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民国:王牌飞行员 > 第343章 341,忻口战线阻击,比日军更先进的

第343章 341,忻口战线阻击,比日军更先进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1月2日。
    由于东线娘子关失守,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下令全军后撤,集中兵力防御太原。
    前线总指挥卫立煌下令忻口地区前线各兵团有序撤离。
    这条命令下达,各部开始准备。
    于2日黄昏后,留下小部分断后兵力,逐步向南撤退。
    一开始,因为有准备,并没有被河对面的日军发现。
    直到日军某部发动试探性攻击。
    他们渡河的部队被打退了,却发现河对面的防御部队火力明显弱了很多。
    这种情况被上报,随后忻口防线多处发生小规模进攻。
    通过这些深夜进攻试探,日军终于发现河对岸守军在撤离。
    这时候已经到了11月3日的凌晨时分。
    随即日军全线发动追击。
    11月3日拂晓时分,天刚微亮。
    泰山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阵地,全军严阵以待。
    而在阵地西侧,还有晋军19军七十二师,他们已经进入刚挖好的防御工事等待日军出现。
    远处依稀传来枪声,意味着日军已经开始行动。
    为了准确了解情况,吴影踪排出一个连的川军预备队,在撤退的道路旁向撤下来的军队打听前方情况。
    操着川音的士兵一遍询问,一边将了解到的情况汇报回去。
    这些信息,又被吴影踪通过无线电台报告。
    这种原始而传统的信息了解渠道,却不是泰山独立团的唯一前线情报来源。
    空中3000米的高度上,方文驾驶的炮舰机独自进行空中侦查。
    方文第一时间开启机械感知能力,对下方军情进行了解。
    高空俯视,又有机械鹰眼,日军动向一览无遗。
    他看到。
    日军已经在滹沱河上游多处进行渡河攻击。
    而防守的部队并没有坚决抵抗的意图,有些阵地已经开始放弃撤退。
    而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那段下游河段,也有数千日军赶来。
    方文由此判断,上游日军可能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抵达,先应付准备从下游渡河的日军再说。
    他立即让通讯员给地面下达指令。
    【日军即将渡河,令独立团三营和暂编第七师前线防御部队准备应战。】
    【后备部队派出第二团,第一团,在72师阵地旁的联合防御工事待命。】
    命令下达后,各部依照命令行事。
    方文则等待空袭编队到来,好配合地面部队阻击敌人。
    半个多小时过去。
    滹沱河对岸出现了日军踪影。
    数千日军抵达,这些日军立即展开渡河进攻准备。
    他们从军车上抬下木船,推入河中,然后一队队士兵上船,将机枪架在船头沙包上,由船上士兵划船过河。
    因为河面宽度只有200米,在日军登船开始,河对面的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士兵也展开了射击。
    独立团阵地上的机枪射出火光,在河面上激起道道水浪,部分子弹射在木船上,便有数名日军掉入河中。
    还有独立团三营的神射手,拿起安装了蔡司Dialythan步枪瞄准镜的98k步枪,对日军进行了点名射击。
    而在独立团三营左右两边的阵地上,川军新兵也展开射击。
    这些川军新兵,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还是敢打的,他们用生疏的动作瞄准射击,然后安装五发弹夹,完全是按照长官教导的射击方法进行。
    虽然准度有所欠缺,但那么多条枪进行射击依然对日军造成了很大压制。
    第一轮强渡,被打退了。
    日军在河边也架设机枪阵地,试图进行对射,寻求火力压制好进行第二次渡河进攻。
    但他们不知道,这次面对的是多层次火力的机械化部队。
    空中,方文带领空袭编队出现,对河岸边的日军发动了扫射。
    密集的子弹射击,让地面日军仓皇回撤,毕竟来自空中的威胁,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抵挡的防御物。
    驾驶炮舰机作战的方文,看着河对面的地形,脑中浮现一副等高线地形图。
    这幅地图用网格将河对面的区域,分成不同的方块,每个方块格都代表着一个射击诸元,只要给出准确的标号,后方的炮兵就能做出调整发射。
    是以,方文出声道:“给炮兵阵地发令,让他们向丙字32,丙字33发射两轮炮击。”
    通讯员将这条命令发送出去。
    位于前线阵地后方3公里位置的独立团炮兵阵地也有移动装甲指挥车。
    指挥车上的通讯兵连忙将这条命令及时报告给炮兵阵地指挥军官。
    “连长,团长命令我们向丙字32,丙字33发射两轮炮击。”
    “明白了。”指挥军官高声呼喊:“立刻进行炮击,两轮,目标丙字32,丙字33。”
    独立团炮兵立刻进行炮身调整。
    在调整完毕后,步兵炮和迫击炮向着目标区域发射。
    3000多米的射程,炮弹飞行了14秒时间,随后落在日军当中。
    连片的爆炸出现,将正在撤退的日军炸蒙了。
    如此准确的火炮命中,使他们没想到的。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河对面的敌人如此难缠。
    有步兵,火力也不差,还有空中压制,甚至还有纵深的火炮攻击。
    一顿组合拳下来,日军损失数百人,竟然暂时没有发动第二轮进攻。
    这一幕,也被旁边观战的72师官兵看到。
    72师李师长放下望远镜:“这般打法,才是战争该有的样子。我看日军都还不如他们。”
    副官羡慕的点头:“是啊,飞机大炮齐上阵,还那么准,感觉他们比正规军还正规。”
    李师长感慨道:“也就方文敢这么弄。他是在用自己的身家来抗战。而我们呢,有些人却在借此机会发国难财。”
    “可他毕竟是一个人,再大的家业也撑不起更多的军队。我看做成这样,也就顶天了。”
    “看吧,这场阻击,我们尽力配合,从他的独立团身上可以学到很多。”
    72师师长和副官交谈着,手下却来汇报新的情况。
    “师长不好了,敌人从前面河段强渡,那里的防御阵地已经失守。”
    李师长大惊:“怎么会失守的?该死,他们一定是看我们在此驻防,就提前溜了。传我的命令,全师戒备,看见日军给我狠狠的打,让泰山独立团知道我们72师不是软蛋。”
    72师开始行动。
    而独立团防线这边。
    方文的复合式立体机械化作战,再度发挥奇效。
    在他的全局视野指挥下,炮弹打得准,飞机掌握制空权,地面部队也能打,让别的部队眼中的精锐日军第五师团再度吃瘪。
    这种多层火力压制下,日军根本不可能强渡过河。
    但这时,方文突然发现西侧的72师阵地有异动。
    他们竟然进入了全体戒备状态,防御着西北方向。
    怎么回事?
    方文让空袭编队升空,暂时停止进攻,自己则用机械鹰眼观察西北方。
    没过多久,方文就看到了导致72师异动的原因。
    日军竟然在72师防御阵地前面3公里外的河段上完成了渡河。
    那条河段的断后守军已经全部没了踪影。
    这就导致日军不再需要从独立团的防线强渡,一样可以更快来到滹沱河对岸。
    方文立刻观察后方。
    果然,独立团防线对岸的那几千日军,竟然往回走,应该是从那段缺口渡河。
    方文没有下令对这些日军进行尾随空袭。
    他必须带领空袭编队返航,加满油和弹药,应对西北方的日军进攻。
    而这次,将不会有河面阻拦,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要面临更大的危险。
    因此,他通知地面部队,做出战术调整。
    空袭编队也立即返航太原。
    阻击战发生突然变化,因为友军的提前撤退,导致日军在滹沱河防线中段突破。
    现在日军正在向这个缺口汇聚,那个渡点已经不可能夺回来了。
    渡过滹沱河的日军立即向南进发,在3公里外遭遇了72师的拦截。
    战斗打响,因为受到独立团的刺激,72师的士兵打的很顽强,将日军挡在阵地外。
    同时。
    独立团三营和暂编第七师的部队也做出调整。
    三营全部转移,前往暂编第七师一团和二团的联合防御阵地,一同协助72师防御。
    河面的防守,除了独立团三营离开,其他依然不变,以防备日军突然返回渡河。
    炮兵阵地,以及高射机炮阵地,也调整了方位,转向西北。
    而方文带领的泰山航空队,则返回太原进行紧急补给。
    八架飞机降落太原,其中4架炮舰机在水上机场,另外4架战斗机则在独立团三营的营地跑道降落。
    两边的地勤人员都在紧张的给飞机加油,检修,补装弹药。
    花了20分钟时间,紧急补给完毕,方文带来空袭编队再度起飞。
    空袭编队飞行20分钟,返回了战场上空。
    开启机械感知的方文,首先是查看附近有无敌机。
    经过雷达索敌装置的反馈,没有发现,应该是日军的追击行动过于仓促,没有向天津的陆军航空队请求支援。
    这是一个好消息。
    方文又观察下方情况。
    72师正在与日军激战,日军冲到了72师阵地500米外的一个土丘,依托土丘的坡度与72师僵持。
    而土坡后面,有大量日军集结,他们绕过土丘,试图对72师的左翼发动突袭。
    可72师左翼有暂编第七师的两个团,以及调防过来的独立团第三营。
    那两个团的新兵面对大群日军的集团冲锋,有点慌乱。
    还好独立团三营的老兵做出示范表率,英勇的对日军射击,看到友军作态,这些新兵也没了胆怯,一同射击。
    可日军这次很坚决。
    甚至在后面还安排了军官督战,在高举武士刀的军官督战下,日军向着临时阵地冲锋,竟然将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00米。
    300米是步枪最有效的射击距离,也是进攻难度最大的。
    为此,日军派出了一个特殊兵种,掷弹兵。
    这些手持掷弹筒的士兵,发射的是小型榴弹,以及手雷,有效射击范围300米,准度虽然不高,但射速快,爆炸能够覆盖5平方米范围。
    顿时给联合防御阵地造成了威胁,川军士兵也因此出现了伤亡。
    甚至有些掷弹筒发射的炮弹会爆开,散发出毒气。
    这是一种呕吐性毒气,闻到后的川军士兵,纷纷无法控制的不停呕吐,从而失去战斗力。
    (掷弹筒)
    见此情况,方文立即带来空袭编队发动了进攻。
    4架战斗机俯冲而下,对着地面日军进行横向扫射。
    机炮弹射在地面,炸出一道道两米高的烟尘,那些被机炮弹击中的日军,非死就是重伤。
    而在战斗机扫射过后,更具压制力的炮舰机出现。
    4架炮舰机在降低高度同时,完成侧身环绕飞行姿态。
    机舱内的射击手立即向地面日军发射出致命的子弹。
    如此猛烈的空中打击,终结了日军的冲锋,剩余的日军仓皇逃了回去。
    打退了日军进攻后,方文却没有任何松懈。
    他看到整个局面,土坡后集结的日军越来越多,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
    这次,日军派出了2000人的冲锋队。
    2000人散布在阵地前方,以散兵线来发起进攻。
    这样的战术布置,无法用集中火力进行打击,甚至空袭的效果也差了很多。
    并且,日军渡河部队,也带过来一些迫击炮,正在安装调试,准备向我军阵地发射。
    面对这种情况。
    方文必须做出战术调整。
    短暂思索后,他决定带空袭编队先去灭了迫击炮阵地。
    而这2000名日军的进攻,则由坦克连来对付。
    命令即刻下达。
    接到命令的坦克连立刻向西北阵地驶来。
    配合他们进行反冲锋的,是独立团三营100名士兵,以及300名川军士兵。
    在行动前,独立团的老兵给川军新兵讲解行动中注意事项。
    “你们听好了。接下来的行动,要和坦克配合作战,不要傻傻的往前冲。坦克是我们的移动防御工事,我们要依托坦克的防御进攻,它来突破,我们在后面协助射击。”
    一番讲解下,大概意思就是别装英雄,有事坦克在前面顶着。
    听老兵们这么说,川军新兵放松许多,没想到跟着独立团还能这么战斗的。
    随即,他们出发。
    两辆泰山松中型坦克从临时阵地侧面驶出,后面跟着300名士兵。
    而他们的后面,阵地上的战士们也展开射击,用火力压制来助力坦克突击队。
    迎着日军的火力,两辆泰山松坦克前进,对面的子弹在坦克装甲上炸出火花,完全造成不了威胁。
    步枪不行,机枪也不行,掷弹筒的爆炸更是不能破坏泰山松的装甲。
    宛如无人之境的泰山松中坦,开向了日军,行进中短身炮不断发射榴弹,炮塔下端的机枪也在开火。
    而跟随坦克的300名士兵,则不断举枪向日军射击。
    在坦克的压力下,外加协同坦克作战的士兵射击,日军很快顶不住这种压力,往后撤退。
    这时,72师那边,突然展开了冲锋。
    数千士兵从工事中冲出,杀向阵地对面的土坡。
    一番冲锋下,他们竟然攻下了土坡,没有土坡防御的日军,只能向后撤退。
    整场战斗的气势,不知何时起发生了转变,就连72师的士兵也敢于正面向日军冲锋。
    而在日军后方,刚建好的迫击炮阵地,泰山空袭队也发动了进攻。
    在强大空中火力的射击下,那些迫击炮被炸成了废铁。
    至此,日军虽然在防线中段有了渡河点,却依然没法突破泰山独立团他们的阻击。
    只要再坚持三小时,在日军大部队抵达前撤退,这次的阻击就算完成了。
    现在方文要做的是,给西北方的日军更大的威慑,让他们一时半会缓不过经来,那时候才好让部队撤退。
    而想要达成这种效果的,就要使用秘密武器了。
    方文决定拿出凝固汽油燃烧弹。
    如今抗战已经打成这样,自己也成了日军特高科的暗杀对象,凝固汽油燃烧弹也不需要再保密了。
    再说,刚才的战斗中,日军掷弹兵竟然发射带有毒气的炮弹,来而不往非礼也,还他们一份大礼也是应当的。
    www.4e54.icu。m.4e5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