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 第614章 只信生人

第614章 只信生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青松当晚补发《再审令》第二批,明确:
    自此日起,凡过往“战后无继档”的“兵转民、民转兵、役转兵、通帖转官”行为,一律重审,审不出即停职,停不清即开档,开档不实者,逐人追责、逐镇问罪、逐郡查办。
    白云飞听令,一时间调五百骑军,沿线重扫三县十二镇四十余小村,凡属“战后重建”之地,一律列入“身份比对名单”,设“查验屋”、建“比对组”、清“亲属关系”、校“入籍记录”。
    赵应天带三营一连直入边关粮道,封锁各处兵役补粮账,按人查饭、按户查粟,凡是“粮与人不符”的—先查发放官,再抓领粮人。
    查出一批问题后,张青松只道:
    “他们以为我们会放松!”
    “因为我们打赢了!”
    “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仗还没完!”
    “我们不是打那种‘谁举着旗子和我们反’的人!”
    “我们现在打的,是‘谁在我们没留意的时候,把我们当成了他们能模仿的样子’!”
    “他们不是抢!”
    “他们是复制!”
    “他们是想等我们不动的时候,把我们写进去—让我们活成他们!”
    “那我们现在就让他们知道!”
    “我们不是怕杀!”
    “我们只是一直等着他们—再写一次‘我们’!”
    “然后一刀剁下去!”
    “让他们明白!”
    “这一身皮,只有我们自己能穿!”
    “你穿上了!”
    “你就不是我们!”
    “你是尸!”
    夜刃营在赤鹭渡西南山区三日三夜不停查线,连挖四十七处旧营地、废民宅、荒寨、山路驿台、已废工棚,查出可疑身份五百二十一人,其中无籍者九十七人,伪通帖者一百一十八人,复名者五十九人,其余两百余皆为“身份依附人”—即挂在他人通帖名下,以亲属、役属、属民等身份进入秦国内部系统者。
    这些人,白天种田、修寨、做工,夜里练兵、识图、操演。
    他们不进官道,但熟悉律文,不穿甲衣,却能拆弓组盾,他们不在战线,却日日模仿秦军行军、传令、轮岗、演练。
    归辛树查过其中一处“隐寨”,位于竹垣沟西南一座小丘背阴处,地表几近荒芜,仅有几座草屋看似无人居住,实则屋下全是地道。
    夜刃挖开之后,发现整整三层地下隔间,一层灶,一层仓,一层人,兵器、衣甲、通帖、户籍、名册、演练图纸、口令册、队列图、作息表,全数齐全,宛若一支真军。
    只是这支军,不在秦军建制,不在兵部调令,也不在军监巡查之中。
    这是敌人给自己造的“未来军”。
    他们演得不是一支兵队。
    他们演的是下一代的“我们”。
    张青松亲自前往处置,站在地道口上,看着从下面拖出来一车一车的名册、兵器、甲胄、练图、模拟演练画板,面色铁青。
    “他们不是兵!”
    “他们是‘模仿’!”
    “他们的存在本身不是为了对抗我们!”
    “他们是要演成我们!”
    “演成我们之后—代替我们!”
    “我们要是再晚两年才查!”
    “这地方再补一个口令,再开一个小口!”
    “他们就能成为‘边地六营’!”
    “再往后,我们只要一换主帅,他们就能自报过往、出示履历、列功绩—真成‘我们的人’!”
    “他们不打仗!”
    “但他们一旦立住—就能杀得比兵快!”
    张青松命人封地三丈,设斩令。
    归辛树押出营内四十二人,夜里三刻斩于竹垣沟地头。
    白云飞自北口带人赶至,将地道彻底灌油封闭,一连五夜不散火。
    秦浩得知此事,召集众人夜议。
    他未入堂,未坐席,只站在大帐门口,冷声道:
    “这一仗,我们不是在打人!”
    “我们在打‘故事’!”
    “我们自己写了太多‘谁也能归顺、谁也能认、谁也能改’的故事!”
    “现在别人就拿这故事来活!”
    “他们活得像、活得对、活得久、活得顺!”
    “最后就是我们不敢说他们不是我们!”
    “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天!”
    “等我们自己说不清楚‘我们是谁’!”
    “那他们就变成‘我们’!”
    “而我们就要成‘他们的新敌人’!”
    “这口账,不能让他们再写!”
    “从现在起!”
    “所有边防地带内三年内建制、补编、转调、归附、移户、复名、复籍、合编、借调、复练、复线、复用!”
    “全查!”
    “张青松!”
    “你主笔,设一大册!”
    “叫‘清命录’!”
    “从赤鹭渡写到石缝岭,从乌角寨写到盐丘湾,从竹垣沟写到贺牙哨!”
    “谁曾在我们地上活过、演过、混过、借过、抄过、替过、改过—都得记!”
    “我不要他们的罪!”
    “我要他们的痕!”
    “我要他们将来哪怕死了—也有人知道他们不是我们!”
    “白云飞!”
    “你从赤鹭渡东口开始划线!”
    “新设边界营五处,不立旗、不挂号、不设牌!”
    “只守人!”
    “看谁还敢来我们这儿住一口井、种一片田、修一个马圈、开一段路!”
    “他要是来住!”
    “你就当他在准备建新寨!”
    “你就给我一火烧了!”
    “赵应天!”
    “你的人转守为猎!”
    “他们不再守点,而是猎人!”
    “见谁像、谁动得不自然、谁的步子不是我们这边人走的方式!”
    “查!”
    “归辛树!”
    “你夜刃营从现在开始就是‘反编组’!”
    “他们不是追敌的!”
    “是追‘那些想在我们空位里活下来的人’!”
    “他们不是敌人!”
    “他们是下一场仗的口子!”
    “是我们赢完仗后还得回头补的坑!”
    “我们不补!”
    “他们就会爬出来!”
    “然后穿着我们的皮,说‘我们一直都在’!”
    “那我们就让他们—连他们自己的身都别留!”
    “这场仗,我们要赢得干净!”
    “不干净,就不叫赢!”
    张青松带人正式编写《清命录》,主笔三人,副署七人,夜以继日,汇集西南边防所有查出“非命之人”,从赤鹭渡起,向南清至盐丘湾,再北扫至贺牙哨,按图为卷、按营为册、按人留名。
    www.cb3fe3k334.sbs。m.cb3fe3k334.sbs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