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学神归来:从竞赛选拔开始 > 第430章 谁?苏云!?

第430章 谁?苏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隔二十分钟,见苏云重返培训班,李茂露出满意笑容。
    “吴校长找你什么事啊?”
    苏云一坐下,乔岑雪就凑来脑袋,小声问道。
    另一旁的韦东南,书写动作也是猛地停住。
    “还记得上午那位于院长吗?”
    苏云微微侧头,轻声问道。
    “那个文学院长。”
    听到乔岑雪的回答,苏云点点头继续道:
    “吴校长刚带我去见了下于院长。”
    “啊,那你没答应他的邀请吧?”
    乔岑雪声音一下变得急促。
    苏云立马抬头瞥了眼讲台上的李茂。
    正看着台下的李茂,下意识移开目光,同时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到耳朵上。
    李茂没有维持纪律的意图,苏云重新看向乔岑雪,摇着头说道:
    “于院长想让我当他的关门弟子,我没答应。”
    两道重重吐气声在身边响起,苏云不由笑了笑,
    “说来也巧,我们在黄鹤楼参观那次,我恰好念了一首诗,当时被一位男子记下了,那人当时还问了我一些信息。”
    “对对,我有印象,他好像是问了你来自哪里。”
    “是啊,那人正是于院长曾经的一位学生,现在也是武大的老师,他把这首诗告知了于院长。”
    “原来如此,怪不得特意来邀请你去文学院...”
    于院长那离开时的遗憾模样再次浮现,苏云语气一叹:
    “是啊。”
    无论是对方专程而来的行动,还是表达邀请时的言语,苏云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质朴的真诚。
    这样的拒绝,苏云心中多少有些不忍,但很可惜,苏云实在不可能选择去武大专门和对方学习文学。
    收起心中那丝惆怅,苏云把注意力放回桌面,发现多了一份新的试卷,当即快速浏览起来。
    “苏云,这是今天下午当堂测试的试卷。”
    李茂的解释随之响起。
    苏云抬头应了声后,身心很快彻底沉浸其中。
    ……
    与此同时,从前海中学离开的于院长,并没有选择直接返回汉城,而是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电话。
    好一番寒暄后,于院长笑声爽朗的挂断电话,双手微微颤抖,心情愈发激动。
    他第一时间拦下一辆出租车。
    “师傅,去江南师大!”
    半小时后,便到了江南师大校门口。
    还没下车,于院长便透过车窗看到了那道记忆中熟悉的身影。
    “文昌!”
    于院长大喊一声,快步奔向对方。
    对方见状,也是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文昌!!”
    一靠近,于院长就激动的抓住对方双手,一个劲的打量,声音迅速沙哑起来,
    “文昌,好久不见啊,好久不见...你现在头发全白了......”
    被紧紧攥住的,正是江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葛文昌,如于院长所说,如今已然是满头白发。
    再次见到认识四十多年的老友,葛文昌心情也极不平静,双眼满是动容:
    “上次一别,有十年了吧...”
    “是啊,有十年了,时间过得太快...”
    “就连老于你的头发,也都一片斑白...咱们俩,都不年轻了!”
    葛文昌同样好好打量了番对方,带着满腔感慨说道。
    十年之前,两人五十来岁。
    不过,葛文昌那时便已两鬓斑白,而于院长却仍是一头黑发。
    十年弹指一挥,物是人非。
    于院长不由一叹:
    “是啊,我也是一头白发了,咱们呀,都老了...”
    略微伤感的氛围,萦绕在两人心中。
    但很快便被重逢的喜悦冲淡。
    两人不禁聊起从前,先是中年时期,再是青年,那时他们也是风华正茂。
    尘封的回忆被唤醒,话匣子一下打开,二人越说越兴奋。
    言谈间,很快便从校门口,走到了葛文昌的院落。
    一进入院子,于院长下意识停住了脚步,四处观察起来:
    “好幽静的环境啊,这地方真不错。”
    葛文昌哈哈大笑,很快一把拉着对方往里走,直到进入屋子。
    “你随便看看,我先沏壶茶。”
    ……
    茶桌前,烟丝缕缕,清香扑鼻。
    于院长接过葛文昌递来的茶水,放在鼻尖轻轻闻了闻,接着啜了一口,缓缓吞咽后,赞道:
    “好茶!”
    葛文昌露出笑容,这才拿起自己的茶杯喝上一口,心神很快放松下来,看向对方道:
    “你这次来淮州是办什么事?”
    于院长顿时坐直身子,把今天在前海中学的事情说了一遍。
    半晌后,葛文昌眼神有些怪异的说道:
    “这么说,你特意从汉城过来,是专程想收苏云为关门弟子的!”
    “对啊,文昌,我跟你说,别看这苏云还只是一个高中生,可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着实不浅啊,苏云很有灵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你听听,就这一句,便叫无数人穷尽一生也创作不出啊。”
    于院长吐出一口气,
    “苏云这首《黄鹤楼》太妙了,我是真的喜欢这孩子。”
    听到诗句,葛文昌脸上露出严肃表情,认真点头,同时心中做着盘算。
    老于对这诗的评价可谓是极高,但葛文昌丝毫不觉得为过。
    “得约时间找苏云聊聊了!”
    葛文昌心里苦笑一声。
    苏云作出这么好的诗,自己竟然一点不知道。
    “哎......”
    不多时,于院长深深的叹息,打断了葛文昌的思绪,
    “我教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优秀的苗子,却不能纳入自己门下,实在是天大的遗憾...”
    看着对方怅然若失,葛文昌忍不住一笑。
    这又引得于院长叹了口气。
    “害,别叹息了!”
    葛文昌摇头,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示意对方起身。
    二人来到书桌旁,葛文昌从书架拿下一个长盒。
    “这是什么?”
    于院长露出疑惑。
    葛文昌轻笑一声,继续打开盒子,从中取出一幅卷轴。
    不带丝毫犹豫,直接放到桌上,开始缓缓展开。
    于院长一副若有所思样子,文昌素来喜欢写字,这得自己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的字却并不出众啊。
    而随着葛文昌的缓缓动作,卷轴的内容终于开始显露,果然是幅字。
    于院长嘴角一扬,刚想说点什么,但当仔细看了那么一眼后,却是直接愣在原地,久久没有言语。
    葛文昌瞥了眼老于,完全平摊开后,也专心欣赏起来。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但真正的好东西,总是看不厌。
    不知过了多久,于院长忽然砸吧两下,啧啧赞美:
    “好,真好啊...真是太好了。”
    “字也好,文章也好...太好了,哪儿都好...”
    “不...不是好,是非常的好,字非常好,文章更好!!”
    说完,于院长又往前凑了半步,弯下腰,视线始终牢牢聚在作品上。
    又过了相当之久,于院长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气,一双眼睛闪着明亮光辉,看向葛文昌:
    “文昌,你别告诉我这幅作品,是出自你手哈?!”
    葛文昌眉毛一掀,微怒道:
    “怎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十年不见,我的字就不能进步了?”
    于院长没接话,盯着葛文昌看了一阵,见他似乎是真生气,心里不禁开始嘀咕起来。
    难道,这真是文昌近期写的字?
    虽说十年不见,但这进步未免也太大了吧?要真能如此,怎么五十岁前不见他进步。
    另外,这篇文章,虽说感慨了人生之艰难,但饱含精气神,如此朝气磅礴,应该如此年轻人之手才对。
    犹豫许久,于院长还是忍不住道:
    “这文章...总不能也是你这老家伙写的吧?”
    葛文昌端着脸。
    “难...难道,真是...”
    “哈哈哈......”
    瞧着老于一脸忐忑样子,葛文昌终于忍不住大笑,这才摇头道,
    “自然不是我写的,是个年轻人。”
    于院长当即小声嘀咕一句“这才对”,紧接着又问道:
    “哪个年轻人竟有这样的才华,整篇文章透露出的文学功底,我看我们这些老家伙也不一定比得上啊!”
    葛文昌嘿嘿一笑,在于院长急切的目光中,轻声吐出两字:
    “苏云。”
    “谁?苏云!?”
    “???”
    怕对方没理解,葛文昌贴心的加大声音重复道:
    “我说,这篇《滕王阁序》,是苏云写出来的,准确说,是苏云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写的作文。”
    于院长眼中闪过难以置信之色,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又重新俯身看起整幅字。
    这一看,便是足足半小时!
    直到将整篇文章的内容仔细看了三遍,于院长才第一次抬起头,总算接受了这个事实。
    一个念头划过,他猛地看向葛文昌:
    “那这字...”
    不等他说话,葛文昌便答道:
    “也是苏云......这幅作品正是苏云专门写好后,送给我的。”
    只听清前四字,于院长整个人立在原地,呆若木鸡。
    www.d884.icu。m.d88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