到这。
    一旁句丽国使臣脸色一变,但他也没有这一个筹码在手。
    “封儿。”
    “你可愿意纳这图安公主为妾?”嬴政笑着看向了赵封。
    “一切听从父皇旨意。”赵封则是无所谓的回道。
    一个异族女人罢了,不过是玩物,想要让赵封有所动容是没有可能的。
    “既如此。”
    “朕代太子答应了。”
    “你归国后,择选时日将公主送入吾大秦吧。”嬴政当即道。
    “多谢始皇帝隆恩。”金注激动的一拜。
    在他看来。
    或许是在图安王看来,一旦与大秦结了亲,这就是一张护身符啊,以后大秦更不会对他图安动手了。
    实则。
    他们想太多。
    从古至今,弱国无外交。
    现在大秦没有对他们动手只是因为大秦在全力稳固神州,全力的让大秦华夏人文一统。
    也是赵封在为凝聚气运,塑运朝做准备。
    等待神州凝一。
    骤时。
    大秦将向着疆域周围进军,无论是图安还是句丽,又或者北疆之上的东胡,匈奴。
    他们都将会是大秦的囊中之物。
    “若无他事。”
    “两位先行退去吧。”
    嬴政一摆手。
    “始皇帝。”
    “难道不签订国书吗?”
    金注一慌,急忙问道。
    此番他来到就是为了国书而来。
    成为大秦名义上的附属国,这样也是一个保证。
    “你想要什么国书?”
    “纳贡国书?”
    嬴政眉头一皱。
    “我图安愿意成为大秦的藩属国,愿每年为大秦纳贡。”金注立刻道。
    “想要成为吾大秦之藩属国。”
    “这可就不是此间的贡品可成了。”嬴政扫了一眼金注,意味深长。
    闻言!
    金注脸色一变,当即咬着牙道:“不知始皇帝需要多少贡品?我图安一定全力满足。”
    “此事。”
    “待得朝议散去后,朕会派吾大秦丞相亲自与你们洽谈。”
    “至于能否成为吾大秦藩属国,就看你们的诚意了。”
    嬴政说了一句。
    一挥手。
    只见任嚣带着几个禁卫军直接快步跑入了殿内。
    “请。”
    任嚣指着殿外道。
    “外臣告退。”
    金注与这李尚也只能不甘心的退下去了。
    似乎。
    他们也没有想到嬴政的胃口会这般大,此番纳贡之物已经是他们付出了大半个国库凑出来的了,如若还要加,他们的国力也必然会有此大损。
    毕竟。
    无论是在嬴政还是赵封眼中。
    纳贡之物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要的是将他们的一切都夺了。
    那样他们的一切也都是大秦的。
    “两个小国,心思倒是挺深沉。”
    “想要凭借这些所谓纳贡之物成为吾大秦藩属国。”
    “可笑。”李斯带着讥讽之意道。
    “是啊。”
    “这图安国人口不到三百万。”
    “这句丽国人口也是差不多。”
    “两个小国加起来甚至不如昔日韩国的人口,如此小国,资源无资源,除了人口以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什么了。”尉缭也是一笑。
    “听说这两国女子皆是极为妖娆,善于搔首弄姿,他日打下来,诸位大臣可要向陛下和太子求得几个,看看这异族女子是如何搔首弄姿啊。”一旁王翦带着几分笑意的说道。
    此话落下。
    “哈哈哈。”
    “是极是极。”
    “骤时还请国尉亲自领兵,将这两国的美女带回来啊。”
    “下官不要多了,一两个就够了。”
    “下官体魄很强,五个也无妨……”
    朝堂上顿时就大笑了起来。
    显然。
    在每一个朝臣的心底,对于图安与句丽两个小国根本就看不上。
    “韩相。”
    嬴政笑了笑,对着韩非喊道。
    “臣在。”韩非应道。
    “等一会与这两个小国谈藩属国之事,除非上缴他们举国之税的七成之上,不然就没必要理会了。”嬴政说道。
    “请陛下放心。”
    “臣心中有数。”韩非立刻自信回道。
    “好了。”
    “如今四项国策已经施行。”
    “理当论功行赏。”
    “韩相,李相。”
    “少府,治粟内史。”
    嬴政缓缓开口道。
    “臣在。”
    韩非四人立刻站到了大殿内。
    此刻。
    自嬴政的面前。
    天玄子镜漂浮而起。
    如今满朝文武都已经拥有了天玄镜,自然是不奇怪了。
    “四项国策施行,利国利民,强盛大秦,乃大功。”
    “朕与太子商议。”
    “赐大秦贡献点5000点。”
    “赐武道修炼功法【武道玄功】第一层。”
    “赐【武道筑基丹】一瓶。”
    “赐开辟天玄镜开辟【修炼空间】之权。”嬴政威声说着。
    浮于面前的天玄镜好似得到了号令,四道光晕向着韩非四人落去。
    这也是来自高权限天玄镜的赐予。
    “谢陛下隆恩。”
    “谢太子隆恩。”
    听到这赐予。
    四人都是激动无比。
    如若说世俗财帛,他们根本不会如此激动。
    可现在赐予的是来源于太子,赐予修炼功法,赐予灵丹,还有天玄镜神秘的修炼空间。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踏入修炼之路了。
    而朝堂大殿的群臣也都充满了向往之色。
    “武道修炼功法。”
    “长生之法。”
    每一个大臣都是面带热切,充满了向往。
    “诸卿或不知贡献点有何用处。”
    “孤在此告诉诸卿。”
    “贡献点,乃是未来吾大秦的趋势。”
    “可于天玄镜流通。”
    “天玄镜修炼空间能够帮助修炼者加快修炼,事半功倍。”
    “开辟修炼空间后,天玄镜也会消耗力量,唯有贡献点才能够维持修炼空间开辟。”
    “修炼一日,十贡献点。”
    “修炼百日,则是一千贡献点。”
    “如今还只是试行。”
    “未来孤会赐予大秦文武开启修炼空间之权。”
    “而贡献点来源于岁俸,来源于宝物兑换,来源于战功军功。”
    “孤已经制定了规矩。”
    “在外,一金可兑换贡献点100点。”
    “如若是灵药,宝物,有用之物,诸卿未来可以通过天玄镜自行估价兑换贡献点。”
    “当然。”
    “宝物可以兑换贡献点,而贡献点也将在大秦通用,”
    “同样的。”
    “贡献点也可以兑换大秦的钱,金。”
    赵封对着群臣说道。
    听着此解释。
    群臣也都面带恍然之色。
    所有人都明白。
    未来天玄镜的存在会成为大秦真正的依仗,未来大秦的一切都离不开天玄镜。
    同样。
    这也是嬴政父子稳固大秦,将大秦牢牢掌控在手的至宝。
    贡献点的存在就是流通的钱。
    可以直接以贡献点来折算岁俸发放,然后又可以贡献点来换取钱财,食物,各种所需。
    未来推行开来。
    大秦财权尽数在大秦执掌。
    “陛下,太子。”
    “老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吕不韦带着几分思虑之色的站了出来。
    “仲父请说。”嬴政微微一笑,目光之中也是透出了期待。
    “天玄镜乃是仙家神器,吾大秦定国至宝。”
    “太子所定四项国策之所以能够不到一载时间施行,天玄镜功不可没。”
    “此神器让吾大秦没有地域之隔,更无传讯之危。”
    “而且此神器还能够相隔万里进行传送物品,纵然是粮草辎重,纵然是书籍册录,皆可传之。”
    “如今拟定贡献点作为天玄镜货币,他日也将成为吾大秦主流货币。”
    “老臣以为,当设立一个专门执掌此贡献点的职权,也是负责兑换易物的职权。”
    “以贡献点兑换钱财时,可将钱财交予,以宝物,金银兑换贡献点时,这职权也可以将宝物归来收入国库。”吕不韦想了想,大声启奏道。
    听到这。
    赵封也不由得看向了吕不韦。
    “不愧是吕不韦啊,举一反三。”
    “的确有大才。”赵封心底感慨道。
    而此刻。
    嬴政一笑:“仲父。”
    “此事太子已然有所规划了,并且这一支职权已经在组建,未来专门负责天下兑换贡献点,以及贡献点兑换诸事。”
    “除此外。”
    “吾大秦还将继续推行天玄镜。”
    “如今是朝堂之上的大臣,还有九州三十六郡郡守之上的官吏才拥有天玄子镜。”
    “而今日之后。”
    “将于吾大秦全境推行。”
    “凡吾大秦官吏,无论京官还是地方官,无论官位高低,皆可得赐天玄子镜。”
    “地方县丞,乃至于一村里正,皆可得赐。”嬴政威声说道。
    此策。
    在于大秦将天玄镜利用到极致,掌天下。
    “陛下圣明,太子圣明。”
    “只待吾大秦官吏皆有天玄镜,吾大秦帝国职权再无任何阻碍。”
    “六国余孽将很难再有容身之地。”王翦大声说道,一脸激动。
    大秦疆域内。
    里正都可拥有天玄子镜。
    这就可以毫无阻碍的传递消息。
    如若发现了行踪不明的陌生人,可直接上禀地方的县丞,可调动县兵前来。
    如此一来。
    大秦天下彻底成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无缝帝国。
    嬴政与赵封居于咸阳,掌天下。
    此!
    也是推行天玄镜的关键所在。
    “于官府彻底推行只是第一步。”
    “最后一步就在于在整个大秦推广,天玄镜也将成为吾大秦子民之身份凭证。”赵封笑了笑,看着朝堂群臣。
    “太子圣明。”
    “以天玄镜作为身份凭证,吾大秦子民可凭借籍贯,可凭借官府录册身份而领。”
    “往后入城皆需天玄镜,一旦没有天玄镜作为身份凭证,那要么是隐于山林的山匪恶徒,要么就是六国余孽,他国细作。”
    “如此一来,吾大秦就可完全执掌神州,再无乱象。”韩非发出了一声惊叹。
    “陛下圣明。”
    “太子圣明。”
    满朝文武纷纷齐声高呼。
    “王卿。”
    “军中如何了?”赵封看向了王翦。
    “回禀太子。”
    “五大营已经完全推行天玄镜,并且太子赐予基础武道功法已经授予全军锐士,如今全军习武,军力暴涨。”王翦立刻激动回道。
    “恩。”
    赵封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李斯:“学宫如何了?”
    “回太子。”
    “九州学宫皆在兴建,国库损耗极大。”
    “历时半载,县城学宫皆已经建成,只待陛下与太子圣旨,学宫随时可迎大秦适龄子民入学。”李斯立刻回道。
    “百家之师安顿如何了?”赵封又问道。
    随着当初招贤令一出。
    天下各处有不少百家之人来到了咸阳求取机会。
    对于这些人才。
    最开始是让李斯作为筛选,然后就是赵封亲自坐镇。
    只要有一技之长的百家之人,赵封皆是用之。
    毕竟他要的大秦是百家争鸣的大争之世,而不是独尊一家。
    当然。
    当初要启用百家时,赵封曾单独召见了淳于越。
    不为其他。
    虽然后世的儒家臭毛病很多,但如今还是有不少可取的,就比如忠君。
    这一个思想是赵封想要的。
    之所以开设学宫教化万民,所谓开民智之言是对外,实则是为大秦培养无数人才效力,而忠于大秦就是根本所在,儒家这一点就是可取。
    在赵封的安排下。
    在淳于越的调度下,召集儒生,分于天下各学宫,自县城学宫开始,儒只需要教导一点,忠君,这是关键。
    为了让儒家迎来昌盛,淳于越也很是果断的将儒家以后的根本与皇权绑定一起,儒,等于忠君,教导天下学子忠君。
    而隐藏在暗中的张良所想也并没有错。
    学宫开设除了是为大秦培养人才外,还是肩负着教化诸国百姓为根本。
    再过几年。
    随着大秦国策完全推进,学宫教化。
    诸国百姓都不会再怀念故国,皆是成为大秦子民。
    这是从根本意义上的阳谋。
    无解之阳谋。
    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六国余孽也只能干看着,别无他法。
    甚至可以说。
    他们是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希望一步步的消亡,最终他们也将成为历史的尘埃,彻底沦为不复。
    “请太子放心。”
    “百家人才皆已经安顿九州各处。”
    “除了儒学在县,郡,州三级学宫皆有老师,其余百家则是在郡,州安顿。”
    “未来县城学宫入郡学宫之后,可由学子自行选择研学哪一家。”李斯立刻说道。
    “既县城学宫已经全部修建完毕。”
    “那便传旨。”
    “大秦九州三十六郡,适龄学子可入学宫报名入学,识文断字。”
    “除此外。”
    “县城学宫虽是两载为期,但如若有学子能够脱颖而出,可提前进行考校,一载为期,通过者可入郡城学宫研学。”赵封思索一刻,当即道。
    毕竟如今郡城与州府学宫还是空置的,还是需要逐步有学子入学才行。
    “太子圣明。”满朝文武齐声高呼。
    “学宫之事就此定下了。”
    “四项国策也已经稳步推行。”
    “接下来。”
    “孤有一国策,将于吾大秦天下施行。”
    “阻挡者,杀!”
    赵封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
    www.d884.icu。m.d88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