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 第241章:登基称帝!

第241章:登基称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太极门。
    李承乾骑着马,大步穿过太极门后,眼前顿时一空,只余下一座高大的太极殿。
    御道两侧。
    低品阶的官员在两侧恭敬下拜。
    李承乾于是停住战马,从马上下来,缓步朝着前方的太极大殿走去。
    一路上。
    参拜声不绝于耳。
    不久之后,李承乾一惊可以清晰的看清楚太极殿前李世民的模样了。
    一年多没见,李世民又老了些。
    不过好在没有了繁杂政务的拖累后,他的病看样子是好了不少,虽然白发增多了,但气色要比李承乾去年临走之时要好些。
    李世民看着缓缓走来的嫡长子,心中五味杂陈。
    身为一个帝王。
    在尚且活着的时候被人一脚踹下皇位,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可李世民没有办法,他只能接受。
    这个偌大的帝国,要一个年轻有为的君主治理,而他已经老了。
    就像曾经尉迟敬德亲口对他说的那样。
    老了。
    就应该退位让贤,别赖着不走。
    李世民知道这些道理,可毕竟,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前是握在他手上的,即便再怎么明白,一股失落感,还是在胸腔中缓缓酝酿。
    “唉……”
    看着李承乾。
    李世民恍惚之间,瞧见了二十年前自己的模样。
    彼时的他,年龄不到而立之龄,就已经扫平天下,并在玄武门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
    而李承乾,也是一样。
    甚至于父子二人登上这皇位的年龄,都大差不差!
    他是二十九岁登基称帝,李承乾则更进一步,年仅二十八,便已经是大唐的帝王了。
    没来由的。
    李世民开始算计起了李承乾长子李象,和此子李厥的年纪……
    “三十登基称帝,五十退位让贤。”
    “呃…如果这规矩继续下去,我大唐岂不是永远都会有年富力强的君主?!”
    恍惚间。
    李世民的思路开始走偏了。
    可李承乾的步伐却没有走偏,顺着宽阔平整的御道,在两侧文武百官敬畏的眼神中,登上石阶,来到了太极殿外高台上。
    “臣等,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齐齐下拜行礼。
    一时间周遭除了参拜声之外,再无其他动静。
    李承乾没有挥手让他们免礼,而是眼神平静,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笑容的看向了天地间唯一一个还站着的人。
    李世民。
    “父皇,现在你心中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承乾忽然问了个这样的问题。
    李世民收回思绪,眼角抽搐两下之后,双手微微一摊,实话实说道:“朕心中感慨万千。”
    “朕只能说此时此刻,像极了彼时彼刻。”
    “二十年前,朕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二十年后,你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朕杀了兄长和四弟,你也…罢了,青雀和稚奴到底不是你亲手杀的,不过不重要了,因为朕已经和你皇祖父一样,当上太上皇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语气唏嘘。
    李承乾脸上挂着平淡的笑容,缓步走到李世民面前,从袖中取出了两枚印章。
    “这两枚印章,分别是高句丽国与吐蕃国的。”
    “无论怎么说,这两国的灭国之功,都有父皇你的一份,毕竟这支虎狼之师,是在父皇你的手下成型的,大唐有如今强盛的局面,父皇居功至伟!”
    李世民闻言,有些惊讶。
    伸手接过两枚印章,仔细打量两眼之后,眼神便平静了不少。
    “自古以来,千古一帝不多见。”
    “除了始皇帝、汉高祖、武帝、宣帝、光武帝之外,也就只有文帝杨坚与父皇可称之为千古一帝!”
    “父皇的功绩,朕不会忘的。”
    “天下百姓也不会忘记的,史书更不会忘记的,千百年后,陛下的坟墓前,一定会有诸多后人瞻仰祭拜。”
    李承乾声音不大,但语气却很认真。
    这话。
    是真心的。
    李承乾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父皇是一个好父亲,但不管怎么说,李世民都绝对是一个好皇帝。
    大唐在他的手上,走向了强盛。
    曾经天下无敌的突厥人,尊奉他为天可汗,慕容鲜卑的后裔,臣服于他脚下,铁勒、契丹等部,更是在他的阴影下不敢大声喧哗。
    李世民接手大唐时。
    突厥的骑兵,可以一路杀到长安城外。
    可在二十年后他退位之时,突厥的骑兵已经成了大唐的仆从兵,为了天可汗,殊死厮杀!
    他的功绩。
    无人可以抹除。
    李世民听完这番真情实意的话语,一时间也不免动容了。
    看着自己的嫡长子。
    李世民微微张嘴,良久之后,重要吐出了几个字。
    “承乾,阿爷对不起你……”
    言罢。
    一向情感颇为丰富的李世民,竟然眼眶发红,似乎有泪珠也隐隐间闪烁。
    “承乾,来。”
    李世民抚平情绪。
    招了招手,让李承乾来到自己面前,随后取来一个托盘,托盘之上,放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盖子。
    盖子底下,则是大唐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其实并不大。
    大约也就是半个手掌左右的大小。
    可这东西,却是代表着自古以来的法统与天命,更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李世民伸手,将玉玺上边的盖子打开,随后拿起玉玺,放下托盘后抓起李承乾的右手,将用金镶着一个角的传国玉玺交到了他的手中。
    一旁的官员顺势开始宣读太上皇的退位诏书。
    从这一刻开始。
    大唐至高无上的权力,就彻彻底底的从李世民的手上,过渡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大唐贞观二十年,四月初六。
    太上皇李世民正式退位,李承乾即皇帝位,并于十日之后,举行登基大典,成为了大唐第三代帝王。
    一时间。
    天下响动,举国欢庆。
    www.4e54.icu。m.4e5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