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唯利是图 > 第226章 寻宝墨钰县

第226章 寻宝墨钰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阳子咋跟你说的?”热巴嫂子眼神似乎有些躲闪,感觉跟偷人似的。
    “也没说什么,就说让咱们去查查,兴许是有了,这几天你可要当心啊,别干重活累活。”
    “嗯,那过两天再去查查吧。”
    苏阳吃过饭,回到家里收拾了一起,便骑着摩托车前往墨钰县了。
    墨钰县距此有几百公里的路程,开车也要两个小时,不由得佩服起那些瓜农了,天南地北的到处跑。
    好在是柏油马路,通到了墨钰县,但是下了马路,就要走一段距离的土路。
    土路都是砂石,这里地处昆仑山北麓冲积扇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前洪积区,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只有一条“墨带河”从中穿过,是他们最主要的水源。
    墨钰县曾经还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于阗国”的属地,所以墨玉也被称为阗玉。
    深入墨钰县,映入眼帘的都是大片的农田,这里根据土壤的情况不同,种的也不一样,主要是红枣、核桃和西瓜。
    这会正是西瓜的季节,放眼望去,戈壁滩上绿油油的西瓜秧跟深绿色的海水一样。
    地头上有一些人正拉着地板车摘西瓜,一袋袋的往车上扛。
    田间地头也没有人看管,压根不用担心偷西瓜的,东西多了就不珍贵了。
    到了中午两点半,苏阳才来到地方,墨钰县的旺什村。
    以前苏老汉来这边打过水井,上次那个卖瓜的老头姓杨,顺着村户一打听,就能打听到,这里并非是移民村,大都是当地的维族人。
    苏阳沿着打听的路来到了老杨的家里。
    在门口敲了敲门。
    一个小孩子从屋里跑了出来,给苏阳打开了木门。
    小男孩深眼窝鹰钩鼻,应该是个混血。
    “你找谁?”
    “找你爷老杨,家里有人吗?”
    小男孩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冲着屋里叫喊:“爷,有人找你。”
    老杨从嘴里出来,看到苏阳立马迎了过来:“哎呦巴郎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嘛?”
    苏阳从摩托车后座取下一箱牛奶,递给小男孩:“去喝吧。”
    “老叔,我是想你的西瓜了啊,这几天你也没去我们那送瓜。”
    老杨笑眯眯的招呼着坐在葡萄棚下面,沏上了一壶茶。
    “哎呦,说来不巧啊,就是上次从你们那回来,路上崴了一脚嘛,年纪大了走不了远路。”老杨拍了拍自己的腿:“现在好的差不多了,正准备着往你们那送呢。”
    苏阳笑笑,问道:“对了杨叔,你上次说你们这里,好多人家里都有一些料子,我就来看看。”
    “好嘛好嘛,你要收俺们这边的石头嘛?”
    “是啊,我在城里开了个门店,把料子雕刻好就可以卖了嘛。”
    老杨端起茶喝起来:“上次你帮我卖西瓜,这次我帮你收石头嘛。”
    老杨起身指着门口,“那你就在我家门口支个摊子,我跟邻居们喊一声,一会就准就来人了。”
    支摊子收料子“”
    苏阳内心一笑,没想到自己也干起了地皮子的活了。
    “那就谢谢老叔了。”
    “哎呀不谢不谢。”
    随后,老杨帮忙从屋里搬来一张桌子架在门口,上面铺上一个羊皮子,苏阳往旁边一坐,像模像样。
    老杨随后开始来到邻居家门口喊了一声:“阿达西,收石头的来了,就在俺家门口,卖不卖嘛?”
    大家伙一听有收石头的,便走出家门出来看看。
    以前也经常有地皮子下乡收料子,但是价格都是胡里麻汤的给,把价压的死死的,大家自然是愿意卖,就只好在留在手里。
    “老杨,这地皮子给价实在不?”
    “绝对实在,人家可是上过电视的,还是咱们和田的劳模嘞。”
    “那行,这就来了。”
    没多大功夫,就三三两两的人走了过来,他们手里带着石头,看到苏阳笑着打了个招呼。
    “叔,有料子吗,可以拿出来看看,价格合适您就出,不合适也没事。”
    苏阳学着地皮子的口吻,跟大家说道。
    一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从兜里掏出了两块瓦亮黑黢石头,放在桌子上。
    “巴郎子你给看看你嘛,能值多少钱?”
    苏阳看了一眼就知道是正儿八经的墨玉,其中一块的个头还不小,有半个碗那么大。
    颜色在阳光下显得通透闪亮,侵染的很均匀,是块老熟料。
    墨玉其实就是白玉,但是由于墨钰县这个地界的特殊土壤成分,发生了侵染现象,才被染成了黑色。
    所以才有纯墨、点墨、聚墨、散墨之称,其实就是根据侵染程度来区别的。
    同时也习惯叫他们的外号,比如水墨石、山水石、青花石、烟青石等。
    苏阳上手的瞬间,脑海中出现一道信息提示。
    【种类:墨玉戈壁料/纯墨(水墨玄玉)】
    【特点:
    墨色凝髓:历经千年风沙沁染,墨色如砚中松烟,日光下隐现玄铁冷光。
    脂润破皮:表层戈壁风蚀纹如蝉翼,触之却似凝脂,指甲轻刮即见油性渗出。
    无相之墨:通体无杂质层理,墨色由表皮直透玉髓,断面呈绸缎光泽。】
    【价值:200(未雕琢原石估价,若作《墨荷听雨》薄意摆件,市价可逾1000)】
    【产地:和田墨钰县旺什村冲积扇,距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1.2公里。】
    苏阳收回意识,愣了一下。
    系统提供的消息比先前详细了不少,这是背着我偷偷升级了?
    苏阳随即拿起另一块料子看了看,这块就一般了,里面侵染程度一般,外面出现了点墨的迹象,系统评估只有六十。
    苏阳略微思索了一下,既然是收石料子,那就不能按照系统报价给他们,自己压需要从中赚一道。
    “巴郎子,你看的怎么样了,值多少钱嘛?”
    苏阳将料子放在羊皮子上,开口道:“老叔,这块大的我给您一百五,这块小的呢,我给您三十五,这已经是最实在的价格了。”
    八字胡男人嘴角一咧:“成!卖了。”
    这个价格确实实在。
    平时见得那些地皮子,只给他出到了五十块钱,再高就不出了。
    可见那些地皮子碰到不懂行的人,是有多坑。
    就好比后世农村那些收古董的人,要是碰到真的,恨不得白嫖你。
    但是去河床上收获的地皮子,给价都偏高,毕竟河床那些人都是行家,值多少钱心里都有底。
    大家看到苏阳给价实在,也纷纷心动了,毕竟这些料子放在家里也就是石头,一个子都不值。
    苏阳从兜里掏出两百大钞:“我这没带零钱,老叔,你给找一下吧。”
    “行,我这有。”
    八字胡高兴的接来两百块,倒找了十五块钱。
    一百八十五块钱,顶他卖一车的西瓜了。
    “巴郎子,你等着哈,我回家给你拿。”
    有人开了头,大家纷纷回家取货去了。
    没多久,桌子上就已经摆满了料子。
    大大小小的,什么样的都有。
    每家都有好几块,多的话,十几块的也有,满满一塑料袋,怪沉的。
    反正大家也不怎么懂,看到像玉的石头就往家里捡。
    苏阳经过一番查看后,有些价值比较低的料子,实在没有收的必要,就打回去了。
    “大爷,您这几块料子,我给你两百...”
    “大姨,您这一堆不值钱,能卖八十....”
    “阿达西,您这块不错能值三百,但是那些一堆拢共给你五十,您看咋样?”
    对于这些料子,苏阳也不用打灯,甚至都不用借助系统的帮助,看一眼就能给个差不多的价格。
    大家伙听着也都买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才一个小时不到,苏阳就收了一大堆的料子,装在麻袋里,拎着得有五十来公斤。
    看来这墨钰县的西瓜地里,还真有不少料子。
    这还是大家平时耕种时捡的,真要是正式发掘起来,还真不少出货。
    只是可惜,没有碰到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墨玉。
    哪怕是体型大的也好,体型大的料子,在雕刻上更有发挥空间,能卖出更高的价值。
    像那种馒头大、碗口大的料子,说白了只能切成镯子之类的首饰。
    老杨从屋里抱来了一个西瓜,把羊皮子一卷,放在桌子上。
    “巴郎子口渴了吧,来吃块西瓜。”
    老杨一刀下去,西瓜就“崩”一声裂成两半。
    熟透了。
    大家伙也不客气,一人拿起一块吃了起来。
    在他们这里,西瓜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苏阳吃着甜瓜,很是解渴。
    就在这时,人群后面有人拉着一辆地板车走了过来。
    “大家都让一让啊....”拉地板车的是一个带着八角帽的老头,老杨说是村里光棍汉,家里穷,没钱娶媳妇,原先给村里养牛的。
    苏阳一听,跟陈二差不多,好像每个村里都有一个这样的人。
    老头拉着地板车停在苏阳门口,咧嘴一笑:“巴郎子,我把俺家的宝贝给拉来了,你看看能卖多少钱。”
    大家伙一听,开始笑了起来。
    “不用看就知道,这老头子肯定是把自家地里的地橛子又给搬过来了。”
    “老于头,你这传家宝留着呗,咋又拿出来谝了。”
    “是啊老于,这就是一块普通石头,不值什么钱嘛....”
    老头子噘着嘴,一股子倔劲儿。
    “你们懂个啥,我这就是块宝贝,就是碰不到识货的人。”
    老于头放下地板车车把,来到后面,将上面的化肥袋子掀开,露出一块水缸大小的灰色石头。
    “你们都看好了,这以前是地橛子,现在是宝贝!”
    大家没说话,咧嘴笑着。
    地橛子是原先分地的时候,埋在两家地之间的标记,现在为了防止有些人为了多占别人家的地,偷偷挪地橛子。
    现在都是用白石灰做标记了,用一个空心的铁管插在地下半米,往里灌几把白石灰。
    不管过了多少年,再挖开的时候,那白石灰还是白的,而且还无法被挪动。
    以前每次地皮子来的时候,老于头就把自家的地橛子搬过来,说是大宝贝。
    可那些地皮子看了都摇摇头,说不收。
    要收也行,但是要切开。
    但是老头子死活不切,说切了就卖不上好价钱,他就骂那些人不识货。
    这事也逐渐成了村里的笑料。
    苏阳放下瓜皮,双手在身上擦了擦,起身来到了地板车附近看了看。
    难怪,这也不怪那些地皮子不收。
    他这块石头很大,还有很厚的石皮子,还是死僵皮,灯光压根打不透。
    再加上那些地皮子经验有限,不好给价,怕砸在手里。
    所以大家才不收的。
    “巴郎子你给价实在,又是咱们地区的劳模,是有大本事的人,你给俺好好看看,到底是不是大宝贝!”
    老于头拍了拍大石头,说道。
    老杨也是站出来说道:“好了老于,人家办正事呢,还是把你家宝贝拉回去吧。”
    苏阳却笑着摆摆手:“没事杨叔,我先看看再说嘛。”
    围观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黏在那块被嘲笑了十几年的“传家宝”上。
    这块料子差不多有百十公斤,看上去僵皮很厚。
    若是里面出了好料,也是老熟料,毕竟有僵皮的石头,历史都是最长的。
    这也让苏阳隐隐期待起来。
    苏阳的指腹擦过石皮,粗粝的触感里忽然渗出一丝温润。
    【种类:墨玉戈壁料/聚墨(星云凝墨)】
    【特点:
    铁甲孕玉:表层铜钱厚风蚀僵皮如战甲,皮下玉芯经三百年地下水沁养,密度较表层提升23%。
    墨髓星漩:聚墨呈辐射状星云纹,核心区侵染符合纯墨标准,过渡带现青花瓷烟雨状。
    龙骨脉相:剖面显伞状墨色骨脉,每平方厘米超12条微晶丝交织,暗藏猫眼效应胚体。】
    【价值:50000(戈壁原石估值,若制《雪夜听松》山子雕,价逾200000)】
    【产地:和田墨钰县旺什村古河道冲击扇东翼,毗邻汉代戍堡遗址】
    苏阳喉结动了动,掌心贴住石面。
    不由得心中一喜。
    这哪是地橛子,分明是埋了千年的墨玉髓!
    那些地皮子不敢收,八成是被这层刀枪不入的“铁甲”唬住了。
    “巴郎子?”
    老于头攥着车把的手暴着青筋,八角帽檐下浑浊的眼珠子亮得吓人,紧张的不行。
    “是骡子是马,你给个痛快话!”
    苏阳直起身,看着大家伙一脸期待的眼神。
    他跳下车板,说道:“这料子我收了嘛。”
    www.4e54.icu。m.4e54.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